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作文体裁 > 读后感 > 读后感红楼梦500字【热门15篇】正文

《读后感红楼梦500字【热门15篇】》

时间:

读后感红楼梦500字十五篇

读后感红楼梦500字 篇1

今天,我读了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小说之一《红楼梦》,它是经典的作品,我读后,感触很深,全书102回,前八十回由曹雪芹所作,后四十回据说是高鹗续写。《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围绕两个主要任务的感情纠葛,描写了大观园内外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通过这些爱情悲剧反映当时封建社会的法律,道德,婚姻等方面的社会问题。

我最喜欢里面的人物是凤辣子——王熙凤,她精明能干,做事认真,性格爽朗,是事业型的女强人,我崇拜她。里面描写的人物生动细腻,栩栩如生,让人觉得他们就生活在我们周围。也反映出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要努力学习,研究学习中国古典文化,让中国文化在全世界发扬光大。

读后感红楼梦500字 篇2

读《红楼梦》,读到我最后满心情节都退潮而去,只剩下干枯的残念,只觉人情淡漠不可自胜。看一脉而承的人勾心斗角,画眉描眼,不由便仿佛已是七旬老妪,炎凉世态打在略有钝重的心上,也只剩下迟钝的痛觉。原来多少嬉笑驽骂,多少月明风清,多少依顺体己,通通都是戏台上虚晃的一枪,犹剩看客叹息不觉反倒显得矫情了。看那王夫人提携探春,待庶出的她那般好,也不过是愿在周姨娘面前再赢一句:儿子比不了儿子,女儿攀不上女儿,饶剩一个探春也是“亲外”,这样的胜负快感不知给了她几多满足。更何况滩春的能力对她一直都“有用”:管理家政有用,针锋对决有用,嫁个外番王爷更有用。过程和结果,细节与概况一样折腾人,谁也无心照看一个“别人”。人存于世上,或多或少都在偏袒自己,现世的我们并没有比多少万年茹毛饮血的先人更善良与更文明。还有那厉害了一辈子依旧两手空空的琏嫂子,持家几年,连猫狗都厌弃,丈夫不爱婆婆不疼,哈着脸欺下媚上掉价儿带伤的还不是自己。一个女人的心并不大,谁放着软香温玉不要去做劳什子铁血娘子,谁有犯得上撒泼放野做戏给别人看。亏空、尤二姐、抄家、丈夫远谪,几场情景剧闹下来,多厉害的角儿也只是在病榻上捧个药罐子,身边的丑角倒是脱了面具上演大反转。谁尚且不会自甘变作冰,又岂得是谁做的女子呢?浮生真的那么丑陋而可鄙么?看着金钏儿投井,我们自我安慰如今还得一夫一妻制;贾珍和尤氏貌合神离亦可辩驳爱情的坟墓并不多。当下,对于此种残忍,我们默认了。寻求解释和出路,创造反驳以求开脱,从来都只发生在我们“设该命题成立”之际。或者真如史铁生所言,人不仅是被抛到这个世界上来的,而且是被分开来一个一个抛的;或者只是生物学上定义的人类之间天然的竞争关系;或者我们内心从未辍耕预设的自留地;或者曹公已经明示生死悲凉。

读《红楼梦》,读得指尖眼梢都是心伤。在那样的明朗之后突觉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绝望。所谓困兽,所谓虚妄,所谓清空,统统都不是词,它们已经越过我们自身,抵达不能言说的真相。而我们依然在别人的故事和自己的悲怆之中,兀自掉下泪来。

读后感红楼梦500字 篇3

在头一回吟诗中,大伙儿都埋头写着诗,可是黛玉既不念叨也不泼墨,宝玉劝其快作,怎奈自己还要写,只催了几声,就理自己的去了,谁知黛玉早已胸有成竹,不紧不慢地写了出来,果然一鸣惊人。

虽说宝玉提醒黛玉是出于关心她,但是黛玉本来就有些傲气,很少见她弯腰低头,在众秭妹面前扮演着孤傲的角色,那就让这种“风格”延续下去吧,峭壁上一块嶙峋突兀的怪石,硬是凿成了和其它一样的石头,岂不太俗了?

刘姥姥也算是个倒霉的家伙,原以为来贾府可以捞它一把,可是被凤姐鸳鸯整得够呛。

就拿贾母宴请宾客来说吧,刁钻的鸳鸯跟凤姐串通一气,让刘姥姥在大家面前出尽洋相,这种打肿了脸充胖子的生活可不好过吧?

再后来,大家一起行令,刘姥姥她是乡下人,怎么会有这种出什么对什么的能耐呢?而鸳鸯还是咄咄逼人,又令刘姥姥成了大家的笑柄。

人活在世上一定要有尊严。

读后感红楼梦500字 篇4

典雅的语言,有趣的故事,各具个性的人物,构成了我国这一不朽的著作——《红楼梦》。它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它还是中国小说文学难以逾越的巅峰。

《红楼梦》主要记述了一个发生在富贵人家的故事。首先起自宝黛的前世情缘,最后结于宁荣二府的衰败,这之中的过程令人时不时摇头叹息,同情他们的遭遇。

我同情宝玉和黛玉的遭遇,他们本是知己,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和追求,他们都鄙弃功名富贵,追求自由,富于反叛精神。但是他们有情人最终却被活活拆散,最后,还是生离死别。

宝钗也值得人怜惜,她嫁给宝玉,可这宝玉却独独钟情于黛玉,无情地出家了。她成了寡妇。她相貌本十分丰美,讨人喜欢,而且又大方不小儿气,比那黛玉好上一千万倍,这宝玉怎能如此狠心呢!

我也很喜欢凤姐,虽然很多人说她心狠手辣,但是我很敬佩她。她做事雷厉风行,她能将贾府管理得井井有条,为人大方,办置事情巧妙稳当细心。这凤姐还有引人发笑的功夫,常使我乐开怀。

在《红楼梦》中,似乎所有人的命运最终都是以悲剧终结,不过也许这就是当时的现实吧,富贵一场可真是“梦”啊!

读后感红楼梦500字 篇5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一本值得我们好好品味的好书。

在《红楼梦》中,作者写了近一千个人物,但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被人称为“女曹操”、“胭脂虎”的王熙凤。

别看王熙凤貌赛天仙,她可是真正的面艳心狠,对待下人是心狠手辣,绝不留情。在秦可卿刚刚去世不久,她被请到宁国府来料理家事。她刚去,就把宁国府管理得井井有条。一次,有一人迟到了一会,凤姐不念脸面,让人拖出去打了二十大板,还扣了一个月的银子,那人明明挨了打,还得近来叩谢,凤姐说,以后再迟了翻倍挨打。大伙知道了凤姐的厉害,个个都服服帖帖的。

但是恶人终有恶报,这位女霸王的下场是很悲哀的。这一切都是她自取灭亡。

虽然我还小,不是很能读懂,但《红楼梦》里还有许多故事值得我们一读哦!

读后感红楼梦500字 篇6

《红楼梦》可以说是一部含笑的悲剧。它不止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荣华走向衰败的三代生活,而且,还大胆的控诉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无耻和堕落,指出了他们的种种虚伪、欺诈、贪婪、腐朽和罪恶。它不单指出这一家族的必然崩溃和死亡,同时也暗示了这一家族所属的阶级和社会的必然崩溃和死亡。曹雪芹笔触下所创造和热爱的主人公是那些敢于反叛那个垂死的封建贵族的形象,是在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牺牲者。一边是木石前盟,一边又是金玉姻缘。一边是封建社会下必然追求的功名光环,一边是心驰神往的自由之身。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爱情故事浓缩了这场较量的全部硝烟。在面对封建礼教下的种种迫害和冷漠,甚至以生命的付出为代价。质本洁的追求始终不弃,我们感叹贾、林两人爱情的悲剧的时候,看到了造成悲剧的一个重要因素:林黛玉的清高的个性,她的个性与当时的世俗格格不入,无法与社会“融合”。她的自卑情结正是她自尊的体现。也是她悲剧的开始。

当然,这本书不单单是一本爱情小说所能概括的。作者为写此书,寒窗几十载,对医药、园林、建筑、书画、诗词、烹调、服饰、花草、古董等,都有所研究,读这本书,可以让我们的文学素养得以提高,知识面也可以得到开阔。

《红楼梦》就如同清茶一般,需待慢慢品尝,才觉香醇!

读后感红楼梦500字 篇7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 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枉凝眉》

经常从妈妈的嘴里听到这首好听的歌,后来才知道这是电视剧《红楼梦》里的经典歌曲。被歌曲打动的同时,总想看看《红楼梦》究竟是什么故事,前一阵子,哥哥给我拿来了这部名著,我才有幸拜读了这本书。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荣华走向衰败的三代生活,而且还大胆地控诉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无耻和堕落,指出他们的种种虚伪、欺诈、贪婪、腐朽和罪恶。故事讲述的是从小体弱多病的林黛玉来到了荣国府,渐渐与贾政之子与生俱来通灵玉而性格顽劣的公子贾宝玉相恋,又因凤姐从中使用掉包计,使得贾宝玉娶带有黄金琐的薛宝钗,让林黛玉吐血身亡,贾宝玉从此心灰意冷,看破红尘,遁入空门的故事。 作者曹雪芹通过《红楼梦》,揭示了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也表达了他的不满与愤怒。

这部名著让我看的是眼花缭乱,摸不清头绪,光人物都让我难以记住,我决定要继续研究它,多读几遍,用心去领会古人的文采。

读后感红楼梦500字 篇8

这周,我看了一本很了不起的书——红楼梦,这本书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精品巨作,作者是清代杰出的小说家——曹雪芹,不过,这本红红楼梦并不是原著版的。

这本书的主人公一共有16个,如——贾宝玉、薛宝钗,林黛玉等人,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人就是——林黛玉和贾宝玉。林黛玉是林如海的女儿,林黛玉自幼聪明,言谈举止与众不同,所以,林黛玉的父母视林黛玉为掌上明珠,可不幸的是,林黛玉9岁时,林黛玉的母亲就因病去世了,我为林黛玉感到可惜,要那个时候,华佗神医还在世的话,那该多好啊,世人就不会因病去世了,后来,孤苦的林黛玉住到了贾府,才认识了贾政的儿子——贾宝玉,贾宝玉是个奇怪的男孩,按理说,男孩应该喜欢和男孩玩,可贾宝玉不一样,贾宝玉喜欢与女孩玩,并且,贾宝玉出生的时候,嘴里衔着一块美玉,上面刻着许许多多的字,正面有,反面也有,我正想亲眼看看这块美玉。

读了这本书后,我又知道了红楼梦原名石头记, 可能是因为时间的关系,才会使石头记改名为红楼梦的吧。’

读后感红楼梦500字 篇9

乳白色的月光下,我捧着?红楼梦?读。不知不觉间,我也恍惚走进了“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红楼梦。

一个身着白衣的女子款款走来,在我迷离的眼中愈见清晰。“黛玉”我唤她,握住她冰冷的手,望着她满脸的泪,我的泪液夺眶而出。

“黛玉,当我读到你时,我便深深的被你折服。你的高傲纯洁,你就是一株芙蓉花呀!”黛玉微微一笑,刹那间,漫天飞舞的桃花飘落,一阵花雨把我俩包围。那浓烈的粉红一片片从我身边划过,我轻轻的说:“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黛玉那布满泪珠的脸,在桃花的映衬下格外倾城。

“黛玉,你在下凡是知道你的结局吗?”黛玉一笑。“当年神瑛侍者得浇灌才让我得以重生,都一直没有机会报答他。无论结局如何,我已经将一生眼泪还给她了。”黛玉缓缓的说着,我却痛哭。“这世界对你太不公平了,寻求真爱有什么错?”

“我与那个时代不符,这是我的命。我必须接受。”她的泪,一滴滴流到我的心里。

“黛玉,你是幸运的。你的纯正高傲与具受世俗的玷污,倒不如‘质本洁米还洁去’,回到太虚幻境,继续做自己纯洁的仙子,保持自己的天性。”“黛玉,你的勇气,你的高洁,虽然被那个时代所不咎,但却是那个时代最腐朽的镜子呀!”

“谢谢,这是我的命,这是封建社会的悲哀!”一阵风吹过,他便随风而去,一袭白衣在视线渐渐消失,那漫天飞舞的桃花在天地间盘旋。我落泪了,不只是为黛玉,还是为社会。

猛然一醒,发现书本一片潮湿。

读后感红楼梦500字 篇10

《红楼梦》既是一支绚丽的燃着理想的青春的浪漫曲,又是充满悲凉慷慨之音的挽诗,婉约含蓄,弥漫着朦胧的诗意。书中塑造了一大批红粉佳人,她们有着如花的容颜,但是她们却成了那个时代的悲剧。由极尽华美到凄惨离去,是宿命,纵有千般留恋,万般不舍,却也无可奈何。读《红楼梦》是在寻找美,那种美飘荡在暮春的庭院,锦屏人闲愁万种,正对着流水落红,无语怨东风,胭脂泪,流泻的是韶华的悲哀。黛玉步履似垂柳晚风前,走入桃花林,满阶台衬落花红触动了她的心事。“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她嗟叹着,她的人生亦如桃花一般单薄,风一吹就散了。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黛玉葬花的那股柔情,将美推向了顶峰。

《红楼梦》不仅是青春幻想曲,还是一部家族兴衰史,政治的黑暗,世风的低下,人心的良莠,都在这部作品中得到体现,贾府的衰败使这本书的寓意更加深远,由此可以看出曹雪芹的人生道路是坎坷的。正因为它有着坎坷的命运,所以反映的社会更加广阔。读《红楼梦》,仿佛进入这迷宫似的大观园时,在尽情观赏这绚烂缤纷的景色与那花团锦簇的裙钗时,只有认准“文学”的路标,才不至于迷失途径,满载而归。

读后感红楼梦500字 篇11

提起《红楼梦》,人们总是想到电视剧,我个人颇不以为然。我认为一部好的小说,电视剧是演不出来的。电视剧眼的只是情节,而其中的感情是极难把握的。而且,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观众却只有一个林黛玉,这时电视剧之所以不能称之为文艺的原因,他的画面感太强了,让人无法联想到别的。再者说,电视剧怎能不参杂着导演的感情?所以电视剧是万万不能代替原著的。《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文学的最高峰,经久不衰,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总之我建议大家都读读他,他真真正正是一部好书!

如果要分析一部小说就一定少不了人物分析。红楼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林黛玉,这个人物我一开始是怎么读怎么讨厌她,但读者读者确实不由自主的喜欢上他了,我最讨厌的人就有很多了……

《红楼梦》的经典不仅仅是因为他描写了许多生动的人物,还是因为它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红楼梦所处的年代是中国最黑暗的年代,社会的矛盾不仅仅是婚姻自由问题,矛盾存在与社会的方方面面,红楼梦看似隐晦其实一针见血的揭露社会的矛盾。这就是《红楼梦》的魅力。

读后感红楼梦500字 篇12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曹雪芹是中国古代四大著名之一。名霑,字梦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 、芹溪。祖籍辽阳,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 白旗“包衣”人。

《红楼梦》里面的人物各有个的特点 。给我印象深刻的有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 贾宝玉这个人由于从小被祖母和母亲溺爱而造成每日与女孩儿们玩乐,不顾学业,而且多愁善感的特点,但也是因为这样,他的父亲贾政才会不喜欢他,宝玉也很害怕他的父亲。而林黛玉和贾宝玉是真心相爱的,但父母却不同意。 林黛玉也是多愁善感、经常落泪,都说她心眼小,可是只有她才拥有贾宝玉这个知己。 王熙凤是最泼辣张狂的一个了,她经常让人说不出话来,并心直口快。

读了《红楼梦》这本书,我很佩服曹雪芹,因为她把《红楼梦》里的人物都描写的栩栩如生。

读后感红楼梦500字 篇13

这里鸳鸯见邢夫人去了,必在凤姐儿房里商议去了,必定有人来问他的,不如躲了这里,因找了琥珀说道:“老太太要问我,只说我病了,没吃早饭,往园子里逛逛就来。”琥珀答应了。鸳鸯也往园子里来,各处游玩,

不想正遇见平儿。平儿因见无人,便笑道:“新姨娘来了!”鸳鸯听了,便红了脸,说道:“怪道你们串通一气来算计我!等着我和你主子闹去就是了。”平儿听了,自悔失言,便拉他到枫树底下,坐在一块石上,越性把方

才凤姐过去回来所有的形景言词始末原由告诉与他。

这段说到为躲尴尬的鸳鸯来到大观园,不巧遇到出来闲逛的平儿。平儿为显摆自己消息灵通,一句“新姨娘来了!”把这个心里正不自在又无计可施的鸳鸯惹毛了。

平儿是贾琏的妾,算是半个主子,此刻又兼任了荣国府当家奶奶王熙凤的助手,在众奴仆面前正是权势熏天的时候;而鸳鸯虽然是家生奴才,但却是贾母最信任的大丫头,贾府的头层主子们也轻易不愿意得罪她。而这种

情况天长日久、日积月累下来,鸳鸯学会了利用自己的区位优势谋生存的方法。

正因为如此,鸳鸯面对平儿的取笑,又气又急,张口就说要去找“你主子闹去”。

鸳鸯气急之余的这句话,既有威胁的意味,也有俯视的角度,加上贾琏凤姐夫妻日常面对鸳鸯时还有三分客气,平儿听了之后自悔失言。

平儿和贾琏、王熙凤一样,也不想得罪这么一个特殊的丫头,因此听鸳鸯这么说,也觉后悔。但是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那是无法收回的,只能想办法补救。

平儿补救的方法非常简单,还是老套路,向人泄露主子的秘密,以换取对方的信任。这次,“便拉他到枫树底下,坐在一块石上,越性把方才凤姐过去回来所有的形景言词始末原由告诉与他。”

之前我们就说过,平儿的好人缘是怎么来的?全靠出卖主子的秘密而来。这一段不过就是一个佐证罢了。

说实话,我越来越不喜欢平儿。

读后感红楼梦500字 篇14

《红楼梦》是悲剧,但在人类对美好的人性、人情和美的追求上确实胜利的。它集中了人性最本质的东西——人的生命是脆弱的,心灵也是脆弱的,就如林黛玉那样。

“两弯似蹙非蹙柳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如此美人,最终却落的个忧郁而死,只因她一心追求爱情的永恒与唯一。

宝黛的爱情源自太虚幻境中的木石前盟,再加上红尘中的两小无猜,双方遂有了私订终身的意愿。从一开始的一见倾心到后来的心心相印,以及最后的心灰意冷。他们爱情的产生与发展正是两颗纯洁高尚的“心”相互碰撞沟通和彼此认同的过程。但在一个封建的大家庭里,这只能存在两颗真诚的心间,双方的爱情没有任何的承诺和物质保障。

宝钗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纠葛体,是一个委婉内敛的人她从小受到正统教育的熏陶,深受封建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毒害,为人行事遵守三从四德,纲纪伦常,但实际上她对诸如《牡丹亭》、《西厢记》等禁书了然于胸。宝玉和宝钗的爱情一开始并没有得到贾府上下的默许,实际起初贾母也许更倾向于黛玉或是宝琴。但随着情节的发展,宝钗和宝玉的爱情才得到了贾家上下的心照不宣。

“贾宝玉奇缘识金锁,薛宝钗巧合认通灵”。他们的爱情是大家认定的金玉良缘,是建立在世俗的物质基础和家族利益上的爱情,也是造成他们悲剧性结尾的原因之一。

为了真爱的人可以抛弃一切世俗名利,甚至可以背上不仁不义不中不孝的罪名。这就是作者曹雪芹对精神爱情的高度赞扬。后来宝玉中举,宝钗怀孕,可他却遁入空门,说明作者在精神追求和世俗情感方面的矛盾,也集中体现作者坚定崇高的爱情观。宝黛的爱情是个大悲剧,宝玉和宝钗的爱情也是个大悲剧,曹雪芹对两者结局是矛盾的,但无疑都寄予了深切的同情。曹雪芹曾惨痛地写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寞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爱情既是生活中的幸福之源,又是逃避人生的避难所。在《红楼梦》里,爱情是宿命的,爱情本身就是悲剧,是人的悲剧,是人的世界的悲剧。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只不过是两种悲剧的不同表现形式而已,在本质上是相通的,那就是它们都是理想追求与现实世界的相互冲突,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们生活在由情感的锁链所组成的世界,而在情感的锁链中,必不可少的是爱情这个环扣。在红楼梦,在大观园里,爱情是永恒的,永恒使我们选择了它,永恒的爱情成了可塑性的话题。它引起了我们对人性的思考,对生活的思考。

人活在世上,虽然有许多烦恼和痛苦,但是我们却从没有放弃过追求理想和美,曹雪芹是这样,我们也应该是这样,历史正因为这样而继续向前发展。

读后感红楼梦500字 篇15

部旷世奇作掀起了一场时代的热潮;一首绝韵的史诗唤醒了一种葬花的美妙。

在这部古典名着中,那顽世不恭痴狂的贾宝玉,心思缜密,似弱柳扶风的林黛玉,热情善良,却又不答心机的薛宝钗,还有那巧舌如簧、最善察言观色的王熙凤,她们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出生就被寄予厚望的贾宝玉,此生却不爱“江山”爱“美人”,那种古怪的性情似好非好,似坏又非坏。他视功名如粪土,有着文人的洒脱与个性,却始终离不开世俗的牵绊,这还真是个碌碌庸庸、无所作为之辈。

而那自幼丧母,家道中落的孤女林黛玉,更是命运坎坷。不仅体弱多病还多愁善感,最后竟因心爱之人与她人成亲而在病榻惨死。黛玉虽才华横溢,但封建社会却阻了她才华的施展,竟让她这身好文采随棺而去。

从最初的无限风光到后来的吐血而亡,凤姐的这一生可真是大起大落。当初她百般算计,借丫鬟秋桐和大观园众多丫鬟之口——借刀杀人,将那贾琏私自取进门的尤二姐致于死地;而现如今,凤姐却因银钱不周,无法为贾母操办风光丧事而遭众人嫌弃、责骂,最终心怀怨恨,吐血而亡。这还真是一报还一报,前日她借众人之口杀死尤二姐,今日她也死在了这难堵的悠悠之口中。

薛宝钗的为人着实让人着摸不透。她看似单纯无害,却是个颇具心机的人。从那“金玉良缘”的开始,就注定了她和宝玉的命运。宝钗不像黛玉那样,只知道哭,她的秉性倒和凤姐有些相像——都是善于迎合贾母心意的人,但她却不和凤姐一样刁钻泼辣。因此,薛宝钗的性子是大观园众姐妹中最奇怪的了。

贾母的丫鬟她都各有各的个性。先说袭人,她本就合王夫人心意,又是宝玉房中的贴身丫鬟,虽有时颇俱善心,但心到底在宝玉身上。在当得知宝玉要娶宝钗时,处处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想着宝钗总比黛玉好相处,但又怕宝玉对黛玉念念不忘,宝玉要是因此有个闪失,自己也落不着个好处。

而丫鬟晴雯却是当时封建社会女子中罕见的人物。她虽有丫鬟的命,但却性情刚烈,不肯讨好巴结主子,直来直去。晴雯若生在世族大家庭里,必当是一代女中豪杰。

《红楼梦》借贾府的兴势衰败来印证那即将走向穷途末路的封建王朝的命运。这部数百年前的传世经典,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们,他们用不一样的眼光来品读这部让人为之动容的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