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高中生作文 > 散文读后感精选10篇正文

《散文读后感精选10篇》

时间: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

散文读后感 1

王蒙微型散文读后感落叶是零散的,然而,它们飘落于同一棵大树,因而,又是完整的。读王蒙的散文《落叶》,不就有这种感觉吗?

这篇散文表面看起来,并不成一体,但每一独立的自然段里,都凝结了作家王蒙人到中年后,对生活、人生、社会等独到而深刻的见解。他往往能在大家熟视的生活中,捕捉到一种不被人们注意的现象,换个角度,深挖下去,鞭辟入里,起到不同凡响、令人震惊的艺术效果。比如生活中,人们是不喜欢说大话的,然而王蒙却发现“说大话有一种特殊的美:勇敢、自由、奔放、浪漫、势不可挡……而且显得高深可敬。”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作为一个作家,必须具备在别人习以为常的事物中,发现出一种不同凡响的美来。在王蒙的眼里:“儿童的美是纯净的,青年的美是热烈的。成人的。美是广搏深厚而令人战粟的……是一种至察至圣的美。”

这篇由十二个小段组成的散文,或诙谐幽默,或犀利尖刻、或深刻凝炼,在一篇不长的文章里,能有如此丰富的容量,这与它形式的新颖别致是分不开的。它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摘取、浓缩、提炼了不同的生活现象,所以,在形式上,就像一片片落叶飘飞在空中一般,显得十分自由、潇洒、无拘无束。

散文读后感 2

这几天晚上睡觉前一直在读白落梅的散文集《林徽因传》,那清丽的文字就向甘甜的泉水,令人耳目一新,久久不能忘怀。对里面的观点也深深认同。

人总是在祈求圆满,觉得好茶需要配好壶,好花需要配好瓶,而佳人也自当配才子。却不知道,有时候缺憾是一种美丽,随行更能怡情。太过精致,太过完美,反而惊心度日。既是打算在人世生存,就不要奢求许多,不要问太多为什么。且当每一条路都是荒径,每一个人都是过客,每一片记忆都是曾经。

生活中,我们时常不能理解,为什么许多貌美如花的女子为何会选择一个平淡无奇的男子。但这个男子一定有某个方面将她打动,有着不为外人所知的长处。许多时候是我们一相情愿在感叹,而别人其实很满足、很幸福。

诗情画意只能偶尔地点缀日子,并不能当做生活的全部。真正懂得生活的人会知道,柴米油盐酱醋茶是真实的烟火幸福,琴棋书画诗酒花只可以怡情养性。

走过那段多梦的青春岁月,我们的肩上就多了一份责任,思想也更加理性。爱也不再轻浮,而是稳重深沉。爱一个人,未必要拥有,只要知道她在,知道她好,就足矣。

《朱自清散文》读后感 3

朱自清爷爷,用手上的笔,写出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文章,用一颗真诚的心,让一个个读者无不感动。包括我!

当我读到《白种人——上帝的骄子》这篇文章时,心里突然一震,我感到十分气愤。而朱自清爷爷的气愤之情,也体现在字里行间。一个比我小一点点的孩子,竟然会这样。这也是我心里突然一震的原因。小西洋人的举动,使朱自清爷爷伤了自尊,我也莫名其妙感到很伤自尊。我想其中应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我想那个小西洋人不仅是在侮辱朱自清爷爷,还在侮辱中国人!所有的中国人!一个十来岁的孩子,为何会这样?因为他是白种人!而白种人之所以是白种人,朱自清爷爷以明白地告诉了我们:因为他们决不婆婆妈妈,决不粘粘搭搭,一针见血,一刀两断!而是因为朱自清爷爷写作之妙。他的文章,能用平凡、不华丽的词来打动读者,打动读者的心。让我十分佩服!

朱自清爷爷的这篇《白种人——上帝的骄子》,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很清楚地明白:无论是白种人,还是黄种人或黑种人,都是平等的!

我渐渐喜欢上了朱自清爷爷的作品。他的文章充满了真情实感!

散文读后感 4

这个暑假我读了《冰心散文集》,其中我最喜欢《母亲节》这篇文章,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

《母亲节》讲的是这样一个小故事:一对失去了父母的贫穷小姐妹,在母亲节那天,受到了一些无知的同学的冷嘲热讽,她们一颗伤心、寂寞的童心变得更加无依无靠,但她们没有因此而被命运所打垮,而是重新振作起来。读了这篇文章,我不禁流下了热泪,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她们失去了爸爸妈妈,只有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姐姐为了妹妹,只得靠自己的一双手出去赚钱,来养活自己和妹妹。比起她们,我们的生活实在是太优越了。我们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有爸爸妈妈精心的呵护,还有良好的学习条件。我们不应该生在福中不知福,而应努力认真学习。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更是人身中不可或缺的的一部分,文中的母亲也像天底下的母亲一样,关爱着自己的孩子,但却显得平淡无奇,就像书中说的就像山上一株不起眼的小野花,没有玫瑰花的热情奔放,也没有茉莉花的迷人芳香,但却自然纯洁,用自己的纯朴默默的装点这个世界。无论是谁,没有了母亲,就会无依无靠,就像文中开头所说的没妈的孩子像棵草,所以我们要经常关心这些没有母亲的孩子,让他们的感到温暖和快乐。

文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对小姐妹,在命运前不低头,在困难前不弯腰。他们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我。自尊和坚强的小女孩从妈妈的临终前的遗言里,获得的生活的勇气和信念。“不要怕!振作起来,妈妈的遗愿就是我们能够茁壮成长力量!”姐姐用这样的话激励着自己和自己的妹妹,让妹妹重新振作起来。我相信,姐妹俩心中的太阳重新升起来,把光明带给所有的人。我们也要向她们两姐妹学习,学习她们的坚强,记住,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学习,将来回报社会。更要报答咱们的妈妈!

我读了冰心散文集里面的腊八粥一文,感受到了冰心奶奶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来纪念自己的长辈,她很懂得感恩。她在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的时候煮上腊八粥。这腊八粥不仅很美味,还纪念着周,和她的外婆、妈妈。而且,你可别小看这腊八粥,它可传给了冰心奶奶一家五代人!

但我却没有像冰心奶奶那样懂得感恩。夏天的时候,妈妈会给我送来可口的水果,并削好了皮,切成小块,插上牙签;冬天在我写作业或看书的时,她会为我端来温暖的红豆汤和热牛奶。365天,每天都不会忘记,而我有时还会觉得她天天这样很烦。夏天准备好的水果都没有吃完;冬天的红豆汤喝了几口就放在旁边……

现在,我读了冰心奶奶写的腊八粥,觉得以前对妈妈做的事,一点也不体谅妈妈,一点也不懂得感恩。我想:作为四年级的小学生,应该要学会感恩,懂得感恩,这样才会有一颗感恩的心。

以后,我一定要想冰心奶奶一样,拥有感恩的心,拥有最高尚的品质。

散文读后感 5

再一次一口气把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读完,心中又一次莫名的嫉妒。在这本书里,有我向往的生活。即使在荒无人烟,物资匮乏,语言和文明都不相通的沙漠上,三毛这个聪明的女人,总是能把“罗马城”建在沙地上,能让天堂鸟在沙漠里燃烧。

她该需要怎样的勇气呵!一个女子, 没有犹豫,没有迟疑,不顾众人诧异的眼光。那该是一个多么随性的女子。连她自己也说,“我在这个世界上,向来不觉得是芸芸众生里的一份子,我常常要跑出一般人生活着的轨道,做出解释不出原因的事情来”。三毛是聪明的,她不会让自己被束缚在一片狭小的天地,她由来向往自由,喜欢我行我素,所以才会有《撒哈拉的故事》,所以才会有在她装点下异常美丽的沙漠。要知道,摆脱尘世的束缚,只做自己,没有一颗坚定的心与非凡的勇气,是万万不能做到的,纵使做到了,亦不能坚持下去。但我们的三毛做到了。

散文读后感 6

林清玄说:“等我站在竹林前面时,整个人被天风海雨似的音乐震摄了,竹林像一片乐海,波涛汹涌,声威远大,那不是人间的音乐,竹林中也没有人家。竹子的本身就是乐器,风是指挥家,竹子和竹叶便是演奏者。”

读了林清玄的随风吹笛,仿佛也身临其境,看到了满眼翠绿的狂风不止的竹林波涛,阴云密布的风雨交加,再加上竹子生机勃勃的摩擦生籁,这一切,真是竹林大自然的宏大交响乐。风雨中的笛声遥远、高扬、广阔、悠长。

真正聆听了一堂林清玄老师上的音乐大课。

自己不懂音乐,更不会任何一种乐曲,十足的音乐门外汉。正因为这样的无知才无畏,不自量力的一向想选取一种乐器来学习。想学会了一种乐器,就能够寄托心灵的期望。

因为竹笛携带的便宜。无论是在高高的山岗上,无论是随风荡漾的湖泊上,竹笛都能够迎风而立,尽兴优雅的演奏。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因为竹子的品格,而毫不犹疑的选取了竹笛的学习。

竹子是高洁、刚直、谦逊,不亢不卑,潇洒处世,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征。竹子清幽,默默无闻,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更是我的喜爱。

虽然一向立志学习吹竹笛,但由于太忙,也由于不善安排日常计划,吹笛学习计划,多少年来一向被耽搁着。遗憾中的遗憾。人生不如意事常有七八九,逃避现实时就这样安慰着自己。有时,真是痛恨自己的妥协主义。

还是说点阳光的话题吧。

大自然是秀丽的,大自然是时刻变化的,大自然中的竹林宏大交响乐,更是震撼人心的。透过读随风竹笛,更要抛弃上面阿Q想法。用用心的人生态度好好去感悟自然,融入自然,过好生活的每一天,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具有竹子高洁、刚直、谦逊,不亢不卑,潇洒处世的高雅品格。

散文读后感 7

喜欢毕淑敏的散文,是因为读过她的很多作品都会让我心情异常的平静,平静之余又会静下心来思索很多人生的问题。她的《鱼在波涛下微笑》让我懂得:人生所有的问题,都是关系的问题。在所有的关系之中,你和你自己的关系最为重要。它是关系的总脐带。如果你处理不好和自我的关系,你的一生就不得安宁和幸福。你可以成功,但没有快乐。你可以有家庭,但缺乏温暖。你可以有孩子,但他难以交流。你可以姹紫嫣红宾朋满座,但却不曾有高山流水患难之交。

你会大声地埋怨这个世界,殊不知症结就在你自己身上。

你爱自己吗?如果你不爱自己,你怎么有能力去爱他人?爱自己是最简单也是最复杂的事情。它不需要任何成本,却需要一颗无畏的灵魂。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完满的,爱一个不完满的自己是勇敢者的行为。

处理好了和自己的关系,你才有精力和智慧去研究你的人际关系,去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烂额,就像一个五内俱空的。病人,哪里还有多余的热血去濡养他人!

在水中自由地遨游,闲暇的时候挣脱一切羁绊,到岸上享受晨风拂面,然后,一个华丽的俯冲,重新潜入关系之水,做一条鱼在波涛下微笑。

散文读后感 8

你们看过《叶圣陶文集》吗?它是我国著名作家叶圣陶爷爷的文集。

我最喜欢《小白船》一文,因为它把我们小孩那种纯洁善良、简单的心灵通过一段段简短的对话,一个个小小的动作表现了出来。它不用“之乎者也”、“子曰”之类的词句,而用的是通俗易懂的句子,让我们感到亲切自然,似乎是叶圣陶爷爷在给我们讲一个有趣的故事。但作文不一定就是你一言,我一语的,也不一定就是只有一段一段的旁白语言,也可以把歌曲、诗词加进去,如第9自然段的《鱼儿歌》,它只是一首儿歌,却把孩子们不想残害任何一个生灵的思想写得淋漓尽致。

看看文中两位无忧无虑、天真无睱的主人公,再看看我们这些标准的“现代版山顶洞人”;看看那里清可见底的小河,看看黄色的萍花,看看那些可爱的小动物,再看看长江、黄河以及辽阔的大海现在变成了什么样?

《小白船》只是一个童话,但它是纯洁的,是活泼的。我喜欢它!

散文读后感 9

林清玄是台湾高雄人,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所以我在网上精挑细选,终于买下一本绿色封面的《林清玄散文》。

林清玄写的散文每一个故事里都有一个大道理。就比如第一篇散文《月光下的喇叭手》主要讲的是一位喇叭手喝醉了酒,于是叫作者也去喝,当作者了解到他是给死人吹喇叭的,他却仰天大笑了:“人到底免不了一死,喇叭一响,英雄豪杰都一样。”离别时老人还是吹着喇叭,作者唱着歌。因为他们都是远离故乡的人。让我们明白离开故乡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啊!现在也有很多打工者离开了亲爱的故乡,想必他们也会遇到同样伤心、难过的事情;而我现在全家都生活在杭州,杭州做为我的第二故乡,我应该是多么的幸福啊!

人喜欢喝茶,也喜欢品茶,林清玄同样喜欢品茶,而他的朋友常常想把“两味合一味”,也就是把乌龙茶和铁观音合二为一,把优点融合,消除它们的缺点。这让我想到了一句古话“尺有所才,寸有所短”。我的缺点是粗心,优点是直率,如果我学习妈妈的仔细,妈妈学习我的直率,这样不就“完美”了吗?我这样想到。

林清玄写的散文,有好笑的、生动的、感人的,《林清玄散文》让我百看不厌,希望你们也会喜欢上这本《林清玄散文》。

散文读后感 10

《匆匆》一文,是朱自清先生有关时间的脍炙人口的一篇散文。他用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他对时光流失的无奈和惋惜,也教育大家要珍惜时间,尊重时间,奋发向上,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文中: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大家的�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去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利利的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在见,这算又溜走了1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声音,也没影子。”等语句,道出了朱自清先生珍惜时间和生命,惋惜时间流逝的心声。

时间正如朱自清先生写的那样,在大家不经意间就悄悄的溜走了!上课时脑子走神、写作业时发呆、做事有时往后拖、吃饭时为了看电视故意磨蹭时间。凡此种种,都能证明,时间被一分一秒的浪费掉了!所以,大家要把时间合理运用,把每一秒都用在对自己有益的地方,只有如此,大家才能做到,“今日事,今日毕”,才能把每一天都过的有意义,才能在生活的道路上获得一个有一个成功!

盛年不再来,1日难再晨。准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以后,我要在平时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好好珍惜每一分每一秒。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多念书,多写作,时刻与时间赛跑,一块奔向美好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