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电诈给中学生的一封信实用七篇》
反电诈给中学生的一封信(精选7篇)
反电诈给中学生的一封信 篇1
尊敬的学生家长:
您好!
当前各种网络电信诈骗现象也成为社会日益突出的问题,尤其是一些诈骗分子,将目标转向思想单纯、社会经验不足的学生。为了使学生识别生活中常见的诈骗形式,提高学生自我预防、自我保护、自我应对能力,在此,我们向学生家长公开致信,解读骗子的'骗术,衷心希望您能在关心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更要关心孩子的网络安全。请认真阅读了解下面几种常见的学生诈骗手法,保护好孩子,承担好监护人的责任,提高自身和孩子的“反诈骗”的意识和防范能力。
学生几种常见的被骗手法:
01网络游戏诈骗
诈骗伎俩:骗子冒充游戏玩家以“低价出售游戏装备、虚拟游戏币”,“高价回收游戏账号”为诱饵,发送虚假的交易平台链接,以“充值解冻账号、提现要手续费”等伎俩骗取钱款;以“解封游戏时长”“游戏币苹果ID退款”“代练”为幌子,盗用账号和密码,完成线上盗刷。
警方提醒:网游交易请到官方网站上进行。
02网上购物诈骗
诈骗伎俩:微信朋友圈、短信推送的自称是二手、走私、免税等低于市场价的商品出售,再通过“先交定金”的手段骗取财物。看起来物品很便宜,其实有陷阱。
警方提醒:网上购物到正规的交易平台,物品、售后有保障。
03冒充客服诈骗
诈骗伎俩:骗子通过电话、短信冒充客服,以“质量问题”,“快递丢失、破损”进行“退款”“理赔”为由添加微信好友,发送虚假链接、二维码实施骗局。应到购物平台联系客服确认核实。
警方提醒:1、电话、短信称退货、退款、理赔、要验证码的都是诈骗;2、客服私加微信、QQ好友的都是诈骗。
04冒充熟人诈骗
诈骗伎俩:盗用同学、老师、亲友的QQ号、微信、支付宝,或更改头像、昵称以熟人的口吻以“出事故”、“生病”、“急需钱”等各种理由借钱实施骗局。
警方提醒:一定要电话、视频核实清楚身份后再转账。
05网络贷款诈骗
诈骗伎俩:以“无抵押、无担保、低利息”诱导受害人。随后以交保证金,证明还款能力,担保费等名义,让受害人往指定的银行账户内汇钱或通过获取受害人手机捆绑信息和验证码实施骗局。
警方提醒:1、放款前收取任何费用的都是诈骗;2、电话、短信、微信推送的“校园贷、网络贷”是诈骗。
06返利诈骗
诈骗伎俩:以“福利活动”“支持明星”“报复前任”“红包返利”等发布虚假的返利信息,通过扫描其发送的二维码骗取钱款。
警方提醒:1、不要轻信网上返利信息,切忌贪小便宜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2、涉及金钱交易,需要提高警惕,切勿随意转账给陌生人;3、家长切勿将账号信息、转账密码告诉孩子!
做好“四不”防骗策略,确保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1、不轻信:不轻信客服退货、退款、理赔信息及QQ、微信好友、同学借钱信息。
2、不轻点:不轻点不明来历的链接。
3、不透露:在日常工作中妥善保管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尤其是验证码。
4、不转账:身份不核实清坚决不转账。如有疑问请咨询96110!
如遇骗请及时拨打96110,并保存通讯记录!
亲爱的家长朋友,请您与孩子共同认真阅读了解诈骗手法伎俩,每天抽出时间关注孩子的上网情况,给他们多一份关爱、关注、引导。我们相信在您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下,孩子一定会拥有防范诈骗的意识,避免今后上当受骗!特别提示:请及时下载国家反诈APP!
XX区教育局
反电诈给中学生的一封信 篇2
广大师生及家长朋友们:
你们好!
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活动猖獗,不法分子利用电话、短信和网络实施电信网络诈骗,危害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为了您的财产安全,请您认真阅读此信并转告您的家人以及亲友,增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避免遭受电信网络诈骗的侵害。
当前常见电信网络诈骗类型:
1、网上刷单诈骗。凡是打着“网络兼职”旗号,以返佣金为诱饵,要求你以刷单形式做任务的,就是诈骗。
2、网络贷款诈骗。凡是打着“零门槛”“无抵押”“当天放款”等旗号,以预付手续费、预交保证金、增加银行流水记录等为由,要求先行转账汇款或者索要银行卡密码、手机验证码的,就是诈骗。
3、冒充公检法诈骗。凡是自称公检法机关或其他相关单位,以涉嫌严重违法犯罪并需要保密等为由,索要银行卡信息及密码、验证码进行“资金清算”或者让你直接把钱打到所谓的“安全帐户”的,就是诈骗。
4、冒充老师向家长索要“培训费”诈骗。凡是自称老师通过QQ或微信以培训、竞赛名额竞争为名让家长转账缴费的,就是诈骗。
5、红包返利诈骗。凡是声称发红包就返利,诱导支付发红包的,就是诈骗。
6、网络游戏类诈骗。网游世界是虚拟的,应该告诉您的孩子:“我们并不知道对面是‘大神’还是骗子,很有可能一不小心就落入了骗子的圈套!”请警惕虚假充值、游戏代练、购买装备诈骗。
如何预防电信诈骗:
1、做到“四不一要”。坚持不轻信、不透露、不点击、不转账、要核实的“四不一要”原则,平时多关注电视、报纸、网络的防诈反诈知识,多接触、掌握一些防骗信息和技巧。
2、不贪小便宜。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有占小便宜的心理。坚信无端的返利都是骗局。
3、不轻易泄露信息。加强保密意识,不轻易透露自己及家人身份、银行卡信息,更不要向对方汇款、转账。
4、及时报警求助。遇事不要着急,可以直接拨打110咨询或求助,未经核实前,切勿将资金转入陌生账户。
5、远离不良信贷。引导孩子树立法治观念,合理消费,不参与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活动,坚决不涉及“网络贷”“校园贷”等不良信贷,切实做到“远离网络诈骗,健康成长成才”。
警方提示:
诈骗手段多种多样,变化多端。谨记不转账、不汇款、多核实,防骗反诈,保护好自身和家庭的和谐平安。
防范诈骗人人参与,平安社会个个受益。请家长与同学们共同学习以上内容,家校携手,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健康成长!祝各位家长幸福安康、家庭兴旺!
xx县教育体育和科技局
20xx年1月29日
反电诈给中学生的一封信 篇3
尊敬的学生家长:
电信诈骗的犯罪活动猖獗,不法分子利用电话、短信和络实施电信诈骗,危害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为了您的财产安全,请您认真阅读此信并将此信转告您的家人以及亲友,增强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避免遭受电信络诈骗的.侵害。寒假期间,请家长们重点防范以下几类诈骗手段:
(一)QQ、微信冒充熟人诈骗:骗子会冒充您的孩子,通过Q0和微信,以需要缴纳培训费等为由诈骗你的钱财。此外,骗子还会混入班级群,冒充教师以缴纳各种费用为由实施诈骗。
(二)冒充公检法诈骗:通过电话恐吓的方式,说您涉及某个案件,必须配合调查,协助资金核查为由实施诈骗。
(三)络兼职刷单诈骗:络兼职刷单均为诈骗,任何兼职刷单的信息请不要相信,以防上当受骗。
(四)冒充购物客服诈骗:购物退款退货请走官方渠道,不轻信电话里所说的高额理赔,有疑问应及时拨打官方客服电话。
(五)贷款类诈骗:贷款请走正规渠道,贷过程中提到缴纳手续费、保证金、刷流水等,均为诈骗,不要轻信。
:诈骗手段多种多样,变化多端。谨记不转账、不汇款、多核实,防骗反诈,保护好自身和家庭的和谐平安。
x中学
20xx年1月18日
反电诈给中学生的一封信 篇4
尊敬的家长:
你们好!
当前,电信络诈骗的犯罪活动猖獗、案件高发,并存在向低龄化学生及家长蔓延的趋势。为了您和家人的财产安全,请认真阅读此信,以增强防范电信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希望您将此信的内容转告您的家人、亲友、同事和邻居,以此形成坚实的'社会防范基石,切实杜绝受骗受害,有效遏制电信络诈骗的犯罪发生。
一、常见类型
当前常见的电信络诈骗类型主要有投资理财诈骗(“杀猪盘”、荐股)、购物诈骗、冒充客服诈骗(购客服、快递客服、贷客服)、冒充公检法诈骗、冒充熟人诈骗(冒充亲友、政府、企业老板、培训公司)、贷款诈骗、刷单诈骗、游戏交易诈骗等……不管什么类型的诈骗活动,都是犯罪分子利用电话、手机短信、微信、QQ、互联等通讯工具,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要求或引诱受害人汇款、转账,从而骗取他人钱财的一种违法犯罪活动。
二、如何预防
坚持不轻信、不透露、不点击、不转账的原则,平时多关注电视、报纸、络的防诈反诈知识,多接触、掌握一些防骗信息和技巧。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有占小便宜的心理。加强保密意识,不轻易透露自己及家人身份、银行卡信息,更不要向对方汇款、转账。遇事不要着急,可以直接拨打110咨询或求助,未经核实前,切勿将资金转入陌生账户。
各位家长,打击防范电信络诈骗的犯罪不仅仅是公安机关的独角戏,更需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联动联治,才能遏制电信络诈骗的犯罪的高发势头。切实提升大家的防骗意识是关键之举。希积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广泛参与防骗宣传活动,努力营造出全民参与宣传防范、全民知晓防范措施的浓厚氛围。同时提高警惕,做好各项防骗措施,护好自己的“钱袋子”,不盲听、不全信、不转账,不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
最后,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祝您的孩子学业进步、快乐成长!
中心幼儿园
20xx年11月7日
反电诈给中学生的一封信 篇5
亲爱的同学们:
当前,互联经济和电信产业迅猛发展,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但同时电信络诈骗的犯罪也迅猛上升,目前已成为发案率第一的刑事犯罪,严重侵害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在校学生由于涉世未深、防范意识薄弱,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人群之一,甚至一些不法分子,用一些看似成本低,回报高的项目作为诱饵,诱使在校学生参与电信诈骗违法犯罪活动,这些是我们不想看到的,正处花季的你们,未来可期,电信诈骗不该成为你们成长路上的绊脚石。为此,大连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提醒你们,切勿参与电信诈骗的犯罪活动。
一些不法分子,会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购买、租用在校学生实名办理的.银行卡、电话卡或通讯账号,用于实施电信诈骗的犯罪;还有的不法分子用高额回报项目诱使在校学生通过拨打电话的方式,为电信诈骗窝点引流服务,这些学生往往存在攀比心理,意图通过这种方式“赚些小钱”,伙同身边同学朋友团伙式作案,最终都承担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参与到上述涉诈违法犯罪活动的学生,将被采取信用惩戒措施,即将违法犯罪行为纳入征信,同时暂停被惩戒人员五年内银行非柜面业务、支付账户所有业务,相当于未来五年都不能用手机银行转账、不能用银、不能刷卡购物、不能快捷支付,不能用ATM机取款,在生活上寸步难行。
此外,大连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提醒你们,不参与涉诈违法犯罪同时,更要提防以下电信诈骗手段:
1.刷单诈骗。诈骗分子先通过做任务得佣金的方式取得信任,随后诱骗当事人进行刷单,先刷小单得到返利,后加大刷单金额,当事人垫付大额资金后无法返现。
3.买卖游戏账号诈骗。诈骗分子以高价收购游戏账号、低价充值游戏点券为名,诱使当事人登陆钓鱼站或虚假交易站进行交易,从而获取银行卡信息,或诱骗转账。
4.贷款诈骗。诈骗分子谎称可以贷款,手续简单放款快,随后诱骗下载诈骗app,再以银行卡号填写错误收取“解冻费”等理由,诱骗当事人转账。
同学们,电信络诈骗曾让很多家庭家破人亡,让一些青年人走上不归路,承受惨重的代价和教训,我们不希望在你们身上重演。因此,我们希望你们能提高防范电信诈骗意识,让不法分子无机可乘,同时拒绝参与电信诈骗的犯罪活动,以免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希望你们携手家人、亲友一道,共同学习反诈知识,提高识骗、防骗能力。
最后,愿您学业有成、健康成长!
大连市公安局
日期:
反电诈给中学生的一封信 篇6
广大师生及家长朋友们:
你们好!
电信络诈骗的犯罪活动猖獗,不法分子利用电话、短信和络实施电信络诈骗,危害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为了您的财产安全,请您认真阅读此信并转告您的家人以及亲友,增强防范电信络诈骗的意识,避免遭受电信络诈骗的`侵害。
当前常见电信络诈骗类型:
1、上刷单诈骗。凡是打着“络兼职”旗号,以返佣金为诱饵,要求你以刷单形式做任务的,就是诈骗。
2、络贷款诈骗。凡是打着“零门槛”“无抵押”“当天放款”等旗号,以预付手续费、预交保证金、增加银行流水记录等为由,要求先行转账汇款或者索要银行卡密码、手机验证码的,就是诈骗。
3、冒充公检法诈骗。凡是自称公检法机关或其他相关单位,以涉嫌严重违法犯罪并需要保密等为由,索要银行卡信息及密码、验证码进行“资金清算”或者让你直接把钱打到所谓的“安全帐户”的,就是诈骗。
4、冒充老师向家长索要“培训费”诈骗。凡是自称老师通过QQ或微信以培训、竞赛名额竞争为名让家长转账缴费的,就是诈骗。
5、红包返利诈骗。凡是声称发红包就返利,诱导支付发红包的,就是诈骗。
6、络游戏类诈骗。游世界是虚拟的,应该告诉您的孩子:“我们并不知道对面是‘大神’还是骗子,很有可能一不小心就落入了骗子的圈套!”请警惕虚假充值、游戏代练、购买装备诈骗。
如何预防电信诈骗:
1、做到“四不一要”。坚持不轻信、不透露、不点击、不转账、要核实的“四不一要”原则,平时多关注电视、报纸、络的防诈反诈知识,多接触、掌握一些防骗信息和技巧。
2、不贪小便宜。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有占小便宜的心理。坚信无端的返利都是骗局。
3、不轻易泄露信息。加强保密意识,不轻易透露自己及家人身份、银行卡信息,更不要向对方汇款、转账。
4、及时报警求助。遇事不要着急,可以直接拨打110咨询或求助,未经核实前,切勿将资金转入陌生账户。
5、远离不良信贷。引导孩子树立法治观念,合理消费,不参与电信络诈骗违法犯罪活动,坚决不涉及“络贷”“校园贷”等不良信贷,切实做到“远离络诈骗,健康成长成才”。
警方提示:
诈骗手段多种多样,变化多端。谨记不转账、不汇款、多核实,防骗反诈,保护好自身和家庭的和谐平安。
防范诈骗人人参与,平安社会个个受益。请家长与同学们共同学习以上内容,家校携手,防范电信络诈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健康成长!祝各位家长幸福安康、家庭兴旺!
xx县教育体育和科技局
20xx年1月29日
反电诈给中学生的一封信 篇7
尊敬的老师、家长:
你们好!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活动猖獗、案件高发,并存在向低龄化学生及家长蔓延的趋势。为了您和家人的财产安全,请认真阅读此信,以增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希望您将此信的内容转告您的家人、亲友和同事、邻居,以此形成坚实的社会防范基石,切实杜绝受害,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发生。
当前,我市涉及广大师生及家长的高发电信网络诈骗类型为:
1、网上刷单诈骗。凡是打着“网络兼职”旗号,以返佣金为诱饵,要求你以刷单形式做任务的,就是诈骗。
2、网络贷款诈骗。凡是打着“零门槛”“无抵押当天放款”等旗号,以预付手续费、预交保证金、增加银行流水记录等为由,要求先转账汇款或者索要银行卡密码、手机验证码的,就是诈骗。
3、冒充公检法诈骗。凡是自称公检法机关或通信管理局、医保局,以涉嫌严重违法犯罪并需要保密等为由,索要银行卡信息及密码、验证码进行“资金清算”或者让你直接把钱打到所谓的“安全帐户”的,就是诈骗。
4、冒充老师向家长索要“培训费”诈骗。凡是自称老师通过QQ或微信以培训、名额竞争为名让家长转账的,就是诈骗。
5、红包返利诈骗。凡是声称发红包就返利的,就是诈骗。
在此提醒家长朋友:
1、坚持不轻信、不透露、不点击、不转账的原则,平时多关注电视、报纸、网络的防诈反诈知识,多接触、掌握一些防骗信息和技巧。
2、不得参与、帮助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活动,不得出租、买卖、出借手机卡、银行卡、网络社交账号、网络支付账号。
3、加强保密意识,不轻易透露自己及家人身份、银行卡信息,更不要向对方汇款、转账。
4、遇事不要着急,可以直接拨打110咨询或求助,未经核实前,切勿将资金转入陌生账户。
5、下载并实名注册“国家反诈APP”,及时接收反诈防骗预警信息和相关信息。
请大家共同学习以上内容,共同携手,防范电信网络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