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高中生作文 > 高考作文 > 江苏高考作文(优秀3篇)正文

《江苏高考作文(优秀3篇)》

时间: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可爱的小编给家人们收集整理的江苏高考作文(优秀3篇)。

江苏高考作文 篇1

《庄子·齐物论》里风吹万窍,声音各异,有呜咽声,有的像鬼哭狼嚎,也有动听的沉吟,“吹万不同”,可风一停,就没了声音,死气沉沉。这自由的风来得真好。一如自由的说话,别人无话可说处,你依然有话要说,也许是个性的彰显,也许是人来疯,也许是不相信皇帝真穿了新装的质疑,又或者,是创新意识的灵光一现。有多少张牙舞爪的异类,也就有多少“老鱼跳波瘦蛟舞”的诗意,断不可少了这份自由。

别人无话可说,或许后知后觉,不及你聪明。或许是大家畏惧威严,如童话故事里看皇帝的新装,心知肚明,不愿发声,装糊涂。我们这个民族,似乎尤为喜欢沉默为金、韬光养晦。按阿城说法,大概老庄孔孟中的哲学,都是老人做的哲学,我们后人讲究少年老成,与此相关。那么,若为真理而发问,乃至质疑,这种个性的彰显,就是不畏威严,是“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的”的执着。但是,若一味为问而问,为说而说,彰显个性,便成了张扬个性,是叛逆,是青春荷尔蒙的旺盛,是刷存有感,标新立异。这样的人,如今多了去,网络上随处可见暴跳如雷的键盘侠。很多讲座提问环节,多有怪异的问题,言之无物,不知所云,却赚足了眼球。可我们不会因噎废食,依然宽以待之,由他们各抒己见,因为,不把渠道堵死,才会有精彩之语,才有创新之见。

而创新之人,有时也是彰显个性之人。创新意识,有时也闪现在愣头青的张扬里。今日之彰显,是他日的独树一帜;今日之叛逆,是明日的不落窠臼。木心说:“凡是伟大的。,都是叛逆的。”就像黄遵宪写诗:“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他的创新,难免遭人讥讽,可他不在乎。昔日义玄禅师,别人讲的他不这样讲,越发显得他是野狐禅,被骂得扫地出门,好不凄惨。正所谓“一路行遍天下,无人识得,尽皆起谤”。后开临济一宗,法脉延续最久。

当年马云四处游说,描绘网络购物的愿景,也四处碰壁,看上去更像是一个歪瓜裂枣的笑话。一以贯之不易,独辟蹊径真难。他们的个性、叛逆,是创新最初的倒影,不过,未能修成正果前,仅仅异类罢了。所以,呼唤创新,不妨从尊重个性,甚重一个偏见开始。

钱钟书在《论偏见》里说,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平、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头前的姿态。

罗素也说“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千人一面,时刻保持一种姿态真让人腻味。《红楼梦》里晴雯被撵出贾府,王夫人回贾母似有若无的疑问时,说:“有本事的人难免吊歪。”你看,有本事和吊歪,创新和个性,总是如影随形。那么,何必绷着个脸呢?不过,我们看见多少中规中矩的标准,扼杀了个性,也扼杀了创新。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社会上之习惯,杀很多之善人;文学上之习惯,杀很多之天才。多少有棱角的后生被磨得合乎所谓的规矩,少有创见,没有创新,察言观色,人云亦云。龚自珍诗说“不拘一格降人才”,这诗现在依旧不会过时。

有人曾批评如今的年轻人暮气沉沉,没有朝气,批评得对,不过,什么环境促使年轻人特有的蓬勃朝气日渐稀薄,更值得商榷。否则,未来的年轻人依旧暮气沉沉。《一代宗师》有句台词我很喜欢。八卦掌年事已高,承诺退隐,说:“年轻人要出头,总要给他个机会不是?”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年轻人要出头,不妨就给他们个机会吧,彰显个性,锐意创新,由他们造反为王去。

江苏高考作文 篇2

辛夷坞说:“在旷阔的时间面前,青春脆薄得像一张纸。”任时光匆匆逝去,当昔日美人成今日的红粉骷髅,在时间面前,我们渺小如尘埃,化为一抷尘土,何来不朽?

然而古今之人,求医问药妄多驻几年容颜者不胜枚举。昔有汉武帝听信道士之言,大兴炼丹之术;今有明星打肉毒杆菌,妄得一夕的美貌。却在时间面前,一次次被讥笑着肤浅与愚蠢,这种“不朽”真的有必要吗?

窃以为:真正的不朽,不在于青春的永驻,而在于青春价值的实现,我来过,我活过,我努力过,我在世界上存在过,便足矣。

张爱玲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即使生命破败如爬满虱子的袍,随时“腐烂”,仍要在生命中实现自我价值。“我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赶紧去死,要么好好活着。”他是刘伟,在失去双臂后毅然选择了后者,几度寒暑几度秋,他用汗水与坚持书写了生命的绚烂华章。又有刘大铭者,打小患病,在病床上度过短暂的一生,却坚持每天十几万字的阅读量,不断丰富自己。虽然早早病逝,但他那自强不息的生命力量却“不朽”地感染着我们。

有位哲人曾说:“青春不是生理的一段时期,而是一种心理状态。”若将青春这一状态,终期地维持下去,又何必追求那不老的不朽。一生风骨凝成诗的牛汉,用自己的'心自己的血呕出了史一样的诗歌,描绘真正的历史,八十高龄却说:“我以前是热血青年,如今是热血老年。”长期维持那份对生活热爱的他,谁又可以说,他的青春早已腐朽?不,在他永不停息的脉搏中,“青春”永存。

昔日,晋代王右军兰亭上书“俯仰之间,已成陈迹”来感慨青春生命的易逝,苏东坡在赤壁之下也曾书道“渺沧海之一粟”来感叹生命之渺小。可我更倾情那句“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又何羡乎?”我们又何必妄求青春的永驻,岁月的不朽,若是不断实现人生价值,拓宽自己生命的宽度,那什么青春的朽与不朽,何有与我哉?

我坚信,我生存过,我来过,我见过日出与朝阳,我听过清风,我爱过世间美好,我怜过大地悲音……这些已使我的生命丰满,使我的青春绚丽,我不需要什么所谓的“不朽”,但这已足够。

江苏高考作文 篇3

你说,世界上有什么是不朽的?

君不见,时间磨石成沙,沧海桑田,只不过一念之间;君不见,巨型昆虫的消失,恐龙的灭绝,一代代食物链霸主终究黯然退场;君不见,千古风流事,尽付笑谈间。

然而,自然不朽,人之精神文化也不朽。

自然之力鬼斧神工,只要地球还存在一天,它便永存于世,注定不朽。而即使人类诞生仅五千余年,与地球之存在亿万年相比,渺小如沧海一粟,但人之精神,永垂不朽!

圣人之师孔子以“儒”教化天下,门生三千,后世众多著名的思想家,都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册论语,上百章语录,言传身教,被后人尊为“孔圣”、“万世师表”,不惜“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如此圣名显著,即便跨越几千载春秋,也是家喻户晓,随意在街上问一个人,便能吟上几句“子曰”。孔子“儒”之精神,不朽!

诗仙李白纵情洒脱,一身豪气,斗酒诗百篇,不煮黄粱也成仙,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其不得开心颜!;诗圣杜甫,忧国忧民,一腔为家为国的执念,“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热血尽洒国土;唐宋八大家,各个才华横溢,短短六百年,绽放了贯穿整个历史的诗词精华,“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众多诗句在今天依旧脍炙人口。诗人的名篇,万世不朽!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一位位时代的伟人,奠定了科学的基础,他们的发现,同样不朽!

人的精神,只要能传承下去,便能代代不朽。只要还有一人懂得“仁、义、礼”,孔子“儒”之精神便不朽;只要还有一人能吟诵诗句,诗人的精神便不朽;只要还有一台机器在运行,科学的精神便不朽;只要还有一人活着,人族的。精神,便不朽!

人的身体脆弱,自然便相应地补偿给他们最珍贵的智慧,于是人的精神随着人的繁衍而诞生,随着人类的发展而被打磨,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筛选出不朽。

人真正的精神,如同自然,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