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 > 总结报告 > 工作总结 > 年度工作总结 > 年度工地工程工作总结范文推荐三篇正文

《年度工地工程工作总结范文推荐三篇》

时间:

年度工地工程工作总结范文(精选3篇)

年度工地工程工作总结范文 篇1

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文广新旅局等市直部门的悉心指导与鼎力支持下,尽职尽责、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惠民工程、设施建设、活动开展等多项工作取得新成绩,民生工程得到显著加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一、服务水平和发展后劲进一步提高

区委、区政府把文化繁荣、文化惠民作为建设皖北首善之区的组成部分,统筹各类资源,真抓实干,推进和谐xx镇、幸福xx镇建设。

(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年初,区成立文化民生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下发《关于成立xx镇区文化民生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腾空区直四个部门的办公用房,投资近200万元改建成区文化馆。区文化馆现开设培训班9个,日接待学员约800人次。创新搭建公共文化的平台模式,我局与淮河书画院按照互惠互利,服务社会的思路,签订成立“xx镇区博物馆”协议,计划明年一月份正式免费对外开放。各乡街多方筹措资金,提升改造文化服务站,燕山乡投资约40万,改建成450平方米的文化站,并于9月全面落实免费对外开放;天桥街道、纬二路街道、黄庄街道自筹资金,完成文化服务中心的提升改造;全区22个行政村、19个社区均设有文化活动室,城市居民10分钟、农村居民20分钟文化活动圈已经建成。

(二)文化队伍快速充实壮大。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品味日益提高的追求是文化惠民的生命源泉。我局充分发挥中心城区的地理优势,按照互惠互利,各取所需原则,主动与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花鼓灯剧院、蚌埠医学院、蚌埠学院联系,签订合作协议,分别在区文化馆设立教学实践基地、文化辅导站。同时,聘请我市知名艺人和舞蹈、音乐、乐器等优秀人才担任文化辅导员,目前,我区文化辅导员有娄楼、吴舜英、马广兵、崔冰、澎波、周曼玲、徐继红、鲍小艺、赵文信、周静、吴尚、喻青等42人,文化志愿者278人,工商注册演出团体6个、群众文艺团体32个。

(三)文化活动开展丰富扎实。群众是文化繁荣的主体。今年,我局二次召开群众文艺团体座谈会,倾听呼声,了解愿望,共商发展路径,制定出台《xx镇区群众文艺团体评星挂牌及扶持办法》,拿出1.5万元为群众文艺团体购置衣柜、凳子、音响、乐器,协调万达、光彩、蚌埠论坛等企业为群众文艺团体演出提供舞台、化妆费和宣传。举办首届群众文化艺术节,历时45天,组织演出7场、展出书画作品数百件。组织开展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歌诵比赛,成功举办“首善之路”xx镇区十二五发展回顾摄影大赛及优秀作品展,共收到全市各界人士投稿1342幅,进农村、社区展览35天。全年共组织文艺演出68场、书画展3次、漫画设计大赛1次、摄影展1次、非遗汇报表演2次、广场舞比赛2次。

(四)文艺创作取得新突破。充分发挥安徽省花鼓灯剧院等合作伙伴和文化辅导员的作用,投资8万元创作编排的舞蹈《花对花》,参加省第二届广场舞蚌埠站比赛,在三县四区中取得第一名,10月代表XX市参加全省决赛,获一等奖。省文化馆长王维唯现场点评时说:“没想到xx镇区今年放了个大***”。围绕“文明xx镇”创作微场景《美丽xx镇》,得到近万人的下载传播。围绕“好人xx镇”主题,创作了情景剧《梅香春暖》、淮河琴书《心系乡邻》、情景诗朗诵《让爱奔流》、话剧小品《人间真情》、音舞快板《夸夸xx镇好人多》,并举办大型专场演出《xx镇区好人故事会节暨中国好人漫画形象设计大赛颁奖仪式》,受到省文明办领导和市领导高度肯定。

(五)非遗项目传承持续加强。组织开展xx镇区非遗宣传月活动,集中展示非遗工作的成就,提高全民非遗保护意识。为“心意六合拳”项目获市级非遗项目组织授牌仪式和卖场汇报表演,市委常委,副市长毛寒松出席活动并指示:“让心意六合拳不仅仅在蚌埠发扬光大,更要走出安徽,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积极推动非遗进校园工作,3个非遗项目被七所学校纳入教学计划。组织尹派凤画研究会作品展,主办尹派凤画研究会曹秀成工作室在蚌埠工艺美术学校挂牌仪式,市文联主席、市教育局有关领导到会祝贺。

二、服务质量和工作流程进一步规范

我区按规定已全面完成年度文化民生工程所有任务,具体情况如下:

文化馆(站)按照服务标准全年落实免费开放,全年接纳群众活动约23万人次;12月初,完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的资金拨付,各乡经费使用计划已报我局备案;10月中旬,完成电影放映264场,放映效果较好,观众达4.5万多人次。12月初,按照市局书录要求,新华书店配置的2200册图书已全部送到22个行政村书屋。11月底,送乡下乡完成25场,比任务多演出3场,群众反映较好。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资金工作全部完成。

具体做法:

一是强化责任分工。我局与两个乡分别签订了《xx镇区20xx年文化民生工程工作任务目标责任书》,按照民生工程要求和职责任务,逐项抓好落实,确保按计划高质量完成全年民生工程实施任务。

二是加快实施推进。对照民生工程任务,逐步进行摸排,通过倒计时日程,将各项民生工程逐一细化、量化,并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按时完成。

三是搞好协调服务。召开协调推进会,加强与部门、乡街之间的沟通协调,努力为电影放映、送乡下乡等活动创造良好环境。建立定期信息交流和沟通制度,随时掌握各个民生项目工作动态和进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民生工程工作顺利推进。

四是加强制度建设。制定下发《xx镇区20xx年民生工程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实施意见》、《关于调整XX市xx镇区文化民生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xx镇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xx-20xx年)》、《xx镇区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工作方案》、《关于调整xx镇区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为民生工程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证。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乡街文化设施建设仍然滞后。近年文化民生工程的投入虽逐年加大,但区和乡街公益文化基础设施仍较落后,辖区内没有图书馆,有的乡街文化站场所设置不够合理,运营资金不足。

二是高素质文化人才缺乏。由于待遇较差,艺术人才难招难留,基层文化工作者没有文化专长,文化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年龄结构不合理,兼职过多影响文化队伍的稳定。

年度工地工程工作总结范文 篇2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一年了,在这里也学到了蛮多做事做人的道理,在这里让我感受到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用汗水在耕耘,用体力付出,也知道父母为了工作为了生活在外面奔波劳累,总之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现在有一下总结回顾一下过去的工作情况:

对于建筑施工员,自己必须先对每天的工作内容有掌握,对每天施工的技术要求和施工工艺熟练掌握,这样在现场的管理和协调中才能更好的处理。现场是一个极其考验一个人能力的地方,不光是对技术的掌握更是体现在对整个施工现场的管理和协调,尤其是在很多工序交叉时候,更要处理好相关事宜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在这一年的施工员工作中,我收获很多,不仅仅是施工知识的掌握,同时对与各种层次人员的交流有了很大的提高,这里包括与同事的相处,与分包的相处方式,甚至与建设单位和监理之间的交流,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受益匪浅。

在施工技术方面,我曾经有一次因为没有看技术组发出窗户和门的变更导致门窗洞口位置留错,幸好上报时被我们工长发现并纠正。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作为一名合格的施工员,必须对技术敏感,我们在实际的施工中,经常会遇到各种设计变更,施工员必须要第一时间了解、吃透这些变更,这样才能真正指挥好现场。资料整理方面做的不好,落下了很多资料,临时突击补资料搞的自己很狼狈。以后一定做到施工资料并行,保证认真工作态度,给以后的资料整理打下基础。

建筑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它需要不断在现场检查、监督,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这些工作都在现场比较恶劣的环境下进行,这要求我们不断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要不怕苦不怕累,放下管理人员清高的姿态,从工程的实干中不断丰富自己所学才能,使自己的现场综合处理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我们要相信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但不付出一定没有回报,我们作为年轻的一代更应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工作的同时应抽空跟工人沟通交流,在一起聊聊家常啊,给工人师傅一支香烟,工人也会看作是我们尊敬他的一种意思,之后跟工人技术交底,工人也会很乐意的听从并接受,对于工作也能很好的开展,正所谓时时刻刻的密切联系群众联系工人,让工人感受到我们项目部的温暖。

在一年的工作当中我们都尽了自己的努力,为老板节约材料,告诫工人不要浪费材料,能够用的半砖块全部用上,二次结构植筋尽量全部用切割下来的短材料,大河有水小河满。

明年的综合楼也即将上马,综合楼基本上包含了土建工程的全部内容,有工程量之大工程难度之大特点,在我看来是一种学习的契机,我们应该迎头而上携手为中天公司再创辉煌。

以上为我参加工作以来的一些心得和体会,我会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过程中逐渐给自己定好位,为以后的工作作出更好的规划与总结。建筑是一门艺术,我们都是建筑的艺术家,选择了建筑,我相信这是我可以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

年度工地工程工作总结范文 篇3

20xx年度,我镇在县民生工程领导组的领导下,按照文件规定和要求,结合实际,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民生工作。

一、加强领导,强化认识

为贯彻落实民生政策,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民生工程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年初调整和充实民生工程领导小组,各相关单位、各村民委员会成立专门组织负责抓落实。镇党委政府多次召开各种形式的会议,传达贯彻落实民生工程有关政策及县民生工程会议精神,要求民生工程实施要公开、公平、公正,接受群众监督,按照程序、规范操作,对补贴类项目及时打卡发放,确保不错发、不漏发、不重发,对建设类项目,把握进度,把握质量,把握工程量,把握资金到位。镇成立相应督查组定期不定期进行督查。

二、明确任务,狠抓落实

(一)建设类工程项目完成进度快,质量好。

1、广播电视村村通:20xx年我镇目标任务46个,完成210户。

2、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建设:镇电子阅览室已于上年建成使用。

3、农村危房改造:完成任务137户,补助资金143.85万元。

4、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我镇13个项目,总投资185.2万元,已全部完工并通过县验收。

5、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龙舒敬老院扩建面积800平方米,投入资金93万元,新增入住老人56人(床),已完工投入使用。

6、建设美好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奖补:我镇红光、孔圩两村的项目均已完工投入使用。

(二)培训类工程实用性强、反映好。

1、新型农民培训:于5月16日至9月25日期间开展了三场培训,总培训人数50人,培训的对象主要是粮食种植大户。培训内容包括农作物新品种介绍、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小麦、油菜栽培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产地检疫法律法规知识及农业机械使用与保养等知识。

(三)保障类工程实施公开透明,规范及时。

1、20xx年为9000多户农民3.8万亩耕地办理了农业保险,代收代缴保费18.6万元,协同县国元保险支公司受灾理赔45.5万元,即将打卡赔付到户。

2、农村合作医疗:收缴20xx年度新农合筹资7650户,参合人数25621人,筹集新农合参合资金1793470元,参合率达99.27%;20xx年全镇参合农民享受医疗补偿21768人次,补偿费用965万元,回报率达830%,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障明显,因病返贫现象基本得到解决。

3、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年初全镇初次筛选白内障患者17人,符合白内障手术的5人均已实施手术,手术成功,效果良好。

4、大病救助:全年大病救助经申请批准127人,共发放救助金312600元。下剩的待县审批。

5、五保户供养:做到应保尽保,20xx年全镇五保人员共253人,五保供养补助标准每人每年20__元,全年共发放五保生活补助40.8万元。

6、农村低保:将符合政策规定的农村居民纳入低保范围,分类施保,评定全镇低保对象974人,低保补助标准为一类每人每年1360元,二类每人每年920元,三类每人每年700元,全年共发放低保金127.89万元。

7、贫困重度精神病患者药费补助对象23人,每人每年500元,计11500元。

8、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20xx年全镇1-2级贫困重残217人,其中农村185人,社区32人,每人每年补助720元,3级贫困重度残疾人24人,共发放救助金166182元。

9、计生奖扶工程:按照政策提高计生奖扶和特扶标准,全年申报国家奖特扶102人,奖扶扩面208人,共发放资金239520元。

三、广泛深入开展民生政策宣传

实施民生工作以来,我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特别是今年4月份和10月份开展了两次民生政策宣传月活动。一是利用广播、会议开展宣传。二是镇民生办统一制订60幅固定彩绘标语和过路横幅。三是发放民生工作明白纸10000份,并张贴到户。四是出动宣传车,深入村庄、地头进行播放录音。五是在人群集中的街头和农贸市场设置宣传台2处,现场答疑解惑。六是利用公开栏、墙体广告张贴和制作宣传材料及图片进行宣传。七是精细组织镇村民生工作联络员、信息员进行政策培训。八是开展镇村干部入户调查和电话询查活动。通过广泛深入的政策宣传,极大的提高了群众的政策知晓率和群众的满意度,为实施民生工作奠定了群众基础,取得群众的支持。

四、严格实行阳光操作,规范实施

为确保我镇民生工程实施到位,我镇从宣传发动到资金发放,从项目申报到工程招标、实施、验收的每个环节都进行严格管理,阳光操作,公开透明,跟踪督查,为此,我镇设置了举报箱、投诉电话,接受公众监督,使我镇民生工程保质保量,按时完成,资金发放准确及时。一年来,没有因民生工作问题的来信来访事件,受到广大群众和上级检查验收组的领导一致好评,有力推进我镇和谐社会的发展。

总之,20xx年我镇民生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成绩只属于过去,我们将再接再厉,永不自满,认真学习先进,找差距,力争我镇民生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