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导游词 > 北京导游词 > 北京精彩导游词【精选三篇】正文

《北京精彩导游词【精选三篇】》

时间:

北京精彩导游词(通用3篇)

北京精彩导游词 篇1

大熊猫是古老的的动物,被称为“活化石”。主要生活在四川和西藏的山区,及其珍稀。它的体态肥胖,皮毛黑白分明,头圆而大,白色的脸上有两个八字形的黑眼圈,就像戴上了一副墨镜。一条黑色的带子从肩一直伸展到整个前肢,并且逐步变宽,后肢也是黑颜色,身体的其他地方都是白色。大熊猫走起路来总是拖着笨拙的身体,大摇大摆第走路。高兴时,它会卷成一团,满地打滚,它的视觉较差,行动缓慢,但能快速而灵活地爬上高大的树木。大熊猫还有高超的游泳技术,若在河边遭遇敌害,会迅速下水逃走。

大熊猫的胃口可大了,每天要吃差不多10~20公斤竹子。不过,大熊猫也不是完全吃素的;在竹林里如果碰到竹鼠,他会仔细地寻找鼠洞,用前爪拼命拍打地面,迫使竹鼠从洞里面跑出来,一把抓住,吃上一顿美餐,有时,大熊猫也会闯进农家,赶走正在孵蛋的母鸡,把一窝蛋吃个精光,心满意足地开一次斋。大熊猫喜欢喝水,它喝水的样子也是蛮有趣的。它先慢吞吞地走到小溪边,用爪子挖一个小坑,让水流到小坑里,一边和睡一边游泳,直到喝得大腹便便,才蹒跚地走回家。如果实在喝的太多了,连走也走不动了,就索性躺在小溪边,呼呼大睡起来。

大熊猫生性孤僻,常分散独栖与茂密的竹林中,没有固定的居住地点,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搬家,故得雅号“竹林隐士”。仅在春暖花开时,为了爱,它们才各自大破鸿沟,相互追逐,热恋成婚。熊猫妈妈经过了3~5个月怀胎之后,小熊猫在9月诞生。刚生下的熊猫宝宝只有90~130克。在熊猫宝宝出生后的头几天,熊猫妈妈前足紧抱它,片刻不离开,未满三、四个月以前,妈妈随时随地带着宝宝,离窝时也是随身抱着以确保小宝宝的安全。但过分的溺爱会造成意外的悲剧,熊猫妈妈常在熟睡中将孩子不慎压死。

1984年,第23届奥运会在洛杉矶举行,大会的吉祥物被选定为大熊猫。所以,我国借出了一对大熊猫作为友谊的使者,出使美国,它们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喜爱!

北京精彩导游词 篇2

十三陵是明朝十三代皇帝及皇后之陵墓的简称,在北京西北约44公里的昌平县天寿山下的小盆地上,面积约40平方公里。从德胜门驱车直下,向北经沙河、昌平就可到达十三陵了。

十三座墓陵的建筑布局、规制等基本相同,只在面积大小、建筑繁简等方面略有差异。其中明成祖朱棣所葬之墓——长陵,是十三陵中规模最大的。长陵建于明永乐十一年(1420xx年),陵内有主要建筑棱恩殿、明楼和宝顶。棱恩殿为我国现存形体最大的一座木结构建筑。定陵是明神宗朱翊均的安寝之地,是十三陵中唯一被发掘的陵墓,著名的十三陵地下宫殿就在这里。定陵修建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规模宏大,仅当年役使的军卒、工匠就达三万余人。地下宫殿的发掘,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成为研究明代历史的宝贵资料。另一座明陵——永陵,是明世宗朱厚聪的陵寝,其规模虽不及长陵,但构造精美细致,其主要建筑明楼,为十三陵建筑之冠。

十三陵除以上景点供游人观览外,还有著名的石牌楼(为我国最大的古石坊)及造型细腻、栩栩如生的石象生。1958年修建的十三陵水库,更给十三陵增添了新的光彩,成为夏季旅游的好去处。十三陵第九号皇陵——昭陵,也从1985年开始。

北京精彩导游词 篇3

紫竹院公园在北京海淀区白石桥附近,其由来,和附近的庙宇有关。明代万历五年(1577年),“慈圣皇太后”出资巨万,在广源闸西边兴建万寿寺时,随着将紫竹院的庙宇纳入万寿寺,这里就成了万寿寺的下院,清朝乾隆皇帝赐名为“紫竹禅院”,紫竹院由此得名。

紫竹院是三湖两岛、一河一渠(长河与紫竹渠),翠竹全园占地14公顷,其中水面占11公顷,成为一座以水景为主,以竹景取胜,深富江南园林特色的大型公园。该园的竹景是经长期营造的结果。园内所种植的大量紫竹、斑竹、石竹、金银玉寿竹等珍品,是分别从四川、福建、苏杭、日本等地引进的。当年从南方引来各种各色竹种,有青竹、紫竹、斑竹、 石竹、寿星竹、金镶玉竹。特别在古庙旧址上种了成行紫竹,茎为紫褐色。目前园内各处共有竹54个品种,50万株,但以紫竹为众,紫竹院已成为以竹为主的竹景公园,尤其以紫竹为最有名气。

来到紫竹院,便来到了竹子的王国。公园的大门是用竹子搭就的傣族风格的门坊,造型别致新颖,公园里有了竹楼、竹亭、竹桌、竹椅,连大大小小的桥都用竹子装扮起来。壮观的侗寨风雨竹桥,工作总结,可使游人亲身体会贵州侗族在桥上躲风避雨的习俗;上船桥则是一艘大竹船,竹篷竹窗,船弦边挂着大红灯笼,豪华气派。各式各样的竹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尽显中华民族的文化风采,更让人感到竹是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公园里竹水车带着哗哗的水声慢慢转着;不停撑动的竹篙使竹筏在湖面上划出一道水痕;坐竹轿子,抖箜竹,吹艺筒让不少人玩得开心。一群人合着苗族芦笙的节奏兴高采烈地跳起竹竿舞,草坪里用竹子搭起的舞台上云南白族、傣族的歌舞表演更是吸引了大批的游人,湖岸边用竹子搭建的竹市一条街上人头攒动,人们在这里饮茶,品尝竹膳,购买各种竹制日用品、工艺品,其景象,颇似南国“清明上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