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 > 求职文档 > 职业规划 > 职业生涯规划书6000字(精选8篇)正文

《职业生涯规划书6000字(精选8篇)》

时间:

我能够对很多事情做出妥协——对这样的现实,这样的社会……但成为一个coser对我身边的人来说本来就是一种任性,保留这最终的任性是我唯一的执着。道路艰辛但我会坚持下去。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书6000字(精选8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 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 就业 职业生涯规划

在全球经济疲软,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如何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成为社会关注的课题,所以对高职院校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在当前已是一件非常必要也是必然的工作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让高职学生结合个人自身情况以及眼前的机遇和制约因素,为自己确立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并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定教育、发展计划和行动方案。

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加强高职学生就业的主动性以及系统性

为了应对日趋严峻的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形势,引导启发学生及早地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就业,职业生涯规划这种指导方法,应用到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中,对于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就业取得了,职业生涯规划不但可以提高就业力,而且从长远来看,对个人的发展也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二)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就业的质量与效率

在就业过程中经常走“弯路”的学生往往是缺少职业生涯规划的学生,他们由于职业目标模糊,缺乏自我认知,在就业过程中盲目就业和择业,直接导致的后果是人职不匹配,接下来的就是草率跳槽。在就业指导课上,经过系统职业生涯规划的学生一般都有明确的职业定向,对第一次择业往往都很慎重,能在真正双选的基础上找到一个相对适合自己的职业,并且对于选择的职位有个长期的规划,从而避免了因人职不匹配而导致的总是处在不断求职的状态,少走很多“弯路”,提高了就业质量与效率。

(三)有利于高职学生职业道路的长期发展

职业生涯规划能够使高职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和完善自己,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和职业发展道路,并且在未来漫长的职业生涯过程中,运用适当的方法、运用调整反馈方案,让有限的职业资源优化组合,同时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增强学生对职业生涯的控制力和管理能力,帮助自己实现更加持久高效职业生涯。

二、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的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主动规划的意识不够

高职院校把职业生涯规划纳入就业指导课程,通过就业导师来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但是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强烈的个人导向性,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必须由学生自己来主导。现在高职院校的学生把职业生涯规划当成是一种作业,一种任务,草草了事,没有很好的利用这个工具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形式大于实质。

(二)职业生涯规划导师的专业性不够

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个浩大的工程, 导师们必须要有专业资格。许多高职院校没有专门的职业规划师, 一般是由做学生工作的老师或者辅导员来指导,这些指导者在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是缺乏的。导师的专业性缺乏也会导致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质量下降,所以高职院校要培养或者引进专门的职业规划师。

(三)职业生涯规划的系统性与延续性不够

职业生涯规划要从大一开始循序渐进的展开。大一阶段树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大二阶段要确立基本方向、培养相关素质,毕业生阶段要努力实现制定的目标。所以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现在高职院校所做还仅仅停留在让学生形成一份职业生涯规划书,对于形成的过程以及制定出来的职业生涯规划书的后续执行都没有很好的跟进,这也会导致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的形式化。

三、高职院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措施

(一)切实引导学生主动树立和增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在于寻找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职业, 实现个体与职业的匹配, 体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许多学生可能心中已经形成了对未来职业的一种设想, 但是他们往往可能就业目标定位过高, 过于理想化。这不仅影响学生目前的就业, 而且会对学生以后的职业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增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能够让学生准确地评估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并且结合自己的兴趣、个性特征、经历等, 对职业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分析, 从而找到自身需求与社会需求的最佳契合点,最终确定最优方案。

(二)系统的建立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体系

职业生涯规划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不应该临到毕业才开始着手, 所以在学生进入学校开始就要开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活动,引导学生在一年级了解自我, 确定职业目标,二年级有目的地提升职业修养, 三年级初步完成从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整个大学期间是一个体系,具有递进和延续的过程,是一条线而不是一个个的点,系统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才能切实有效的指导学生就业以及促进学生职业生涯的最优化。

(三)建立专门的指导机构和师资队伍,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服务

学校层面设定专门的负责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指导机构,培养拥有一批具有专业化水平的职业生涯规划师队伍。通过人际交往、自我反省、沟通交流、心理测试、心理训练活动等手段,帮助学生了解自我;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开设职业生涯规划专题讲座,制订学生生涯发展计划和培训方案;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职业环境,包括行业、职位、工作性质、工作内容、职业道德要素等。

参考文献

[1]杜映梅。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2]陆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讨[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3]何泽彬,徐文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分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职业生涯规划书模板 篇2

近年来,由于社会思潮的多元化,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普遍面临新的挑战,《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担负着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个人职业定位以及今后的就业指导等任务,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思想的动态变化,为此,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一、当前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现状

1.学校不够重视,课程定位不准确。《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在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社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择业观,传授有关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和方法,从而使学生具备职业生涯规划、发展和管理的意识与基本能力。但是,有些高职院校对这门课程重视不够,个别领导认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育挤占了专业教学的时间,要求压缩《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课时,甚至提出节约教学成本、扩大课堂教学规模的观点。

实际上还有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仅在毕业生中进行,内容一般是提供招聘信息、解说就业政策、指导求职简历制作、组织招聘会、模拟面试等等。这些仅仅能给毕业生在就业前以应急帮助,满足他们求职时的部分需求,但是从一个人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来看,却忽视了早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2.教学形式单调,课程的内容体系设置不成熟。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教学形式途径单一,主要是课堂教学,缺乏系统地考核和质量评估体系,不能保证教育的普遍性和经常性,课程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不强,一些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虚、空、烦,单纯枯燥的说教容易引起他们的反感,而且没有经过学生自己思考的课程内容,教学过程极容易形式化,学生难以学到自身理解消化的知识,从而产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厌学情绪。

自国家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和《关于在高等学校开始就业指导选修课的通知》以来,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在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教育中摸索出一些经验,为推动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总的来说,对于职业指导课的体系和内容尚没有明确统一的结论,而现有的专家学者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也过于理论和生硬,缺乏实践操作性。

3.教师队伍薄弱,学科背景差异性明显。当前,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师资队伍组成有三种情况:一是由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专职教师承担;二是由从事党务、行政工作的领导和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团总支书记或辅导员等兼职教师共同承担;三是由少部分兼职教师承担,其中由专兼职教师共同承担的方式最为普遍。然而,职业生涯规划本身是一门实践性特别强的课程,而且职业生涯规划本身是一个持续调整的过程,它随着学生认识的深入是不断调整的。无论我们是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还是趣味游戏,都缺少真正的职业环境和人生体验,学生对专业、职业缺乏全面的认识,因而难以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有真正的指导作用。

另外,在课程的设置及管理方面也存在不够严格和规范的地方,如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够健全、投入不够多、保护性政策没有落实到位等,使部分教师的积极性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改革的思路

1.理顺课程定位,完善考核制度。《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要有准确的定位,不能把其等同于概念化的就业指导,更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毕业生进行提供招聘信息、解说就业政策、指导求职简历制作、模拟面试等方面,而应将其定位于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承载并突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功能。对《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在高职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要高度重视;要充分认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于高职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完成学习生活,促进其充分就业和获得职业成功具有的重要意义[2]。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具有知识性、实践性、现实性等特点,决定了该门课程的考核制度不可能是单一的,而应该是多角度的。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灵活运用考核方式,既不能对现有的考核方式一棒子打死,全盘否定,也不能用一种固定的万能的考核模式。应根据《职业生涯规划》课的特点,大胆探索其考核方式。现在每年暑期大中专学生“三下乡”已成为学生走出课堂,面向社会的一种主要方式,可以利用暑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做好社会调查,写好社会实践报告,这也是一种考核方式。它不仅能测评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可以测评其职业能力和应变能力。

2.丰富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首先,围绕教材,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可参与训练的“项目”。学生知识信息获取的能力不容忽视,现有书本上的文字、案例,学生大都可以通过网络媒体资料自己找到,有时会很精彩,因此,教师决不能照本宣科,要让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前提是要将教学内容进行操作项目转化,然后根据项目内容合理构建教学情境,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完成迁移,丰富“图式”内容,获得新知。在此基础上根据班级学生个性差异,运用班级教学的分组技术,建立有效的学习团队,确保学习的有序性、层次性、互补性。另外还可以编写项目任务书。职业生涯规划单元项目任务书的编写,要坚持教材内容为基础,源于职业生活,可学可练,可以评估的原则,既要内容具体,又要结合学生认知实际,重点培养学生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3]。

其次,要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建设应服从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基础性与有效性的统一。另一方面还要注重文本课程与活动课程的统一,职业生涯规划是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内容设计上,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要把呆板的、说理的文字转化成丰富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最后,为了加快推进这一新兴课程的良性发展,有关部门应组织人员对课程体系进行研究,并制定相对统一的课程标准。

3.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师资雄厚与否,是衡量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建设,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知识体系全面、教学基本功扎实、结构合理水平高的教师队伍。《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师不仅在专业上要求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知识广博,而且在教学上要求具备较高的水平和技能,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要丰富灵活。此外,人格上要平易近人,让学生尊其师,才能信其道、践其行才能实现潜移默化教书育人的功能。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专兼结合,以兼职教师为主体,专职教师为骨干。在实际操作中,《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专兼职教师可以组成“讲师团”式的教学团队,组织集体备课,根据各自的专长和兴趣选择一个专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发挥“整体作战”的优势,从而不断地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职业生涯规划书 篇3

一、前言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面对滚滚人流,看事态炎凉,这样逼着自己不得不收起曾经的稚气与天真,开始深刻的思考未来的路。在现在的社会,只有真正的人才才能称的上是真正锋利闪亮的尖刀,想成为人才应该是每个年轻人的理想。但是混混噩噩的度日子是做不到这点的,只有做一份适合自己的人生规划,正确的准确评价个人的特点和强项才能定准职业方向,重新认识自己的价值并且通过不断的学习使之递增,为自己提供前进的动力并在职业中发挥个人优势。所以,我试着为自己拟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希望她对自己的系统的职业生也规划能有领航的作用,为处于迷茫中的自己指明一条路。

二、自我分析

我现在在读大二,性格总体上偏外向,但有时也很文静内向,业余时间喜欢看电影听音乐,上网还有看书,尤其喜欢研读任务传记。我比较喜欢国际政治,喜欢用自己拙劣的政治敏感分析一下当前的形式,并偶尔发表点文章,观点有时会很偏激。平时与人友好相处,可是由于自己的性格偏直,常常由于心直口快无意中把朋友们惹生气,导致知心的好友并不是非常的多。我的优势在于我对于问题能形成自己的观点,并且经过理论证明认为它是正确的就会一直走下去,坚持自己的观点,绝不随波逐流。所幸我并不是一个顽固的人,在发现自己在这方面确实有认识的偏差和理论的错误后会真诚的道歉并虚心的接受教导。我的缺点是缺乏进取心,常常把“知足者常乐”挂在嘴边,所以积极性较差,进而导致在自己本该擅长的方面不能取得应该取得的成绩。由于从小时候形成的不良习惯,在看书尤其是自己喜欢的分析议论类书籍时只求看明白其中的意思而其中一些精华的语句等并没有尽力将其存入脑中,这就致使我日后尽管有稍微好与同龄人的分析能力,但是在撰写文章和口语表达上相对较差。口头上的不善交际又使我在与人交往中往往处于被动状态;不太活跃,不参加积极性高可以拓宽自己人际交往圈的活动如晚会,比赛等。缺乏锻炼,导致体质相当虚弱,健康是影响自己的未来的很大的问题。感情方面有所牵挂,不能完全像其他同学一样自由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在以后择业的路上,我需要顾忌的是远在家乡重病在身的爸爸和至今仍昏迷在床的妈妈,我不能离开他们。这要就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己的求职方向及地点。

三、解决自我分析中的劣势和缺点

尽管自己有的时候缺乏信心,恒心和毅力,但是凭借自己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比较清醒的认识,我相信我会逐渐的培养起自己的恒心。自己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充分重视一下性格的转化,应该正确处理内向与外向的关系。在人际交往中应该发挥自己外向的一面,争取拓宽人际关系,这样既能广交朋友又能为未来铺路。在阅读自己喜欢的对自己有帮组的书籍是既要掌握书中的观点又要学习作者的精华语言,增强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以最大程度减少体质虚弱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SWOT分析

内部环境因素

S:优势因素

1、能对未来有清醒的认识,目标较明确

2、善于思考,不人云亦云

3、逻辑分析能力相对较强,思维活跃

4、谦虚谨慎

5、做事踏实,为人善良

6、个人生活能力较强,能不依赖他人

7、有一定的政治敏感度,在一些问题上能形成自己的见解

W、弱势因素

1、人际交往中主动性差,沟通性一般

2、在一些问题上急于求成

3、懒惰行强,缺乏恒心

4、对自己信心不足,错失了很多机会

5.表达及写作能力较差

外部环境因素

O、机会因素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 篇4

一 自我剖析

1、MBTI测试结果

MBTI人格动力测试结果是INFJ型(内向+直觉+感觉+判断)

对INFJ类型的人来说,重要的是能忠实于自己的预见。在恬静的外表下,他们对人生重要大事有着更深的信仰。积极分子们(INFJ人有这种倾向)不是为了个人的辉煌或政治权利而工作,而是为了自己的事业而战!

INFJ人是不容易受人牵制的,他们在任何时候都不易被愚弄欺骗。虽然INFJ人很通情达理,并富有同情心,但是他们对朋友却是很挑剔的,这种友谊是以相互间的利益为基础的。

INFJ人对语言的熟练表达和交际的才能有自己的诀窍,再加上INFJ人的那种无需过多言语表达的敏感性使得他们能与人们很好的交往。当然,在写作,咨询,公共关系甚至政治领域都有INFJ人的一席之地。

对INFJ人的描述:

富有创造性和独创性,独立自主,细心周到,热情细腻;全球化的思想家有独特的洞察力,并有高涨的热情;细致谨慎,深思熟虑;有计划有组织,有生产能力的,有决策力的;有节制,有礼貌。

2,自我认知

优点:偏内向的性格使我少一份张扬,多一点内敛。做事仔细认真、踏实,稳重,准备充分,有条理,不打无准备之战。与同学相处融洽,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

劣势:交际能力相对较差,缺乏自信心和冒险精神,积极主动性不够。做事缺乏恒心,常常半途而费。体质较弱。

3.自我调整:

加强与他人的交流沟通,积极参加各种场合各项有益的活动,勇于表现出自己的一面,使自己多一份自信、激扬,少一份沉默、怯场。正所谓能战胜自已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已的体质。

二。环境分析

总体方面:中医在中国虽然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但目前还并不能完全被所有人接受。更有人大肆呼吁取缔中医。可见中医的路还很长,需要我们这些人为它注入新的生命力,让它走得更长更远。

学校方面: 学校有2所直属附属医院和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是所二类学校。师资及教学质量自然不能与一些大学相媲美。这就更需要我们不懈努力,以加强自身的学习实践,来实现自身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专业方面:针灸推拿是祖国医学的传统医疗手段,是中华文化中的一颗明星,堪称“中华一绝”。这种回归自然的古老医疗方法倍受国人青睐,也正在被国际医学所接受并认可,针灸推拿技术作为中医走向世界的排头兵,更受到世界人民的关注,具有不可估量的前景。

作为国粹的针炙推拿专业被大众公认为未来具有广阔就业前景的专业。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学生既会针炙又会推拿,同时还会开药方,相当于教给我们三套本领,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扩大了学生的就业范围。

学生毕业后,可到各级中医院、综合性医院及各级针炙推拿场所从事中医医疗和预防保健工作。可以自己创业开办个体特色门诊。可以参加一些评议培训班如日语、英语等到外国从事针炙推拿职业。

以上是针灸推拿专业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正文,仅供参考。若需要更专业的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请在直接免费向职场导师寻求职业指导。

针灸推拿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职业生涯规划书 篇5

职业生涯对每个人而言,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内有效,如果不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就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生命。作为大学生的我,应该知道为自己拟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把自己的未来设计好。生活和工作就会没有了方向,就像大海里的一叶小舟,迷失方向,不知所归,为了高效的利用时间,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特作以下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一)、未来职业生涯规划:

以后要想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认真学习专业课,每门专业课都要争取考高分,力争努力在学习的机会。

二是积极和老师探讨一些感兴趣的专业知识。三是积极撰写专业论文,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并在一些竞赛中获奖。

(二)、如果自己创业那就要做以下几点:

一是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到企业做兼职,或者去打工,熟悉了解企业的日常运作和管理,增加感性认识。

二是尝试创业实践,在校期间可以尝试摆地摊、推销产品,或者开一家小店,自己创业,及早体验创业的酸甜苦辣,积极参加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从宏观上、理论上为运作大企业搭建知识框架。

三是广泛积累人脉,与学校老师、企业老总、同学好友保持良好关系。学校老师特别是有较多科研项目的老师,其科研成果可以经自己包装上市;学校一般都会聘请一些著名企业的老总到学校做兼职教授或者做演讲,要努力抓住机会,学习他们的经营理念,最好能与之建立起较好的友情;此外,还可以是自己以后创业的伙伴和经营的战友。

(三)、我的成功标准是个人事务、职业生涯、家庭生活的协调发展。

只要自己尽心尽力,能力也得到了发挥,每个阶段都有了切实的自我提高,即使目标没有实现,我也不会觉得失败,给自己太多的压力本身就是一件失败的事情。

(四)、本人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看法:

1、职业规划肯定要有,但是我觉得职业规划不可能现在就定下来,周围的环境随时在变,而且自己随着不断的成熟和接触不同的东西,也会变。我以前想当官,后来想当外企白领,现在想创业,所以我觉得这个很难就定下来,更何况是在校大学生,没有任何社会阅历,谈这个就似乎有点纸上谈兵。

2、但是,虽然可能没有成型的职业规划,但是我觉得每个阶段的前进方向和短期目标要有,比如这段时间我要练好英语听力到什么水平,我要朝着什么方向努力,没有努力的方向和短期的目标,那容易虚度光阴。

3、我作为一个学生,我可能想听一些别人成功的案例,和为什么别人能取得成功,虽然每个人走的路不同,但是我想有些成功的共同点是相同的,那我作为一个学生,就可以从中学到一辈子受益的美德和优点。

(五)、我特对未来二十职业生涯作出初步的规划蓝图如下:

这十年应该是我这一生能否有所作为的时期,我计划找一个好的公司,把我的专长发挥出来,努力达到我的目标。我想那时我应该逐步迈向成功。

3.2023——

2029年

已到中年的我,事业要很稳定,如果有可能的话,开一家自己的公司,培养一些人才。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书模板 篇6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社会需求

一、引言

根据教育部、人事部综合提供的统计数字显示,2003年我国大学毕业生超过212万人,2004年达到280万人。2005年达到338万人,2006达到413万,2007年预计达到495万人!然而,据统计,按照历年的就业率,截至2000年6月,我国各类高校毕业生中待业人数有30万人左右,2001年超过34.5万人,2003年52万人,2004年75.6万人,2005年达到98.2万人,2006年达到123.9万,2007年将达到148.5万!

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就业机会大约为700万至800万个,而每年大学毕业生平均人数则大约在300万左右。就这一数字对比而言,大学毕业生理应有比较大的就业空间。但无良好的职业管理意识,不能充分根据社会需求来规划管理自身大学生涯,正是造成现今就业难的罪魁祸首!

2004年4月,北森测评网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新浪网联合进行的《当代大学生第一份工作现状调查》表明,在找到第一份工作后,有50%的大学生选择在1年内更换工作;两年内,大学生的流失率接近75%,比例之高令人震惊;33%的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第一份工作仅仅是由学校到社会的跳板;16.3%的人“没有太多考虑”就“跟着感觉走”选择了第一份工作。

一项针对北京市人文经济类综合重点大学在校大学生的调查表明:62%的大学生对自己将来的发展及工作、职业生涯没有规划,33%的大学生不明确,只有5%的大学生有明确的设计。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当代大学生面对的问题关键不在于就业,而在于如何去谋职,即通过尽早对自己的大学四年职业生涯进行管理,从而在进入社会时能顺利实现社会需求的对接。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研究现状及理论

1.美国的职业生涯规划学说

美国最著名的职业生涯管理研究专家当属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研究院的E.H.施恩教授。1978年他出版的《职业的有效管理》率先从职业发展观出发,勾勒出了个人与组织相互作用的基本图式,为我们认识个人成长和发展,组织发展与变革,管理角色与管理功能等领域的一系列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工具。由于他在书中首次提出职业锚的要领而成为职业生涯管理的经典著作。

美国著名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专家、尤他州立大学管理学系教授布鲁克林。德尔1986年出版的《管理新职业者—当代工作者的多种职业生涯成功向导》论述T职业生涯的多样化,将职业生涯定位分为进取型、安全型、自由型、攀登型、平衡型五种类型,并对这五种类型职业者的特点及其管理进行了研究。

2.法国的职业生涯规划学说

让。M.普雷地教授在1990年出版的《人力资源》和1995年出版的《人力资源管理》两书中都发表了同样的论述:企业中的职业生涯首先表现为一系列工作职位,而职业生涯规划则是指企业结构中一个员工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职位连续。这种对职业生涯规划及管理的定义在1995年出版的里昂高等商业学校教授F.丹尼所著《干部管理》一书中被称为传统定义而受到批判:职业生涯的概念不应仅局限于它的客观含义,还应包括个人对其职业生涯发展的见解和期望。职业生涯开辟了实现可以令一些员工满意的职业生涯发展的新道路。他们要面临各种不断丰富自己知识的职业尝试,其职业生涯与他们和客户关系的发展而非和他们的新职业紧密相关。可见,职业生涯规划及其管理在法国得到重视和积极研究,其定义和内涵的不断更新,向侧重于人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转化。

3.中国的职业生涯规划学说及管理理论

在中国,职业生涯管理的研究基本还属于引进、介绍阶段。台湾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中山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所长黄英忠教授在1997年出版的《人力资源管理》专著中论述了职业生涯开发管理的意义,职业生涯规划与人性需求的关系、开发的阶段、影响职业抉择的因素、职业生涯管理等内容。张添洲著的《生涯发展与规划》对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可以说,这是中国学者中对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研究的开创之举。

我国的职业生涯管理理论以厦门大学廖泉文教授的“三三三”理论为代表,“三三三”理论将人的职业生涯分为三大阶段:输入阶段、输出阶段和淡出阶段,每一阶段又分为三个子阶段;适应阶段、创新阶段和再适应阶段,而每一个子阶段又可分为三种情况:顺利晋升、原地踏步、降到波谷。按照她的观点,大学阶段的职业生涯管理应该属于输入阶段的关键部分,是输入信息、知识、经验、技能为从业做重要准备的;认识环境和社会,锻造自己的各种能力的关键时期。

三、浙江省人力资源的社会需求趋势

2006年,作为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浙江人才市场大盘较为稳定,人才供需良好。从省人才交流中心2006年度人才交流统计数据来看,共有2.8万家(次)单位招聘信息,累计各类专业岗位70余万个,有近300万人次求职,供求比例为4.2:1。岗位对学历的要求为:大专学历的占41.0%;本科学历的占22.3%;高中、职高、技校的占14.1%。

2007年浙江地区五大热门行业人才需求强劲。据业内人士预测,2007年根据浙江省经济发展特点和产业布局的总体需求,将有五大行业成热门:计算机行业、金融投资行业、信息管理咨询行业、新型能源行业、高科农牧行业。

根据省人才交流中心的报告,技术型人才需求量有持续增长的趋势,就业歧视现象不断变化出新形式,但总体有所减少。但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顶替工作经验的重要形式,大学生职业素质的训练应该引起更多高校的注意。

同时,专业加外语等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多,这也要求大学生要注意学好专业同时,加强另外一个关联知识的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复合型毕业生。特别作为经济管理类学生,在专业之外,加强外语和计算机能力训练,使自己成为一个复合型管理人才,真正具备管理者的职业素质。

四、基于社会需求的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模型

按职业生涯阶段理论,大学四年处于职业生涯准备阶段,也即是尽量吸收各种知识,信息和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做好充分的准备的时期。

从大学校园的一名学生到作为独立的成年个体加入社会之中,这一人生巨大的变化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面对的。埃里克森将这一变化称之为“危机”,即发生必要变化的时间。他认为成年期的任务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这一危机的处理结果。在大学阶段职业选择在学校经历中占据越来越重要地位,大学生采取何种方式加以应付未来将向何处去的问题,实际上就取决于大学生如何理性的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管理,如何去完成自己的职业目标。在学习期间,大学生对个人的发展计划并不明确,而职业生涯管理理论能够指导学生规划未来的人生发展方向,督促学生提前准备,准确定位。

我们从职业素质培养这个核心出发,建立一个基于职业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模型。把大学生的大学职业生涯分为四个阶段,个体职业分析、职业认识培养、确立阶段职业目标和职业实践,而职业素质的培养贯穿始终,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必备内容。

我们知道社会对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的需求中,以职业素质为最重要,职业素质包括熟练的读、说、写能力,应用型计算机、外语能力、敬业素质、团队精神等。因为管理类工作是实践性十分强的职业,在笔者的一次关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工作需求调查中,47家企业要求工作经验的占了38家,占总数的八成以上,其中人力资源专员平均要求2.1年,人力资源副主管平均3.2年,人力资源主管平均4年。而不做工作经验要求的企业对职业素质的要求非常高。因此把职业素质培养做大学职业生涯管理的核心的基于社会需求的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必然要求。

1.个体职业分析

从高中选专业是已经初步进行了个体职业分析,但是这还显粗略。进大学后,可以基于学校或社会的专业测评或咨询机构和人员,对自己进行更为专业的个体职业分析,掌握自身的各种信息,了解自己的特质并重点发展,为接下来培养自己核心职业能力打下基础。

2.职业认识培养

在充分掌握自身信息的基础,也已调整好自己的专业及方向后,可以就目前的专业或方向进行了解,收集相关知识,咨询相关人士,形成对自己将来职业的一个完整直观的认识体系,开始有目的的重点学习相关知识技能。

3.确立阶段职业目标

在了解自己将来职业信息的基础上,有了职业方向就可以确定职业目标了。根据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需要进行目标划分阶段,先进行自己个人的职业SWOT分析,根据社会需求,首先确立短期职业目标(即大学毕业时要达到的目标)。

4.职业实践或深造

确立职业目标后,就要针对性地训练自己的职业素质,按照工作的胜任力模型,有目的参加相关培训和实践,形成自己的核心职业竞争力,以顺利进入社会,融入职业环境。或者感觉知识储备不够,需要进一步充实则可以选择深造。

当然,职业实践是一个过程,不是短期的事情。大学整个期间都要求进行不同形式的职业实践,这即是职业素质培养,需要贯穿整个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的始终。

五、总结

大学生职业生涯处于人的整个职业生涯的准备阶段,也是各种知识信息输入阶段。基于社会需求的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模型的核心是职业素质的累积,以至形成个体核心的职业竞争力,顺利从学生的角色转变成职业角色。作为职业生涯关键阶段的大学四年,有目的地合理进行管理,充分利用和整合校园和社会的资源,为自己的打下坚实的职业基础,才能真正的实现职业目标,迈向职业成功。

参考文献:

[1]廖泉文:《人力资源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27-234页

[2]杨河清:《职业是生涯规划》,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版163-164页

[3]汪长江:2007浙江人才市场五大行业成热门,浙江日报-浙江在线,2007年02月07日

[4](美)杰弗里·H.格林豪斯,杰勒德·A.卡拉南,维罗妮卡·A.戈德谢克:《职业生涯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职业生涯规划书 篇7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书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环境 职业定位

[作者简介]孙丽华(1977- ),女,江苏丹阳人,江苏教育学院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心理。(江苏 南京 210013)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9

大学生撰写职业生涯规划书,既可以接受师长的指导,又能与同学切磋交流,还可以作为生涯发展的纪录,以阶段性成果的形式呈现出来,为下一步的发展指明方向。可以说,职业生涯规划书的写作过程也就是付诸纸面的职业生涯规划过程。职业生涯规划书主要包括扉页、目录、正文三部分。正文包括引言、自我探索、外界探索、职业定位、计划实施、评估调整与结束语。正文中自我探索、外界探索、职业定位、计划实施、评估调整是生涯规划书的重点内容。江苏每年都会举行一次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而高校会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本文通过分析江苏4所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100份,发现近两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参赛作品质量不断提高,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1.自我探索过于简单,不够全面、深入、客观。自我探索一般包括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性格、职业价值观、优劣势等内容。在职业生涯规划书中,100%的学生用到了心理测评的量化分析,但使用并不科学合理。其中有53%的学生并不懂心理测评,只是在模仿,也不会质疑测评的准确性。76%的学生缺乏自我的质化分析,不会用生活事件与经历来说明自己的特质,从总体感觉自我探索很简单。另外,个人素质测评结果与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择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既然个人素质测评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依据,那么,个人素质测评结果与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择之间应该有比较密切的逻辑联系。在这100份职业生涯规划书中,有些同学不知道如何处理个人素质测评结果,无法把个人素质测评结果与职业生涯选择的论证过程融合在一起。

2.外界探索针对性不强,职业环境分析普遍较弱。外界探索主要包括家庭环境分析、学校环境分析、社会环境分析、职业环境分析,并进行外界探索小结。外界探索,不是没有目标地探索分析自己的家庭、学校、社会、职业环境,而是基于自我了解的定向,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索分析。如根据自己的兴趣,先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环境领域,然后着重对这些环境的信息进行搜集并分析,最后再反过来思考环境对自己的新要求是什么。但生涯规划书中,30%的学生纯客观地分析自己的家庭、学校,没有与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相联系。在分析社会环境时,39%的学生只是对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及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泛泛而谈,而对自己的目标职业及所处行业的特点、要求及面临的形势分析不够或不到位。对于职业环境的分析要遵循从宏观到微观的渐进性,从行业、职业,到单位、岗位等。宏观的环境因素为小环境提供了发展背景,而对于职业的探索,只有具体到较微观的部分(如某个岗位、某个专业方向),才是比较有效的、有导向性的。但目前学生对职业环境分析普遍较弱。

3.职业定位中职业生涯目标制定不够客观、明确,职业生涯发展路径不符合逻辑与现实。目标选择不够客观、明确,问题主要表现为:有的学生职业生涯目标模糊不清,在职业生涯规划书中一会希望成为公务员,一会希望自己成为人民教师等;有的学生的职业生涯目标定得太大,目前,比较多的学生属于后者,要做总经理、总设计师、科学家等。现实发展与未来职业生涯目标选择不统一,逻辑性不强,职业生涯发展路径也不符合逻辑与现实,主要表现在没有把自己过去做过的和现在正在做的而且与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有密切关系的“亮点”展示出来,特别是不少同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书前后不连贯,缺乏逻辑性。

4.计划实施过于繁杂,不利于执行。计划实施,也就是对如何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制订一个详细而又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和策略方案,包括计划名称、时间跨度、总目标、分目标、计划内容、策略和措施等。行动策略与行动计划要清晰、明了、准确,但37%的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书不能让人比较轻松地看明白其行动策略和行动计划,行动策略和行动计划与职业发展目标之间没有建立起内在的因果关系。行动策略和行动计划毕竟不是工作日程安排,因此必须注意繁简合理、详略得当。

5.对评估调整部分重视不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根据实施结果的情况以及应变化进行及时的评估与调整,主要包括评估内容、评估时间、调整原则、备选方案。职业生涯规划书中的“评估与调整”部分占有很重要的分量。然而,有些同学在撰写职业生涯规划书时,对论证过程非常重视,却忽视了结尾的“评估与调整”。另外,调整不是360°大转折,而是应该在利用原有优势和条件基础上的优化组合,在调整中达到提升。备选方案应该是积极的,备选方案的制订也应该是一个深思熟虑的“自内而外”的规划过程。比如在前面自我了解部分,学生得到了许多推荐的职业,从中选择自己的最佳方向,那么,在制订备选方案时,也需要再选出第二个方向。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的原因分析

1.高校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重视不够。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有些还采用辅导与咨询、讲座、在线职业规划系统和职业规划大赛等方式来解决当前的学生问题,可以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越来越被高校重视。但是,与高校的教学和科研相比,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地位是相当排后的。从资金投入、人员配备来看,高校并没有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专业性。很多工作只是停留在表面,如有的高校购买了科学的心理测评工具,这对学生认识自我很有帮助,但学生并不知情,不知道通过何种途径去作测评,也没有相关的人员负责。如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只是一部分人参与,并没有达到全程化、全员化的目标。

2.缺乏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队伍。首先,教师能力有限。目前,我国还没有设立职业指导专业,在高校,大多数教师的专业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相关性很低,这就导致教师们在从事这一工作时感到力不从心或不自信,如专业化的职业测评工具不会用,或者会用但不会解释,对学生的指导只能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把握不住重点。其次,指导教师人员不足,虽然高校已经普遍设置了就业指导机构,但人少并分散工作,没有交流、分享,更谈不上一个团队。最后,教师精力有限,大多数教师都是在业余时间从事这一工作,在完成自己的职工作后,剩余的时间和精力就很有限了。由于缺乏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大学生得不到专业的指导和个别咨询,职业生涯规划的质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建议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最重要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生涯意识、,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并提升自我认识的能力和促进学生实际行动,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因此,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在满足了面上的基本发展后,应着手向更精细化方向发展,让每项工作的价值落到实处。将观念的普及方式更为精细化、目的更明确化时,带来的教育效果也更明显。目前的工作重点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1.加强学生对自我探索的认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就是自我探索。自我探索试图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准确及时的回答能让学生知道内心的需要,清晰自己的能力,从而能够依据自身和实际作出选择,而不再是跟着感觉走或人云亦云,由此,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立的人格。当学生了解了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价值观等,再结合职业环境探索,那么就可能比较容易准确地把握职业选择方向。自我探索涉及多个方面,其中涉及较多也较难把握的是心理自我,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去思考,外人很难介入。若要清晰地认识自己就必须投入其中。当然对心理世界的探索也不能仅仅是“坐而论道”,很多时候还需要联系现实,对照问题,勤于思考,积累每次探索后所获心灵之感动,进而洞见更远的自己。自我探索不是理论,更不是哲理,自我探索本身不只是弄懂事实、学点知识,更多要参与其中,提升能力,获得体验。对大学生而言,自我探索重在自己的信念和理念,至于方法则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制式标准,在探索的过程中可以将自省、他人评价、职业实践、心理测量等多种途径相结合。当然,自我探索不是一劳永逸的,它是一个不断精进的过程,需要不断跟进和总结。

2.增强学生对职业环境探索的意识。在职业生涯规划中,自我探索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任务,其结果对自我定位、初步确定发展方向都起着重要作用。尽管学生通过自省、测验等方法对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以及价值观有了较清晰的了解,但如果缺少在实践中的直观感受和真实体验,其结果还是可能出现偏差。而职业环境探索为学生提供了验证自我探索的结果和调整自我定位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说,自我探索和职业环境探索不是彼此割裂的,在时间上也不分先后。自我探索能帮助学生知晓“我是谁”,职业环境探索能帮助学生明白“我在哪里,我将去何方”。两者是选择职业方向、作出职业决策的基础信息来源,缺一不可。学生只有对职业环境进行充分探索,掌握更加具体可靠的信息,职业规划才会更加合乎现实,更加理性。很多大学生在进行职业规划时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自我探索,但却忽视了对职业环境的探索。另外,有学生意识到职业环境探索的重要性,但苦于不知晓职业环境探索的方向和方法,导致职业生涯规划无法真正与现实挂钩。因此,高校生涯规划教育要注重增强学生对职业环境探索的意识,同时,要教授学生具体探索职业的方法并告知获取信息的渠道。

3.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要解决以上问题,必须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高校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的专业教师很少,大多是班主任、辅导员在工作之余给学生上上就业指导课或进行一些简单的辅导咨询工作。其实,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的专业性很强,目前的教师队伍显然是不能适应当前高校职业指导工作需要的, 因此,学校当务之急是要组建专业的指导队伍,提升专业人员水平。首先,要引进相关专业的人才如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方向的优秀毕业生从事专职工作,不论是测评还是咨询,都需要专业教师;其次,加大对现有职业指导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鼓励相关人员特别是就业指导中心的人员再学习深造。在保证本校教师资源充足的前提下,还可以通过外聘、兼职等形式邀请校外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专门人员或职业生涯规划专家开展讲座,提供辅导和咨询服务。

[参考文献]

[1]顾雪英。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龙立荣,李晔。职业生涯管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

[3]林清文。生涯发展与规划手册[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

[4]俞来德。论职业指导与大学生就业[J].教育与职业,2007(9).

[5]孙丽华。大学生职业探索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出国与就业,2011(8).

[6]彭仲生。大学生生涯规划培养机制的构建[J].大学生就业,2011(1).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 篇8

工作几年了,虽然有想过教师职业规划,有过打算,却从没有静下心来,认真地给自己的职业好好的规划一下,我认为有必要对自己的职业有一个长远的规划,使自己在进行教育事业时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来前进和发展。因此认真地规划了一下自己的未来。

一、加强学习,提高自身师德修养

一名好的教师首先要有高尚的师德修养,我要以教师为楷模,以身边的师德标兵为榜样,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师德水平,真正履行母校的教学宗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成为合格的人民教师。

二、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也就是说,教师的本职工作就是教书育人。因此,我给自己制定了教师职业规划,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使自己成为一名业务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看齐。

1、多读书,用知识武装自己

抓紧课余时间认真学习,并且要做好笔记,写好批注,争取每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就完成一篇读后感。将读书放在位,是因为这些书籍将填补我在理论方面的缺陷,必将对我一生的教育事业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2、创新课堂教学,用事实证明自己

(1)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利用好网络资源,结合实际,融入课堂;多向老教师、有经验的教师请教,认真备好每一堂课;用心灵去教育学生,用情感去感动学生。教育学生不能只用规范和惩罚,我主张的是情感教育。经常给他们讲道理,分析问题的原因,教他们用道德来衡量事情的对错。不管是技能学习上还是品德上,学生与学生之间总有差异,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并能运用适合的方式进行指导,提高他们的信心,鼓舞他们前进。上好每一堂课,坚持写教学反思,及时总结经验;坚持听课,借鉴别人的长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努力创新教学方法,向40分钟要质量。

(2)掌握现代教学手段。现代教育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当今的科技快速发展,要求教师有高深的专业知识。为此,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是促进教师转型的重大策略。在短的时间内学习制作复杂的课件,帮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3)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学习和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探讨和研究如何与他们沟通,与他们进行心理上的碰撞来确定管理学生的方式,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3、努力提高科研能力

积极参加校级、区级以上的教研活动;因为每一次教研活动都给我的学习提供学习的平台,因此,我要不放弃任何学习的机会。同时,每年至少完成两篇高质量的论文。

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和教师工作,带着明确的教师职业规划,我充满信心,我将带着百倍的激情投入以后的工作,让自己的规划在短的时间得到的回报。

高考热门专业师范类专业就业形势分析:

在不少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形势下,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却呈现出供不应求且经年不衰的可喜局面。因此,高中毕业生报考师范院校的人数逐年增多,师范院校招生的录取线也在不断提高。

首先,由于我国教育长期“欠债”造成的人才匾乏。我国作为底子薄、教育事业发展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教育人才本来就比较缺乏。“”期间,教育作为“重灾区”受到严重冲击,教师受到严重摧残。改革开放之后,虽然教育事业开始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但由于积重难返,欠债太多,而且在一些领导的眼里发展教育仍属于“软指标”,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教育的地位、教师的地位还比较低,许多师范院校的学生毕业后不安心教育工作,千方百计想离开教育口,师范毕业生流失现象比较严重,给亟待补充新生力量的教育事业带来人才匮乏的局面。

其次,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给师范毕业生带来广阔的就业市场。随着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五大都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政府在财政并不充裕的情况下千方百计加大教育投人,仅以国家财政性投入为例,教育经费从1978年的81.24亿元,增加到1997年的1862.54亿元;增长了近22倍,教育投入的大幅度增加,促进了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一方面增加了对师范类毕业生需求的数量;另一方面对师资的水平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在一些教育比较发达的大城市,为了提高基础教育的师资水平,正在采取措施逐步减少乃至取消中等师范学校,计划在不太长的时间内使小学教师全部达到专科以上的学历。这些无疑将为师范院校毕业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就业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