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档案管理制度(精选三篇)》
建设工程档案管理制度(通用3篇)
建设工程档案管理制度 篇1
1、利用范围:凡在本馆保存的所有档案,我国公民和组织持有合法证明均可利用。
2、利用时间:档案馆为利用档案者随时提供,特殊情况需利用档案时,需征得本馆同意,方可外借,借阅者要负责档案的'保密、平安并及时返还。
3、利用程序:电函、信件利用档案者由本馆工作人员代查、代函并按规定收取费用。本人来馆利用档案的需先出示个人所持证件,经验证持有合理有效证件的,由本馆工作人员代查,经本馆工作人员检查复核签证后,方可带走所取材料。
4、档案利用者应遵循以下规定:
〔1〕查阅、摘录、复制尚未开放的档案须经馆长同意,必要时报请上级主管领导审查批准。
〔2〕利用者需要采用复印、照相方法复制档案,均由档案馆负责办理,并按规定收费。
〔3〕利用者所复制的档案〔证明材料除外〕除经本馆请示上级领导机关特许者外,不得以任何形式全文公布、陈列、展示或再行复制,绝密档案复制件应于使用后交回。
〔4〕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和外国人利用档案,应持市以上有关国家机关介绍信,并按国内利用者的利用程序有关规定办理。
〔5〕档案利用者,不得在档案材料上勾画、圈点、涂改,并有义务保护档案,不得转借和拆卷。凡对档案造成损坏的要负责经济赔偿,严重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5、档案工作人员对档案利用者应主动热情效劳,做到百问不烦、百拿不厌、有问必答、并尽可能以复制件代替原件使用,注意随时收集利用效果的反应,不断改良利用工作。
建设工程档案管理制度 篇2
(20xx年xx月xx日业委会会议通过)
第一条所有档案资料,由业主委员会指定专人负责保管。
第二条各种档案资料应分类进行登记、编号,妥善保管。
第三条档案室设在物业楼二层。
第四条档案资料主要包括:
(一)各类会议记录、纪要;
(二)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作出的决议、决定等书面材料;
(三)各届业主委员会产生、备案的材料;
(四)山庄内所有建筑物产权清册及业主联系方式;
(五)订立的物业管理服务合同;
(六)山庄标识,有关法律、法规和业务往来文件;
(八)维修资金收支情况清册;
(九)会议录音、录像、照片等;
(十)竣工总平面图,单体建筑、结构、设备竣工图,配套设施、地下管网工程竣工图等竣工验收资料;
(十一)设施设备的安装、使用和维护保养等技术资料;
(十二)物业工程验收和质量保修文件,物业使用说明文件;
(十三)物业管理所必需的其他资料,包括物业交费统计表、物业经营开支统计表、物业服务人员花名册等;
(十四)其它有关材料。
第五条委员因工作需要须查阅档案资料,并认真填写档案查阅单,不得将资料带出档案室。
第六条业主查阅档案资料,须经两名业委会委员签字同意,并办理查阅手续,不得将资料带出档案室。
第七条查阅档案的委员和业主应尊重业主的'隐私权,依法保守秘密,若泄密依法承担全部责任。
第八条因管理不当,发生档案资料遗失或残缺,档案管理人员的应承担相应责任并赔偿由此产生的损失。
第九条本制度经业主委员会会议通过,按照《议事规则》第二十六条公示后生效。
建设工程档案管理制度 篇3
管理制度
1.管理好物业工程设施时关系到物业是否能够保值增值以及也只切身利益的大事。
物业管理人员必须发掘设备潜能,做到物尽其用,充分发挥设备的使用价值。
2.物业工程设施
须实行档案管理制度,对设备的原始档案必须归档、汇总、登记造册,以便查考,为设备的完好使用以及安全使用提供方便。以下资料须归物业工程管理部建档管理:
a.设备系统的资料,如竣工图、构造图等。
b.设备系统原始发票、收据、用户手册以及售后服务卡等。
c.设备系统中重点部位的拍照资料及相关注释。
3.建立设备管理考核制度,奖赏分明,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
a.建立设备管理考核、督察制度。
b.对设备管理定期、不定期抽查、考核。
4.建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a.建立机房管理制度。
b.建立供、配电管理制度。
c.建立设备维修制度。
d.严格各项管理制度,做到责任到岗、任务到人、用科学化的'管理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5.对于住宅小区物业工程设施管理在做到“三好、四会、五定”。
a.三好:即是设施要用好、修好、管理好。
b.四会:即是对设施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c.五定:即对设施进行润滑、通风、清洁、检修时,做到定点、定人、定岗、定时和定责。
6.住宅小区工程设施在设备管理上,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降低耗能。
a.遵循“安全、经济、;合理、实用”的原则。
b.尽可能采用节能、经济适用且品质优良的材料,修旧利新。
c.培养管理队伍的创新精神,维护业主的权益。
d.设施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制度开展工作,做好必要的防护工作。住宅小区配套设施管理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要求是保证配套设施体系的安全运行,包括用户使用安全和操作人员操作安全。
e.加强安全意识,防止意外发生,做好宣传工作。
7.提高物业管理服务质量。
a.坚持“物业管理服务第一”的意思,培养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b.保证配套设施岗位上有专业操作人员,做到岗前培训、持证上岗、在岗轮训。
c.对员工做好“传、帮、带”工作,对设备进行现场操作,知道相关人员,使员工能够适应岗位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