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导游词 > 江苏导游词 > 连云港大伊山导游词(通用3篇)正文

《连云港大伊山导游词(通用3篇)》

时间:

连云港大伊山导游词(精选3篇)

连云港大伊山导游词 篇1

我出生在一个美丽的城市-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我的家乡有许多的风景和特产,下面我给大家着重介绍一下家乡大伊山的历史和风光.

大伊市位于连云港市灌云境内,距市区30公里,属泰山支脉.锦屏山的余脉,诞生于太古代,距今已有20亿年的历史,因商朝宰相伊尹在此隐居而得名,素有淮北平川第一神山之称.

大伊山由12座山峰组成,最高峰226米,占地5平方公里,自古就有"十里青山半入城"之美誉.历史悠久,文化璀璨,自然景观十分丰富,具有"幽.古.神.奇"四大特点,以石为景是大伊山特点.

在大伊山东面,海拔约20米的青风岭上,有全国规模最大的新石器时代棺木葬群,这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保存最为完好.距今6500多年前时代舟系氏族公社遗址.有石棺墓64座,人骨架6具,出土文物150余种.1997年该遗址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单位.

大伊山上怪石林立,星罗棋布,形成了独特的景观.老龙涧远近闻名,飘儿井富有传奇色彩,茯苓泉水让人陶醉,还有人工开采后形成的侍沟湖清澈见底.大伊山的瀑布也是一景,由于大伊山峰多涧多,雨后的大伊山成为瀑布的世界.有各种奇崖,不仅颜色奇而且形态奇,有红色.青色.蓝色.黄色等五彩缤纷的崖,还有各种洞穴12余处,每个洞都有动人的故事,每个洞都是无价之宝.大伊山主峰筑有洪秀全以太平军为抗击清兵而修筑的军事设施,现存石块垒砌的石长城.

同学们,听了我的介绍,大家有机会来我的家乡参观旅游啊.

连云港大伊山导游词 篇2

大伊山是座十分美丽的山。如果你来到我的家乡:灌云,可一定要攀登一下我家乡的大伊山。如果你不去,你肯定会后悔的哦!

大伊山在春天的时候,茂密的叶子,参天的大树,争艳的花朵让你一次看个够。大伊山夏天的时候,也很美。炎热的夏天,使你满头大汗,但只要你进入大伊山,茂盛的大树将炎热的太阳遮起来,给你一片凉爽的绿荫。秋天的大伊山更有与众不同的美景:金黄的叶子随风飘下。走在山间的小路,会发出沙沙沙的声响,那是因为落叶为我们铺了一条美丽的地毯。春夏秋三季的大伊山虽然都很美,但我还是最喜欢冬天的大伊山。尤其是当天空中漫天飞舞着雪花的时候,所有的景点都披上了一层雪白的棉衣。春夏秋冬四季的大伊山各有千秋,你是否决定好哪个季节过来游玩了呢?

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而得名,庐山以瀑布吸引了众多游者。而大伊山的景点没有最好看的,这并不是说没有好看的景点,而是每个景点都有自己的特色。大伊山的鳄鱼石,头向南,尾朝北,形状酷似鳄鱼,你仔细一瞧,还能发现可爱的鳄鱼眼睛。青蛙石,石如其名,青蛙石的头部是朝着东方,两只脚呈弯曲状。从正面看,你会觉得这只可爱的青蛙马上就要蹦走了。除了鳄鱼石和青蛙石,还有一个叫星相石。有人说星相石原本是天上星相大仙手中的星相盘,当时星相大仙路过大伊山时,不小心遗忘于此。各种各样的石头是否已经让你眼花缭乱了呢?这边还有更加有趣的山洞。盘丝洞就是其中一个。你一进洞里就会感到眼前一片漆黑,洞中还有许多的分岔口,但只要努力一下,相信你一定会成功走出去的。

听完我的介绍,你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飞奔过来了呢?快来吧,亲爱的朋友们,我们热情的欢迎你们。

云港大伊山导游词5

大伊山秋天的景色苍翠葱笼,令人向往。而我却更钟情这里的五月。清明刚刚过去一个月,柔和的春风掠过山坡那一片碧野,你就会被一种浓浓的山文化气息所感染,整个心情都能随之神圣起来。满山遍野的青翠使你分不清哪儿是山峰、哪儿是低谷,绿色的植被短茸茸的,像大海一样起起伏伏望不到边际,微风吹过,齐刷刷地微微晃动着绿波。顺着山势,茶树、山花、绿草以及竹林、凉亭甚至连庙宇都一样的高一样的青。尤其是看到矜持苍茫的伊祖峰,任凭你是外地慕名而来的游客,还是当地的居民,都会情不自禁地立刻沉浸在淡淡的醉意之中。

五月长假时节,我陪洛阳工业高专来的朋友,由伊山公园入口处南坡向山顶进发。那天,天气略有些阴,间或微雨潇洒。不过,时有温暖的阳光自薄薄的云层里直射而下,让人感觉十分舒适。山峦间,刚刚升起的炊烟,淡雾似的在半山中缓缓飘浮,像一条轻轻的白练弯弯曲曲地盘旋在群峰之间。举目四顾通山碧绿。竹林葱笼,青翠欲滴。山花烂漫、红白相间。微风过处绿波荡漾林涛如烟,阵阵清香扑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身临此景,任你是拖着疲劳的身体还是怀有忧郁的心情,顿时烟消云散,只有一颗纯净的灵魂在这清幽静谧的山里尽情享受回归自然的轻松。

顺台阶上行,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凉亭,虽无名但却雕栏玉砌,在周围苍松翠柏与满山碧绿衬映下,显得玲珑剔透娇柔可人。弱不经风的细竹成林,随风起舞,新栽的小松高低参差,拥蔟有序。茂盛的繁枝连着芳草野花,红绿相托,甚是吉庆,仿佛置身于良辰花烛之时。无名亭左侧,就是斐声海赣沭灌的栖龙洞。王老师问我此洞何曰栖龙,我告诉洛阳朋友此间有一史无书载的神话传说,远古时代,淮海郡常遭受水旱灾害影响,百姓生活艰难。隐居于此的商相伊尹知天文识地理,夜观天象,昼察民情,引导百姓扬长避短,适时耕作,经常在自然灾害频繁的情况下,使老百姓有所收获。此举却惹恼了负责东海郡各县风雨的龙王大太子,太子遂使该地风不调雨不顺,三年大旱颗粒无收,民不聊生,十室九空。伊尹率众祈雨感动了东海龙王敖广的三公主白云,白云遂召降雨的族弟乌龙将军,为百姓求情祈雨。乌龙也对太子的行为深感不满。即由白云私自号令乌龙降雨,倾盆豪雨顷刻缓解了东海郡县的大旱。由此,白云公主触犯天条,玉帝降旨欲处斩白云及乌龙。观世音菩萨为白云乌龙向玉帝求情,玉帝即将白云贬入凡尘,乌龙愿意终身陪伴白云。于是白云和乌龙由观世音菩萨带至大伊山南峰北侧,观世音玉指一点即划出一个山洞,并让白云乌龙栖于此洞,栖龙洞由此成名。远近慕名而来的人络绎不绝,栖龙洞也极具灵性,凡来祈祷的人无不灵验。历史上曾在栖龙洞附近建有凌仙阁,并塑一尊神态慈善的白云雕像,四时祭拜,香火不断。让大伊山增加了仙风道骨和朴素的民俗风情。

拾级而上,经蛙石到达大伊山南麓,立峰顶新建小亭南望,只见黛岩陡峭,气势雄伟,隐约有庐山之美、华山之险。沿斜坡偏北行,走不多远即是老龙涧。老龙涧三面环峰,满涧水流清澈见底,崖边林木丛生,山花滴翠,溪水朗朗,一派轻歌曼舞之态。玲珑得体精致的观瀑亭阁飞檐琉璃。涧里有水,自然就给整个山谷带来舒心的凉爽,有了水声,便会在水的周围引来蛙鸣。此起彼伏的虫鸣也不绝于耳。我们在绿海清波里缓缓行进。头顶上总会飞过许多鸟儿。听叫声有的是画眉,有的是黄雀。这些蛙声虫声鸟声交织在幽深山谷间,鸣唱出无尽的欢快之声。偶尔还会有几只野兔神秘地饮水,它机灵地窥视一番四周的环境,又会匆匆隐入那深深的草丛。还有不常见到的那拖着长长粗粗的尾巴,后腿颀长的小松鼠,随着松风摇曳,在松树间往返寻觅。无垠的蓝天里款款浮动的`白云,使朗朗的晴空显得更加高洁,碧涯芳草间绽放着奇珍异香,使大伊山这块沃土更加光彩瑰丽。

石佛寺,让我们品味了大伊山曾经有过的浓郁宗教气氛。秦汉特别是隋唐以后,大伊山佛道两教都非常兴盛,相传佛教的三祖在此传经讲学,很多佛教大师在此学过佛。使大伊山一度拥有像古佛寺、佛佗寺、卧佛寺、伊祖庙、文昌庙、甘露庵、地藏庵、三元宫、天后宫、北极宫那样金碧辉煌的殿宇楼阁。也曾拥有过像凌仙阁、碧霞宫、三清观、华岩观等秀气玲珑气象非凡灿烂光辉的历史。享有“云台和尚伊山庙,僧道寺观胜苏州”的绝好记载。

大伊山顶峰一马平川,静,控制着这里的一切。到达颠峰后,我们一行五人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终于可以轻松放眼大伊山的全貌了。向山下望去,一切都显得那么小,西坡散牧的牛羊群,像是绿毯上点点彩云,宁连高速公路上急驰而过的汽车,像是绿岗中间一条白练上飞翔着的蝴蝶,即便是错落有序的村庄,也只如同略高一些的绿荫草丛。随意走上一处岩峰,都会发现这里既不荒凉也不寂寥,那一片嫩绿的树木花草上面,晶莹地闪动着白色的柔光,近前一看,原来是清晨的露珠在阳光作用下发出的斑斓,极其凝重又极其璀璨沉稳。平静清纯的盐河像一条银色丝绸的带子,脉脉含情地向远方延伸,流向它回归的地方。碧绿的麦田变成一幅青白参差错落的油彩画图,山下的桃花更娇更艳,尽情地张开那粉红色的面容。

下山的时候到了,我们不约而同地又流连一会儿大伊山的圣景,望着和自己呼吸与共的山脉,好像穿上了斑驳合体的紧身纱衣,在迎接春天的到来。太阳出来了,在阳光的照耀下,大伊山又平添了几分纯美与清凉。五月的大伊山五彩缤纷又无比恬静。

连云港大伊山导游词 篇3

我的家乡在灌云,那里四季分明。春天,百花齐放,山清水秀。秋天,高粱涨红了脸、水稻笑弯了腰,放眼望去,金灿灿的像黄金铺满了大地,到处充满丰收的气息。在我的家乡,最好玩的地方是大伊山。

大伊山最高峰226米,素有“淮北平川第一神山”之称,它名字的由来说法不一。通常认为大伊山因“华夏第一贤相”——伊尹,晚年曾隐居于此而得名。

大伊山分南门和东门。东门是风景区大门,南门入口是石佛寺大门。进门就看见一尊巨大的佛像,两眼微闭,神态安详。远远望去,金光四射,听说是亚洲铜座佛像中最高的一座。

秋天,游客从南门上山,必经大佛脚下,山上有石梯。爬上石梯,不仅能看清楚大佛的各个部位,还能闻到花香和“古木”的味道。台阶很陡,沿着台阶往上爬,回头望去,上山的游客就像拴在绳子上的蚂蚁,串成一串,在风中摇晃,一不小心,就能摔下去。台阶旁有专供游人休息的大石头,光滑又平整,很多游客累了就在石凳上休息。来到半山腰,石道旁、松树下有许多奇形怪状的、五颜六色的小石子,还有一些松果散落在草丛里。到了山顶,就能见到一个小亭子,亭子里坐着很多人,叽叽喳喳的谈论着,欢呼着。几个顽皮的孩子爬在栏杆上,想钻到外面去,吓得家长使劲吆喝。

从亭子下去,左转,可以顺着石阶登上另一座山,山上的人渐渐多起来,顺着山道像远处望去,纵横交错的马路像田字格那么小,路上的车子像甲虫,人就不必说了,小的像针尖。山道一会儿向前,一会儿转弯,很快就到了另一座山顶,山顶上有几条小路,像长蛇一样在树林里爬行,一会儿看见,一会儿消失。

从山峰最高处下来,远远看去郁郁葱葱的树林里,隐藏着一个很大的水池,叫老龙涧。涧旁有一座寺庙,叫普庵寺,很多信徒在诵经、烧香拜佛,烟雾缭绕。顺着石阶而下,偶尔能听到山鸡“喔喔喔”的鸣叫,却不能发现它们的踪影。还能看见满身长刺的板栗,有熟的裂开的,有青色的,就像树上爬满了刺猬。

一些爱心状叶子的植物爬到了石阶的扶手上,很多被人踩断了,它们还是很顽强,拼命爬,很多根连在一起,相互交织连成一片。绿荫旁立着几个小牌子,上面写着:“少一只脚印,多一片绿地”、“脚下留情草如茵,手下留情花似锦”……

很快就到了老龙涧边上。秋天气候凉爽,雨水少,壮观的瀑布算是看不到了,多少有些遗憾。可是,你能看到山坡上有很多枫叶,火红火红的,还有很多不知名的野果在风中摆动着,散发出迷人的芳香。

下山了,山脚下有一条水泥路,路旁就是烈士陵园,没有围墙,烈士的陵墓在绿树和竹子的陪伴下,安静的躺在路边的平地上,不远处就是游乐场,里面有很多玩具,滑滑车、摩天轮、还有很多供游人休息的蒙古包。大人带着孩子开开心心的玩耍,一片欢声笑语。

游乐场的边上也有一个小水池,里面养着五颜六色的锦鲤鱼,鱼儿在水中嬉戏,清澈的池水一望到底。不时有孩子惊叫“哇,多清澈的水!”细心的人还能发现水上有蜘蛛。这蜘蛛可不一般,会水上漂功夫。水面上有一点动静,它们就飞快的逃跑,转眼间就不见了。

我爱大伊山,更爱我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