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初中生作文 > 初一作文 > 河南豫剧戏曲精彩5篇正文

《河南豫剧戏曲精彩5篇》

时间:

豫剧是发源于中国河南省的一个戏曲剧种,中国五大剧种之一。豫剧因各地语音差异,在音乐上形成带有区域特色的艺术流派。该页是美丽的编辑帮大家收集的河南豫剧戏曲精彩5篇。

河南豫剧介绍作文 篇1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这段唱词和唱腔,相信每个河南人都很熟悉,大多数中国人也不陌生。英姿飒爽的女英雄,之所以能走进每个人的心中,都归功于豫剧《花木兰》的传唱,《花木兰》是河南人的骄傲,豫剧更是河南人的骄傲。

豫剧有着光辉灿烂的发展历史,不仅生根开花在河南全省的城镇、乡村、山区,而且流布全国。《花木兰》、《穆桂英挂帅》、《七品芝麻官》、《朝阳沟》等剧目家喻户晓、风靡全国。从东海之滨到青藏高原,从宝岛台湾到鸭绿江畔,处处都有豫剧迷,时时可闻豫剧调。

最近几年河南电视台播出的《梨园春》栏目更为火爆,它吸引着全国的豫剧迷们来此集结。我妈妈更是期期必看、边看边学、乐在其中。

豫剧,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是人们精神生活的营养品。在豫剧里,人们结识了铁面无私的包青天、认识了世代忠贞的杨家将。这些著名人物使人们沉醉在戏曲的芳香里。

豫剧滋润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了人们的艺术涵养。在公园里、街道旁总会有人哼上几句,聊上一些关于豫剧的事情。由此可见,豫剧对人们的影响之大。豫剧是簇立于我们中华民族园林之中的一颗常青树;豫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为有豫剧这样的宝贵的文化遗产而骄傲吧!

河南豫剧介绍作文 篇2

我们中国的戏曲艺术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比如;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浙江的越剧,四川的川剧……这些都很有名。我的祖籍在河南,人们一提到河南就会想起豫剧。我也特别喜欢河南豫剧,觉得它比起我国的国粹京剧来毫不逊色。

我就是听着豫剧长大的,所以对豫剧也略知一二,豫剧中最著名的选段像《花木兰》《朝阳沟》《打金枝》等被人们传唱至今,河南人不论男女老少在闲暇时都会唱上几句,解解闷,我常听姥姥唱:“亲家母,你坐下,咱俩说说知心话。”“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不如儿男,男子打仗在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不分昼和夜辛勤把活干,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哪。”听起来特有韵味儿。

河南电视台的《梨园春》栏目,收视率很高,我受父母的影响从小就看,渐渐地也成了《梨园春》最忠实的观众。里面登台的选手孔莹年仅三岁,唱起来一板一眼,字正腔圆,而且一唱而红,甚至唱到了悉尼歌剧院,现在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小名人了。

河南的豫剧,我真诚地祝愿你在戏曲艺术的宝库中大放异彩!

河南豫剧介绍作文 篇3

你听过《朝阳沟》、《花木兰》吗?是不是被这脍炙人口的经典唱段所吸引,是不是想真正了解豫剧,那就和我一起来吧。

豫剧主要流派分为豫东调与豫西调。

豫东调因受其邻近的兄弟剧种山东梆子的唱腔的影响,男声高亢激越,女声活泼跳荡,擅长表现喜剧风格的剧目。豫西调因遗留了部分留了秦腔的韵味,男声苍凉、悲壮,女声低回婉转,擅长表现悲剧风格的剧目,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但河南梆子的起源已经很难考证。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所以称豫剧。

豫剧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居全国各地方戏曲之首。

豫剧一向以唱见长,唱腔流畅、节奏鲜明、极具口语化,一般吐字清晰、行腔酣畅、易为听众听清,显示出特有的艺术魅力。豫剧的风格首先是富有激情奔放的阳刚之气,善于表演大气磅礴的大场面戏,具有强大的情感力度;其次是地方特色浓郁,质朴通俗、本色自然,紧贴老百姓的生活;再次是节奏鲜明强烈,矛盾冲突尖锐,故事情节有头有尾,人物性格大棱大角。

早期豫剧表演的舞台装置极为简单,往往只用芦席、箔子一挡,台上一桌二椅,即可开演。进入城市后,有较固定的剧场,舞台装置才有所改进。豫声剧院已采用一些布幕、布景,旦角服饰讲究“老旦清,正旦俊,花旦风流”。

常香玉是最著名的豫剧表演艺术家。195X年为支援抗美援朝,率剧社巡回西北、中南、华南各地演出,以演出收入捐献“香玉剧社号”战斗机一架,有“爱国艺人”之誉。

豫剧有着深厚群众基础,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都会给我们带来美的艺术享受。

河南豫剧介绍作文 篇4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中是一向以唱见长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中是在节骨眼上都安排有大板唱腔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中是富有激情奔放的阳刚之气的呢?

还是从明末清初有这样一段传奇故事。

豫剧产生于明末清初,初时以清唱为主,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因而发展非常迅速。豫剧起源已经很难考证,说法不一。一说明末秦腔与蒲州梆子传入河南后,与当地民歌、小调相结合而成,一说由北曲弦索调直接发展而成说一说是在河南民间演唱艺术,特别是自明朝中后期,在中原地区盛行的时尚小令基础上,吸收“弦索“等艺术成果发展而成。

我很喜欢豫剧,其中《花木兰》歌词中写着“女子纺织在家园,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这句话说明了女子在家也没有闲着的时候,花木兰就是女扮男装去她爹爹的营地里去打仗,为了不暴露身份为花木兰尽量装成个男人。这是多么伟大呀,想让爹爹打仗胜利,她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我们就应该学习那花木兰的不为自身的影响,而为他爹爹打仗成功,感到骄 傲。

河南豫剧介绍作文 篇5

豫剧起源于河南,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中国第一大剧种。它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各界人士欢迎。

河南人喜欢看豫剧就像北京人喜欢看京剧一样,我奶奶就非常喜欢豫剧。每次河南台播《梨园春》,她都能看得津津有味。我也喜欢豫剧,其中我最喜欢豫剧中马金凤的《穆桂英挂帅》常香玉的《花木兰》、杨兰春的朝阳沟和狄珊的《打金枝》。

在电视里,我看到了狄珊的《打金枝》和马金凤的《对花枪》。我现在就给大家讲讲:

《打金枝》:唐代宗将女儿升平公主许配给汾阳王郭子仪的三子郭暧为妻。时值汾阳王花甲寿辰,子女纷纷前往拜寿,惟独升平公主不往,引起议论,郭暧大怒,立刻回宫,责打了公主。公主哭诉父母,让唐王治罪郭暧,郭子仪绑子上殿请罪,唐王明事理、顾大局,加封郭暧。并劝说升平公主,小夫妻消除怨恨,和好如初。

《对花枪》:隋朝末年,罗艺少年时,进京赶考,途中病在姜家集,被姜桂芝父亲救回家中,并让女儿姜桂芝向罗艺传授姜式花枪的秘诀。二人一同练习花枪,彼此爱慕,由姜桂芝父亲做主,结为夫妻。一年后,罗艺再次赴京应试,时姜桂芝已身怀有孕。离别后,音讯难通。姜桂芝的父母亡故。于是姜桂芝便携子离开家乡,流落在龙口村。隋朝战乱四起,罗艺投奔瓦岗寨,又娶了秦氏,生子罗成。四十年后,瓦岗寨史大奈、尤俊达到龙口村借粮,姜桂芝此而得知罗艺在瓦岗寨。于是便带着儿子罗松、罗焕去投瓦岗寨以求团聚。罗艺既怕姜桂芝看见而责骂秦氏和儿子罗成,又怕在众人面前有失自己长者尊严,因而否认自己和姜桂芝的姻缘。姜桂芝见罗艺忘了前情,气愤至极,披甲上马,定要在瓦岗寨众人面前和罗艺比武对花枪。罗艺无奈只好应战,结果被姜桂芝打下马来。罗艺羞愧万分,便认妻谢罪。姜桂芝在众人劝解之下与罗艺重归旧好,一对老夫妻又得团圆。

中华戏曲源远流长,现在豫剧已经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也要好好学习豫剧,让豫剧世世代代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