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 > 总结报告 > 工作总结 > 年度工作总结 > 社工年度个人总结【实用3篇】正文

《社工年度个人总结【实用3篇】》

时间:

社工年度个人总结(通用3篇)

社工年度个人总结 篇1

一、食药安全:

从7月到现在以来,通过领导的帮助和自己努力,不断加强业务知识、综合能力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工作能力和为民办事的效率有了一定的提高。近一年来,能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考虑问题、判别是非、分析因果,掌握正确的工作方式方法来化解矛盾。我也热心社区工作,关心社区发展和建设,乐于为社区居民服务。辖区单位安全关系到每一位居民的幸福,为了保证大家的生命安全,我们工作人员逐个上门检查。有的商户不配合,嫌我们麻烦,但是我们还是耐心地做着他们的工作,讲道理,摆事实。一天下来腿脚都很痛,但是通过这样的锻炼,我逐步了解了我们辖区的概况,我的收获很大。

二、爱卫健教:

为了更好地向社区居民普及卫生保健知识,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居民群众的自我保健技能和健康水平,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合适的健康自助交流平台,邀请四药厂工作人员、一院医生、社区医院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指导广大社区群众经常性参与健康问题的大讨论,增强了居民间的健康信息双向交流,促进了居民的身心健康。广泛发动各社区运用黑板报、宣传窗、多种宣传阵地和文化、体育、游艺、讲座等宣传形式,针对社区中的老年人、青少年、妇女、儿童等不同人群开展健康教育,使健康知识逐渐融入居民群众的潜在意识和日常的生活习惯之中。

三、网格管理:

为了能合理的分配网格,大家分责任片区,进行合理的选网格长和楼院长,了解每家每户的情况,做到户户清楚,然后挨家挨户填写网格化信息卡。网格化的管理在我社区已初步形成,我们要克服困难,争取各项工作都走在其他社区的前例。由于我们的努力工作社区网格化工作走在了街道前列,街道领导肯定了我社区的工作,,大家倍受鼓舞,提前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

四、帮助群众:

社区的每位居民都是我们社区工作人员牵挂的亲人,哪位老党员老同志生病了,我们会去看望他们。我们所有的工作不觉得累,能够真正的为居民服务,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在社区工作真的是帮助了别人快乐了自己。

五、存在问题:

在思想上,虽然加强了学习,但是在理论方面深度不够。在作风上,批评与自我批评勇气还要加强,与群众深入交流思想的行动还不够多,不够细。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强化素质、能力的锻炼,只要是居民群众的事就必躬必敬的做,把爱民作为我工作的归宿,把服务作为我工作的宗旨。

社工年度个人总结 篇2

自20xx年12月至今,我已经在xx市社会福利院工作四个月了,回首这段时间的工作,在经历了短暂的担心、迷茫、困惑之后,我找到了工作的方向,理清了自己的思路,有收获,而最大的收获就是感觉自己的社工理念得到了更好的内化,自己的社工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比之前也提高了;也有不足,最大的不足就是工作过于粗心,不能将工作完成的尽善尽美。现将近段时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初入院的担心

在进入社会福利院之前,我就知道自己要来的单位的服务对象是残障人士,因为之前接触的很少,对他们可以说是了解的不够详细,十分担心自己不能与他们很好的相处,而且我从未在事业单位上过班,不知道自己的表现能否让领导和同事们满意。结果在进入单位以后,我发现这里的残障人士并不是我想的那么难接触,他们是一群需要照顾的人,他们同样有着七情六欲,知道谁对他们好。通过接触,我现在能够很好的融入他们,了解他们的'需要,更好的为他们服务。在工作上,我发现领导平易近人,同事和谐友爱,这让我对我的工作充满了信心,我要以饱满的精神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二、与残障人士的沟通接触

(1)助人为乐。以前一直觉得说助人为乐的人很假,但我现在真切感受到了。逐渐地,我从以前工作性质的态度到真心关心服务对象,在为他们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感受了快乐。刚来福利院我去和残障人士聊天,虽然说很多时候和残障人士在一块玩得挺开心,但更多的是为了达到获取信息的目的。当发现可以获取的信息量比较有限时,我一般会选择暂时停止和一些残障人士的交流。但随着和残障人士熟悉度越来越高,他们对你的纯真的爱让我感动。后来慢慢的从之前因为要聊天所以聊天的心态变成自觉得和他们聊天,给他们带去快乐的同时我自己心里也真的很开心。我开始比以前更真心希望能够帮助别人,所以觉得自己的一些社工理念得到了更好的内化。

(2)其他专业实践知识方面的提高。其他的很多专业知识理论在服务实践的过程中感受更深,比如在为残障人士服务过程中我感到,我们社工必须要坚持中立、客关的价值原则,以不批判、接纳、尊重等价值来对待服务对象;社工还必须坚持案主自决的价值原则,不替案主做决定,不强加自己的价值给服务对象,提服务对象分析选择方式及后果,协助服务对象自助、自立、自强等。

三、对工作的迷茫、困惑到逐步清晰

在刚进入社会福利院时,领导给我安排的任务是在最短时间内接触残障人士,了解他们的基本信息,接下来的工作是配合社工部开展活动;在过完年之后我的工作时接手张泉秀的工作,做好社工部文件的签订归纳整理;在老年公寓开张以后,我的工作是配合公寓汪主任做好公寓的接待、文件整理、协议签订等。在刚开始工作时,我面对残障人士,心里十分迷茫、困惑,觉得他们很难接触,不知道如何与他们沟通,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更好的服务他们。在接手张泉秀的工作后,对于工作的复杂性我明显认识不足,刚开始一头雾水,在经历了一段忙乱期后,我才逐步掌握了头绪;在公寓开张以后,很多新工作

除了以上所述,通过从事这份工作,我也发现了自己工作中很多的缺点和不足,懒惰心理严重克服不足,做事行动力不强,没有养成立刻行动的好习惯。还有一个最致命的缺点即没有形成对工作随时记录并及时形成规范文书材料的习惯。习惯至关重要,所有这些良好的习惯我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尽早培养,对一些缺点要坚决改掉!总之,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将最优秀的自己展现出来!

社工年度个人总结 篇3

金秋的9月,是我作为医务社工加入国际医院“天使社工室”工作的第九个月了。曾经特别害怕医院里那股消毒水味道的我,现在已经习惯了一早跟随着护士长以及管床医生去病房查房的工作;看着病房里的病人情况日益好转,让我觉得医务工作真的很是神圣,它不仅缓减了病人生理上的疼痛,更让病人的明天充满了希望。遇到有需要帮助的病患,我则会选择另外单独的时间与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向他们详细介绍我们医务社工可以提供的服务和帮助。作为一名医务社工,我越来越觉得自己的工作是十分有意义的。

20xx年底,医务社工正式进驻国际医院,开展医务社工服务。作为嘉兴首个医务社会工作机构,我们在各级相关部门及上海督导老师的重视、关心、支持下,较好的起步,取得初步成效。从我自身出发,通过这一年的学习、分享将我的成长总结如下:

一、 助人的价值理念不断深入

随着时间的推移,医务社会工作的深入,我开始高度认同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及其实践价值,急切渴望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巧帮助病人和家属马上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如发现服务对象有需求是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满足他们的需求,而当自身感觉资源缺乏时也会出现无助感。

二、学会耐心的倾听

倾听是社工的第一个技巧,倾听服务对象的诉说能够让社工了解服务对象的信息,聚焦服务对象的问题,同时也有可能从服务对象的诉说中找到合适的介入点。在不断的学习、磨合中我学会了如何运用倾听的技巧,也与同伴分享了各自的倾听的方法和技巧。

三、学会仔细入微的观察

社工在服务过程中也是充分发挥各个器官功能的过程,不光用耳朵耐心倾听,同时还需要用敏锐双眼去发观察服务对象表现出来的各种状况和变化,特别是一些表露比较明显的非语言肢体动作。在学习、分享中我开始关注社工第一次向服务对象介绍自己时他们的表情反映,并由此判断服务对象对社工的接纳程度如何。在访谈过程中也会用心观察服务对象表情的变化及其出现的肢体动作,判断这些肢体动作传达的信息,从而更好地与服务对象进行沟通和交流,聚焦他们的问题和需要。

四、肢体动作的恰当使用

社工在工作过程中恰当地运用肢体动作能够打开服务对象的心扉,拉近和服务对象的关系,从而使服务对象接纳自己。当我看到服务对象的手比较僵硬,需要有人按摩时,主动伸出自己的双手帮助服务对象按摩。这一个肢体动作的运用不仅能够让服务对象心里感到温暖,也使服务对象从心里慢慢开始接纳社工,真正敞开心扉把心里的想法跟社工倾诉。

五、逐步运用社工技巧

在督导老师的不断指点、教导下我开始关注很多社工技巧的运用,包括同理心、对问题的聚焦、适当时候的自我暴露、支持技巧等等。某次当我面对患骨结核的服务对象对自己的病情灰心丧气时,我揉着患者的肩膀说“熬过去,你就成功了”。这就是从正面给服务对象回应,让她感受到有人和她一起面对目前的困境,能够增强她战胜困难得信心。还有一次我在第三次探访中通过观察后说道:“我看你不太舒服,对吧”,这是对服务对象此时状况表达社工内心的感受,让服务对象感受到社工关注,正是通过这些同理心的'表达,服务对象开始逐渐接纳社工的服务。

六、在查房中不断发现需求

在查房过程中,我顺利的寻找到了一个需要提供出院计划服务的案主,在了解到她的需求之后,我同护士长一起为这个即将离开医院的病人提供了详细的出院宣教,并认真向其嘱咐了出院后对于疾病治疗和预防所需要注意的地方。这些工作或许琐碎,但是我相信,只有在这些细微之处,才能更有效的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让病人感受到关爱。

另外,我还在查房的过程中发现,有时候会遇到初入医院的病患因为不熟悉医院的救治流程和住院环境而抱怨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作为医务社工以第三方的独立身份调节医患关系,并帮助病患了解医院的救治流程以及住院环境,从客观的角度帮助医护人员澄清病患对医院产生的误解,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作为一名医务社会工作者,可以主动和患者及其家属沟通,敏锐地察觉患者及其家属的情绪并且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将这些情况及时反映给医护人员,同时,传达医护人员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希望和要求,做三方的桥梁和中介,这样也有利于医护人员救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坚持医务社会工作的经历中,我不仅能够了解到病患在住院期间的需求,也能够更加清楚的了解医护人员的工作范围和职责,这样的经历使我能够从医院和患者需要的角度出发,更好的定位自己的工作,从而和医护人员一起,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早日实现医院内的“全人治疗模式”,不仅仅是解除病人生理上的病痛,也在精神上和心理上给与病患积极的关注和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