首页 > 作文 > 作文体裁 > 观后感 > 《遗愿清单》观后感心得【优秀9篇】正文

《《遗愿清单》观后感心得【优秀9篇】》

时间: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如下是美丽的编辑为大伙儿找到的《遗愿清单》观后感心得【优秀9篇】,欢迎参考。

遗愿清单观后感 篇1

电影讲述了两个老人的故事。

身患绝病但是并不愿意在接近死亡的时候默默无闻的老去。最后,在爱德华的鼓励之下他们选择了去体验生命之中没有做过的事情。去跳伞、去环游世界、去爬山、泡吧……

电影开始的镜头展现了两个老人截然不同的生活条件,但是爱德华却没有家人来照顾自己,一直出现的也只有自己的助手,而卡特虽然贫穷,但是生活的却很快乐。两位不同阶层的老人在夜晚病情来袭的过程中平等,在他们在病房中的一切。两位老人因为重病在病房中相遇,互相倾诉着自己的生活和对于余生的安排,而最终他们都在生活中最后的几个月生活的非常有意义。在自己的生活中没有留存遗憾。

在最后的冲突爆发的时候富豪对卡特大吼,卡特沉默。从后面的剧情中可以知道卡特回到家中认真的写了一封信,在自己病重的时候交给了爱德华。两个人依然对于彼此保有着深厚的思念,挚友的位置始终在彼此的心里。在生命的最后的几个月里彼此对于另外一个人的生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也真正寻找到了生命的价值。

电影中着重描写了两位老人的家庭,在卡特追寻自由的时候他的妻子成为了最大的阻力,卡特勤勤恳恳的工作了45年为了自己的家庭,却从没有机会去追寻自己的生活,而爱德华为了让自己的女儿脱离渣男只手也是做出了令女儿不能原谅的事情,但是最终两人都回到了自己的家庭并且和自己的家人达成了一个很好的和解。

爱德华为了让卡特重新回到他的家庭当中,特意找了一个金发女郎,用这种方式唤醒了卡特对于自己家庭的想念,影片也由此进入了末尾当中,两位老人都对于自己的家庭做出了和解。

遗愿清单观后感 篇2

遗愿清单这部电影还有一个名字,叫做玩转生前事,讲述两个将要死去的老人不愿意呆在医院等死,果断列出清单,把想要做的事情统统的完成一次,最后两人被葬在高山之巅,完成了最后一个遗愿,欣赏壮丽的风景。电影看完的时候,又是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说实话,两位男演员非常的出色,对于人物的把握很到位。

电影很普通,没有错综复杂的情节,也没有投资庞大的特效。两位老人像是在娓娓和你对话一般,讲述着他们的故事。说实话,吸引我的是这个电影题材,同类型探讨死亡的影片确实不多,因为这种片子通常没有市场,而且死亡这个话题也很沉重,所以很多电影也都绕道而行。遗愿清单上映后,也确实经历了两边倒的评论,有说好的,也有摇头的。

通常人们都不想知道自己确切的死亡时间,人们总是愿意相信一切都会天长地久。可是这又是非常没有常识的一件事,人总要死的,而且有时候会很突然,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时候离开你所熟悉的一切,这并不是电影,而是经常会发生的事情,说不定有一天也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地震、海啸,也许是一场急病,甚至有时候无意中的摔倒都会要了我们的小命,谁知道呢,人生充满了未知和惊喜。

1,你找到生命中的快乐了吗?

2,你为他人带去快乐了吗?

《遗愿清单》观后感 篇3

人活着常常夹杂许多遗憾,人活着也有许多的事情需要去做,但如果性命进行到了最后的关头,你还有什么遗憾,还有什么事情需要迫切的去做?是否需要一个清单呢?咱们叫这个清单,遗愿清单。

两个老头,阴差阳错住进了同一家医院的同一间病房。一个是富翁,一个是汽车工。两人如此的不一样,富翁有钱,汽车工没有;汽车工有亲人,而富翁没有。但相同的地方是,他们在同一天知道了自我的死期,他们同样没有多长时刻的活头了。汽车工给自我列一个遗愿清单,尽管那都是些虚无飘渺的比喻,比如帮忙一个陌生人,看到无与伦比美丽的风景等等,但是富翁却发觉这是一个好主意,于是他们结伴出发,去做清单上那些没有做但要在死之前做的事情。他们跳了伞,赛了车,去了世界各地,回来的时候一个变得更像个丈夫,一个变得更像个父亲。幸运的是,清单在他们性命结束的时候完成了,因此性命完满的结束了。

杰克尼克尔森和摩根弗里曼,两个老头,两种风格,但是配合起来很和谐。尼克尔森还是那个顽童模样,突然歇斯底里,脸上永远坏坏的表情。弗里曼还是那个深刻形象,满腹经纶,冷静沉着,充满智慧。两个人飙戏的结果,谁也没有战胜谁,正因这样的主角对他们来说似乎过于驾轻就熟了,很简单,很本色,因此很出彩。但是,影片不只是两个影帝拉票房那么简单,它一向试图寻找性命的好处,虽然它并没有明说。两个老头在完成清单的过程中,谈论了很多,这些谈话都不经意之间触及了性命的好处。

首先,关于信仰。汽车工是个有信仰的人,他很虔诚,他和95%的人有一样的信仰,但是富翁不,他说,如果我对着天空祈祷上帝还是不会带走我的疾病,因此他不坚信超自然力量,因此他没有信仰。正因有信仰,因此汽车工始终忠于他的妻子他的家庭,正因不坚信什么羁绊,富翁才白手起家获得如今的财富。当然,影片并没有告诉人们活着是否需要信仰,而似乎在说人就应坚持自我所坚信的。有信仰的人坚信信仰,没信仰的人坚信别人的信仰是bullshit,那无论如何,他们都能有自我的性命的好处。

但是影片同样提出了两个问题,传说当灵魂见到上帝,他老人家会问两个问题,你在性命中得到过愉悦吗?你可曾在你的性命里把愉悦带给过别人?似乎这是影片的主旨,他要告诉咱们,性命的好处在于你在性命中得到愉悦,这当然包括很多,愉悦也是指你所认为的愉悦,还在于让别人愉悦,这也是为什么遗愿清单的第二条就是帮忙一个陌生人。不用等到死,不妨此刻就问问自我,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继续下去,如果是否定的那么就想点办法吧。

影片说有96%的人不愿意知道自我的死期,虽然每个人对于死亡的态度不尽相同,但恐惧却多少都相似的吧。往往,死却反映着生的好处。咱们的生命难免经历许多死亡,亲人的或是其他什么,透过咱们经历的这些死亡咱们看到的是生的可贵和生的价值。咱们看到一个人是怎样的状态去死的就知道就应用怎样的状态去生。影片就是把两个老头的死和他们怎样去死呈此刻咱们面前,而你看了之后需要知道咱们就应如何去生。幸运的是,咱们还有时刻,咱们不能也不就应当自我应对死亡的时候才领悟性命的好处,才发现自我许多都没有做而且还做错了许多,那样就晚了,那样就亏了。

当然,不可能指望一部电影或一件事情能呈现性命真正的好处,性命的好处很恢宏,需要用心去悟,而且还不必须能悟到。但是无论如何,给自我愉悦,给别人愉悦,然后就能够骄傲的告诉上帝了。

《遗愿清单》观后感 篇4

“人生,就是由一个遗憾,再一个遗憾累加组合而成的,当你最终即将面对死亡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一生中,有太多值得尝试的事情,却被你无情地错过了,而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好好的珍惜所有的爱。”电影《遗愿清单》没有华丽的场景,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句句质朴的台词,却让人感慨至深。

故事的情节从一开始便充满了反差。一个是从未有过信仰、只相信自己,毕生都在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爱德华。一个是有信仰、有理想,一直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成为一名历史教师,却当了一辈子技工的卡特。他们有着悬殊的社会地位和完全不同的人生观,因为癌症,机缘巧合的住在一间病房里。爱德华自负而自私,虽然身价过亿却与妻子离异,与女儿关系失和多年,他固执地认为自己可以孤独死去,不需要求得女儿的原谅。卡特谦逊而谦卑,待人热情,却感到与妻子的恩爱渐渐消失,不愿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和家人呆在一起。这对60多岁的老人最初的时候处处合不来,他们之间的惟一共同点,似乎就是生命残存的最后几个月。死亡,真是个宏大而又神秘的话题,似乎只有当面对死亡时,人们才会开始认真对待生活。他们从开始的彼此排斥,到后来的惺惺相惜,建立起友谊。

卡特有一个秘密的小本,上面记录的都是一些他想做却未曾实现过的愿望,他称之为“遗愿清单”。爱德华在无意间偷看了卡特的清单,然后做出决定:与卡特一起跑遍全世界,实现清单上的愿望。于是在生命最后的几个月里,他们从高空中的飞机一跃而出、参观金字塔、参加狩猎远征,在非洲大草原上猎狮子,驾驶着福特野马赛车你追我赶,大笑到流泪,亲吻世界上最美丽的女孩。故事的反差在这里达到高潮,本该实现心愿的他们却突然发现,他们最大的遗愿不是周游世界,而是和所爱的人在一起,在亲人的关爱里平静地死亡。影片的最后,他们各自完成了最大的遗愿,爱德华得到女儿的谅解,卡特在妻子的怀里安然死去。看完影片,我不禁想到,若是生命只剩数月,我将会做什么?去尽力实现自己的心愿,去弥补自己所犯的错,去看尽世间的风景,还是安安静静的守护着所爱的人,不离片刻。

曾经,我总以为自己可以离开所有人,挥手告别一切,把烦恼、忧愁抛开,一个人去旅行,一个人看风景,背上行囊,一直走,一直走,不回头。去看布达拉宫,去看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瀑布,看尽日出的壮丽,日落的苍凉。总以为实现这些诺言和梦想,人生才是精彩的,才是没有遗憾的。后来才发现,最割舍不了的是亲人之间的爱,我们永远也不可能一个人远远地离开。因为无论走多远,走多久,总有人在等着你回来。影片中卡特认为他与妻子恩爱不再,宁愿和爱德华在世界各处旅游,也不愿与妻子共度生命后的日子,他说:“一切都没有改变,我未变,她亦未变,只是多年以前我牵着她的手走过街头的感觉却不复存在。”这句话说的真实而悲凉,一切依旧,爱却似乎不复存在。其实很多时候,爱不是不存在,而是习惯了便不觉得珍贵。明明十分珍贵的东西因得来太过容易,我们便忘记了珍惜。亦如亲人之爱,习惯了,便不会珍惜。爱在时光里沉淀得久了,便忘记了它的温暖。

小时候总是喜欢跟在父亲身后,长大后,我们却日益疏远。我开始厌恶他的粗俗,甚至厌恶他爱听的戏曲,逃避他偶尔的亲热。总是想着离开家,离他远远的。后来,上了大学,在大学的日子里,我却日益思念他。开始想念冬日里,他宽大的手牵着我的手时掌心的温暖,想念他喝酒时涨红的脸,想念他低低哼唱着的秦腔,开始一遍又一遍的回忆他用胡子扎我脸时的感觉,想着想着,泪流满面。突然很想陪他一起听听戏,听他说说他的童年。曾经,他也是高大挺拔的男子,也曾像所有父亲那样把我高高抱起。生活的重担把他的背渐渐压弯,岁月无情的把他的黑发染成白发。

我心疼他年复一年的辛苦劳作,心疼他手里厚厚的茧,心疼他日益的苍老。我们是至亲的父女,渐行渐远的不是我和他之间的爱,是太过习惯这份亲情便开始疏忽。爱在时光里沉淀了二十几年,他是世界上最爱我的父亲,这份爱从未消失。和父亲看看戏,听母亲说说家常,看可爱的小侄女眉眼里溢满的笑,看似平凡,却是如此温暖。即使看得尽世界风景,看不尽亲情浓厚。不管离开多远、多久,这份温暖总在心头,温暖心房,不曾消失亦不可替代。爱在时光里慢慢沉淀,最后积累成沉甸甸的幸福。

珍惜所爱的人,爱所爱的人,把每一天当成生命最后的日子,去好好爱,每天都是完美的,不等到生命尽头才去做想做的事情,不列遗愿清单,不让生命留一丝遗憾。

遗愿清单观后感 篇5

人生,就是由一个遗憾、再加一个遗憾,一个一个的组合而成的,当你最终即将面对死亡时,就会发现这一生中,有太多值得尝试的事情,却被你无情地错过了。你这一生中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回答当然是五花八门,多种多样。

一个富豪,一个工人,在同样身患绝症,去日无多的情况下,住院在同一个病房。这家医院正巧是富豪自己的,他接受着同所有人一样的化疗,以及治疗后的种种反应。最有趣的是,富豪说:真羡慕那些患急性心脏病死去的人。就这样,他们从开始的彼此排斥,看对方不顺眼,到后来的惺惺相惜,建立起友谊来。

当医生宣判富豪只剩下6个月生命,工人也最多只有1年生命时,任谁都会感觉心跳似乎停止了。死亡似乎是个谁都不愿意提起的话题,而且,据调查全世界只有4%的人想知道自己具体会在哪一天死去。

富豪在里面说过:人活着,就是为了在某一天死去。

我曾经与许多人探讨过人为什么而活着?得到的回答各种各样,还曾经与一大学女教授在此问题上冲突过,小时候记得《雷洛传》中,刘德华已到了迟暮之年,有一次问手下:你知道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吗?手下答曰不知,刘遂说:人活着就是为了吃饭。

可不是,当你这一生,经历了所有你能经历的,你所明白的,最后会了解一切都是虚妄。

特喜欢那句: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富豪与工人,写出了自己临死前想去做的种种事情,为了自己的人生没有遗憾。他们离开医院,去做那:出于善意帮助陌生人;亲眼目睹奇迹;开一次野马跑车;大笑到流出眼泪;跳伞;刺一个纹身;亲吻最美丽的女孩等等。

冰原,印度,开罗,北京,香港,西藏很多美丽的地方都留下了两位老人的身影。

情总是伟大的,工人当初拒绝回家,但是在富豪的作俑下,在旅途中感悟了更高的人生含义,从而选择回家与亲人最后相聚。

富豪,在工人死后的收到的信中,也去与已不来往的女儿尝试交往。最后他吻了最美丽的女孩,他的外孙女。

工人的骨灰,被装在鱼罐头里,埋在了世界最高的喜马拉雅山脉上。二十年后,富豪去世,他的助手将他的骨灰也装在了罐头里,与工人的骨灰埋在了一起,随后划去了遗愿清单里的第一条“亲眼见证奇迹”,因为富豪多活了19年零6个月。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谁都无法下结论,所有的朋友里,有喜欢研究佛啊道啊什么的,有喜欢钱啊,物啊什么的。你知道吗?人生的意义,就是去寻找人生的意义,所以才有趣,才更多姿多彩。

遗愿清单观后感 篇6

长期以来,虽久居城市却根本不看电影。近日,在朋友的推荐下,在网络电视中选看了美国好萊坞影片《遗愿清单》。

该电影是美国导演罗伯雷恩的作品,于2007年在华上映的美国文艺喜剧电影。影片由好莱坞两大老牌影星杰克尼科尔森及摩根弗里曼领衔主演,给影片添以亮色。

电影讲述亿万富翁爱德华和修车技师卡特两个患了癌症晚期的病人如何面对癌症为他们带来的死刑,以及他们在余下的日子里如何度过丰盛和欢乐人生的故事。

美国影片《遗愿清单》不仅剧本好,演员表演的也非常捧,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深邃的思想性。尤其是人怎样对待死亡这个现实问题表现出的思考和人性的光彩非常有价值。其中戏里两个主人翁坐在金字塔上议论关于埃及人去世后与上帝的对话很有意思:上帝会问你两个问题來决定你是上天堂还是下地狱:一是你这一生真正喜悦了吗?二是你的一生给别人带来过喜悦吗?

做为活着很累的我们真要冷静思考这两个问题:我们短暂的一生让我们真正意义上的高兴过吗?我们辛劳的一辈子能给其他人包括亲人带来过真正意义上的喜悦吗?

在我看来真的说不清楚。

有着虔诚信仰的修车人卡特在和什么也不信的富商爱德华周游世界、完成了一个个遗愿之后不久就去世了,爱德华则在十几年后也走到了生命终点。后人将他们俩的骨灰用咖啡桶盛着送到了喜马拉雅山上,遂完成了这哥俩最后一个心愿。

遗愿清单观后感 篇7

呵呵,也许这不是个年青人该想的问题。

可是,为什么不呢?难道这不是个有趣的话题吗?我想,我绝不会死在病床上,或是任凭疾病把我蹂躏的不成样子。我不是一个懦弱的人,但,我有尊严。也许,死后安葬在雪山上是个不错的选择,就像遗愿清单中的两个老家伙。

离开前,我会告诉我的儿女们不要哭泣,因为这没什么好伤心的,我不喜欢眼泪,从来都不。面对那些把你当作怪物的家伙,谦和地、面带笑容地、轻轻竖起一个中指,然后飘然离开,留下一串大笑——如果人生是一出戏剧,我喜欢这样的闭幕。

曾经,我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年青人找到一位智者,向他询问如何拥有幸福的人生。智者给了这个年青人一勺油,让他托着油围着村子走一圈。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年青人还是照做了。一路上,他小心翼翼,生怕油洒出去。终于,他回到了智者的屋子,并且没有洒出一滴油。

智者向年青人问道:这一路上,你都看到什么了?年青人呆住了,他什么都没有看到,因为他一直在认真的盯着油,生怕洒出去一滴。智者又给年青人舀了一勺油,让他再围着村子走一圈。年青人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开始留意身边的环境。这时年青人才发现原来这个村子风景是这么美。他看见了挂着雨滴的鲜花,随风摆动的树叶,听到了鸟儿欢快的歌唱,闻到了空气中弥散的花香。天很蓝,挂着彩虹,阳光透过云朵照在他的脸上。

甚至,就在他回到智者的屋子前,还注意到一只小猫从隔壁的鱼摊那偷了条小鱼,一路高兴的跑了。这个小家伙!年青人笑着来到智者面前,准备向智者描绘他见到的一切。可没想到,智者这回却问道:年青人,你的油呢?年青人这才发现,一路上他光顾看风景,油都已经洒光了。

已经忘记是什么时候看到这个故事了,好像是在高中,或者更早的时候。这个故事我一直记在心里。

人不能光看着手里的油,还要注意风景,不是吗?这真是我买了数码相机的原因。我一直很喜欢绘画和摄影,因为通过它们我可以将身边美好的、难忘的事物,快乐的时光保存下来。

遗愿清单观后感 篇8

前段时间去做了一次全身检查,去之前反复想打退堂鼓来的,可能是小时候体质太弱,吃药的时候比较多,以至我一直都有点讳疾忌医,很怕会检查出什么绝症,就算是真的有,在不知道的前提下,我心态好,可能都可以活得久点,过得开心很多,但是如果知道了,那剩下的日子就得被吓死了!

检查结果出来后,终于松了一口气,没什么大毛病,得的都是都市人的通病,医嘱都是:要注意休息,尽量不要熬夜,注意饮食以及营养搭配等。

昨晚看了《遗愿清单》,被剧中两位老年人的心态感染了。他们原本就是退休的年龄了,不过突然知道自己只剩下半年或者一年的日子,刚开始还是有点接受不了,但是慢慢地,他们就释然了,以及躺在医院里一边痛苦地化疗一边绝望地等待死神的到来,还不如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去做一些以前不敢做的尝试或者去实现一些之前一直没来得及实现的愿望,那么在那一天到来的时候,自己可以了无遗憾地笑着离开了。而且可能因为积极乐观的心态,原本被诊断最多只剩半年的爱德华还活到了81岁。虽然卡特并预计的一年还提前离开了,但是他最后是笑着走的。只要活着的时候是幸福的、有意义的,长短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我没有认真地去考虑过生死的问题,但我希望,如果未来有一天,噩耗突然传来,我希望自己最后的日子也是在追求幸福的路上安然结束的。

遗愿清单观后感 篇9

人活着常常夹杂许多遗憾,人活着也有许多事情需要去做,如果生命的哦啊了最后的关头,你还有遗憾,还有什么事情没做的吗?

很多人就是这样,这部电影就写了两个老头,阴差眼错的进了同一家医院同一间病房。一个是富翁,是一个汽车工。两个如此的不同,富翁有钱,汽车工没有,汽车公有亲人,而富翁没有。但相同的地方是,他们在同一天知道了自己的死期,他们同样没有多长时间活了。汽车工给自己列了遗愿清单,尽管那都是虚无缥缈的比喻,比如帮助一个陌生人,看到哦啊无与伦比的美丽的风景等等,但是富翁却发觉这是个好主意,于是他们结伴出发,去做清单上那些没有做但要在死之前做的事情。他们跳了伞,塞了车,去了时间各地。

然而,随着清单上的列项一条一条被划去,却有更多的愿望加入进来。生命的最后几个月,让他们两个真正的明白了生活的含义,他们用时间赋予给他们的洞察力和幽默感,令人生命变得彻底的圆满,同时也发现了那个一直隐藏起来的真正自我。

影片提出了一个问题,传说是当灵魂见上帝,他老人家会问你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你是否找到了你人生中乐趣。问问自己,看看自己似乎是上升到天空还是下降到地狱。我觉得这是影片的主旨,他要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在于你生命中得到快乐。快乐也是指你所认为的快乐,还在于让别人快乐。

我们的一生难免经历死亡,亲人的或是其他什么,通过我们经历的这些死亡我们看到的是生的可贵和生的价值。影片就是把两个老头的四和他们怎么去死呈现在我们面前,而你看了之后需要知道我们应该如何去生。

我有是还有时间,但我们不应该当自己面对死亡的时候才领悟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