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作文体裁 > 演讲稿 > 师德演讲稿 > 与孩子们一同成长的师德演讲稿范文合集三篇正文

《与孩子们一同成长的师德演讲稿范文合集三篇》

时间:

与孩子们一同成长的师德演讲稿范文(精选3篇)

与孩子们一同成长的师德演讲稿范文 篇1

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作为一名老师,让我激动和回味的莫过于教授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她从教育理论和教学管理生动的教学事例中让我更加的体会到良好的师德是立身之本、为师之魂、育人之需,使我深深地感到教学是一门伟大的学问,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就能融会贯通的,需要自己的认真钻研和日积月累,但要成为一名好老师,首先必备的一个条件就是具有良好的师德。通过《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重新修订的意义,《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的内容和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解读三个板块内容的讲解,使我明白教师这个职业的沉重份量,让我不由得就会和自己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对比,以此为鉴,对我今后的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帮助。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每一条内容都包括了太多的内涵,很值得我位每位教师去细细品味。

在老师的讲座中她最后提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真诚的、无私的、广泛的、一视同仁的,只要是教育一线的老师尤其我们班主任我想都会认同,而且一直朝这方面努力去做,尽管孩子情况不同,但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在老师爱的教育下长大成才。对每一个学生的关爱,都应该是毫无保留的,无论是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还是对顽皮、学习成绩不理想、需要心理疏导的学生,教师都要主动去亲近和关爱他们,让学生感到老师是自己最信赖、最尊敬、最亲近的人。教育事业就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不会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让我更深刻领会了关爱每一个学生,在生活上关心学生,在学习上帮助学生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感受爱的过程中,理解爱,学会爱。

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是好学生,他们身上有不同的闪光点,只是有的没被发现。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细心,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夸奖学生,激励每一个学生上进,赏识每一个学生的才华,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期待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我常常把更多的爱,倾注在那些后进学生的身上,倾注在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身上。以平等的心灵善待学生,用爱的情怀关注学生,这是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它比任何高明理论的说教都有效。把这种情怀融入平实的生活,把学生的进步当作自己的成功,用坦诚的相待诠释幸福的内涵。

与孩子们一同成长的师德演讲稿范文 篇2

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它是熊熊的火炬,点燃学生的梦想;它是指路的明灯,照亮学生前进的路程。

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精神。全国劳模、北师大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对学生的爱,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无私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极其神圣纯真的。这种圣洁的爱是教师培桃育李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真情友谊,就会“亲其师、敬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这个过程中,教书育人就实现了其根本功能。

爱心不是教育的全部,但爱心是教育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如果每个儿童的喜悦和苦恼都敲打着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关怀和担心,那你就勇敢地选择崇高的教师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吧,你其中能找到创造的喜悦。”正因为爱,所以会有创造的喜悦,正因为有创造的喜悦,所以对教育、对学生更加充满爱的情感。真正的教育,正是这种爱与创造永无止境的良性循环。

教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烛光,学生美我人生的开端掌握教师手中,教师只有用自已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只有以爱心才能教会学生去爱身边的每个人,爱身边的一草一木。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如果我的学生是蜜蜂,我甘当采蜜的花朵;如果我的学生是花朵呢,我一定做我护花的绿叶;如果我的学生是幼苗,我一定当我称职的园丁;如果我的学生是卫星,我一定当我把他们送上万里征程的火箭;如果我的学生是火箭呢?我一定当我一名火箭兵,用我坚实的肩膀,顶着他们踏上辉煌的前程。别为了让家长认识你,别为了让老师认识你,最美的发现孩子们的眼睛里。当我望着孩子百双渴求的眼睛,就像置身于灿烂的星空之中,这片闪烁的星光里,我将找到清澈如山泉的真、善、美。老师们,为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让我们携手并肩,不回顾,不彷徨,风雨兼程,勇往直前吧。

与孩子们一同成长的师德演讲稿范文 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你们好!我演讲的题目是《爱,是滋润心灵之花的甘露》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既有苦,也有乐。”怀着对教育事业无限的憧憬和满腔热情,xx年8月,刚刚从师范院校毕业的我,兴奋地踏入了教育这方热土,在小学语文教师这个岗位上开垦梦想。回想起大学教学楼门前的那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箴言,我竟真的投身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育实践中去了,当梦想蜕变成现实,让我除了兴奋之外,更感受到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教师,这个神圣的称呼,它如磁石吸引我游离的眼光,安抚我躁动的心河。多少个安静的夜晚,我都是与教材和试卷一起度过的。刚开始的适应过程是艰难的,有时,为了备好一堂课,我认真研究教材不知多少遍;有时,为了查找资料,我查阅大量书籍和网页。在一次写景作文习作指导课中,为了让孩子能够感受风雨,在有感受基础上进行描写,我课前查了两个多小时的资料,准备了三段视频和八张图片,模拟了真实的风雨环境。学生受到了感染,在习作中给了我许多惊喜,他们用文字印证了我的努力成果。

然而,这些努力并没有让我的工作一帆风顺,班里调皮任性、个性鲜明的学生常使我头疼万分,手足无措。最初的我对于如何与学生相处一直不得要领,也并不那么在意,认为只要我把课备熟了,就一定是万无一失的。直到遇到了这样的镜头,它深深地刺痛了我:班上的一个学生在我眼皮底下和他的同桌嬉笑打闹,对于我熟视无睹。而当我的目光与他的目光的相遇的时候,感觉到的却是冷漠和麻木。一次班级纪律又陷入混乱,在忍耐了很久之后,我大吼了一句:“你们想气死老师吗?”这时我们班上的一位淘气的男孩子指着一名成绩比较优秀的女同学大声说:“老师,她说‘想!’”我形容不出当时听到这句话时自己的感受,只觉得像有一只巨手紧紧地揪住了我的心,疑惑、痛楚阵阵袭来。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让孩子产生了如此厌恶的心理,这难道就是我的初衷吗?

于是我开始反复思考,为了弥补裂痕,我尝试用心去与孩子沟通,时常利用课下找一些同学谈话,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帮助他们解决不懂的问题;每天带着阳光般的笑容进入课堂,用充满耐心和爱心的语言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利用集体活动的机会主动与孩子亲近;通过作文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与互动,尤其是那个孩子,我总是制造机会和她说话,询问她课上是否听懂,不懂就问。经过努力,这个孩子变得爱对我笑了,在征文《我眼中的好老师》活动中,她居然写的是我,我好开心,意识到自己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班里的小光是一个基础较差的孩子,在学习上的表现总是拖班级后腿而且脾气暴躁,对我很排斥。我试着用各种方法提高他的成绩,但效果都不明显。后来我了解到,他的这些个性与他的家庭有着很大的关系,爸爸妈妈在外打工,他长期和爷爷生活在一起,虽然他爷爷是爱他的,但远不及那细腻的父爱母爱,加上爷爷的知识有限,导致教育方法欠妥当,有时候甚至是拳脚相向,为此,孩子逐渐变得满不在乎,仇视学习。

如何才能融化他心底的坚冰呢?沉思许久,顿然醒悟,雨果不是说,爱是情感的升华,可以赋予万物生长的力量吗?为此,我决定以“爱”为契机,开导他,满足他,改变他。期中考试之后,我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先是肯定了他阅读题答得特别好,可见思维和智商之高,但是,基础知识就不那么尽如人意了之后的一次生词过关中,他得了满分,当时我特别高兴,迫不及待的就在家长会上表扬了他。拿破仑说过,人性最深切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更何况是孩子呢?不出所料,他的神情态度开始缓和了下来,我意识到我的机会来了,便与他进行了一次长谈,说了一下我对他的印象,我说:“你在老师心中的形象是光鲜的,我不会忘记当我说希望有同学能打扫教室时你那高高举起的手臂,还有在运动会赛场上你那尽情挥洒的代表班级荣誉的汗水,如此特别的你,难道真的不想在学习上也鲜明起来吗?做一个让老师欣赏的学生吧,不光在劳动上,更体现在你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吧!”他离开时,眼中噙着泪花,我不知道他是否会改头换面,但我确定他一定会有所改变。第二天,在我的办公桌上发现了一张他留下的便条,上面写道:“老师,谢谢您的夸奖。您的赞扬使我感动,我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之后的日子里,虽然他每次测试仍会错很多题,但他的努力我却看在眼里,我鼓励他说最难能可贵的是你这颗肯改变的心。

爱可以融化冷漠,可以跨越一切鸿沟。正因为爱,所以会有创造的喜悦,正因为有创造的喜悦,所以对教育、对学生更加充满爱的情感。真正的教育,正是这种爱与创造永无止境的良性循环。为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我会一直用爱让学生周

围充满生机与活力,因为爱,是滋润心灵之花的甘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