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幼儿教师教育论文精选6篇正文

《幼儿教师教育论文精选6篇》

时间: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下面是漂亮的小编帮助大家整理的幼儿教师教育论文精选6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教育教师论文范文 篇1

论文关键词:从“图”的运用看语言活动中的师幼互动

教具是辅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帮助幼儿理解教学内容的工具或材料,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手段和保证。目前在幼儿园的语言教学中,教具的选择多为图片、实物、木偶……而图片作为语言活动中最常使用到的一种教具,提供了直观、形象的教学信息,给幼儿以形象的视觉刺激。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教育改革的推进,我们发现语言活动中所使用的“图片”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图”,而是从单一走向多样,从静止到能动……丰富多样的“图片”进入到语言活动中,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带来冲击和挑战,使“师幼互动”包含着智慧的碰撞、经验的交流、情感的共享,让每个幼儿都能充分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支持和鼓励。从它的设计和运用我们看到了课改步伐的不断推陈出新,看到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改进,看到了孩子们在与这些材料的互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客观看待不同“图”在语言活动中的使用和作用

我们知道“图片”,可以是印制优美的图片,可以是教师绘制的图片,可以是拍成的照片,还可以是幼儿画的图片,甚至于是教师在活动中临场发挥绘制的图案等等。而我们这里所说的“图片”,应该是更为广义上的“图”。不同“图”的设计和使用在语言活动中将呈现出不同的教学效果,体现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和手段的改进。

教学挂图:此种“图”是最为纯粹的图片幼儿教育论文,也是我们教师经常甚至于至今都还在使用的一种图片。由于以往印刷技术的问题,色彩不是很鲜艳,形象单一,真实,贴近当时的生活实际。教师通常以看图提问题、结合图片讲述等方式引导幼儿去感知、理解和讲述图片中的故事内容。挂图的使用有时容易让教师统领课堂,陷入到“问答式”的教学模式中,而忽视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积极的引导,通过提问策略的改进进行有效的师幼互动,幼儿的思维品质、语言表达才会得到很好的训练和提高。

贴绒式图片:此种“图”在教学挂图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首先,由于印刷技术的提高以及外来大量国外卡通片的盛行,使得图片中的人物形象,色彩鲜明、造型不拘一格,深受幼儿喜爱,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cssci期刊目录。此外,教师为了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将图片制作成“半能动式”的,即将主要角色或是场景利用磁铁、吊线等方式制作成能移动的“图片”。此举大大地激发了幼儿探索和讲述的兴趣,教师将操作法引进语言活动,使幼儿通过教师的操作,学习和理解相关的语言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师幼间的互动。

动画片: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达,VCD机迅速地普及到各个地方,特别是幼儿园将其引进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后,对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拓展幼儿的知识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时很多幼儿园的老师开展了动画片讲述教学的探讨,将传统的静止的“图”变成了活泼有趣的能动的“图”。教师合理地运用连续、重复、定格、消音、讨论等多种指导方法,设计各种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使幼儿思维活跃,情绪轻松愉快,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动画片教学的探讨,使我们的语言活动有了更多选择的内容,同时能动的画面也极大地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师幼间的互动也更为活泼而有效。

多媒体课件:动画片讲述是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工具,但由于目前能为幼儿园教学服务的动画片软件还有局限性,所以近几年电脑的普及以及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有效地帮助我们解决了这一问题。我们利用课件制作软件、幻灯片制作技术等电脑编辑技术,精心设计我们所需要的各种“图片”,并以此为教材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语言活动。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语言教学丰富了幼儿园语言教学的方式,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幼儿教育论文,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愉快的气氛和互动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

图谱:伴随着幼儿园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教学方式也在不断的进步,教师从考虑如何去“教”,到更注重考虑幼儿怎样去“学”。“图谱”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段,主要是通过将一些熟悉可见、便于描述表现的符号来替代另一些不熟悉、较复杂的不便于描述表现的事物,来满足幼儿学习的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图谱教学作为在语言活动中的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它符合幼儿直觉行动思维特点,运用合适的图片和象征性符号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活动内容,有效地促进幼儿的自主性学习,对于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有效运用各种“图”,促进语言活动的师幼互动

合理高效的教具是一堂有效的语言活动的物质基础。尽管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观念的改变我们不断地在改进“图片”这一经常使用的教具,但并不表示越先进、越现代化的“图”就能越有效地促进语言活动的师幼互动。因为,使用教具的目的是为教学服务,应根据教学目的,选择合适、恰当的教具,重点考虑是否有利于活动的开展。所以,以上所说的五种“图”我们不能说哪一种更好,而应根据所选的教材灵活地选择一种或是多种结合使用,才能为幼儿的思维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和个性发展,提高语言教学的有效性。

1.传统的“图”,以朴素教育使活动更具实效性。

随着课改的推进,幼教界开始提倡“朴素教育”:即不要求教师把大把的时间花费在教具的制作上,把教学形式设计得很花哨,而应以朴实、有效的方法给予孩子相关的知识、经验、情感等。在语言活动中传统式的“图”的运用正是符合了“朴素教育”的精神。因为这些“图”不需要我们老师花费很多的时间去制作,有的甚至随手即可拈来,从而让我们将时间用在了如何更好地使用这些图片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虽然我们将教学挂图、贴绒式图片、图谱等定位为传统的“图”,但并不表示它们的使用就是传统的。像近年来在语言活动中使用得较多的图谱,其实是对教学挂图、贴绒式图片的一种改进。它是一种视觉符号材料,是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将隐性的内容具体形象化,将某一事物作为另一种物进行替代的过程。它没有绝对的权威性,每个老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设计图谱,使活动丰富、形象、生动的开展。如故事《吉吉和磨磨》中,我们设计了一张表格式的图谱,在倾听了第一遍的讲述后,引导幼儿用简单的图案或是符号记录吉吉和磨磨所做的事及表示所做事情结果的不同。幼儿通过这样自己创造性的图符以记录的方式进行亲身的操作,让自己能在边听边记边看的视觉效果中,增进了对故事的记忆和理解。虽采用了传统的“图”,但却是通过孩子喜欢的方式进行开展,图谱的形象性更让幼儿感受到内容的有趣和生动,游戏性的教学方式更为幼儿所接受幼儿教育论文,从而提高了语言活动的实效性。

2.传统与现代化结合的“图”,在相辅相成中促进幼儿对作品的理解cssci期刊目录。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技术走进了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它使活动的内容变得具体、简明、有趣。但教学过程中的许多环节并不一定都需要现代化技术手段,一些传统的教具,也能起到直观、一目了然的作用,而且有时会更简便、实用。因此,有时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可以相互补充,取长补短,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加深幼儿对知识的理解,使教学目标圆满完成。如故事《我的尾巴》活动中,教师就采用了多媒体和图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故事讲了一个小男孩在早晨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长出了尾巴,这尾巴让他非常地烦恼不已,在不同的场景中他的心理活动是不同。教师将图书的画面经过扫描,通过幻灯片播放的方式展开教学。但为了让幼儿能更清楚并便于表述自己对小男孩心情的理解,教师将故事中的几个主要场景制作成教学挂图,通过帮助幼儿回忆故事的内容一一展示,使幼儿能更清楚地讲述和理解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又如故事《我想有个名字》活动中,为了让幼儿理解名字所代表的意义,我们除了利用幻灯片展现故事独有的意境外,还制作了一套可移动式的图谱,提取故事中的难点部分制作成图片和文字,通过让幼儿分组连线相应的图片和文字,鼓励幼儿进行猜想——“你觉得这些小宠物分别会叫什么名字?为什么?”,从而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传统与现代化结合的“图”,以实用有效为标准,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取长补短,不但突出了作品的重点,而且分解了难点,使幼儿的自主学习更为突出,有助于幼儿对语言作品的理解、表达,同时也使师幼间的互动形式更为丰富。

3.融合现代化手段的“图”,为幼儿提供良好的交互式语言环境。

自多媒体问世以来,就在幼儿园的语言教学中占据了重要位置。教师利用多媒体的一般特征设计出的“图”,融合了现代化的手段,为幼儿学习语言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视觉、听觉的交互式语言环境,极大地提高了幼儿学习语言的效果。因为多媒体具有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幼儿教育论文,感染力强等特点,所以利用这一特点,用声像再现或创设教学所需的情境,使幼儿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激发幼儿的美好情感。如在绘本故事《流浪的种子》一课三研活动中,为了让幼儿能更真切地体验、理解小种子在流浪过程中所经历的艰难险阻,在第二研的时候教师在课件中加入了流水声、大雪纷飞的声效和一段紧张而激动人心的音乐,并将小种子的形象独立制作出来,随着教师的点击活动于不同的场景之中,加上融合了教师富有激情的讲述,为幼儿展现了一幅壮观的种子历险的真实场景,让幼儿真实地体验了小种子流浪的过程和心情,从而了解了流浪的意义。相较于第一研中只有精美的画面而言,此次的改进将现代化手段进行有效的融合:运用了生动形象的动画,配上了与情节相适应的音效,创设了直观的画面、丰富真实的情景。这样的“图”既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同时能展开事物现象内在联系,使抽象的概念变成赏心悦目、富于变换的画面,生动直观地将信息再现给幼儿,调动起了师幼间的共鸣,从而达到提高语言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幼儿教育教师论文范文 篇2

论文摘要:创新教育向传统幼儿教育的挑战,归根到底是对教师的素质提出要求和挑战。幼儿创新教育呼唤创新型的幼儿教师。然而大量文献和国内的有关调查结果均显示:我国大多数幼儿教师的创新素质令人堪忧,主要表现为创新意识不强,创新精神不足,创新能力不高。

今天,在国家和教育工作者的大力推动下,幼儿创新教育已逐渐成为幼教界研究与实践的热点。但是当我们深人幼儿园,从园长、老师们那里搜集资料、听取意见、展开调查时却发现:尽管幼儿创新教育已提出近十年,在幼儿园教育中依然发现很多与创新教育的理念格格不人的现象。目前,我国幼儿教师的数量在不断地增加,质量也在不断地提高。但是大量的幼儿教师在知识水平、心理素质和教育、教学艺术方面与创新型幼儿教师的要求还相距甚远。在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中,传统幼儿教育中不利于培养幼儿创新素质的弊端仍然普遍存在。

一份有关教师(包括幼儿教师)创新素质的问卷调查值得我们深思:在回答“对自身创新素质是否满意”问题时,仅有H%的教师回答“满意”;在回答“是否想过结合自身教学搞些发明创造”问题时,只有2%的教师回答“想过”;在回答“开展教师创新素质培养是否急需”的问题时,只有41%的教师回答“急需”。这一系列数据提醒我们,相当一部分教师还未做好实施创新教育的准备,缺乏创新素质。本文拟就此分析幼儿教育创新素质欠缺的一些表现,以期引起广大幼儿教师的重视。

一、创新意识不强

体现在幼儿教师身上,表现为相对忽视幼儿创新意识的培养。许多事例证明,在幼儿身上闪现的瞬间的创造性火花,正是因为教师不当的教育方式才被无情地扑灭了。在老师动不动就对“出格”的幼儿威胁、体罚,剥夺权利的严格限制下,如何能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更让人担心的是,这种现象在今天的幼儿园并不少见。本来幼儿回答老师的问题时说出了很有创意的答案,但与“标准答案”有一定的距离,教师为了得到“满意”的教学结果,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很快就否决了幼儿的答案,并说出正确的结果,让幼儿反复念诵。或是在美工活动中,孩子无意中画出或制作出了别样的图画、别致的造型,正兴奋地向小伙伴讲述时,教师却给予否定的评价。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一位法国哲学家说过,创造力是最大的快乐,被剥夺了人生最大的快乐难道不是孩子最大的不幸吗?

虽然幼儿教师的创新教育观念在不断更新,但仍不乏传统与保守。调查数据显示:把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放在相对重要的位置,已经成为绝大多数(61.6%)幼儿教师的共识。但是尚有8.67%的教师把幼儿的知识学习、智力发展放在最重要的地位,虽然总的比率不大,但对这些教师所带班级幼儿的影响却是百分之百的,另外,91.56%的幼儿教师看不到教师对幼儿创新精神培养的巨大作用,这样的教育效能感会阻碍教师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活动,阻碍其充分利用托儿所、幼儿园丰富的教育资源来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

二、创新精神不足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我们可以继承的科学遗产已经够丰厚了,在很多情况下通过模仿、继承和复制已经能够使很多事业获得成功。许多人愿意去做比较容易做的事情,而创新往往是需要承担风险的。人们容易把探索视为畏途,这种心态直接导致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的老化。不少幼儿教师工作时照本宜科,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只知怎么做不知为什么而做,领导怎么说就怎么做,对教改缺乏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

调查结果显示,幼儿教师接受公开教学任务时,较多寻求园长和同事的帮忙。其原因可能是幼儿园平时比较强调集体合作,教师的备课比较强调教研组的集体活动。这样的备课活动组织得好,有利于集思广益,但如果统得过死,对教师的独立能力是一种损失。创新教育的实现,要求教师不断运用新的教育理论,创造新的教学方法,但是我们的幼儿教师较少追求凸现自己独特个性的教学风格和特色,比较保守求稳。目前这样一种幼儿教师创新个性品质的特征,会影响她们克服幼教改革的困难与阻力,冲破传统教育的羁绊,独辟蹊径地去实施幼儿创新教育。

三、创新能力不高

1、对“创断”的误解

幼儿教师对幼儿园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领会不够,有的教师甚至认为这是加重教师的负担,思想上产生抵触情绪。此外,“创新”必须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求变、求新是为了得到更大的价值、更为理想的实效。一味地追求与众不同,与过去不同,不考虑教育价值是对创新教育的歪曲。例如我们在幼儿园看过这样一节创新美术教育课,教师为了突出“创新”,变过去的用“手”撕纸为用“脚”来撕。这难道就是所谓的“创新教育”吗?这样的创新有什么意义?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这不但不是创新,反而是一种倒退。一定的生活方式是以一定的观念性知识为基础的。幼儿教师对“创新”的错误理解误导了幼儿创新教育的开展。

有关调查显示,目前幼儿园的师幼关系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幼儿虽小,老师也把他们看作独立的、有尊严的人,这对幼儿创新天性的充分展露是极其有利的。但是,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往往不经意地或者是“好心”地抑制和扼杀着幼儿潜在的“创新基因”,最明显地表现在:

(1)在一日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的帮助、照顾过多。幼儿力所能及的事,幼儿经过努力能够做到的事,许多教师,特别是一些能力强的教师眼疾手快地代替幼儿完成了,使得许多幼儿丧失了提高自己探索、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这反映出许多教师只注重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各种能力,而忽视了日常生活中幼儿能力的培养,这与幼儿园“保教结合”、“教育寓于一日生活中”的原则相违背,对从小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不利的。

(2)在幼儿教师的心目中,只重视教材、重视技能技巧训练。这与缺乏尊重、保护、鼓励和发展创新的教学制度有关,也是导致创新教育在幼儿园“水土不服”的最主要原因。我们发现传统幼儿教育重知识轻行为习惯、重课堂教学轻游戏和生活环节教育、重教材灌输轻智能培养的现象至今仍然屡见不鲜。教师过早地用灌输的方法让孩子们读、写、算,扼杀了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求知和探索欲望。幼儿不需要形成和提出自己的“问题”;不需要就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不需要就某个问题进行幼儿之间的“讨论”,师生之间也缺乏“真诚”与“平等”的“对话”;教学时间和空间被分割成无数的小单位,每个单位都预先为师生设置了任务,没有个性化“选择”的“自由”等等。这些尽管不是“创新”本身,但都是创新的源头。我们有些教师不理解孩子的“胡思乱想”,不喜欢孩子“挖空心思”的探索,非要孩子循规蹈矩。例如某幼儿园教师在组织一次大班集体教学中,教师出示了一张画着一只老虎在追几只兔子的图画,请小朋友想办法帮助兔子。当一个小朋友说“赶快给猎人打电话,让猎人来打老虎”时,一个男孩马上站起来反对:“不行!老虎是一级保护动物,不能打!兔子还不是一级保护动物呢,连二级也不是!”“对!应该让老虎吃一只兔子,不然,老虎会饿死的!”另一个男孩大声附和。孩子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围绕“该不该让老虎吃兔子”的辩论热烈地展开了。这时,老师大声说:“好了!好了!都别争了!咱们刚才的任务是什么来着?想办法帮助兔子!我看谁想的办法好t某某,你来说!”教室里的声音小了下来……。教师为了把孩子的思维纳人自己备课的思维轨道,无意中扼杀了孩子的创新萌芽。这些教育行为忽视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只重视知识的灌输、技能技巧的训练和全班整齐划一的统一行动,却与创新素质的培养相违背。

(3)对幼儿的评价标准不恰当。幼儿期孩子往往不受时空的束缚和清规戒律的制约,也不顾客观情理的限制。因此,他们的思维是大胆的、自由的和富有创造性的。但是按照传统教育观念,对老师的话言听计从、循规循矩、不敢越雷池半步的学生往往被视为“好孩子”;相反,不服从教导、破坏财物、好动、不负责任、粗心大意的孩子往往被视为“坏孩子”。例如某幼儿园午餐时间,由于幼儿刚从户外进教室不久,大一班教室内有点吵闹。老师:“我请安静的小朋友上来拿饭。”一幼儿听到老师叫他,非常高兴,一跑一跳地上来。老师:“下去!你是怎么走路的?老师有这样要求你吗?回你的位置再给我轻轻地像小猫咪一样走上来”。幼儿只好回去,按老师要求走了一半又跑了上来。老师:“你回去!给我来回走10次!”幼儿只好照办,而老师则在全班面前数数……。教师连幼儿上来拿饭的动作都要求一致,过分地要求幼儿“听话”,久而久之,势必将幼儿的自主意识、创新欲望在禁锢中磨灭。

2、知识结构不合理

创新不是无源之水,也不是靠一腔热情可以做到的,必须以充足的能源作为基础。知识的数量、质量以及知识结构体系构成教师的创新能源系统。目前的幼儿教师已普遍注重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而且根据幼儿教育的特点,学习涉猎的面比较广。但是她们比较注意对实用性较强的专业知识的学习,不够关注有一定理论层次的条件性知识的学习,特别是普通教育基础理论的学习。现实中,幼儿教师的知识结构存在以下的问题:

(1)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陈旧老化严重。许多幼儿教师文化素养不高,有时甚至不能保证知识的科学性。像一位老师在常识活动中就告诉幼儿,大熊猫是吃肉的。此外,教师知识结构的平面性、直线性也不适应学科发展综合化趋势和科学知识发展整体化、系统化的需要。

(2)在信息化时代,幼儿教师使用现代化手段学习的为数较少。这影响幼儿教师对幼儿创新教育研究、思考和实践的水平层次。许多幼儿教师无视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就、新进展,抱残守缺,知识结构维持在低水平的平衡状态,无法适应幼儿认识发展的需要。

(3)缺少必要的方法论知识。教师的方法论知识主要包括教学思想方法和思维方法。所谓思想方法指教师的宏观认识方法,如对幼儿的整体认识,对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认识等。所谓思维方法是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的微观认识方法,如教学过程设计的思路和线索,认识问题的角度和层次,评价幼儿的方法等。教师缺少必备的方法论的知识,自己的知识就缺乏活性,知识结构也是静态的,用静态的知识去教育幼儿必然把幼儿变成知识的奴仆。

幼儿教育教师论文范文 篇3

【关键词】影响因素 促进和提高 幼儿教师 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80-02

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向教育提出了现代化的要求。而现代化是不断发展、推进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随着幼儿园课改的不断深化,受我国教育大环境的影响,教师已有的观念和行为受到了巨大冲击,要求教师的“角色及其作用得到拓展,从单一角色到多元角色,从跟随课程到参与课程,从适应教学到提升专业。”21世纪的孩子与过去的孩子相比,他们的知识面越来越宽,求知欲越来越强,他们聪明、好动、调皮、好探索,不喜欢受老师、成人的束缚。教育的现代化与幼儿发展的需要对幼儿教育教学管理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转变传统的幼儿园教学管理思想与观念,提升幼儿园教学管理能力势在必行。幼儿教学管理主体是有多层次的,能否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只要紧紧抓住教师这个突出因素,教学的实施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简单地说,就是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教师对教学内涵、目标、内容、教法、幼儿学习特征的研究,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一、影响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

教师专业成长主要是指教师在严格的专业训练和自身不断地主动学习的基础上,逐渐成长为一名专业人员的发展过程。这一发展过程的实现,不仅需要教师的主观努力来促进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也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1.成就动机是影响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部因素

“教师教学专长的发展可以划分为新手教师、熟练新手教师、胜任型教师、业务精干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五个阶段”,所有教师都是从新手阶段起步的。一个教师能否实现从最初的新手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的飞跃,根本原因在于个人的成就动机。幼儿教师也不例外,研究人员发现有崇高的职业理想是优秀幼儿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根本动力,即对幼儿的关爱、对工作的热爱。

2.低起点必然使幼儿教师整体素质偏低

现在的社会虽然在提倡素质教育,但对幼儿教师职业的专业属性认识仍是肤浅,“幼儿教育无非是教幼儿认几个字、唱几首儿歌而已”,幼儿教师的从业资格和技能不高,有的只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即使这样也相当一部分幼儿教师未能达标,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不利于今后幼儿教师的学习进修、学历提高,这种低起点必然使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偏低、专业化程度不高。

二、加强幼教师资培训,提高幼儿教师的教育素质

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世纪,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意义。教育的成功,奠基在学前,师资是关键。教师的科学文化素养的提高有赖于幼教师资的培训工作,因而十分有必要不断完善幼儿教师培训制度。幼儿教师的进修与培训是教师队伍进修与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师的进修与提高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它与幼教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幼儿教育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加强幼教师资培训,提高幼儿教师的教育素质是幼儿园教学管理改革与发展的客观需要。用多种方式更新、转变教师观念,幼儿园有必要引进多种教育理念,如多元智能、整合课程、创思等教学理念,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让教师外出进修,或把专家请过来,听取讲座介绍,更新知识和观念,幼儿教师要全方位充实自己,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在政治方面,要延续一贯认真学习的作风,积极学习园里下达的学习内容,研读文件,对照自己,改正不足并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二是在业务方面,不断吸取新知识,还要通过外出学习和参观的机会吸取别人之长,结合自己加以改进和创新,并能真正做到了理论结合实践。

三、促进和提高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策略

“以实现自我专业发展和更新为目的的成长路径”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幼儿教师和幼儿园都应充分发挥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努力运用专业智慧为一线教师打通这条路径,引导他们自我发现问题,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

1.激发成就动机的根本动力,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

由于各方面的差异,每一个人成就动机的水平不尽相同。具体而言,可为幼儿教师提供一面适时的“镜子”,引导幼儿教师及时、准确发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幼儿教师提供一个适当的“靶子”,帮助合理确立研究目标,及时进行自我的发展规划;为幼儿教师提供一双明亮的“慧眼”,指导学会观察幼儿,与幼儿有效互动;提供给教师一架可攀“梯子”,帮助幼儿教师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并能更深入地开展教学反思

2.开拓幼儿教师的专业视野

目前,大部分幼儿教师毕业于幼儿师范学校和其他师源,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理论视野相对狭隘,在多元教育思想面前,难以把握,更不能自主应对。我国学者叶澜教授提出未来理想教师的素养为:“对人类的热爱和博大的胸怀,对学生成长的关怀和敬业奉献的崇高精神,良好的文化素养,复合知识结构,有富有时代精神和科学性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育能力和研究能力,在实践中凝聚生成的教育智慧。”扩大幼儿教师的理论视野,是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策略之一。在幼儿园在管理上,应建议将扩大教师论视野列入议事日程,提供教师学习的时间、资料和经费,让教师不断获取丰富的专业营养。

3.用情感手段激励幼儿教师热爱教育事业

幼儿教育教师论文范文 篇4

其实质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发展观的全面展现。现代教育理念是建立在教育规律基础之上的一种“远见卓识”,它能正确反映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的特征,科学地指明教育前进的方向。现代教育理念是人们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教育发展的指向性的理性认识,是教育行动的指导。

1.终身教育理念终身教育

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教育家保尔•朗格朗,他指出:“教育和训练的过程并不随学校学习的结束而结束,而是应该贯穿于生命的全过程。这是使每个人在个性的各方面——身体的、智力的、情感的、社会交往的方面,总之,在创造性方面——最充分地利用其禀赋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当前,幼儿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应是单纯的传授各学科领域的知识,而是努力提高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成长,今后步入社会奠定好坚实的个性与人格基础。

2“.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儿童为本”是指幼儿教师的保教活动等各个方面都要以儿童为中心,专业理论和实践的方方面面都要以儿童为落脚点,要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儿童,为了儿童的一切”。1924年,各国签订了《日内瓦儿童权利宣言》,强调儿童的身心必须得到正常发展,标志着幼儿教育成为各国政府国际合作的开端。1959年颁布《儿童权利公约》,提出了各国儿童应当享有的各项基本权利。1990年,联合国召开的世界首脑会议,通过了《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世界各国开始逐渐关注儿童的基本权利,重视儿童教育。“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表明儿童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具有主观能动性,但是其身心发展特征及生活状态又与成年人不一样,具有自己独特的身心发展特征,只有在“理解儿童、尊重儿童、重视儿童”的前提下,才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3“.合作”的教育理念

随着教育的发展,“合作”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幼儿教育。幼儿教育不仅仅是幼儿教师对幼儿的教育,家长和社会因素也是促进幼儿全面学习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幼儿教育要开放、要合作已成为各国幼儿教育发展的共识。“合作”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具有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要发展与他人合作的品质。幼儿教师工作具有示范性的特征,只有先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合作品质的人,才能培育出乐于与人合作的孩子。在现代教育背景下,“与人合作”已经成为衡量幼儿教师是否合格的基本要素之一。

4“.全纳教育”的理念

“全纳教育”的概念是在1994年举行的“世界特殊教育大会”上提出来的。全纳教育提出了五大原则:“(1)每个人都拥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2)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3)教育必须考虑到这些特性和学习的广泛差异;(4)学校要满足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5)学校要接纳所有儿童,反对歧视”。全纳教育理念并不意味着为每一个人提供完全相同的教育方法和模式,因为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要了解个体特征,因材施教。

二、现代教育理念

融入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制定的策略

首先,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中应重视幼儿教师的专业学习态度与能力的养成。随着国家对幼儿教育的不断重视,幼儿教师的准入门槛越来越高,但幼儿教师入职后的培训和学习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终身教育理念应使幼儿教师认识到他们入职前的教育水平对他们的职业发展来说是不够用的,他们必须在整个生存期间更新和改进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因此在制定幼儿专业标准中,应对幼儿教师所需具备的学习能力作出明确规定,包括能够不断地参与合作与学习;善于利用各种专业发展机会和资源,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具备可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等。对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中学习能力的清晰界定对于促使幼儿教师终身学习可起到导向性作用。

其次,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应促使幼儿教师树立“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与理解儿童,热爱幼教事业。当前,各地一些幼儿教师虐童的个案虽是少数,但也从侧面反映了个别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和素养的缺失。“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在制定幼儿教师专业标准时明确界定幼儿教师需具备的基本能力,给予教师可操作性的指引,而不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泛泛概括。专业标准中应规定幼儿教师需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和需求,知道影响儿童发展和学习的多重因素;幼儿教师能够在家庭、社会和文化的背景下理解儿童,知道儿童在健康、安全和营养方面的需求,并具备这些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够利用儿童发展的知识为儿童创设健康、尊重、支持性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能够设计适宜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物理环境;能够提供适宜儿童理解力的学习材料和资源;能够设立适宜儿童发展水平的学习目标;能够使用多种发展适宜性的教学方法;能够密切关注每个儿童对教学的反应,能够与每个儿童建立积极的关系和进行支持性的互动,使每个儿童都能学到应该学到的东西;能够为儿童创设安全、友好、文化适宜和组织有序的学习环境,能够对每一个儿童进行负责任的评估,促进每个儿童的积极发展。

再次,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中应鼓励幼儿教师树立多元化的“合作”教育理念,主要包括与同事与幼儿家庭共同合作,开展教育活动,促进儿童发展。应在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中规定:幼儿教师要了解不同家庭的特点,尊重不同的家庭文化与价值,为家庭的幼儿教育提供支持;能够认识到家庭的作用,促使家庭参与到儿童的发展与学习中来;能够发起并保持与家庭和社会的相互尊重,支持每个儿童的发展和学习;能够利用社会资源,与提倡服务于儿童和家庭的公益机构、组织等进行协调和合作;能够与同事和专家建立合作关系,在相互交流学习中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幼儿园教育论文1300字 篇5

一、直接感知,在认识周围事物中发展幼儿语言能力

幼儿通过听、看、触、摸、尝、闻等感性认识,扩大了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范围,加强了感知深度,而范围的扩大和深度的加强必然会丰富幼儿的语言。

冬天,我在班上的自然科学角里,种植了一些白菜头、胡萝卜根。萝卜挖空后,又在里面种蒜,上水后撒上小麦,让孩子们仔细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不用我去要求,他们就能自己说出如“嫩绿的叶子”,“绿油油的麦苗”等这些好词语。

在下雪天,我会带着孩子们走出教室,来到户外,我们一起去看雪景。孩子们个个兴致勃勃,争先恐后地说着自己的发现:雪花有六个瓣,是一片片、一团团飘落下来的。我会向孩子们提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这白茫茫的白雪像什么呀?”有的幼儿说:“像雪白的。棉花。”有的说:“像白糖。”有的说:“像厚厚的毯子。”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形容白雪,欣赏雪景,不知不觉中就丰富了词汇。

春天,我会带孩子们去种植,让他们亲自动手实践。孩子们松土、选种、种植、移植……在做每一项工作时,我都是边干边讲,使幼儿知道这种劳动叫什么;我还特意多选几种种子,让幼儿观察,比较异同。孩子们竟然会说:“有的像小米粒,有的像桔子瓣……”出苗了,他们观察得更仔细了,兴趣更浓了。通过种植与照料花草,幼儿生活内容丰富了,思路也就开阔了,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活动让孩子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陶冶了情操。

二、创设情境,在锻炼思维中发展幼儿语言能力

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而思维的发展,又促进语言的构思能力、逻辑能力及表达能力的发展。

由于幼儿学习语言的途径是靠“听”和听后的模仿“说”,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传统模式更多的是采用了注入式。可是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幼儿背诵了一些儿歌、诗歌,但智力却没有得到最大的提升。所以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要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发展幼儿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和思维能力。

如:学完“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以后,我让孩子们用撕、橡皮泥,每人做一套故事角色:青蛙、蝌蚪、鹅、金鱼、乌龟等。做好后,孩子们边演边讲,教室里面其乐融融,好不惬意。这样做既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记忆与理解,又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想像力。

三、指导鼓励,在看图说话中发展幼儿语言能力

图画读物是幼儿的精神粮食,它形象生动可爱,色彩鲜明美丽,深受幼儿喜爱。欲想发挥图书的作用,需要教师作具体的指导和鼓励。

先教幼儿看书的方法。拿到一组图画,要求幼儿先看数码,或按情节排好顺序,然后找出书中的主要角色,记住他们的形象,观察他们的动作,想象他们在干什么?联想组合成故事。如:《刺猬树》是由6幅画组成。我先让孩子们按顺序找好每一幅画,看完(一),看(二)……。接着让他们看里面有谁?第三步让孩子们看图中的这些人都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看完后,请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像讲述故事。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肯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不能急于求成,一定要多鼓励:“没关系,继续说吧!…‘讲得不错,有进步。”在教师的鼓励下,孩子们敢说、想说,经过练习,一定能会说。

总之,在培养幼儿的语言时,要把握好每位幼儿的实际情况,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在多看、多听、多说、多练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那么幼儿的语言能力一定会大幅度的提高。

幼儿园教育论文500字 篇6

【摘要】在幼儿教育中游戏和教学不可相互替代。游戏能满足儿童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需要,帮助他们自由表达意愿,从而达到智慧和情感的平衡。游戏给幼儿园课程注入了活力,课程使游戏变得更有魅力,应该将二者进行有机的融合。

【关键词】幼儿教学游戏渗透课程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游戏蕴藏着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机,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自然性等特点,在游戏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游戏是早期儿童课程的核心。游戏不仅为教师提供了评价儿童的线索和完成课程目标的媒介,更重要的是,儿童通过游戏与群体的要求与不断发展的自我意识之间进行协调,在智力、社会性、体质和情感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要求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形式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强调活动的趣味性与综合性。

越来越多的事实告诉我们,只研究游戏本身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游戏与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游戏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与发展需要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在游戏中反映出自己的现实生活经验,让游戏成为幼儿创造的源泉,使游戏发挥出应有的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