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作文体裁 > 演讲稿 > 诚信演讲稿 > 诚信励志演讲稿3分钟【汇总3篇】正文

《诚信励志演讲稿3分钟【汇总3篇】》

时间:

诚信励志演讲稿3分钟(精选3篇)

诚信励志演讲稿3分钟 篇1

撕掉虚伪的面具,敞开真诚的心扉,展现一个真实的自我。即使不优秀,不完美,只要拥有真实,便拥有美丽。

他有着“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有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气概,有着“安能摧眉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骨,有着“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飘逸。这一切,让他轻而易举的摘取了“诗仙”的桂冠。他的豪放不羁和浪漫飘逸让人感到他是一个和普通人一样的活生生的人,面对贬谪,他有“白发三千丈,缘愁似千长”的哀怨‘面对失意,他有“多岐路,今安在”的迷茫’面对孤独,他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寂寞。于是,李白不再是神仙,他豪迈却也寂寞。只有真实的李白,才是美丽的诗仙。

一个师范学院的大学生,毅然地放弃了城市的优越生活,到偏远地区的山区支教。面对无水无电无公路的闭塞,他无怨;面对贫困的物质生活,他无悔,他用自己的努力,一点一滴地照亮着大山深处的知识之光;他用自己的真诚,一步一步地创造着当代的愚公神话。徐本禹,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正用自己拼搏改变着山区孩子的命运

然而,当他回母校作报告,当学弟学妹们渴望听到他的豪言壮语时,他却说了一句“我快要坚持不下去……”一语既出,四座皆泣。

本以为神圣,却也艰难,一句发自肺腑的话语,让神仙般的他显露真实,然而正是那样的真实,更让人钦佩他的坚忍和执着,这正是他感动中国的所在,只有真实的徐本禹,才是美丽的徐本禹。

一个让中华骄傲的名字丁肇中,他凭着自己闪光的成果而问鼎诺贝尔奖。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他便是一个伟大的象征。然而在接受央视“东时空”的采访时,面对主持人的提问,他却连说无次“不知道”主持人无奈,只好说“我发现您用的最多的就是‘不知道’了”丁肇中认真的回答,“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知道的东西决不能说知道”一席话,不仅显示了他的严谨,更显示了他的真实和诚信。

丁肇中也有“不知道”,三个字拉进了他与平凡人的距离,这非但没有减损他的伟大,反而使他因真实而美丽。

真实创造美丽,诚实焕发美丽。拥有诚信,便拥有了美丽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拥有真实才能拥有诚信。

诚信励志演讲稿3分钟 篇2

何为诚?而何为信?诚,诚意广阔、漫天无边。信,信任无私、毫无保留。二字凝聚成了我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诚信是为人之本,拥有诚信好似拥有一片广阔的蓝天。则无诚者无信者,就如流星陨落,再无回天之力。

曾经仰望星空,对天相问:“诚信为何物?”但始终得不到回答。随着岁月的流失,渐渐感悟:诚信无处不在,世间万物正是以诚信为本。正如:阳光答应小草要永远照耀它们,阳光一直在做,这就是诚信。蓝天答应鸟儿要让它们永远飞翔在她的怀抱中,蓝天一直在做,这就是诚信……

诚信无处不在。天色渐暗,马路上的汽车依然川流不息;夜晚的街道依然灯火通明,唯一不同的是天上的烟花朵朵和所在皆是的红灯笼,它们把城市装扮的格外繁华,同时也充满了节日喜庆的气氛。我背负着重任穿过大街小巷,来到了热闹的街市。轻车熟路的来到了那个摊位,那个年过七十老人的摊位,那个老人总是微笑着把新鲜健康的蔬菜递给人们,他的脸上也总是充满满足的微笑。在这热闹的也晚里,我也随着人们来到这慈祥老人的摊位上买菜。他把新鲜的蔬菜也同样微笑的递给了我,我也同样微笑的接过了蔬菜。在喧闹的街道上

我细细数了一下口袋里的钱,突然发现老人多找了我五元钱。突然我心中冒出了一丝邪念,就五元钱就占为己有行了。但我又突然想到不行老人在外边风吹日晒,卖一天的菜也卖不了多少钱。于是我飞奔回去,把这小小的五元钱还给了老人,老人当时含着泪不停地说谢谢。我不好意思的低下头,回想起我当时的邪念,脸上路出一丝愧色。

这就是诚信,诚信无处不在。这就是我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我们要把它传递下去,让他永远存在,让鸟儿永远飞翔在蓝天,让小草永远沐浴在阳光中。诚信就是这样。

诚信励志演讲稿3分钟 篇3

当大哥把工钱交到以前工友手中的时候,兄弟俩百感交集,紧握住大哥的手说:“真是没想到,这么多年了,我们兄弟俩早已忘的一干二净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事情还的从十三年前说起。当时大哥是西安一个建筑工地的会计,负责给工地的工人发工资,每三个月发一次。陈姓兄弟俩当时在工地打工,可是他们家里出了一些事情,因此没等到发工资,提前回家了。到了发工资的时候,兄弟俩没来。当时也到年底了,大哥想,等来年春季兄弟俩来打工时给工资。

可过了春节,兄弟俩再也没来,从此杳无消息。大哥也曾多次联系、寻找兄弟俩,可是由于陈姓兄弟俩所在县撤乡并镇,一直没有结果。兄弟俩的工钱一放就是十三年。期间大哥为了生计,东奔西走,渐渐地把这事淡忘了。

今年大哥8岁的女儿在家玩耍时,无意间在床下发现了一个包,这时大哥才发现里面有封存的一张欠条和兄弟俩四百多元的工钱。他这才意识到自己的马虎,他觉得十分的惭愧,于是他就想着一定要把钱还到工友的手上。

他整天打听,可事情始终没有眉目。最后他觉得只有求助媒体来帮助自己。他找到了《宝鸡日报》的记者,没过几天终于打听到了两兄弟家的确切地址。可是得知两兄弟成年在外,只有在春节时才回家。

于是今年春节期间,报社记者和大哥一行人风尘仆仆,赶往陈姓兄弟俩的家。于是就有前面的一幕。

大哥拿出八百元动情的说:“这么多年过去了,没能把你们的工资送来,我非常内疚;按当时的物价,即使我给你们工资加上一倍,也不足以弥补你们的损失。”

兄弟俩非常感动,说什么也不肯收。但看到打个非常真诚,才勉强接受。

最后,大哥爽快对着大家说:“欠别人的东西,始终心里不安。现在,我浑身轻松!”在场的人都微笑着,不住点头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