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作文体裁 > 演讲稿 > 小学生演讲稿 > 学生一二九演讲稿精选三篇正文

《学生一二九演讲稿精选三篇》

时间:

学生一二九演讲稿(精选3篇)

学生一二九演讲稿 篇1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数千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从此以后掀起了抗日救国运动的新高潮。因此,我今天演讲的的题目是“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什么是爱国主义?列宁说;“爱国主义是指人们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正是这种崇高的感情使人们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奋斗终身,为了捍卫祖国的独立和尊严而奉献出自己最宝贵的生命,历史上这样的仁人志士数不胜数。正因为历史有如此强大的威力,所以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需要广泛深入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中华民族5020xx年的文明历史得以延续,是和爱国主义的民族传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古时有晏子“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的大声疾呼,有屈原“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的悲壮高歌,有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实践,有陆游“位卑未敢忘优国”的千古佳句。

事实上,爱国主义是以对民族此 文来源于文 秘 家 园和国家的关注和定位为基础的,它虽然可以由热爱国土、历史、文化等感情的形式萌生,但必由民族意识洗礼方能获得成熟化的表现形式。无论在东方西方,从18世纪开始,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命运都成为最鼓舞人心的事件。美国独立战争在今天被看成西方近代民族意识的一次最大规模的爆发,而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各地纷纷宣誓,放弃分歧来保卫国家,在东方,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惊醒了千年氤氲沉醉的梦境,国破家亡唤起了强烈的爱国情感。可以说悠久文化的历史积淀形成了爱国意识的不竭源泉,但这传统无法与时代同日而语,曲折艰难的生存状态却提供了一种空前清晰的关于国家命运的自觉意识。于是,在中华大地上,人们内忧政治腐败,外患列强瓜分。为救亡图存,前有康有为变法半途夭折,后有辛亥革命建立民国,众多仁人志士赴汤蹈火义无返顾。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主义运动爆发,为历史掀开了展新的一页。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为传统的爱国主义注入了马列主义的精髓,伴随中国人民战胜各种顽敌,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然而,在50年后的今天,爱国主义提倡的价值观与现实大相径庭。爱国主义提倡对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深厚感情,提倡“为国家为社会为民族的整体利益,奋不顾身地工作着,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但是,在市场经济利益观作用下,人门崇尚金钱,追逐名利。正如马克思所说:“你自己不能办到的一切,你的货币却能办到”,人们讲求“实惠”,要求付出与获取成正比,在这样的价值观主导下,个体在情景中的行为选择是以能否获取金钱来衡量,凡是不能获取金钱的行为都

是愚蠢的,都是个体所极力回避的行为,所谓“金钱确定人的价值”观念日益盛行。 此刻,闻国歌而兴爱国之思,这不应随时间而渐渐远离,而是应被赋予时代特有的意义。上世纪80年代后,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呈现出多极化发展趋势,科技的进步和全球性经济发展使爱国主义得到了升华,要求人们突破传统的乡土观、民族观、国家观,以面向全球的思维方式不断发展。

学生一二九演讲稿 篇2

尊敬的老同学们:

你们好!

今天是十二月九日,阳光明媚, 举世太平,我们可以安宁的坐在这里,感受那阳光的温暖。然而当我们翻开岁月的史书,同样在这一天,我们看到得可能只有弥漫的硝烟,可能只有不休得战火。

而就在“华北之大,已然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的乱世里,有人选择了顺从,听天由命的做一个奴隶,有人选择了背叛,做一个识时务的"俊杰",反而是群文弱的书生选择了反抗,选择了呐喊,呼唤自由。他们选择放下手中的笔杆,举起一致抗日的旗帜,呼唤着国人麻木怯懦的心;他们洒下满腔的热血,为我们如今的太平盛世,铺垫着前方革命的路。

可是到了今天,社会飞速发展,这些陈年的旧事早已成为泛黄的历史,有多少人就这样看着它在博物馆静静沉睡,让它们慢慢消散在我们的记忆里,那是一种悲哀。有多少人真正去了解这段历史,真正心存感恩的缅怀呢?

同学们!放下手中高档的手机,离开游戏,离开oicq,去听听曾经的这段历史吧,记住并且心存感恩的生活。当我们在等红酒里的生活里沉醉时,想想他们;当百无聊赖的日子糜烂时,想想他们。我们今天如此安宁的生活,是谁为我们争取的?

饮水思源,我们要记住的只是点滴!

伤痛可以忘记,屈辱可以抹去,但是一二九的精神却是万万不能丢得。如果没有这些革命前辈的流血和牺牲,或许就没有今天这么明媚的阳光,或许我们就不能这么安稳的坐在这里。

学生一二九演讲稿 篇3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弘扬爱国主义,培养责任意识》。

再过几天是12月9日,75年前的12月9日,当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肆无忌惮地践踏中国的领土,而国民的dang反动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之时,北平学生在这一天爆发了声势浩大的抗日运动,学生联合会率领6000多名学生举行了游行,在中国青年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学生的力量是薄弱的,就像一颗颗种子,在那个年代缺乏阳光雨露,然而他们凭借自己顽强的毅力,发出了稚嫩的新芽,结出了不可抗拒的果实!他们没有足以与敌人对抗的武力,但是他们无畏的勇气,却足以令所有的利器都望尘莫及!从1920xx年的“五·四”运动,到1920xx年的“三·一八”惨案,再到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无一不是青年学生在呐喊,在斗争,在流血,他们用豪迈的情怀和悲壮的举动拯救民族于危难之际,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他们显示了国人的力量、精神和不可屈服的意志。

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动荡年代里,是什么让他们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奋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责任感,是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责任感。社会在不断前进,那个血与火的年代已离我们远去了。今天我们的祖国日益富强,缅怀过去的历史,还有现实意义吗?答案是肯定的。

“12.9”运动的精神实质是“爱与责任”。爱国从爱家开始,班级是小家,学校是大家,我们无法想象一个对班级工作置身事外的人,对校园环境漠不关心的人,长大后,会为国家的兴亡抛头颅,撒热血。爱人民从爱身边的亲人,老师,同学开始。我们无法想象一个对父母只会索取,不会回报的人,一个对老师的付出只有抱怨,不懂感恩的人,一个对同学睚胝必报,毫不宽容的人,长大后,会为了灾难深重的人民而牺牲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另外,责任感也是我们不可或缺的。我们学生正在逐渐长大,开始面对生活,必须学会用自己的双肩担负起自己的责任。说起来简单,但是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有人感叹,对国家负责,对社会负责,似乎距离我们很遥远。这样想显然是错误的,必须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把责任感这个问题细化到我们平时的一言一行之中。在班级,你是否尽到了自己的责任?积极配合老师上课,积极参加各种班级活动;在寝室,你是否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主动打扫卫生,整理内务;在学校,你是否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不乱丢垃圾,不随意打闹……

很多人感叹,周围那么多人,有多少人能自觉地这样做?一个人的努力似乎太渺小,无济于事。请不要哀叹,人的潜力与影响是无限的,纵使我们卑微,如一缕烛光,照亮不了多大的地方,但在黑夜里,毕竟指引着人们前进的方向。如果每个人都能这样想这样做,众多的力量汇聚在一起,就会将黑夜变成白昼。

同学们,让我们学习75年前将自己牢牢地与祖国命运相连的先辈们——拒绝享受,告别颓废;要牢记自身的使命,坚信爱与责任,珍惜时光,努力学习,为中华的再次腾飞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