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关于计算机网络安全论文范文(优秀8篇)正文

《关于计算机网络安全论文范文(优秀8篇)》

时间:

在计算机网络系统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更加重视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策略与发展方向的研究。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本文是可爱的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计算机网络安全论文范文(优秀8篇),欢迎参考。

计算机网络安全概述论文 篇1

《计算机网络安全概述》

【摘要】在计算机网络系统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更加重视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策略与发展方向的研究。从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含义、网络攻击和入侵的主要途径、网络系统安全综合解决措施三个方面,对计算机网络安全进行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系统 计算机网络安全 网络攻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进步和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使人们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依赖程度增大。计算机网络系统提供了资源共享性,系统的可靠性,工作效率和系统的可扩充性。然而,正是这些特点,增加了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的脆弱性和复杂性,资源共享和分布增加了网络受攻击和威胁的可能性,使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面临巨大的挑战。所以,在计算机网络系统飞速发展时期,我们要更加重视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策略与发展方向的研究。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含义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具体含义会随着使用者的变化而变化,使用者不同,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和要求也就不同。例如,从普通使用者的角度来说,可能仅仅希望个人隐私或机密信息在网络上传输时受到保护,避免被窃听、篡改和伪造;而网络提供商除了关心这些网络信息安全外,还要考虑如何应付突发的自然灾害、军事打击等对网络硬件的破坏以及在网络出现异常时如何恢复网络通信,保持网络通信的连续性。

从本质上来讲,网络安全包括组成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在网络上传输信息的安全性,使其不致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攻击遭到破坏,网络安全既有技术方面的问题,也有管理方面的问题,两方面相互补充,缺一不可。

二、网络攻击和入侵的主要途径

对计算机信息构成不安全的因素很多,包括人为的因素、自然的因素和偶发的因素。其中,人为因素,是指一些不法之徒利用计算机网络存在的漏洞,或者潜入计算机房,盗用计算机系统资源,非法获取重要数据、篡改系统数据、破坏硬件设备、编制计算机病毒。人为的网络入侵和攻击行为是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威胁最大的因素。

网络入侵是指网络攻击者通过非法的手段(如破译口令、电子欺骗等)获得非法的权限,并通过使用这些非法的权限使网络攻击者能对被攻击的主机进行非授权的操作。网络入侵的主要途径有:破译口令、IP欺骗和DNS欺骗。

口令是计算机系统抵御入侵者的一种重要手段,所谓口令入侵是指使用某些合法用户的帐号和口令登录到目的主机,然后再实施攻击活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必须先得到该主机上的某个合法用户的帐号,然后再进行合法用户口令的破译。获得普通用户帐号的方法很多,如利用目标主机的Finger功能:当用Finger命令查询时,主机系统会将保存的用户资料(如用户名、登录时间等)显示在终端或计算机上;利用目标主机的x,500服务:有些主机没有关闭X.500的目录查询服务,也给攻击者提供了获得信息的一条简易途径;从电子邮件地址中收集:有些用户电子邮件地址常会透露其在目标主机上的帐号;查看主机是否有习惯性的帐号:有经验的用户都知道,很多系统会使用一些习惯性的帐号,造成帐号的泄露。

三、网络系统安全综合解决措施

要想实现网络安全功能,应对网络系统进行全方位防范,从而制定出比较合理的网络安全体系结构。下面就网络系统的安全问题,提出一些防范措施。

1 技术层面的对策

对于技术方面,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主要有实时扫描技术、实时监测技术、防火墙、完整性检验保护技术、病毒情况分析报告技术和系统安全管理技术。综合起来,技术层面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包括系统管理员和用户在内的人员的技术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对重要部门和信息,严格做好开机查毒,及时备份数据,这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2)网络访问控制。访问控制,是网络安全防范和保护的主要策略。它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访问。它是保证网络安全最重要的核心策略之一。访问控制涉及的技术比较广,包括入网访问控制、网络权限控制、目录级控制以及属性控制等多种手段。

(3)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是数据库管理员维护数据安全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操作。备份是恢复数据库最容易和最能防止意外的保证方法。恢复是在意外发生后利用备份来恢复数据的操作。有三种主要备份策略:只备份数据库、备份数据库和事务日志、增量备份。

2 管理层面对策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管理,不仅要看所采用的安全技术和防范措施,而且要看它所采取的管理措施和执行计算机安全保护法律、法规的力度。只有将两者紧密结合,才能使计算机网络安全确实有效。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管理,包括对计算机用户的安全教育、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机构、不断完善和加强计算机的管理功能、加强计算机及网络的立法和执法力度等方面。

3 物理安全层面对策

要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可靠,必须保证系统实体有个安全的物理环境条件。这个安全的环境是指机房及其设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计算机系统的环境条件。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腐蚀度、虫害、振动和冲击、电气干扰等方面,都要有具体的要求和严格的标准。

(2)机房场地环境的选择。计算机系统选择一个合适的安装场所十分重要。它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选择计算机房场地,要注意其外部环境安全性、地质可靠性、场地抗电磁干扰性,避开强振动源和强噪声源,并避免设在建筑物高层和用水设备的下层或隔壁。还要注意出入口的管理。

(3)机房的安全防护。机房的安全防护是针对环境的物理灾害和防止未授权的个人或团体破坏、篡改或盗窃网络设施、重要数据而采取的安全措施和对策。为做到区域安全,首先,应考虑物理访问控制来识别访问用户的身份,并对其合法性进行验证;其次,对来访者必须限定其活动范围;再次,要在计算机系统中心设备外设多层安全防护圈,以防止非法暴力入侵;最后,设备所在的建筑物应具有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设施。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技术、设备、管理和制度等多方面的因素,安全解决方案的制定需要从整体上进行把握。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是综合各种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安全技术,将安全操作系统技术、防火墙技术、病毒防护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安全扫描技术等综合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协调一致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我们必须做到管理和技术并重,安全技术必须结合安全措施,并加强计算机立法和执法的力度。建立备份和恢复机制,制定相应的安全标准。此外,由于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犯罪等技术是不分国界的,因此必须进行充分的国际合作,来共同对付日益猖獗的计算机犯罪和计算机病毒等问题。

摘要 篇2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生产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随之而来的网络安全问题也时常困扰着我们,本文主要阐述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及相关防范措施。

当前计算机网络所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 篇3

(一)自然灾害

计算机信息系统仅仅是一个智能的机器,容易受自然灾害及环境温度的影响。目前不少计算机房并没有防震、防火、防水、避雷、防电磁泄露或干扰等措施抵御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能力较差,日常工作中因断电而设备损坏数据丢失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非授权访问

只要是指一个非授权人的入侵,比如利用各种假冒的手段获得合法用户的使用权,以达到占用合法用户资源的目的,对网络设备以及信息资源进行非正常的使用或者超越权限使用。

(三)拒绝服务攻击

拒绝服务攻击是攻击者通过对服务器不断的发出大量无用的请求,使被攻击的服务器一直处于繁忙的状态,从而无法满足其他正常合法用户的请求。拒绝服务攻击中用得最多的一种方法是进程攻击,它是通过大量地进行人为地增大CPU的工作量,耗费CPU的工作时间,使其它的用户一直处于等待状态。

(四)特洛伊木马

特罗伊木马,通常称为木马,恶意代码等,是一种不为计算机用户所知的隐藏在计算机系统中恶意程序,潜伏在电脑中,可受外部用户控制以窃取本机信息或者控制权的程序。往往被利用作为攻击其他系统的攻击源。木马通常会潜伏在计算机系统中,而计算机内的所有文件都会被外界所获,会盗取你的账号,占用你的上网速度,会隐藏你的真实文件。

(五)黑客的攻击

黑客攻击手段主要可以分为非破坏性攻击和破坏性攻击两类。非破坏性攻击一般是为了扰乱系统的运行并不盗窃系统资料,通常采用拒绝服务攻击。破坏性攻击是篡改数据库内容,伪造用户身份,否认自己的签名,更有甚者,攻击者可以删除数据库的内容,摧毁网络节点,释放计算机病毒等等。

(六)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计算机程序”,它不仅能破坏计算机系统,而且还能传播、感染到其他程序。它通常隐藏在其他看起来无害的程序中,能生成自身的复制并将其插入其他的程序中,执行恶意的。行为。计算机病毒的防御对网络管理员来说是一个艰巨的任务,特别是随着病毒的越来越高级,情况就变得更是如此。目前,几千种不同的病毒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例如蠕虫病毒、木马病毒。现有的杀毒软件并不能对所有的病毒进行清除,一旦爆发后果严重。

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分析 篇4

(一)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目前最主要的一种网络防护设备。网络防火墙的主要功能是抵御外来非法用户的入侵,就是是矗立在内部网络用户和外部网络之间的一道安全屏障,外部网络用户的访问必须先经过安全策略过滤,而内部网络用户对外部网络的访问,则不需要过滤。防火墙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创建一个阻塞点。防火墙在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建立一个检查点,要求所有的数据包都要通过这个检查点进行检查。

2、隔离不同的网络。可以隔离内外网络,不仅确保不让非法用户入侵,更要保证内部信息的外泄。

3、强化网络安全策略。通过以防火墙为中心的安全方案配置,能将所有安全软件设置在防火墙上,管理集中能有效的对网络安全性能起到加强作用。

4、包过滤。可以根据状态判断该通信是否符合安全策略。

5、网络地址转换。对内部网络地址进行转换,对外部网络隐藏起内部网络的结构,使得对内部的攻击更加困难。

(二)病毒防治技术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点是资源共享。一旦共享资源感染病毒,网络节点之间信息的频繁传输会把病毒传染到所共享的机器上,就会形成交叉感染。对于金融方面的敏感数据,一旦遭到破坏,后果就不堪设想。目前最有效的防治方法就是购买商业化的病毒防御解决方案及其服务,享受专业公司提供的不断升级的防病毒产品及服务。较为成熟的方案和产品有诺顿多层次病毒防御方案、KV系列防病毒软件和瑞星系列防病毒软件等。

(三)数据加密技术

数据加密技术就是通过一种方式让信息变的复杂,防止未授权人随意翻看。数据加密技术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公钥加密;另一种是私钥加密。

1、入侵检测与防御技术

入侵检测系统作为一种网络安全的监测设备,依照一定的安全策略,对网络、系统的运行进行监视,尽可能发现各种攻击企图、攻击行为或者攻击结果,以保证网络系统资源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2、入侵防御技术的特征主要有:

(1)完善的安全策略。

(2)嵌入式运行模式。

(3)丰富的入侵检测手段。

(4)强大的相应功能。

(5)高效的运行机制。

(6)较强的自身防护能力。可以分为基于主机的入侵防御、基于网络的入侵防御和应用入侵防御。

(四)虚拟专用网技术

虚拟专用网是当前解决信息安全问题的一个成功的技术,所谓虚拟专用网技术就是指在公用网络上建立专用网络,进行加密通讯。通过对数据包的加密和数据包目标地址的转换实现远程访问。有多种分类方式,主要是按协议进行分类。可通过服务器、硬件、软件等多种方式实现。

(五)漏洞扫描技术

漏洞扫描技术属于主动防范技术。它可以通过将端口扫描的信息与系统提供的漏洞进行比对匹配,以及模拟黑客攻击的方法来保证主机系统的安全。

(六)数据备份

将网络设备上的所有有用的文件和数据都做到数据冗余备份,即使一部分网络设备数据遭到破坏,其他的网络设备还能够提供用户正常的访问。

事实上,没有任何一种技术可以完全消除网络中的安全漏洞,网络安全实际上是理想中的安全策略和实际执行之间的一个平衡。网络安全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管理问题,它包含管理机构、法律、技术、经济各方面,网络安全技术只是实现网络安全的工具,还必须要有一个综合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计算机网络安全概述论文 篇5

《计算机网络安全研究》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应用范围会越来越大,而计算机病毒的进化和传播速度也会越来越快,为了更好的防范新出现的病毒及时控制病毒的变种,净化网络间,保证计算机及相关数据信息的安全,整个系统的云安全成为计算机安全的主流发展。已经有很多杀毒软件都推出了云安全等产品。相信通过互联网技术进步与成熟及公众对于计算机安全认识的不断提高,必定会营造出洁净,安全的计算机应用环境。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病毒;防范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 A

1、网络用户的安全需求

1.1网络环境

网络环境包括计算机系统内部与行业间互联网。

1.2网络安全现状

(1)计算机系统在企业内部通信、行业间通信,都缺少安全防护的措施,仅有部分单位对路由器设计了 过滤防火墙。

(2)计算机操作系统一般为UNIX和Windows NT,而桌面的操作系统都是Windows XP或者Win7,都没有设置安全保护的措施。

(3)计算机系统访问的控制能力不强,只能对现有操作、数据库、电子邮件及应用方面的系统进行简单的利用。

(4)计算机的应用环境没有防病毒的能力,尤其在病毒数据库更新上滞后。

(5)对病毒的内部或者外部的攻击,没有基本监控和保护的手段。

1.3网络安全的威胁

对计算机网络的系统结构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威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UNIX和WindowsNT等类别的操作系统有网络安全上的漏洞。

(2)企业内部网的用户带来的安全威胁。

(3)企业外部的用户带来的安全威胁。

(4)应用了TCP/IP协议软件,不具备安全性。

(5)缺少对应用服务的访问控制,就要解决网络中的安全隐患,才能保障网络和信息安全。

1.4、网络方案的设计思想和原则

网络方案的设计思想

网络安全是十分复杂的问题,一定要考虑到安全的层次和技术的难度,充分考虑费用的支出,所以,进行方案的设计时一定要遵循一定的设计思想,主要有几下几点:

(1)提高计算机系统安全性与保密性。

(2)保证网络性能特点,也就是保证网络协议与传输的透明性。

(3)网络安全设计要易操作,易维护,要易于开展自动化的管理,不能过多过少增加一些附加的操作。

(4)在不影响网络的拓扑结构时,扩展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5)设计要做到一次投资,长期使用。

网络方案的设计原则

(1)遵循需求、风险和代价平衡原则,对网络进行研究,对风险进行承担,经过分析和研究,制定规范与措施。

(2)遵循综合与整体的原则,将网络安全模块与设备引进系统的运行与管理中,提高系统安全性和各部分间逻辑的关联性,保证协调一致运行。

(3)遵循可用性和无缝接入的原则。所有安全措施都要靠人来完成,如果设计太复杂,就会对人有过高要求。安全设备在安装和运行中,不能改变网络拓扑的结构,要保持对网络内用户的透明性。

(4)遵循设备先进和成熟,可管理和扩展。在安全设备选择上,要先考虑到先进性,研究成熟性,选择技术与性能优越的设备,可靠和适用的设备。保持网络安全设备的统一管理和控制,实现网上对设备运行的监控。

2、常用网络安全技术分析

2.1.包过滤技术

为了防止网络中任何计算机都可随意访问其他计算机以及所提供的各项服务,需要使用包过滤(packetfiltering)技术。数据包过滤是指在网络层对数据包进行分析、选择和过滤。选择的依据是系统内设置的访问控制表(又叫规则表),规则表指定允许哪些类型的数据包可以流入或流出内部网络。通过检查数据流中每一个IP数据包的源地址、目的地址、所用端口号、协议状态等因素或它们的组合来确定是否允许该数据包通过。包过滤器的任务是对每个IP包头部中的有关字段进行检查,按照网络管理员的配置控制IP包的通行与否。比如,为了控制两个网络的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路由器需要检测每个包头部中的source和destination字段。如果不允许外部网络中IP地址为193.6.49.27的计算机访问此网络中的所有计算机,包过滤器必须阻止所有source字段为193.6.49.27的包通过。此外,包过滤器还能检查出包中使用的应用层协议,从而知道该包所传递的数据属于哪一种服务。包过滤器的这种功能使得网络管理员也能够对各种服务进行管理。通常,包过滤器的过滤条件是源地址、目的地址以及各种网络服务的组合,凡是满足过滤条件的包都会被过滤掉。如果将包过滤器用来控制一个单位的内部网与因特网之间的通信,那么它可以保护一个单位内部网络,使之不受来自外部网的非法访问,这就是因特网防火墙(Intemetfirewall)的概念。

2.2.防火墙技术

由软件和硬件组合而成的防火墙(Firewall)被设置在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可以控制内、外网络之间的通信信息,并且可以对跨越防火墙的数据流进行监测和限制,从而把内部网络的结构、信息和运行情况与外部网络进行隔离屏蔽,通过这种手段可以防止不可预测的、潜在破坏性的入侵和攻击,这种网络安全技术已被多次应用并被证实安全有效。接下来我们对防火墙的技术特点、分类以及局限性分别作详细说明。防火墙是一种计算机软件,它可以被应用于一台计算机上起到保护该计算机内部信息的作用。在安装防火墙之后,可以做到计算机内部重要信息不被非授权访问、窃取或者破坏,与此同时可以记录内、外部网络通信的安全日志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包括通信发生的时间、允许通过数据包和过滤掉的数据包信息等。因此,在安装防火墙之后可以很好的保护局域网,有效的防止来自外界的攻击。例如一台WWW代理服务器防火墙在工作时,要想这个请求被送到真正的WWW服务器上,需要防火墙验证请求发出者的身份、请求的目的和请求的内容,当一切信息符合规定的时候,此行为才能达成。同理,当信息返回时,处理完的请求也不是直接把结果发送给请求者,只有在代理服务器检查完这个结果并且保证没有违反安全策略的情况下,返回结果才会被送到请求者的手中。企业在把公司的局域网接入Intemet时,肯定不希望让全世界的人随意翻阅公司内部的工资单、个人资料或客户数据库。即使在公司内部,同样也存在这种数据非法存取的可能性,例如一些对公司不满的员工可能会修改工资表或财务报告。而在设置了防火墙以后,就可以对网络数据的流动实现有效的管理:允许公司内部员工可以使用电子邮件、进行Web浏览以及文件传输等服务,但不允许外界随意访问公司内部的计算机,同样还可以限制公司中不同部门相互之间的访问,新一代的防火墙还可以阻止网络内部人员将敏感数据向外传输,限制访问外部网络的一些危险站点。

2.3提高网络安全意识。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是一项重要工作,增强防范意识,设定专门的管理机构,配置相关方面的技术人才,制定岗位职责,完善管理机制,才能做到有效管理,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性,保证计算机及网络系统安全的防护能力。对于重要的文件数据要即时做保密,通过数据加密的方式,防止数据丢失,定期做好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检查和维护,做好安全的预防工作。

3、关于网络的安全管控活动

安全管控是对全部的电脑网络的应用体系里的多项安全工艺和产品等开展综合化的维护,进而提升整体的防御水平。最开始的时候,人对于其安全的认知只是一种单点模式的,比较不集中的。容纳后的体系都使用不一样的安全装置来获取与之对应的安全功效,现在的安全设备不是很集中,所有的安全活动要单独的开展配置工作,各个管控设备间不存在有效连通特征,不过因为各类科技和产品的组成体系非常的繁琐。假如管控工作者要设置综合的安全策略的话,要对不一样的装置开展单独的维护活动,尤其是在总的安全方法要调节的时候,一般无法综合的分析总体的一致特点。

网络管理的趋势是向分布式、智能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如:(1)基于Web的管理。www以其能简单、有效地获取如文本、图形、声音与视频等不同类型的数据在Internet上广为使用;(2)基于CORBA的管理。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CORBA是由对象管理小组为开发面向对象的应用程序提供的一个通用框架结构;(3)采用Java技术管理。Java用于异购分布式网络环境的应用程序开发,它提供了一个易移植、安全、高性能、简单、多线程和面向对象的环境,实现“一次编译,到处运行”。将Java技术集成至网络管理,可以有助于克服传统的纯SNMP的一些问题,降低网络管理的复杂性。

结语

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病毒攻击和网络安全问题给计算机的应用带来了很大的打击。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每天发生的计算机病毒感染和攻击的事件数以万计,严重干扰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对于计算机及其网络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和破坏。因此计算机及网络相关技术的与病毒防范相关技术应做到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贾庆节,谷月华。 网络安全防范技术探讨[J]. 河南科技。 2006(09)

[2] 赵江涛。 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J]. 科技风。 2011(08)

[3] 陈疆锋。 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初探[J]. 科技资讯。 2014(06)

[4] 张晓。 网络安全防范体系及设计原则[J]. 中国科技信息。 2005(11)

参考文献 篇6

[1]刘晓辉,李利军。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8

[2]冯博琴,陈文革。计算机网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

[3]葛秀慧。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5

网络安全论文范文:《电力调度自动化网络安全与实现研究》 篇7

摘要:通过分析当前电力调度自动化网络安全现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网络安全实现对策建议,以期推动网络安全技术在电力调动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关键词:电力调度自动化;网络安全;对策研究

引言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全国范围内的电力网络规模不断完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电力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电力调度自动化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进行电力调动自动化管理中,主要依托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对信息、数据进行采集、交流、分析和整合,因此,网络安全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网络安全问题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电力企业一旦遭到网络安全侵袭,会直接影响企业和社会经济利益,因此如何实现电力调度自动化网络安全成为了技术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

1网络安全现状

1.1系统结构混乱

我国电力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电力调动自动化系统更新较快,在日常电力企业管理中,往往无法及时对电力调动自动化系统进行有效升级,造成电力调动系统混乱,缺乏有效规划和管理,在调度过程中,企业未能根据系统结构进行安全同步建设,如账号密码设置、授权访问设置等,都会引发网络结构出现漏洞[1]。

1.2管理不完善

电力调度自动化网络安全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对系统进行及时维护和管理,据调查发现,当前大部分电力企业存在着网络安全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具体表现如下。1)技术人员管理水平较低,安全意识薄弱,没有及时更新自身专业技能。2)人为操作漏洞,由于部分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较低,会出现身份信息泄露,无意中造成系统信息丢失等问题,引发系统出现漏项等现象,造成严重安全危害。3)安全监管不及时,没有对网络进行有效防护,给黑客和不法分子可趁之机。

1.3物理安全隐患

物理安全隐患主要有两点。1)自然因素,即客观自然原因造成的安全隐患,是引发电力调度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之一,自然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灾害,如山洪、台风、雷击等,还包括环境影响,如静电、电磁干扰等,都会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数据、线路、设备造成损坏,导致系统无法正常通讯。2)人为原因,主要包括信息系统偷窃和设备线路破坏等,都会直接影响电力调度监控,给电力企业带来直接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

2网络安全实现

2.1网络架构

网络架构搭建是网络安全实现的第一步,为保障网络安全防范体系的一致性,需要在网络架构建设初期了解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各部分功能和组成。

2.1.1物理层

物理层安全实现是网络架构的前提。1)环境安全,是指以国家标准GB50173-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为标准,机房地板需采用防静电地板,相对湿度10%~75%,环境温度15℃~30℃,大气压力80kPa~108kPa。2)设备安全,一是设备自身安全,采用大功率延时电源,机柜采用标准机柜,服务器使用双机冗余;二是在机房设置安全摄像头,全方位对机房进行监控,防止人为造成的设备破坏。3)传输介质安全,电力系统受自身因素影响,特别是集控站等,电磁干扰严重,因此需使用屏蔽双绞线,防止近端串扰和回波损耗[2]。

2.1.2系统层

网络安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主机系统安全性,而主机系统安全性是由操作系统决定的,由于大部分操作系统技术由国外发达国家掌握,程序源都是不公开的,因此在安全机制方面还存在很多漏洞,很容易遭到计算机黑客进攻。当前我国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主要采用Windows、Unix操作系统,其中Unix系统在安全性方面要强于Windows系统。Unix系统的安全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控制台安全、口令安全、网络文件系统安全。Win-dows系统安全实现包括:选择NTFS格式分区、漏洞补丁和安装杀毒软件与加强口令管理。

2.1.3网络层

网络层安全实现是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建立的基础,网络层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网络拓扑,主要考虑冗余链路,地级以上调度采用双网结构(如图1所示)。2)网络分段,是进行网络安全保障的重要措施之一,目的在于隔离非法用户和敏感网络资源,防止非法监听。3)路由器、交换机安全,路由器和交换机一旦受到攻击,会导致整体网络系统瘫痪,路由器和交换机主要依赖ios操作系统,因此应对ios系统漏洞等进行及时修补[3]。

2.2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是提供信息安全的基础,实质是限制器,能够限制被保护网络和外部网络的交互,能够有效控制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信息数据转换,从而保障内网安全(如图2所示),传统意义上的防火墙技术主要包括包过滤技术、应用代理和状态监视,当前所使用的防火墙技术大多是由这三项技术拓展的。防火墙根据物理性质可分为硬件防火墙和软件防火墙,硬件防火墙技术要点是将网络系与系统内部服务装置和外部网络连接,组成链接装置,如DF-FW系列防火墙。防火墙应用于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主要有两大优势。1)便于系统上下级调度,能够有效承接下级发送的数据信息,通过安全处理后送往上级。2)位于MIS网址中的服务装置,可以通过对该服务器进行访问,但web服务器可以拒绝MIS服务器。由于两者间的防火墙存在区别,因此功能和装置也会有所区别。不同的电力调度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防火墙[4]。

2.3安全管理

2.3.1

软件管理提高操作人员软件操作和维护专业水平,提高操作中人员网络安全意识,不断更新自身专业技能,进行高效、高标准操作。当软件操作人员需要暂时离开操作系统时,应注意注销操作账户,此外应加强对软件系统的信息认证,保障软件的安全性。近年来,软件安全管理逐渐开始采用打卡、指纹识别等方式进行身份认证,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3.2信息数据备份

由于环境因素或人为因素造成信息数据丢失、网络漏洞等风险都是难以避免的,因此需要对信息数据进行网络备份操作,当软件系统出现不明原因损毁时,可以通过数据备份进行弥补,能够对内部网络起到保护作用。建立网络备份管理能够有效避免因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信息保存时长限制造成的信息丢失,完善数据信息管理。

2.3.3安装杀毒软件

计算机病毒长久以来都威胁着网络安全,计算机网络病毒随着科学技术和不法分子的增多越来越猖獗,因此需要定期对系统进行杀毒处理,不仅能够对自动化网络进行合理控制,还能够对病毒进行及时清理和杀除,提高网络安全,确保系统能够抵御外部病毒侵袭[5]。

3结语

电力调度自动化网络安全对电力行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安全技术完善并非一朝一夕的工作,而是需要技术人员加强自身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通过日常管理和操作,不断完善安全防护系统和软件,提高网络安全,确保信息数据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马雷。针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的网络安全问题的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4,13(4):76.

[2]姜红燕。有关电力调度自动化的网络安全问题思考[J].无线互联科技,2014,17(12):58.

[3]邹晓杰,常占新。电力调度自动化网络安全与现实的研究[J].电子制作,2014,21(24):112.

[4]张强。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网络安全的建设探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1(10):216.

[5]黄芬。浅论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网络安全隐患及其防止[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10(1):20-21.

网络安全论文范文:《网络安全技术》 篇8

[摘要] 众所周知,作为全球使用范围最大的Internet网自身协议的开放性极大地方便了各种计算机互连并拓宽了资源的共享。但是,由于早期网络协议设计上的安全问题,逐渐使Internet自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对网络安全的威胁主要表现在:非授权访问、冒充合法用户、破坏数据完整性、干扰系统正常运行、利用网络传播病毒、线路窃听等方面。

[关键词] 网络 安全 加密技术 防火墙技术

一、绪论

大多数网络安全问题都是某些人试图获得某种好处或损害某些人而故意引起的。所以网络安全不仅仅是编程没有错误。它包括要防范那些聪明的,通常也是狡猾的、专业的,而且时间和金钱上很充足、富有的人;同时能够制止偶然实施破坏行为人。

网络安全性可以被粗略地分为4个相互交织的部分:保密、鉴别、反拒认以及完整性控制。保密是保护信息不被未授权者访问,这是人们提到的网络安全性时最常想到的问题。鉴别主要指在揭示敏感信息或进行事务处理之前先确认对方的身份。反拒认主要与签名有关。保密和完整性通过使用注册过的邮件和文件锁来实现。

二、方案目标

本方案主要从网络层考虑,将网络系统设计成一个支持各级别用户或用户群的安全网络,该网在保证系统内部网络安全的同时,还实现与Internet等网络的安全互联。在保证网络安全可以满足各种用户的需求(如:可以满足个人的通话保密性,企业客户数据库不被非法访问和破坏等)的同时也可以防止诸如反动、淫秽等有害信息的传播等。

需要明确的是,安全技术并不能杜绝所有的对网络的侵扰和破坏,它的作用仅在于最大限度地防范,以及在受到侵扰的破坏后将损失尽量降低。

三、安全需求分析

通过对网络系统的风险分析及需要解决的安全问题,我们需要制定合理的安全策略及安全方案来确保网络系统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与可审查性。即,

可用性:授权实体有权访问数据

机密性:信息不暴露给未授权实体或进程

完整性:保证数据不被未授权修改

可控性:控制授权范围内的信息流向及操作方式

可审查性:对出现的安全问题提供依据与手段

访问控制:需要由防火墙将内部网络与外部不可信任的网络隔离,对与外部网络交换数据的内部网络及其主机、所交换的数据进行严格的访问控制。同样,对内部网络,由于不同的应用业务以及不同的安全级别,也需要使用防火墙或划分VLAN的形式对不同的网段隔离,并实现相互的访问控制。

数据加密:数据加密是在数据传输、存储过程中防止非法窃取、篡改信息的有效手段。

安全审计: 是识别与防止网络攻击行为、追查网络泄密行为的重要措施之一。一是采用网络监控与入侵防范系统,识别网络各种违规操作与攻击行为,及时响应(如报警)并阻断;二是对信息内容的审计,可以防止内部机密或敏感信息的非法泄漏。

四、风险分析

网络安全是网络正常运行的前提。网络安全系统必须包括技术和管理两方面,涵盖物理层、系统层、网络层、应用层和管理层各个层面上的诸多风险类别。无论哪个层面上的安全措施不到位,都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都有可能造成网络的中断。根据国内网络系统的网络结构和应用情况,应当从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及管理安全等方面进行全面地分析。

风险分析是网络安全技术需要提供的一个重要功能。它要连续不断地对网络中的消息和事件进行检测,对系统受到侵扰和破坏的风险进行分析。

五、解决方案

1.安全设计原则

为解决网络的安全、保密问题必须考虑技术难度及经费等因素,设计时应遵循如下思想:

(1)大幅度地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2)保持网络原有的性能特点,即对网络的协议和传输具有很好的透明性;

(3)易于操作、维护,并便于自动化管理,而不增加或少增加附加操作;

(4)尽量不影响原网络拓扑结构,同时便于系统及系统功能的扩展;

(5)安全保密系统具有较好的性能价格比,一次性投资,可以长期使用;

(6)安全与密码产品具有合法性,及经过国家有关管理部门的认可或认证;

(7)分步实施原则:分级管理分步实施。

2.安全策略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采取以下安全策略:

(1)采用漏洞扫描技术,对重要网络设备进行风险评估,保证信息系统尽量在最优的状况下运行。

(2)采用各种安全技术,构筑防御系统,主要有:

①防火墙技术:在网络的对外接口,采用防火墙技术,在网络层进行访问控制。

②NAT技术:隐藏内部网络信息。

③:虚拟专用网()是企业网在因特网等公共网络上的延伸,通过一个私有的通道在公共网络上创建一个安全的私有连接。在该网中的主机将不会觉察到公共网络的存在,仿佛所有的机器都处于一个网络之中。公共网络似乎只有本网络在独占使用,而事实上并非如此。

④网络加密技术(Ipsec) :采用网络加密技术,对公网中传输的IP包进行加密和封装,实现数据传输的保密性、完整性。它可解决网络在公网上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问题,也可解决远程用户访问内网的安全问题。

⑤认证:提供基于身份的认证,并在各种认证机制中可选择使用。

⑥多层次多级别的企业级的防病毒系统可对病毒实现全面的防护。

⑦网络的实时监测:采用入侵检测系统进一步提高网络防御外来攻击的能力。

3.实时响应与恢复:制定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对网络攻击等实时响应与恢复能力。

4.建立分层管理和各级安全管理中心。

六、结语

我们采用防火墙技术、NAT技术、技术、网络加密技术(Ipsec)、身份认证技术、多层次多级别的防病毒系统、入侵检测技术,构成网络安全的防御系统。尽管如此,管理在网络安全工程中的作用是关键的,任何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或系统,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也无法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在实际的工程上,人们往往重视技术上网络安全漏洞,而忽略安全管理上的漏洞,技术上的漏洞可以采用技术方法加以检测发现,而安全管理上的漏洞往往无法用实体去测量,

参考文献:

[1]雷震甲:网络工程师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劳帼龄:网络安全与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祁明:网络安全与保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