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大学生心理课程论文最新3篇正文

《大学生心理课程论文最新3篇》

时间: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下面是敬业的小编为家人们收集的3篇大学生心理课程论文。

大学生心理课程论文范文 篇1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和实践受到人们严厉的批评,一些结构主义课程理论者也进行了自我批评。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又称为人性中心课程论,产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为先导,同时它也是在抨击学问中心课程论的非人性化的浪潮中应运而生的,目前已经发展为更加完善的一种新的课程论。

二、理论基础

1.心理学基础

人本主义课程论是建立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之上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本质是善良的,或者至少是中性的,并且这种善良的或中性的本性是天生就有的或似本能的。同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健康的人”,马斯洛认为,人有七个由低到高的需要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识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从中可看出,人本主义心理学关注情意伊苏对人的发展,最终关心和提高人的价值与尊严。

2.哲学基础

人本主义从本质上说首先是一个哲学概念,因为人本主义哲学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德国存在主义大师雅斯帕斯则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清楚自己的意志,主张重视生活秩序的教育、艺术的教育、宗教教育、文学和历史教育、科学教育。

3.人性论基础

人性是指人所普遍具有的属性,即所有人都具有的属性。从人性论来看,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学说都持性恶论的观点,而人本主义则基本上持性善论的观点。人本主义者既反对本能决定论,但又不完全否认人的本能的存在。

三、发展历程

1.古希腊时期人本主义课程论的萌芽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有德行的人才”,他的“产婆术”和“对话法”体现了课程实施过程以人为本意识的觉醒。亚里士多德“教育要适应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与他的灵魂学说相适应,提出了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可见,无论是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对话法”,还是亚里士多德体育、音乐、绘画课程的设置,都体现了对人的重视,是人本主义课程目标和课程实施的最初萌芽。

2.文艺复兴时期人本主义课程论的彰显

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本主义教育家在课程目标上,注重儿童和学生全面的发展;课程实施上用图画、故事、游戏等代替语言教学,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课程目标,设置了较丰富的课程内容,人本主义课程论的体系已经彰显。

3.启蒙运动时期人本主义课程论的初步形成

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在启蒙运动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狄德罗高度重视教育在个性发展和社会变革中的重大作用,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学会阅读、书写和计算”,因此,他依据学习者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设置课程,同时注重学生的道德修养。

4.现代人本主义课程论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人本主义的旗帜被再次举起,人本主义课程论也在教育中被再度重视。人本主义者主张课程内容要适合全体学生的需要,与学生经验建立联系,适应学生不同的个性差异,设计个性化的课程。

四、基本主张

1.课程目标

自我实现和培养完整的人。人本主义者要求将课程的重点从教材转向个人,他们批判博比特和泰勒等人提出的课程模式只注意解释、预测和控制外部行为,忽视了学生行为的主题意义。人本主义主张课程与教学应培养“完整的人”,自我实现是人的基本需要,自我实现的人格特征包括整体性和创造性。人本主义者鼓励学生的自我实现,允许学生自由表达,发现自我,最终实现自我。

2.课程观

强调人的情意发展(affective development)和认知发展(cognitive development)的统一,进而强调情意教育和认知教育相统一,要求突出课程的情意基础,这是人本主义课程论的一个重要特色。因此,人本主义者要求将教育内容与方法植根于情意之中。

3.课程内容的选择

人本主义提出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适切性”原则,强调课程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与体验发生联系,使学生产生有意义的学习,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论思想和学生观。

4.课程结构的组织

统合化的课程组织。人本主义者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对所有事物的整体做出反应,提倡学校课程结构的组织要注意“整合”,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习者心理发展与教材结构逻辑的吻合;二是情感领域与认知领域(理智的知识和能力)的整合;三是相关学科在经验指导下的综合。

大学生心理课程论文范文 篇2

Abstract The theoretical course is the summary and sublimation of the practice of Art.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theory course is often unsatisfactory because of the extensive way of arranging courses, the machine preparing for the lesson, the old way of teaching, and the single examination method and so o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form path of theoretical course from four aspects: scientifically arranging courses, revising teaching materials,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and improving examination mechanism.

Keywords art design; theoretical course; reform; path

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肇始于十九世纪后半叶,经历了“工艺传习―图案设计―工艺美术―艺术设计”这一历史进程,[1]同时,艺术设计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与时俱进。从目前来看,艺术设计专业主要包括环境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设计、工业设计等几个方向。课程设置主要是三大类:第一是学科基础课程,如三大构成、设计素描、设计色彩、Visual Basic等计算机辅助设计基础课程;第二类是各个专业的专业课程,如室内空间设计、版式设计、交互设计、家具设计、服装设计、各类产品设计等;第三类是理论课程,其中又包括史论课、概论课和设计理论课,如中外工艺美术史、世界现代设计史、世界现代家具史、现代设计史、艺术概论、设计概论、设计美学、设计文化等。[2]事实上,理论课程所占比例较大,它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创新思维和鉴赏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基于此,笔者拟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分析理?课程存在的弊端,提出相应的创新改革方案,以就教于方家。

1 理论课程存在的弊端

虽从数量上看,理论课程占了比较大比例,但是绝大多数艺术院校或者艺术设计专业是以实践为重的,学生的重心也放在如何设计并制作出“实物”,参加各类设计比赛,理论对她们来说似乎是“虚”的东西。这就造成了理论课程排课方式简单粗放、备课方式机械重复、授课方式陈旧单调、考核方式单一等四大弊端。

1.1 排课方式粗放

合班上课效果不如意。学生每个学期的学时有限,而理论课程的数量又比较多,因此理论课程基本上是合班上课,最多的达到七个班合班,人数在210人左右。这样任课老师无法在短时间内熟悉每位同学的基本情况,上课的过程中也无法全面掌握学生听课的状态。为了更好地了解理论课合班上课的效果,笔者专门对学生做了简单的调查,数据表明,认为合班上课听课无干扰的占6.9%,认为有一定干扰的占29.8%,认为干扰比较大的占63.3%。这说明合班上课超过一定人数后,教学效果必然受到影响。

课程内容有重复。理论课程门类众多,不可避免地有重复和交叉的内容,如世界现代设计史、世界现代家具史、现代设计史这三门课程,虽然侧重点不一样,但是世界现代设计史本身就包含了世界家具史、现代设计史的部分内容。类似的还有设计概论、设计美学、设计心理学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导论部分或第一章往往都对“设计”的概念、内涵、发展等问题做出论述,内容大同小异。

1.2 备课方式机械

教材一成不变。艺术设计属于前沿学科,无论内容还是形式变化都非常快,作为设计实践的总结和提升,理论也不是亘古不变的。但是很多高校订购的教材几乎没有变化,许多教材的编写甚至还停留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些新方法、新问题、新发现都没有及时补充到教材中来。

备课照搬教材。教材的编写和设计实践、考古发现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因此备课的过程中不能完全照搬,要及时关注学术界新动态。以工艺美术史为例,田自秉先生编写的《中国工艺美术史》史料丰富、图录详尽,堪称经典,然而由于时代的原因,该书主要汇集和整理了我国自原始社会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以来的工艺美术史料,一些新文物、新发现没能编写进去,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及时补充说明。

1.3 授课方式陈旧

相较于实践操作类课程,理论课程比较抽象晦涩,需要学生有一定理论基础,这恰恰是艺术类学生的短板,因此理论课在授课方式上本身也是一种挑战。目前理论课主流的授课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型授课,虽然有了多媒体设备,可通过直观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图片及案例,但是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接受的状态,也很难切实参与到课堂中来,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消磨,谈不上激发创新思维或提高审美能力。

1.4 考查方式单一

卷面考试。理论课程通行的考查方式是试卷考试,开卷或闭卷。题型基本上是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论述题这几大类,且试卷的内容几乎年年雷同。学生即便不上课,临考前通过囫囵吞枣式背书也基本上能过关,这种方式没有使学生真正理解课程的内容。

课程论文。基于试卷考试的弊端,有些理论课采用论文的方式进行考查。由于论文通常在结课后两周左右就需要提交,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查找文献、阅读并分析文献,因此常常出?F雷同、抄袭的论文。不仅如此,论文提交、批阅完了之后,老师和学生之间也没有时间和场地专门就论文进行分析和交流,因而对理论问题的认识依然没有提升。

2 理论课程改革的路径

2.1 精简课程数量,科学安排课程

理论课程宁精勿滥,在课程的选择上,可根据专业的需要选择几门与专业契合度高的理论课程。在安排专业课教师的同时,教师之间要及时沟通,对课程的内容、教学的进度做进一步统筹,避免相同的内容反复讲授。如“设计心理学”、“设计概论”、“设计美学”等课程都会涉及到对“设计”这一概念的阐述,那么这三门课程的教师则需要提前沟通,最早讲授的一门课对概念性的问题进行分析,其他两门课程则一两句话带过,避免重复。

此外,在安排授课时间的时候,注意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的有效衔接。绝大多数高校艺术理论课安排在大一、大二,而且是理论课先行,即理论课全部结束之后安排设计专业课程。理论课程本身就比较抽象晦涩,如果把理论课与专业课割裂开来,学生学到的可能就是一些生硬的概念,无法把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笔者认为,艺术设计专业的理论课程应该和专业课程穿插或平行设置,如“中外工艺美术史”可以和“漆饰产品设计”、“陶艺产品设计”或“金属工艺产品设计”等实践操作类课程平行,学生既可以了解这些产品的发展历程,同时掌握其制作工艺,实现感性与理性的合一。

2.2 备课详略得当,合理修改教材

教材的编写要兼顾体例的完整性,所以导论或第一章常常对概念性的问题做详细分析。但是一门理论课的课时通常只有32节,以史论课为例,在短短的32节课里,要完整地将世界设计史或者中外工艺美术史的发生、发展、背景、内涵和各个时期的经典作品逐一分析,时间显然是很紧迫的,所以备课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选择上课的内容,一些概念性的问题可以简单讲解。比如《设计与文化》(庾萍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这门课程,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介绍“什么是设计”、“什么是文化”、“什么是设计文化”,这三章在备课的时候可以合并为一章,甚至一章中的一节,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中西方文化的内涵及其对设计的具体影响上。

自古教学相长,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色和接受理解程度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自己编写相应的教材,这对教师自身的理论水平也是极大的提升。

2.3 提升授课质量,以学生为中心

衡量一门课的价值,最重要的标准是学生的接受度和理解度。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其适用性和优势,可以体现教师在某一学科领域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但此模式建立在教师绝对权威、学生具备相当的理解能力的基础之上。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理论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因此上课的时候要格外注意学生的接受程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核心是学生的主动、有效参与,基于此,在上课的过程中本人采取两种方式,第一,每节课的最后十分钟为学生提问环节,安排两次提问的机会,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先由全班同学集体思考讨论,最后再做小结。第二,每学期安排两个课时,由学生自己报名来讲与课程主题相关的内容,时间可以安排在期中或者期末。这一目标在第一节课上课的时候便交代给学生,学生从开课第一天起就要思考自己讲课的内容,他们在上课的过程中自然也会更主动地学习。

2.4 完善考查机制,追加考后反馈

单一的试卷或论文的考查方式常常会带来片面的结果。笔者认为,在试卷和论文的基础上,学生课上的发言、讨论、PPT制作讲解,课后的思考总结、与老师就某一主题的交流和心得都可以纳入课程考核体系中。这样一来,就能避免出现学生不重视课堂,考试的时候仅通过死记硬背来应付的局面,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3]

此外,考查的结果必然会反映出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薄弱点,但是一般来说,考试结束也就意味着某门课程的结束,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上的薄弱点得不到及时的反馈和修正。因此笔者建议,在考试成绩出来之后,教师可以专门组织一个考后反馈的环节,对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补充,这种反馈的形式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以是集中讨论的形式。

大学生心理课程论文范文 篇3

关键词 普通高校 体育课程 设置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1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模式优化的理论基础

1.1普通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模式优化的心理学基础

首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当前我国体育课程改革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个体的知识是由人建构起来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反对传统教学中强硬地对学生所学知识做预先的限定,并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且强调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体育课程中的影响强调突出学生的主动参与及主体作用,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些模式的出现为大学体育课程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其次,以马斯洛及罗杰斯为主要代表人物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倡导全人教育和情感教育。马斯洛提出的内在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过程是依靠学生内在驱动、充分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达到自我实现的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宜强制学生去学习,应由学生自己选择和决定。我国体育课程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更多的是注重体育的“三基”教育,对学生的情感及态度等关注得很少,而受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我国体育课程实施中开始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及人才创新意识的培养,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并且重视学生的认知、情意表现。可见人不主义心理学理论为新型体育课程模式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1.2普通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模式优化的教育学基础

教育学是专门研究教育现象及规律的一门科学,大学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教育过程中课程又是处于学校教育的核心地位。教育学理论对体育课程模式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关于大学教育的目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马克思倡导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全面发展理论强调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这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也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方法,理论中还指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由德、智、体等各方面的发展所构成的,德、智、体共同构成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所以马克思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等理论应作为体育课程模式优化的理论基础。

1.3普通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模式优化的社会学基础

教育社会学主要研究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同教育的关系,如文化与课程的关系,家庭教育与学生成绩的关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社会需求的关系等。教育社会学的这些理论对体育课程模式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在某些方面上说课程的目的是为继承人类的文化遗产以及发展人类的文明,而大学体育课程要达到继承和发展体育文化就应该依据体育社会学的原理进行对大学体育课程模式的优化。其次,人的社会化是指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并且逐步融入社会生活的过程,其人的社会化的本质是对人类长期发展的文明的继承和发展。体育作为人类文明的结晶与人的社会化有着紧密的联系,体育能促进人的社会化,而体育促进人社会化主要是表现在通过学习后掌握体育的技能和传承与发展体育文化功能上,这符合开展大学体育课程的目的,所以应把社会学作为大学体育课程优化的理论基础。

2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模式优化的动因分析

2.1普通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模式优化的外部效应驱因

(1)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蓬勃兴起。随着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纲要》的贯彻实施,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蓬勃兴起,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关系着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及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只有在高效的教学质量下才能更好的培养出更高质量的人才。所以普通高校大学体育课程在这样的背景下应与时俱进,加快大学体育课程模式的改革及优化,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及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2)世界大学体育课程先进理念的启示。近年来,发达国家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认识已趋向综合化、社会化及人本化的方向发展,在大学体育课程内容上表现了较强的操作性,体育课程目标具体、清晰及准确,使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注重学生的认知与情感的发展。

在教学方面上注重体育技能的传授向学生的体育文化及体育理念的掌握上。普通高校应借此机会进行对大学体育课程的优化研究,以促进大学体育课程跟上时展的步伐,促进与世界文化一体化和多元化发展的发展理念相一致,以缩短和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以促进大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2.2普通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模式优化的内部主体驱动

(1)大学体育课程功能的延伸。随着我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施行,使得增强体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成为了大学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随之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理念及成功体育理念等体育理念相继出现,并打破了之前增强体质、传授“三基”的体育主导思想,并且随着2000年新《纲要》的颁步使得大学体育课程开始重视学生体育意识及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使得大学体育课程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大学体育课程也开始注重学生体育保健知识及体育健身原理的教授,在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坚持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使得大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的课程内容范围不断扩大,促使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的灵活性不断提高,同时也促进大学体育课程的发展。

(2)大学生对体育需求的拓展。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一方面使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便利,但另一方面也对人们的健康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响,如当前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呈下降趋势,而心理疾病率则呈直线上升趋势等,促使身体健康成为了人们日益普通关注的问题,随之人们对于健康、娱乐、消遣等活动的要求也与日俱增,迫使大学体育的培养目标也应进一步的转为符合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个性化方向的培养,而大学生对体育需求的多样化拓展,必然导致体育课程内容呈现出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以此来促进大学体育课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加奎。关于体育课程模式构建之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