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历史 > 高考历史复习必须关注的十个问题与“十七大”报告中的历史考点正文

《高考历史复习必须关注的十个问题与“十七大”报告中的历史考点》

时间:

  历史学科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其学科属性决定其必然与当今社会热点、焦点和人们关心的问题相联系,突出其“学以致用,资政教化”的社会功用。同时,历史学科又有其学科重点和历年高考高频考点。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编辑的历史学习方法文章,仅供考生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十七大报告中的历史考点

  一、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大会和报告的灵魂。“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第一次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写入党代会报告,体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丰富现代化建设的内涵。报告第一次对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进行新的全面定位,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并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从历史视角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考查:

  ① 汉、唐等统治者提倡节俭、休养生息;

  ② 商纣王、秦始皇、隋炀帝等统治奢侈腐化,民不聊生;

  ③ 建国初期工人普遍开展增产节约运动;

  ④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左”倾错误造成大量资源浪费,破坏环境;

  ⑤ 两次工业革命对环境的污染、印度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及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及解决办法;

  ⑥ 中外科技成就等。

  二、和谐社会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十七大报告对建立和谐社会描绘了宏伟蓝图。建立和谐社会是一个永恒的历史考点,从历史视角来看,和谐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天人合一”“兼相爱”“和为贵”“和而不同”“求同存异”都体现了中国百姓对和谐的追求和向往。千百年来,中国人冀盼“大同”,但世世代代的“大同”愿望终究只是梦想。历史上最辉煌的年代,无论是“贞观之治”还是“康乾盛世”,顶多不过是少数人的“盛世”,普通大众照旧摆脱不了贫穷命运,“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便是其真实写照。

  复习中应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三个方面去理解。重点把握中外历史上和谐社会的思想渊源和关于人类在不同时期对和谐社会的追求实践过程,以史为鉴,总结经验教训。

  三、台湾问题

  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郑重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国家统一与分裂,特别是台湾问题仍将是2008年高考命题的重点。2008年台湾大选结果将直接影响两岸关系的发展,台湾这个热点问题必将再次升温。

  复习时注意以下内容的考查:

  ① 中国古代对台湾的管辖,特别是从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意义和清政府设台湾府的历史意义的角度,思考分裂违背历史潮流、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利益所在的道理;

  ② 历史上台湾与大陆的三次分离、国共两次合作;

  ③ 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张。

  四、改善民生

  民生问题,即有关国民的生计与生活问题。十七大报告首次把“民生问题”单列阐述,体现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决定了社会进步程度和政权兴亡。中国自古以来就将“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民生问题一直与国家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回望我国五千年历史,“盛世”都是休养生息、民生改善的时段;“乱世”都是民不聊生、矛盾激化的时期。因此,民生问题不仅仅是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只有关注民生,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的政权,才能长治久安。

  复习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① 中国古代史农田水利建设、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演变;

  ② 孔子、孟子的民本思想;

  ③ 历代农业的发展与新品种的引进,侧重春秋战国、隋唐和明清三个时期;

  ④ 近代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孙中山民生主义等;

  ⑤ 中国现代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⑥ 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社会福利政策等。

  五、民主政治

  “公民意识”一词首次出现在党代会的报告中,引起许多人的关注。增强全社会每一个人的公民意识,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无疑是扩大人民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支撑。从历史视角来看,探讨新中国的民主法制的内涵是高考的重要素材,尤其在建设市场经济和“和谐社会”的今天,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意义更为重大。

  六、反腐倡廉

  十七大报告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面推进党的建设这两大部分,都讲到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虽然文字不长,但论述非常精辟,内涵丰富,对如何认识腐败问题、为什么要反腐倡廉、怎样进行反腐败斗争都进行了深刻阐述。其中四个关键词是“水火不相容”、“反腐倡廉建设”、“生死存亡”、“更加注重”非常引人注目,彰显了中央反腐败的决心和信心。对于腐败问题,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反腐问题仍有可能是今年高考考查的重点。

  从历史学科视角要注意以下内容考查:

  ① 廉政兴国、腐败亡国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主要史实有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安史之乱、朋党之争等;

  ② 延安整风、七届二中全会、“三反”运动、整风运动;

  ③ 三大思想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

  ④ 四种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

  复习时要注意现实与历史的联系。

  七、和平发展

  报告中强调,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崛起引起世界的关注,影响到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中国的和平崛起之路,是当今中国与世界交往中的最大热点问题。

  从历史视角要注意:

  ① 古代史上西汉、唐朝的对外开放与交流的史实,新中国在各个时期的外交政策方针及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成就,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强国崛起的启示;

  ② 理解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原因及做法,了解我国为建设和谐世界所做的不懈努力,分析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理解加强国际合作,建设和谐世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八、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指用文明的方式对待生态,是人类文明形式之一。从十二大到十五大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增加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把“生态文明”首次写入报告,这是我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彰显中央对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决心。

  从历史视角注意以下内容考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左”倾错误造成大量资源浪费、环境破坏;工业文明带来的环境危机、资源浪费,土壤荒漠化、气候变暖、等全球及区域性难题及解决办法等。

  九、新提法、新表述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建设”到“发展”。十三大以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十七大报告将“建设”表述为“发展”饱含着深刻内涵,表明我们党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开始了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的新征程。

  2.“总量”GDP变为“人均”GDP。这是对过去29年发展的经验总结。2002年以来,我国经济总量连续4年居世界第四,但除以人口总量,人均GDP位次仍然靠后。强调“人均”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的更高要求。

  3.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拓展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的增加是我党对当今时代特征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

  4.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虽然只改了一个词,但是内涵却发生了重大变化。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是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进展。

  高考历史复习必须关注的十个问题

  一、史学范式问题

  史学范式是史学家研究历史的范型和模式,它是史学观点、史学范畴和史学方法等的有机集合体。我国史学研究的范式已从单一走向多元,由传统单一的阶级斗争范式,发展为阶级斗争范式、文明史范式、整体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等四种史学范式。整体史范式认为,人类历史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过程。现代化范式认为1500年以来的人类历史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的历史,主要包括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和社会生活的现代化。文明史认为人类从本质上看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史、政治文明史和精神文明史构成。(如四川卷第19—22题就是以整体史范式设计出国际组织作用题;第39题也是以整体史范式设计出近代以来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转移题。第37题第3小题就是以现代化范式设计出甲午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中国近代化步伐及其影响题。)但在上述四种范式中,由于文明史范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包容吸纳整体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的内容,可以更好地将历史上的文明与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因此人们日益重视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视角来研究历史,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即文明史范式。同时,文明史范式对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影响也最大,必修课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实际是分别讲述政治文明史、物质文明史、精神文明史。而选修课的六个模块主要是文明史某些内容的深化和展开,这样的课程体系决定了文明史必然成为高考(Q吧)历史试题的首选内容。综观2006年全国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全国卷,整卷的题目大多可以从文明史的视角去认识和把握,既考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还考不同文明的交流和融合;既考中华文明史,又考中西文明的互相影响,涉及的内容很广。文明史范式已成为文综测试历史命题专家们采用的一种主导范式。2006年全国卷Ⅰ卷第37题就是从文明角度出发考查中国文化的发展变化,以中华文明史为主题突出表现了文明间的交流与碰撞,发展创新,从而彰显了要发展就要具有开放与吸收的理念。第39题“近代中国经济”也是以中西文明的碰撞为主线。2006年四川高考试题命题人之一冯一下在总结文科综合历史试题时认为:全套试题对文明史范式的重视不够则限制了创新的力度。从而说明2007年四川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将以文明史范式为切入点。因此在2007年复习迎考时应注意以文明史范式构建专题进行复习,并不断引导学生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重新解读历史知识,教师也应注重按文明史范式选择和设计练习题。教师以文明史范式构建专题时可以参照高中历史新课程体系。新课程体系全部是以“专题”的形式呈现历史教学内容。

  (附:史学范式对高考历史试题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新范式提供新主题;新范式的基本概念为试题提出关键词。如传承、交流、融合是文明史范式的基本概念;工业化、民主化、法制化、城市化等是现代化范式的基本概念。交往、联系、全球化、集团化是整体史范式的基本概念;新范式提供新材料;新范式指导正确解答新问题。

  中学历史课程已被定位为必修课、基础课和人文素养课。作为基础课,中学历史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基础历史知识,进行基本的能力训练,奠定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不会也不应命制偏题、难题和怪题。作为人文素养课,新的中学历史课程重视人类文明的发展,力图让学生了解人类创造的重要的文明成果,以此充实自己的头脑,成为素质较高的文明人。)

  二、王朝之间的变迁即历史上的过渡时期(社会转型时期)

  (2007年四川卷第37题,就是以社会转型为切入点,考查春秋战国、隋唐、民国前后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与变革。)

  注重王朝之间的交替和变化,注重前后知识的比较,探究原因、影响。在方法上可以文明史范式(主要为三个部分:政治文明史、物质文明史、精神文明史)为主进行思考。

  1、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变化。

  (1)经济:春秋铁器、牛耕开始使用,战国推广;奴隶制经济逐渐瓦解,战国封建经济发展;土地国有制向土地私有制过渡。

  (2)政治:分封制瓦解,郡县制出现;奴隶主贵族逐渐丧失政权,新兴地主阶级通过变法逐渐确立其统治。

  (3)文化:孔子、老子代表的是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战国的百家争鸣大多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代表小生产者利益的墨家的产生从根本上说也是封建经济发展的产物。

  通过对比得出其阶段特征是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度的确立。

  2、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变化;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军事制度、民族关系等各方面的变化。

  (1)社会经济:北方经济经历反复地破坏与恢复,南方经济迅速发展,从而为经济重心的南移打下了基础。

  (2)经济制度:均田制、租调制的出现。

  (3)政治制度: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的科举制。士族制度发展并达到顶峰。

  (4)军事制度:府兵制的出现。

  (5)民族关系:出现中国古代史上的第二次民族融合的高潮,为隋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3、唐、宋之间的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变迁:

  (1)政治:大一统到藩镇割据再到局部统一;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重大改变;相权继续被削弱。

  (2)经济:宋元经济在隋唐繁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经济重心由开始南移到完成;(3)文化:由隋唐的繁荣到宋元的高度繁荣,尤其的市民文学的兴起与兴盛。科技在隋唐的基础上发展更为突出,对世界文明的影响也更为突出。

  (4)民族:唐与宋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的方式和地位显著不同。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实行汉化的改革,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突出。

  (5)对外:指南针在航海上普遍使用;由水陆并举向以水路交往为主过渡再到元朝水陆都较为突出的局面。

  4、元、明之间的变迁:注重元、明在政治、经济、对外关系和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变化,总结其变化的趋势及其认识。

  5、***战争前后的比较。

  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外关系、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等方面进行比较。

  6、民国之前与民国的比较:注重以现代化范式归纳、比较其在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思想现代化、社会生活现代化等的表现及其异同,探究其原因的异同。

  (2006年北京卷第22、23题)

  六、生态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1、历代对江南地区的开发问题。注重从利、弊角度分析其历史作用。

  2、历代对河流的治理。

  3、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注重思考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可联系世界史中相关知识比较,如工业革命后英国的环境问题。

  4、城市化问题。某一个时代的城市化程度高或低的原因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何影响?注重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些微型城镇(如唐朝的草市、明清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的蓬勃兴起);城市化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哪些?

  5、人口问题。包括人口的增加(中国古代是农业发展的表现的原因之一);人口的减少(主要是战争与动荡的结果);注重人口流动及其产生的影响,包括国内人口流动(如:古代史少数民族内迁、北民南迁、汉族向边疆地区迁移、政府移民实边等)和国内流向国外、国外流向国内;唐朝以来华侨开发南洋;美国历史上的有关移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