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 > 总结报告 > 工作总结 > 年度工作总结 > 环保工作年终总结合集12篇正文

《环保工作年终总结合集12篇》

时间:

环保工作年终总结(精选12篇)

环保工作年终总结 篇1

公司安全环保部工作总结在集团公司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及公司分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半年来,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紧紧围绕公司年度总体工作计划和责任令任务目标要求,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集团、八院有关安全生产的标准、规范,进一步完善安全责任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安全岗位责任制,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监督检查。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隐患排查和整治”活动,6月积极开展了“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上半年安全生产形势较好,没有出现大的安全事故,现将上半年的安全工作总结如下:

一、熟悉生产工艺、掌握安全工作重点控制环节。

1、生产工艺概况。

一期项目引进俄罗斯国家稀有金属工业科学研究和设计院的设计,采用改良西门子方法生产多晶硅。其设计能力为年产电路级多晶硅1500t(以年操作时间7440小时为基准),同时副产:二级三氯氢硅年产量~t; 工业级四氯化硅年产量~2900t。其主要的生产工艺,是通过氢气和***合成氯化氢,再用氯化氢与硅粉反应生成粗三氯氢硅,用精馏的方法从粗三氯氢硅中分离出高纯度的三氯氢硅,再将汽化的三氯氢硅,与氢气按一定比例混合引入多晶硅还原炉。

在置于还原炉内的棒状硅芯两端加以电压,产生高温。在高温硅芯表面,三氯氢硅被氢气还原成元素硅,并沉积在硅芯表面,逐渐生成所需规格的多晶硅棒。(附多晶硅生产工艺流程)现一期项目处于试生产阶段(试生产期4月—10月),二期项目处于中间交接阶段。

2、多晶硅生产工艺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重大危险源识别。

1)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主要危险有害物质有:氢、氮、氯化氢、压缩空气、三氯氢硅、四氯化硅、***、硝酸、盐酸、氢氧化钠、石灰、柴油、煤粉等。

2)压缩机噪声、放空口、塔、罐、建构物操作平台、锅炉系统、电气设备、转动设备等固有设施。

3)多晶硅生产工艺流程长,技术复杂,且为连续化生产,对生产过程中所使用及产生的物料和管道、设备的可靠性要求高,在设计、安装、使用考虑不周、操作不当会造成火灾、爆炸、中毒及窒息、化学灼伤、噪声、粉尘、高温烫伤及低温冻伤、高处坠落、触电、机械伤害等。

4)根据公司生产、使用、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品种、数量、危险性质及可能引起重大事故的特点,依据《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参考《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的范围》相关内容,确定以下6个危险场所(设备)为重大危险源。

1号危险源:***储存、汽化及干燥厂房。

2 号危险源:电解制氢,介质为氢气。

3 号危险源:三氯氢硅提纯框架,介质为三氯氢硅。

4 号危险源:中间罐区, 介质三氯氢硅。

5号危险源:cdi干法分离区,介质为氢气、氯化氢、三氯氢硅、四氯氢硅。

6号危险源:公用工程车间3台中压锅炉,2120t/h,1x40t/h 压力1。5 mpa,温度200±5℃,介质为蒸汽。

其中1、2、号危险源为一级重大危险源;3、4号危险源为二级重大危险源;5、6号危险源为三级重大危险源。

二、加强危化品管理,强化重大危险源监管。

1、建立安全网络机构、完善制度体系。

公司成立了健康/安全/环境/保卫管理生产委员会,构建了健康安全管理的基本组织构架,强化了公司的健康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由总经理和分管安全的副总经理担任安委会主任和副主任,各部门行政负责人组成委员,明确了主任到员工的各级岗位安全责任、安全规定和实施要求。

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上级管理部门的相关要求,完善安全管理机构体系。按公司职责分工,安全工作有主管领导,各分厂厂长是本分厂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并明确一名副厂长或助理负责落实安全工作,各分厂设有专(兼)职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各横班运行主管及班组长为兼职安全员,形成了公司三级安全管理网络。

公司现已编制了hse管理体系文件48个(其中包括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45个、环境管理体系2个、保卫管理制度1个)并下发到每一个责任人和岗位,规范了各部门安全职责标准及员工作业行为,使安全职责的履行情况与每位员工的绩效考核挂钩,从而有效强化了安全责任落实与执行。安环部组织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制度培训,要求应知应会并进行了考试。

为激励和调动广大员工在hse生产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消除安全隐患,减少和避免事故发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安全奖励基金,并制定了使用管理办法

2、强化安全培训,提升安全素质。

1)坚持了三级安全教育制度的落实,做到教育到人,登记到档,考试合格,持证上岗。XX年上半年共对204名新入厂职工进行了入厂三级安全教育,并监督落实了分厂级和班组级安全教育。

2)做好对外来施工队伍的安全教育。

环保工作年终总结 篇2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环保部门的大力指导下,我局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第七次环保大会、全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和市十三次大会精神,主动服务全市发展大局,不断加强环境调控、狠抓污染减排、深化污染治理、严格环保监管,突出加强廉政教育和队伍建设,开拓创新,改进方式,振奋精神,扎实做好环保各项工作,努力开创全市环保事业新局面,助力全市高水平崛起。

一、20xx年工作情况

围绕市委、市政府有关环保的决策部署和全省环境保护的工作安排,20xx年,我局重点抓好了如下十项工作:

(一)积极谋划环保工作。一是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环保大会精神。年初,市委、市政府高规格召开了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研究部署落实国家第七次环保大会和全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为今后一段时期全市环保工作指明了方向。二是落实环保规划。制定实施了《东莞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主要目标和任务分工方案》、《东莞市持续改进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实施方案》、《东莞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方案》等文件,全面明确职责,有力凝聚全市各级各部门力量,促进和强化全市环保工作。三是推进环保一体化。不断深化与深惠两地环保部门合作,签署了《深圳东莞惠州三市区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联动工作协议》、《深圳东莞惠州三市饮用水源与跨界河流水质监测工作一体化协议》两项协议,进一步拓展了区域环保合作领域。

(二)全面强化环境调控。一是强化环评管理。建立了重点项目专人跟踪、绿色通道、定期会商制度,完成省市重点项目审批99项,审批时限由法定60天缩短为5个工作日。取消环保预审程序,提升环评审批效能,共审批建设项目8957项(报告书158项、报告表3409项、登记表3912项、变更等1478项)。审查通过了虎门立沙岛、东城工商聚集区、寮步及松山湖区域热电联产等规划的环评文件。同时,坚持严格控制新增落后产能,拒批建设项目325项。二是建设环保专业基地。先后6次开展专题调研督导,加快推进全市7个环保专业基地建设并取得积极进展,目前7个基地已全部动工建设,麻涌、长安A区已具备企业入园条件。同时,制定了重污染行业业务办理原则,基本完成重点污染企业原地保留审查,推进重污染行业整合入园,已关闭或搬迁重点污染企业50家。三是规范环保市场。建立完善了环评管理、环评技术评估、环境监测等中介机构信息采集及环保中介机构管理等工作规范,进一步加强环保市场监管体系建设,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四是推进清洁生产。以此促进企业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共对202家完成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组织专家开展评估验收,其中通过验收159家。五是助推水乡统筹发展。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水乡地区统筹发展的决策部署,结合工业污水管控、控制禽畜养殖污染、水乡特色生态创建、推进穗莞环保对接等四项牵头工作要求,制定相关工作方案。

(三)狠抓污染减排工作。一是健全减排管理体系。制定实施了《东莞市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东莞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方案》,由市政府与各镇街、4个相关职能部门签订了减排目标责任书,全面完善减排管理体系。制定实施了《东莞市各镇街20xx年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目标和项目》,分解落实各镇街和企业年度减排指标和任务。二是推动减排工程建设。完成沙角A厂#1机组、#5机组和B厂#2机组、沙角C厂#3机组低氮燃烧改造,以及A厂#5机组、C厂#2机组脱硝改造,B厂#2机组已完成设备安装并进行试运行,沙角A厂#4机组、C厂#3机组已停机实施脱硝设备安装。完成沙角A电厂#4机组、沙角B电厂#1机组、沙角B电厂#2机组、沙角C电厂#3机组和玖龙#6机组脱硫旁路取消。完成全市小型燃油电厂和信义玻璃、南玻、台玻3家大型玻璃厂“油改气”工程建设。督导25家企业开展脱硫DCS系统建设,完成13家、在建12家。推进中堂、麻涌、大朗、洪梅四个镇6家供热企业已开展小范围集中供热项目。同时,省下达我市的5个农业源项目治理工作已全面展开。99个监管减排项目已基本落实。三是完善减排监管机制。建立了减排企业台账管理、台账代理、信用管理、在线监控第三方运营管理、问责等制度,扎实推进监管减排。严格排污许可管理,完成排污许可证核发1815份。四是做好环境统计工作。完成20xx年环境统计收集、录入、审核工作,并将数据上报省厅。

(四)深入开展环境治理。着力开展清洁空气、重点流域(石马河)整治、重金属污染整治、农村环保行动等四项行动计划,促进全市环境质量改善。在推进清洁空气行动方面:联合交通、交警、财政等部门制定实施《东莞市黄标车淘汰实施方案》及财政补贴方案,推动黄标车淘汰;制定实施《环保标志限行区域内设置固定式电子抓拍系统建设实施方案》,推动限行区域23个电子抓拍系统建设;完成市政府十件实事200台小功率锅炉淘汰改造目标、累计淘汰1176台,完成270家重点工业锅炉企业达标监测治理,完成360家VOC排放企业治理,并设立了5个VOC治理示范项目;在推进重点流域(石马河)整治方面:制定实施了《20xx年东莞市石马河污染整治工作方案》,统筹推进石马河整治工作;共清理养殖场697个,生猪13.6万头、占总任务量的99.6%;多次协调省市人大和省环保厅开展实地督导,全面落实石马河沿线各镇政府属地责任;整治工作于10月31日顺利通过省人大验收,并得到充分肯定。同时,协调深惠两地加强了沙河、潼湖等界河治理;分别完成同沙水库东城牛山项目和大岭山项目总工程量的85.8%和41.4%。在重金属污染整治方面:制定实施了《东莞市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及实施方案;执行了《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要求,督促电镀企业达标整治;对49家国控重点重金属排放企业进行2个月一次监测;持续推进全市8家铅蓄电池企业整治,其中3家通过验收、3家关闭、2家继续停产整治。在农村环境保护方面:制定实施了《东莞市农村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协调推进了黄江、石碣、麻涌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完成土壤污染样品采样和化验工作,建立了全市土壤调查样品库;联合农业部门,印发《东莞市生猪生产规划》,划定了禁养区。

(五)严格企业环境监督。一是加强执法管理。完善了环境执法市镇分级管理行动工作机制,建立了市镇重点监管企业名录,明确市镇环保部门对企业监察的要求,全面理清市镇环境执法职责。二是加强专项执法。组织开展了打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境安全百日大检查、饮用水源保护、深莞惠环保联合执法等环保专项行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76297人次,检查企业31013家。三是加强环保处罚。处罚环境违法行为855宗、罚款2927万元,发出行政命令1122宗;申请强制执行案件560宗、现场执行453宗;联合市监察局,对中成化工等12个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挂牌督办。四是加强企业管理。对631家企业进行信用评价管理;基本完成了危废(严控)管理信息平台,对全市212家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和5家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实行规范化管理;357家企业完成了在线监控系统建设并联网监控,完善了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设备第三方运营考核办法,规范运营行为;完成建设项目“三同时”台账登记工作,完成项目“三同时”验收4775宗;依法开展排污收费工作,全面铺开噪声超标排污费及扬尘排污费的征收,共征收排污费6962.27万元、入库7029.51万元。五是加强核与辐射环境管理。启动了全市辐射本底调查;完成31家辐射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完成《东莞市辐射事故应急预案》修订;审批核与辐射项目64项,验收49项,新发、换发《辐射安全许可证》共87份。

(六)全力保障环境安全。在环境应急管理方面:设立了环境应急管理办公室,积极构建市、镇、企业三级环境应急预案管理体系,基本完成《东莞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东莞市环保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修订工作、完成120家重点环境风险源应急预案编制,各中心镇(园区)应急预案编制工作正进行中;及时妥善处置了25起突发环境事件;进一步完善了应急指挥车等装备配备;组织开展了环境安全隐患大排查行动,及时化解了各类环境安全隐患。在环境信访维稳方面:制定实施了《东莞市重点环境信访问题整治和环境安全保障工作方案》,建立了以6名党组成员为组长的督导小组,对全市144宗重点环境信访问题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化解环境矛盾纠纷,维护xx大期间社会和谐稳定;开展了领导干部接访日、基层大接访活动,以及网络环保舆情监测工作,及时收集和处理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环境问题;20xx年来共受理环境信访14451宗,办结13873宗,办结率为96%,受理有奖举报案件149宗、核实126宗并已全部妥善处理。

(七)推进环保管理改革。一是推进行政审批改革。按照市委、市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统一部署,对环保行政许可事项和管理事项进行全面清理, 新增事项9项(其中8项是承接上级下放的事项,1项是备案改监督的事项),取消21项,转移3项(其中1项是子项),合并6项,转变管理方式2项,保留行政许可11项,日常管理事项22项。二是推进商事登记改革。在全面总结大朗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制定了《东莞市环保系统商事登记后续市场监管实施办法》,在全市环保系统铺开商事登记改革,按照“宽进严管”要求,将所有环保审批前置事项一律从工商登记注册前置改为后置,并同步建立环保手续办理告知制、现场核查制、部门信息通报等工作机制,切实加强企业后续服务和监管。三是推进环保管理优化。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六个东莞”的要求,制订实施了推进落实“六个东莞”的工作实施方案,提出了6个方面共120项具体工作措施,进一步优化环保管理,推进营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四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与东坑台商协会、仟贸电机公司及富港电子公司签订了《共建企业环保自律体系承诺书》,试点建立环保部门与行业协会、企业“三位一体”的环保自律体系;把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第三方运营管理设立为全市创新社会管理观察项目;将环保教育、规划编制、环境统计、环保咨询、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环评文件技术评估、污染防治工程方案技术审查等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加强环保社会管理,调动社会组织参与环境管理。

(八)推动环境文化建设。一是加强环境宣教。在新浪网和腾讯网同时开通了官方微博“东莞环保”,共发布环保信息1200多条;发布新闻通稿90余篇,刊登我市环保新闻300余篇;编印并免费发放《环境公民手册》2万册;举办了3期企业环保培训班,对重点企业宣讲环保政策;建立了东莞市科技馆、东莞市科学馆、香蕉蔬菜研究所、大岭山环保分局环保展厅等四个环境教育基地,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宣教。二是推动公众参与。健全和完善了政府信息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制度,加大了公共事业单位办事公开,推动公众参与环境监督;组织举行了“六·五”世界环境日、保护东江公益徒步活动、“环境公民”宣传活动、环保公益广告主题画征集、“低碳环保进校园”科普讲座活动、环保主题文艺节目征集及汇演活动等系列活动,推动环保志愿者总队建设,定期协助环保志愿者开展社区环保宣传活动,促进社会公众有序参与环境保护。三是开展生态创建。深入推动了生态镇(村)、友好企业、绿色社区、绿色学校创建活动,横沥镇创建为国家级生态镇,黄江、厚街、桥头3镇创建为省级生态镇;163个村(社区)通过市级生态村(社区)考核验收;15家企业创建为第五批环境友好企业;26个绿色学校创建为第十三批市绿色学校,32所学校通过省绿色学校验收,推荐东城第八小学成功创建为全市首个“国际生态学校”;17个社区创建为第七批市绿色社区,6个社区通过省绿色社区验收。同时,还启动了国家生态市创建工作,正组织编制创建规划。

(九)不断提升环保能力。一是提升科学决策能力。建立了东莞市环境保护专家库(一期),共226位专家入库,专家专业涉及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监测、社会区域、农林及工业行业等多个类别。二是提升环境监测能力。推动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升格为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副处级建制;深入实施国家新颁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建立了东莞市空气质量实况发布平台,3月27日在全省率先实时公布全市7个空气站点PM2.5等监测数据;全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顺利通过省监测中心和香港环保署专家开展的成效审核;建成麻涌空气自动监测站,完善长安空气自动站的监测设备;完成路边空气监测站的优化选址和设备政府采购工作;新扩监测项目45项,新扩方法13项,监测能力扩大到9大类321项411个参数。三是提升环境信息化能力。完成了环保综合管理信息化系统(二期)项目建设,建成了城市烟尘视频监控系统、应急指挥系统、应急监控指挥中心、综合业务管理平台、地理信息平台等,实现了全局数据共享与资源优化配置。四是提升环境科研能力。组建了东莞市绿色环保技术与资源循环利用研究创新团队,开展了新型易腐有机垃圾就地再循环利用、灰霾天气形成机制、地下空间空气环境质量指南编制、水库河网水体中重金属污染风险防控及技术对策等项目研究,环境科研水平进一步提高。

(十)大力加强队伍建设。一是强化业务培训。制定实施了《20xx年度干部职工教育培训方案》,统筹推进全市环保系统干部职工业务培训,共组织举办了35期业务培训班,培训5500多人次。二是强化作风建设。建立了局长办公会决定事项、领导交办事项、上级交办事项等重点工作督查台账,实行专人跟踪督导、每季度通报,提高工作执行力,确保工作落实。开展了行政“三公开”试点工作,进一步促进环保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完成办理了人大建议8件,政协提案14件,得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充分肯定。三是强化廉政建设。联合监察局制定实施了《东莞市环境保护行政执法问责暂行办法》,加大对环境执法监察工作的追责力度,增强队伍依法履职意识。深刻吸取教训,深入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举办“三纪”教育专题培训班,全面加强全市环保系统思想道德建设,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制定了《东莞市环保局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实施方案》以岗位风险防控为基础,以领导岗位和关键环节为重点,以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为核心,以制度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同时,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受理并妥善处理投诉48件;制定开展打击商业贿赂专项行动方案,积极配合市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了“三打两建”工作,打击各类违法违纪行为。

二、20xx年主要工作计划

20xx年,全市环保工作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和国家、省、市有关环保工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实现高水平崛起”的战略任务,围绕环境质量改善这一核心任务,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点任务,充分发挥环保工作职能,创新环保工作思路,强化大局服务意识,提高环保工作能力,推进污染减排,严格环境监管,强化队伍管理,保障环境安全,全面提升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促进全市高水平崛起。重点做好如下工作:

(一)着力创建国家生态市,深化生态文明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xx大精神,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要求融入到环保管理全过程。20xx年全面启动国家生态市的创建工作,以此作为践行xx大精神的具体行动,推动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上新台阶,推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一是完善创建规划。抓紧完成国家生态市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全面明确生态市创建工作的工作要求、责任分工,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完善创建国家生态市具体实施方案,加强创建统筹,全面部署和启动生态市创建工作。二是夯实创建基础。不断深入生态镇、村(社区)的创建工作,为顺利创建打下坚实的基础。积极传播生态文明的理念,推动社会环境文化建设,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加强舆论环保宣传和监督,宣传环保理念,公开曝光违法行为,大力弘扬先进典型,营造氛围环境。三是引导社会参与。大力推进民主环保建设,健全环境信息公开、社会公众参与、公众咨询,信访查处、公益诉讼等制度机制,尊重、扩展和保障公民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鼓励发展民间环保组织,壮大环保志愿者队伍,成为公众环保参与的带动者,推动全社会以实际行动关心环境、珍惜环境、保护环境。

(二)协调发展与环保的关系,推动发展绿色转型。

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徐建华书记关于“在环境容量饱和基础上实现绿色崛起”的指示精神,坚持发展中保护、保护中发展的工作理念,着力推动绿色转型发展,努力将我市创建成为全省生态文明之城。一要加强环评管理,进一步强化环评审批服务和规划环评工作,积极参与全市各重大平台建设,提前介入各重大平台项目,靠前掌握环保审批要求,做好跟踪服务,并协调做好规划环评工作,从源头上对各类重大开发、生产力布局、资源配置等提出更为合理的战略安排。二要优化产业发展,深化电镀、印染等重污染行业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加快环保产业基地建设,完善重污染企业搬迁整治方案,争取将基地建设纳入市政府20xx年重点工作,加强人大和市政府督导,促进重污染行业布局调整。三要坚守环保底线,制订完善环保产业准入制度,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严格把关,严控污染,充分发挥环评优化发展的作用。依法推进重点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提升企业发展水平。四要大力培育和发展环保产业,使之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推动主要污染物持续减排,腾出发展环境容量。

严格落实减排责任,围绕省下达的目标任务,研究制定年度减排工作计划,分解落实减排任务。完善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大考核问责力度,对未完成年度减排目标任务的地方,实行“一票否决”制和区域限批。加快重点减排工程建设,加快完成沙角电厂降氮脱销工程建设和旁路关闭工作,积极督导推进大型热点、联供锅炉降氮脱销工程建设,集中供热工程建设,继续协调水务部门,做好污水厂提标改造工作和新扩建工程建设,强化运营管理,提高出水标准。协调交通、公安交警、财政等部门,深入实施东莞市黄标车淘汰更新及财政补助工作方案,加快推进黄标车淘汰治理,确保20xx年底前完成22429辆黄标车淘汰任务。积极协调市农业等部门,加强农业源污染减排,落实禁养区、适养区和限养区划定规定,推进重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依法推进环境违法畜禽养殖场的关拆工作。

(四)积极推动商事登记改革,着力优化环保管理。

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有关工作部署,以及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要求,全面清除环保审批管理事项,建立审批管理事项动态管理机制,及时进行调整完善;加快修订完善保留事项办事服务指南,以及业务操作规程,简化办理程序和资料申报,提升环保服务办事效能,确保环保各项业务办理有序展开;加强对基层环保分局业务培训,细化《东莞市环保系统商事登记后续市场监管实施办法》具体工作指引,加强对分局业务办理监督管理,切实保障各项工作依法依规开展,积极助推全市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工作。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凡是社会组织能够承担的事项坚决转移给社会组织,凡是环保分局能够履行的职能事项坚决下放给环保分局。

(五)以水乡统筹发展为契机,深化环境综合整治。

继续深入实施清洁空气、重点流域整治、重金属污染整治、农村环境保护等四大环保行动计划。重点结合市委、市政府统筹推进水乡地区发展的安排部署,积极统筹推进水乡地区工业污水管控、畜禽养殖业污染控制、水乡特色的生态镇村(社区)建设、环保生态对接合作、大气环境治理、环保政策创新等工作,协调推进水乡地区规划环评、水环境整治、生活垃圾整治、幸福导向型产业发展、落后产能淘汰等工作,努力促进水乡地区环境质量改善,并以此为契机,积极研究探讨污染责任保险、排污权交易、生态补偿等方面政策,进一步创新举措,提升环境管理水平。密切与穗、深、惠三地环保部门沟通协调,进一步拓宽区域环境污染治理、执法监管、环境监测、信息共享、界河治理、应急管理等方面的合作领域,推进环保一体化工作。

(六)全面加强环境执法监管,着力维护群众权益。

结合商事登记改革工作的展开,研究制定企业商事登记后的监管工作机制,加强主动监管,促使企业依法落实环保手续,做到不欠新账、多换旧账。继续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实行重点污染企业挂牌督办制度,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坚决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着重加强危险(严控)废物监管,建设危险(严控)废物信息管理平台,规范危险(严控)废物监管工作。抓好新增国控企业、涉放射源企业等纳入在线监控系统建设范围,督促企业按要求完成在线监控系统安装、联网和验收。加大对加强环境安全监控和预警,构建完善市、镇、企业三级环境应急预案管理体系,加强环境隐患排查整治,开展环境应急演练,妥善处置各类环境突发事件。积极做好群众环境信访投诉,确保及时、满意处理,维护群众环境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七)不断加强环保能力建设,着力夯实环保基础。

一要加强环保考核。探索建立以减排基数为基础的镇街项目管理办法,探索建立更加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镇街领导班子考核体系和镇街环保工作考核体系,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增强生态文明意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二要加强监测能力建设。大力推动环境监测监控中心建设,不断增加环境监测项目,完善环境空气监测网络,开展科研工作,充分发挥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三要加强环保信息化管理。进一步完善市环境综合管理系统建设,完善绿色东莞网建设和分局子网站建设,逐步推行网上审批,提高信息化管理能力。四要加强基层环保管理。适应全市商事登记改革、水乡统筹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工作新形势、新要求,着力加强对镇街环保分局日常监督检查和人员教育培训,探索赋予村级环保协管员更多的职责,全面做大做强环保队伍。

(八)狠抓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保障环保事业健康发展。

吸取近年来发生在我市环保系统违纪违法案件的深刻教训,以领导岗位为重点,以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为核心,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制定实施具体的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方案,努力构建“分岗查险、分险设防、分权制衡、分级预警、分层问责”的预警防控“五分模式”。一要优化权力运行。在全面梳理权力事项,编制“权力目录”和“权力运行流程图”,全面排查部门和个人的廉政风险,科学评定各岗位风险等级,实行差别化防控。二要推进阳光行政。深入推进党务公开、“三公”经费公开、行政“三公开”(权力运行公开、裁量标准公开、审批流程和结果公开)等,以公开求透明,以透明促廉政。三要规范政务管理。全面梳理现有各项政务管理制度和业务工作指引,查漏补缺,修订完善,汇编成册,作为依法行政、按章办事的基本依据。四要落实廉政制度。落实中层干部定期轮岗交流制度。推行直属各单位、市局各科室主要负责人向纪检组述职述责述德述廉制度。完善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探索推行副科级以上新任干部财产申报、内部公示制度。

环保工作年终总结 篇3

为加强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法》及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尽心尽责、齐心协力做好公司20xx年度安全生产工作,努力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及公司财产的安全。现根据公司生产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公司20xx年安全环保工作计划,敬请各部门积极配合、认真组织实施。

一、安全生产控制目标与指标

(一)杜绝重伤以上事故发生;

(二)轻伤事故率小于5‰以内,力争实现“零事故、零伤亡”目标;

(三)控制职业病新增为零;

(四)杜绝因员工操作失误造成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五)特种设备检验合格率达100%,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

(六)安全教育合格率达100%;

(七)安全设施合格率达100%;

(八)职业健康及劳动保护用品发放率100%;

(九)环境污染事故为零、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政府主管部门通报批评罚款事件为零;

(十)环保设施合格率达100%

二、20xx年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环境保护方针

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职业健康方针:“预防改进降风险、遵章守法保安全”;

环境保护方针:“依法管理、全员环保、污染预防、持续改进、绿色企业”;

三、效果评估与改进

由安全环保办公室对公司安全环保工作目标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与改进,每月进行总结,至少每半年组织各部室对安全生产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修订安全管理目标、指标及安全工作计划

公司各单位安全环保管理措施与实施计划。

(一)、每月下发一份安全环保工作计划,每月召开一次部门级安全生产例会;

(二)、每季度进行一次季节性安全检查活动;

(三)、每季度进行一次专项特种设备安全检查活动;

(四)、每季度汇报一次本部员工三级安全教育情况;

(五)、每季度汇报一次消防设施、设备自查及维护保养情况;

(六)、每年6月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安全生产月”活动;

(五)、每年11月开展一次“11.9”消防日活动;

(六)、每年进行一次应急预案演练、评审、修订;

四、安全生产管理

公司各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增强公司全体员工安全生产意识及法律观念。切实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认真抓紧、抓好、抓实,突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牢固树立“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采取一切可行、可靠的防范措施,有效地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实现公司安全、稳定、持续、全面健康发展的工作目标。

(一)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各部门认真履行安全职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执行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规范化、标准化组织生产,使公司安全管理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二)大力抓好员工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各部门加强安全生产政策、法规的宣传贯彻力度;落实集团公司有关安全生产会议及文件精神。通过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安全培训班,强化从业人员安全宣传教育;倡导和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营造全体从业人员“人人懂安全、人人讲安全、人人要安全”的良好安全文化氛围。20xx年各班组对岗位人员的安全教育、安全生产例会每周不得少于1次,受教育面要求达到100%。

(三)做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检查和日常巡查工作

各部门广泛开展现场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的活动。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重点监督检查安全制度落实情况;使安全生产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每一个班组、每一个岗位操作人员,明确并严格落实责任,必须保证生产工艺系统的每一环节、每一部位、每个工种、每个操作严格按照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的要求做好每一项工作。

环保工作年终总结 篇4

20__年公司在上级环保部门和集团公司的关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法律、法规,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环保目标责任制,企业环境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各项工作取得长足进步,未发生一起环境污染事件,公司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总结如下:

一、完善环保管理网络,加强责任制建设

年初,根据上级环保部门和集团公司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制定了20xx年度环境保护工作目标任务。设立了专门的环境管理机构,配备了专职环保负责人,充实了各级兼职环管理人员,进一步明确了各级领导、各个部门以及员工的环境保护责任。

二、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公司建立了环境管理体系,完善各项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认真强化从采购、储运、生产、销售各个环节的事故防范和应急措施,完成环境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并报市局备案。

QHSE体系建立过程中,公司依据相关标准的要求,建立了《环境管理程序》、《废弃物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环境保护的相关制度,并对公司范围内的环境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共识别出环境影响因素296项,重大环境因素24项,同时逐项制定了控制措施。

三、依法执行新、改、扩建项目“三同时”

公司项目按国家环保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工程相应的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中试装置在今年11月份顺利通过环保竣工验收。

四、 加强宣传、培训工作,强化员工环保意识

20__年公司以“4·22”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节能减排宣传周为契机,广泛开展了环保宣传工作,制作了环保宣传站牌、橱窗2处,利用网络向全体员工发放家庭环保小常识以及环保宣传手册,强化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

五、强化监管,认真组织各类专项行动

1、公司设生产废水、生活污水两个废水排放口,排放口已按要求规范化设置,并已按太仓市环保局的要求安装了废水流量计和COD自动监测仪。污水处理站外排口在线TOC检测仪、流量计,因投用时间早,在今年检查中,环保监察部门指出,数据采集系统需要与太仓环保局同步升级,目前已完成数据采集系统的升级,公司现有环保处理设施运行正常,并有专人负责、专人操作,定期进行检修。

2、按照上级环保部门及集团公司环保工作要求,结合公司《环境管理程序》规定,不断强化环保检查力度,巩固以岗位班组、部门、公司三级环保排查治理网络,对已发现的不符合项坚决进行治理,做到了早发现、早解决。持续做好生产现场的环境保护工作,20__年的问题整改率为100%。

3、为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提高环境应急响应能力。进行了雨排口隔断系统改造,在6处雨排口,逐个安装隔断阀,应急状态下雨排管网实现与公司外部隔绝,杜绝发生污染责任事故。同时对各生产装置的雨污分流设施进行改造,严格管控生产污水和清净下水的排放,实现源头治理。6月组织了罐区储罐泄漏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演练。公司参演人员等共60人,演习共持续30分钟左右,演习效果良好,高质量完成设想目的,锻炼了员工应急救援能力,同时也检验了公司环保应急机制的有效性。

六、 积极开展本企业污染源普查工作

为积极响应政府部门号召,做好配合工作,同时也全面掌握公司各类污染源的数量、排放量、排放去向、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状况、污染治理水平等情况。根据市局统一部署,公司污染源普查统计小组,对公司生产及相关部门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审核、登记并上报,为公司的环境质量改善提供依据,按时、保质完成市局要求的污染源普查数据上报工作。

七、高度重视,切实做好污染减排

公司按照政府、集团对污染减排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重组减排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及时传达上级要求,精心部署、细化目标,大力宣传,注重监管,增强实效,定期召开污染减排专项工作会议,全面部署落实各项污染物减排工作,公司减排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吨产品废水排放量同比下降10%,COD排放量同比下降12%。

八、20__年工作计划

20__年,公司将进一步做好环保各项工作,以完善规章制度,规范管理为重点,遵照年度工作计划,狠抓落实,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奋力拼搏,以确保环保工作方面取得新成绩。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环保工作,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切实加强污染减排工作,不断强化环保管理队伍的水平,提升公司竞争力,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1、贯彻落实上级环保部门的指导和部署下,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大力推进循环经济。提高重点环境风险源应急监测和处置能力,架构内部信息网络平台,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依法实施环境监管的水平;

2、不断完善公司环保及相关管理制度,细化环保各项工作,加强各级环保管理人员技能培训,提高工作水平;

3、认真做好“三废”排放监督、管理和统计工作,切实推进污染减排工作,降低“三废”排放量。

环保工作年终总结 篇5

镇环保所自成立以来,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区环保局的关心支持下,在镇人大的监督下,牢牢把握“围绕经济抓环保,抓好环保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镇建设为平台,以污染减排和总量控制为主线,以保护农村自然生态环境为切入点,全面提升环境监管水平,着力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进一步创新机制、严格管理、真抓实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将今年工作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服务意识,切实把环境监管与优质服务融为一体。

对于环境监管中出现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立足实际,主动帮助企业出主意、想办法,帮助其进行整改。对一些不能稳定达标的企业,主动上门指导完善,并帮助制定科学的操作规程,使之重新达标排放。

二、取缔境内个体土小企业

土小企业生产工艺落后,能源消耗高,无任何治污设施,生产废水、废渣等污染物并直接排放,严重污染周边环境,威胁水源地安全,群众反应强烈。根据工作实际,在区环保局的大力支持下,年内联合相关部门多次对土小企业进行查处,铲除、清理部分顽固户的生产设备,严厉打击土小企业的嚣张气焰,取得明显对的成效。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宣传“土小”企业的危害性、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和清理“土小”企业的重要性。对顶风而上的,由镇政府联合环保、公安、国土、供电、工商等部门联合执法、强制清理。

三、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大气扬尘污染防治工作

为了改善辖区大气环境质量,加强辖区内污染源日常监管,全面提升环保工作,按照上级要求根据《石家庄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办法》、《石家庄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管理标准(试行)》及区城管局围挡新标准,《石家庄市严管建设施工扬尘十二条》的工作要求,我镇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周密部署,严抓落实。

(一)基本情况。我镇目前现有施工工地13个,其中开工工地有7个,停工工地6个。我镇辖区内绝大多数施工工地未能达到石家庄市工地扬尘治理标准,已要求各项目单位进行整改。

(二)治理情况。镇政府、住建局召集13个项目单位负责人召开施工现场扬尘治理工作会议,要求各项目单位严格按照《石家庄市严管建设施工扬尘十二条》进行整改;西兆通镇政府与各个项目单位签订了扬尘治理承诺书。施工工地扬尘治理整治方案与施工工地建设、施工、监理单位的联系方式,统计完毕,并已登记造册、建立台账;由镇城建办(环保所)牵头组织人员针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治理开展了专项检查行动,按照巡查监管制度,镇城建办(环保所)每日进行巡查,对整改不到位的建设工程,发放整改通知书,要求其限期整改。

四、夏、秋两季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

为贯彻落实市、区,夏、秋两季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精神,切实做好我镇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保护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按照《长安区20xx年夏、秋两季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我镇高度重视,结合本辖区实际,加大禁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营造秸秆综合利用和秸秆禁烧工作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广播、条幅、标语、宣传车、明白纸等形式,广泛宣传秸秆综合利用的渠道和禁烧秸秆的意义。各村由村委书记指定专人进行广播,每天早、中、晚进行秸秆禁烧综合利用暨禁烧宣传。镇、村两级组织宣传车,巡回于各村进行广泛宣传,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强化宣传效果,做到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镇秸秆禁烧办公室对禁烧工作进行广泛宣传报道,并向区秸秆办和督导组按时报告收割进度和禁烧工作信息。截至目前,我镇总共出动巡查人员5000余人次,车辆500余辆次,张贴公告200余份,悬挂横幅30余条,张贴大、小标语400余条。

20xx年工作计划

一、打击土小企业方面

继续加大巡查力度,联合上级环保部门加大打击力度,做到发现一处取缔一处,同时继续以多种方式做好宣传工作。

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方面

(一)以提高全民环境卫生意识,以意识转变促行为转变为目标,继续加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宣传力度,在全镇营造“搞好环境卫生,全靠你我他”的良好氛围,形成“人人动手,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

(二)以目标责任管理为手段,充分发挥镇、村、组三级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工作的意识感、责任感、紧迫感。

(三)坚持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彻底清除河边、路边、沟边、机关院落及学校的卫生死角。

(四)进一步加强镇域内环境的综合整治力度。一是采取听证于民、群策群力的办法,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签订“门前五包”责任书,形成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场镇管理机制。二是针对“六乱”现象,加大对乱停乱放、出摊占道、广告乱贴乱挂、垃圾乱扔等现象进行集中整治,提升集镇环境形象。三是加大“资金、人力、物力”投入力度,确保镇区整体面貌得到全面有效改善。四是继续加强对全镇城乡环境卫生的监管、巡查、整治力度,巩固综合整治成果。

三、工地扬尘防治方面

加强对镇域内各个工地的巡查、监管工作,督促各建设、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扬尘治理相关规定进行施工,联合区住建局等相关部门对违反扬尘治理规定和整改不到位的建设、施工单位进行处罚,督促其整改到位。

三、夏、秋防火方面

继续以各种媒体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建立三级网络对各村(居)防火工作安排责任到人。加大巡查力度,对重点区域重点把控。

环保工作年终总结 篇6

20xx年,我镇环保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环保局的指导下,切实贯彻环保基本国策,认真执行环保法律、法规,以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为中心,始终把环保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树立“抓好环保为经济,发展经济为环保”的大局观,全面开展环保工作,建设美丽梅山,有力的促进了全镇经济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大城关及新农村建设和谐发展。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对环保工作领导,明确工作责任

年初,我镇将环保工作列入全年工作计划,制定环保目标任务,制定相应的工作目标。为确保目标的实现,镇成立了以政府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环保工作主要由镇“规划城建环保所”牵头具体负责,林业、国土、水利、渔政等相关部门协调,落实具体经办人员,组织机构健全。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环保的认识

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为了提高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我镇利用各种形式进行环保宣传,张贴过街宣传标语20幅,主要领导在周例会上强调环保工作,要求全镇干群要增强环保意识。一是结合城管中队日常巡查,录制磁带,大力开展环保宣传教育;二是采取与各村组签订责任状的形式,极大地增强了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提高了公众关心生产生活环境,主动参与环境建设,依法维护自身环境权益的自觉性。

利用“六、五”世界环境日搭建环保宣传台,悬挂环保标语,开展咨询活动。共发放各类资料1000余份,书写标语20副,接受群众现场咨询88次。

三、部门齐抓共管,加强目标管理

在工作中,我们严格按照环保目标责任书要求,结合部门职责和部门实际,抓住重点,齐抓共管,有效实施,强化管理,使环保目标责任状各项内容和指标落到实处,各项工作有序展开。

(一)对集中饮用水源进行保护,特别是苏畈、南水、洪冲、梅山、三湾、马店等库沿线村,结合全国文明县城创建、三线三边卫生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对库区沿线河道进行清理,有效的保护了水资源的洁净、卫生。并分别在苏畈、小南京村美好乡村示范点建设5处微动力污水处理设备,实现雨污分流,生活污水达标排放。

(二)节能减排工作稳中推进。在企业中广泛推广和应用节能减排技术。按照年初县环保局下达的目标责任书要求,我镇拆除徐冲、金山2座粘土砖窑厂,并关停汪冲、船冲3座石料场,减少了废气的排放,有效地保护了环境和资源。

(三)按照县文明创建、环境保护工作的统一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在全镇主要四个方面开展重点整治:

1、以巩固创建成效为目标,集中开展全国文明县城、全省卫生县城、园林城市暨“三城同创”工作。一是向县争取加大对环保经费的投入,今年新聘用环卫保洁员150多人,使从业人员增至408人,新增洒水车2台,垃圾清扫车8台,垃圾转运车10台。保洁范围向乡村、背街后巷拓展,实行早、中、皖全天候保洁,做到垃圾无裸露、不滞留。二是借助书记信箱,对群众投诉反映的问题进行全面清理,特别是上级领导批示的环境污染信访事件,要作为重点整治对象,采取有力措施,集中整治,先后取缔了城区养猪场、关停砖窑厂、石料场等。三是为解决老城区污水处理问题,积极配合县住建局开展新河第二污水处理厂征地拆迁及工程实施协调工作。四是加大饮用水源区的保护,对日常整治情况进行了检查。对我镇域内网箱养殖企业进行疏导,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取缔库区网箱养殖,减少水质污染物,确保饮用水安全。全年我镇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因环保问题引起的大规模群体上访事件。

2、集中开展重点流域、重点企业的专项整治。(1)配合环保部门开展小流域污染问题的整治。加强对我镇内河的治理,认真落实上级有关要求,加强对流域污染治理。(2)加强监管力度,严格控制污染源头。对全镇新建建设项目进行一次集中清理。对没有依法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投产的排污单位,依法责令其停止生产;对环保设施不正常运行、污染物超标排放的,一律停产整治,坚决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全镇无产生辐射企业。(3)我镇境内没有举办国家明令禁止的“十五”小企业,所有建设项目实行环评制度,100%执”三同时”制度。

3、大力开展镇村环境整治工作,对环保目标责任书落实情况进行督导。全镇在各村统建360座垃圾收集池,配备垃圾桶,周边各村生活垃圾纳入县城环卫保洁体系集中处理,结合“三线三边”环境整治,新建公厕15座,改造新老城区公厕24座;拆除旧猪圈、旧旱厕190座,取缔规划区内养猪场4家。

4、开展午、秋两季桔杆禁烧综合治理。我镇专门成立工作组,下发秸秆垃圾禁烧实施方案,专门会议布置,各村社都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普遍建立了环保工作机制,坚持和完善党政一把手环保工作实绩考核制度,能够认真落实环境保护“一把手”负责制,实行主要负责人亲自抓、负总责,分管副职深入实际,狠抓工作落实,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 工作格局。查处通过燃烧秸秆传统增肥事件16起,全年秸秆、垃圾直接焚烧现象大幅度减少。

一年来,我镇在环境保护工作方面做出了较大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20xx年我镇城功的创建了省“生态乡镇”。但是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待今后工作中加以解决,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还比较薄弱,在下一年度的工作中,我们将加强引导。

20xx年工作计划:

1、继续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并监督实施。

2、加大对污染整治工作,要按文件规定的标准,对所有污染企业进行整改,对午秋两季桔杆禁烧工作加大整治力度。

3、加强宣传,利用6.5环境保护日结合日常工作,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努力提高群众环保意识。

4、继续做好“生态村 ”创建和申报工作。

环保工作年终总结 篇7

一、环境质量居优。

县出境断面水质综合评价为优,100%达到Ⅲ类水以上考核要求,Ⅰ、Ⅱ类水占比达到99.2%;县城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5.6%,PM2.5均值29ug/m3,全省69个县级以上城市中排名第一;乡镇交接断面水质除6、7月份外,其余10个月合格率100%,全市最高;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在全省90个县中排名第二。

二、生态文明建设。

成功争取国家环保部的国家公园试点,率先完成《开化县环境功能区划》编制和《开化县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修编,划定生态红线,完善环境准入机制和明确负面清单;制定实施《开化生态文明县建设实施方案》,国家级生态乡镇全覆盖。

三、实施“河长制”。

按照“一河一长、条块结合、属地管理”的原则,确定县级、乡(镇)级和村级“河长”共计289名。主要河流分别由9位县领导担任河长,并设置相应的责任部门,沿线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乡镇级河长,明确河长责任。流域设立河长公示牌。

四、监管能力智能化。

启动“智慧环保”建设,建设完成饮用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空气质量(PM2.5)自动监测站,新增污染源在线监控企业15家、4家省控以上企业全部安装刷卡排污系统,建设3家危险固废全过程信息化监管系统,同时,推进乡镇交接断面水质监测系统建设。逐步实现了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监控监管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五、建立环境经济制度。

运用市场化机制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在全市率先制定《开化县排污权指标差别化市场化管理实施意见》,完成50家重点排污企业排污总量核定和“一企一档”建设工作,收缴企业初始排污权使用费200余万元。

六、全力治理水环境。

关停水污染企业20家,整治提升36家企业,取缔淘汰产业小加工生产作坊15家;完成5座集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修复提升,出水水质已达到一级A标准,新建截污管网20.81公里,污水收集处置率达90%。

七、综合防治大气污染。

制定实施《开化县20xx年大气污染防治计划》和《开化县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xx-20xx年),建立《开化县大气污染应急预案》。落实“广场问政”群众意见,提前完成通利照明和华民活性炭等2家企业的关停,完成合成材料和华康药业两家企业35吨锅炉整改;划定了城区道路黄标车限行区域,发放绿标17400余份,淘汰黄标车740辆.全面完成27座加油站油气改造工作,车用汽油执行国IV标准。

八、严格项目准入。

严格执行环境功能区划和产业发展导向,实施“空间、总量、项目”三位一体的环境准入制度和专家评价、公众评议“两评”相结合的环境决策咨询制度,把好项目准入关。累计否决10个项目9亿元投资。

九、强化环境执法。

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对环境污染行为实行零容忍。20xx年,共出动执法人员500余次,检查企业80余家,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12起,处罚金额50余万元,征收排污费220.7万元。认真做好环境信访工作,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污染问题,共调处环境信访投诉案件79件,办结率100%。

十、深入生态环保宣传。

举办我县首届生态文明建设专题研讨班,充分利用县“5.5”生态日、“6.5”世界环境日、“12.4”法制宣传日举办各宣传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生态环保工作。开展新《环保法》宣传,发放宣传手册20xx余份,利用@生态开化腾讯官方微博、《今日开化》专题解读新法法条、亮点。

环保工作年终总结 篇8

20xx年,西藏金和公司安全、环保、消防工作,以两级(集团、公司)安全生产要点为依据,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贯穿于安全生产之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落实安全法规,改进监控方式,增强管理实效,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宣传贯彻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普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提高安全文化素质,增强安全责任意识。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和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促进公司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

20xx年,无上报火灾事故、设备事故、较大以上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立案安全生产责任事故4起,损失金额约万元。

一、宣传、教育到位,职工安全生产责任意识逐渐增强

1、认真开好安全例会和班组周安会,坚持每月1次安全教育,并将劳务用工学习等同正式工。学习内容主要有《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西藏自治区安全生产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以及公司安全管理等法规文件;

2、及时向矿部、选厂、工队传达了公司每月安全生产例会精神;下发了攀钢办发[20xx]174号“关于机制公司‘6·19’和攀长特公司‘6·21’事故情况的通报”;下发了保卫部转发的国务院办、四川省政府办“关于几起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情况的通报”的通知;下发了安环部转发的“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20xx年7月以来连续发生四起因施救不当导致伤亡扩大事故的通报”的通知;下发了“新厂区‘9、7’交通事故快报”。要求传达到职工,认真吸取教训,杜绝各类事故发生;

3、向各班组下发了安环简报第55期(国家安监总局关于学习推广“白国周班组管理法”切实加强非煤矿山班组安全管理的通知),要求各班组结合本班实际,推广“白国周班组管理法”;

4、及时传达责任公司、物流公司以及上级主管部门转发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事故通报,教育职工从中吸取教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学会自我保护。继续把新修订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KYT卡片作为安全学习的主要内容,教育职工在生产作业中养成严格遵守安规的习惯,做到“三不伤害”;努力实现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转变;

5、教育从业人员持证上岗,持证上岗率100%。在公司范围内开展了设备、驾驶员内部准驾证的清查工作,确保从业人员规范作业、设备技术状况符合标准,有效地控制了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

6、组织了班组长KYT活动教育培训一次、班组记录教育培训一次。对新进厂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21人次(其中职工8人次,劳务工13人次)。组织全员安全、环保、交通、消防、职业病防治、SHE等知识教育考试,参与率、合格率100%。本年度安全管理资质证复审换证**人次、特种作业人员复审换证12人次、新取证1人次;

7、参加责任公司组织的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知识培训4人次;定置管理培训1人次;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培训10人次;工伤管理及救护知识培训6人次。

二、组织岗位查找隐患,排查治理隐患不走过场

开展了对重点要害部位、危险点源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发动职工开展岗位隐患排查,做到排查不留死角,重大隐患及时整治;加大安全投入,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1、老厂区2号门内大电炉废钢料场(北侧东头E32处),废钢料场装卸作业点地面因未硬化处理,在夏季雨天的浸泡下受车辆碾压形成水坑,车辆进入水坑常被水坑中的废钢轧坏轮胎和传动部件。专题向安环部建议将废钢料场装卸作业点地面作硬化处理,如条件不允许,或用其他材料充填水坑不形成无法确认的安全隐患,确保车辆通行顺畅,得到地面硬化整治,效果良好;

2、修理厂上报内修班厂房石棉瓦大面积老化,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一是下雨时漏水;二是破碎的瓦片坠落伤人。安保部即刻通知相关单位进行了修缮;

3、进入夏季以来,违章现象比较普遍,有两次违章的个人、车辆和超速、抛洒、超高、超高不捆绑、车间不下车、下车不戴安全帽、穿背心或赤背、穿拖鞋、流动吸烟、吊车作业不规范、违规使用砂轮、配件摆放零乱、氧气乙炔摆放过近等等。上述习惯给安全生产埋下严重隐患。公司要求:各单位切实加强对职工安全生产重要性的教育,切实负起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层层抓落实;随时检查、完善车辆技术标准,从源头上杜绝车辆缺陷造成的安全隐患;车辆在车间或库房装载钢管,确认装载符合要求,随即用钢丝绳进行捆绑后方可动车驶出车间或库房;车辆运输钢管到车间或库房卸载,确认车辆到位、安全后方可解除捆绑;车辆进入车间后,驾驶员必须下车,戴好黄色安全帽并系好帽带,站在安全位置确认;车辆在厂内行驶必须遵守标志时速;按标定区域停放车辆;着装穿戴符合要求;不得流动吸烟;不得违规使用砂轮;维修时配件摆放整齐;氧气乙炔摆放在5米以上;同一台车一年内有同一类违章3次,公司将执行强制措施,停止该车作业资格至违章行为消除,视情况恢复作业资格;凡违反公司相关安全生产规定,将从严考核;

4、由于车况、道路条件、装载情况、车速控制等因素,造成部分车辆在转运废钢、返矿等物资时有抛洒的情况,影响了公司形象,也存在安全隐患。针对具体情况,立足现有条件,采取特殊措施。首先落实责任,抓好规范装载,杜绝超速造成抛洒;其次是分片区定人及时清扫。通过以上措施,抛洒问题得到很大改善;

5、克服雨季阻断道路等不利因素,采取多种措施确保安全。三季度雨天多,特别是几次暴雨后,让保产车通行的破损道路雪上加霜,尽管加大维护力度,但道路泥泞陷车时有发生,5号门外下穿隧道多次因暴雨封堵,保产车只得绕道社会道路通行,增加了不少的潜在危害。在这种情况下,公司上下联动、精心组织,没有发生意外事故。

三、组织综合安全大检查和日常安全巡查,加大三违考核力度

1、在日常安全巡查中从铁路运输部道口工处得知,以及安环部、保卫部、生活服务中心等部门现场检查反映,在老厂区从事矿类、废钢物资运输的车辆抛洒较为突出,清扫不及时,给上下班职工造成极大的安全危害。公司强调,二车队切实负起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层层抓落实,全方位解决抛洒问题;加强对驾驶员监装矿类、废钢物资的安全责任意识教育,从源头上杜绝抛洒;随时检查、完善车辆货厢、尾部安全阻挡技术标准,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近阶段,安全保障部重点检查,对发生的物资抛洒将采取责任者和管理者双重考核的办法,至安全隐患消除;

2、对职工反应有铁屑、废钢、污泥、矿类抛洒问题,公司强调,把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作为教育职工提高安全生产意识的准则,并利用周安会、班前会学习机会,使职工认识到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强化责任、很抓管理、从严考核,让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常态管控持续好转;车辆及时修复,保障车辆灯光、刹车、转向等系统完好,不带“病”车上路;按标定时速行驶,过铁路和坑洼道路慢行,杜绝车辆颠落物资;加大检查力度,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从严考核;

3、在组织综合安全大检查以及日常安全巡查工作中,查是否恶意超载、超速、不捆绑、抛洒、扬尘;查是否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违章作业。查从业人员劳保着装是否规范;查驾驶员装卸货时是否下车并戴好安全帽;查班前会、“三检制”、“交接班制”、检查考核等情况是否落到实处。对检查中发现的违规行为进行了严格考核。检查违章人员64人次,考核违章人员64人次;检测车速707车次,考核超速37车次;检查车辆交接班记录210车∕次,考核交接班记录不及时、不完整21车∕次;共计考核9000余元。

四、做好消防、定置管理、环境综合治理等相关工作

1、狠抓节日和夏季防火,对人员密集、易燃易爆场所组织专项检查,下达了办公安全用电注意事项;对现场、随车灭火器材时常检查,及时更换失效灭火器材,补充2KG、4KG灭火器28具;请消防专家对义务消防队员等相关人员进行消防知识培训,并组织了消防演练。按文件配备消防设施、火险警示标志牌;

2、按部(办)、队、厂区域划定责任、落实责任,各单位的区域环境由各单位督促祥福联办专人治理,办公室环境卫生则由各单位自行整洁,每月评比,同安全工作考核;在日常巡查中发现公司办公室、修理厂办公楼、二车队办公楼定置管理保持较好,环境卫生、绿化保洁较好;

3、整改修理厂废油池三个,防止废油外渗,污染环境;设置废钢、废铁、废油、废胎、废棉纱回收点,实行分类、定点、定位存放,有效地控制了废旧物资对维修现场的二次污染,确保维修现场环境优美,从业人员心情舒畅;

4、整改货厢变形滴漏车辆120余台次。如:在废钢转运车车尾增加斜面安全阻挡,既防止废钢振脱又便于倾倒;增加废钢转运车货厢围栏,防止轻溥废钢抛洒;对转运反矿、球团矿等车辆,焊堵漏缝,防止沿路滴漏;选派专人对道路进行寻视,清除意外抛洒、滴漏物质,最大限度确保厂区环境整洁,减少污染;

5、认真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修整、更换风扇4台次,汽车空155车次;按时按标准发放茶叶、药品、白糖、饮用水等,无中暑现象发生;

6、防洪、防汛工作忙而不乱,按预案要求安排防洪人员、车辆,准备了防洪器材,疏掏防洪沟渠、更换了破损严重的沟盖板;

7、职业健康、环境体系完成了复评。汽车运输是高危行业,其企业的主体是人,落实到安全管理上就是要在广大干部职工心中树立起“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安全价值观,使其获得科学、稳定、超前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它的重心是以实现人的价值、保护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为宗旨,基于对职工生命健康的尊重,对职工工作环境的持续改善。

五、对委托运输(项目合作)单位安全生产监管走向正轨

一直以来,对委托运输(项目合作)单位的安全监管力度不够,他们的人员、车辆无绪进入,对工厂安全运输的知识缺乏了解,给职工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对此,我们出台了《委托运输(项目合作)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办法》,明确了驾驶员准入管理制度、车辆准入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生产事故处理制度、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度等,并要求他们派专兼职安全人员参加我公司组织的安全、生产、治安网络安全会议,并要求他们及时向从业人员传达安全生产管理、交通消防规定,取得了较好的管理效果,对委托运输(项目合作)单位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走向了正轨。

六、存在问题

1、恶性超载和保障生产的矛盾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致使车辆长期超负荷运行,极大的加速了车辆的非正常损坏;

2、道路破损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尤其新二区部分临时道路随坏随修,造成额外成本、费用增加;

3、对委托运输(项目合作)单位安全生产治安综合评审工作持续开展力度不够。

环保工作年终总结 篇9

20xx年,是 “十二五”目标任务的开局之年,是环保部门抢抓新机遇,求得新发展,再登新台阶之年。为开创“十二五”环保工作的崭新局面,我局将继续按照 “重点工作求突破、单项工作争先进、整体工作创特色”的要求,积极谋划,重点推进,力争使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一、创新管理方法,实现单纯执法监管部门向综合管理部门转变

首先,通过实施区政府环保工作季度点评、部门联合督查、河断长督查制和环保问责制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新型环境管理方法,努力构建上下相互协调、各部门密切协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合作体系,形成治污合力。落实以镇、街、园区为单元的环保网格化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形成各级各有关部门主动参与的全区环保工作合力。其次,在治理技术上,综合运用工程、技术和生态方法,加大治理力度。在治理手段上,充分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既形成严格排放、合理开发的强大压力,又形成主动治理水环境的积极动力。再次,在宣传教育上,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在全社会形成良好舆论氛围,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保护,有效利用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监督力量,扩大行风监督员队伍、热心环保网民及环保民间团体等参与力量,构建最广泛的环保“统一战线”。

二、加大污染减排力度,确保完成年度减排目标任务

一是积极做好两个污水处理厂“收尾”及“开头”工作。分别是完成城北污水处理厂的收尾工作,完成减排工程台账资料的编制,通过上级考核验收。启动环保产业园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作,督促环保产业园污水处理厂完成所有前期审批手续,力争在20xx年开工建设,确保完成年度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二是继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严格把好项目准入关、环评关、验收关,尤其是严格执行饮用水源保护区项目审批各项规定,切实提高项目准入门槛。三是强化对企业污染治理设施的监督管理,确保所有治理设施高效稳定运行。四是引入市场和法律机制,实施征收超标排污费、减排保证金和绿色信贷等制度,倒逼、推动企业治污。

三、强化工业污染防治,做好重点企业行业监管

完善企业环保等级评定办法,深入开展重点排污单位环保等级评定,评定结果作为实施行政处罚、争取环保专项资金、污染防治资金等的依据。积极打造环境管理放心行业,针对各行业具体问题,推出针对性整治措施,制订“一厂一策”的综合整治方案,科学开展专项整治。引导服务企业节能减排、开展清洁生产、推行循环经济,举办相应的工作培训班,让更多的企业了解这项和支持环保工作,实现由“强制性”向“自愿性”的转变。深化环境监察范围、内容和时段的全覆盖,现场检查范围覆盖所有排污企业、抽查范围覆盖镇(街道、园区),检查内容包括从建设项目管理、固废污染源到排污口规范化情况等各个方面。继续抓好核与辐射环境管理,确保全区涉源单位持证率达100%。抓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加快固体废物管理机构建设,配备必要的技术设备,确保危险废物安全处理处置率达100%。

四、力求生态创建有突破,全力提升生态区建设水平

依照《亭湖区“十二五”环境保护及生态建设规划》以及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要求和国家环保部新出台的生态县(区)、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配合生态市建设规划的相关内容,积极组织修编我区生态区建设规划,报政府批准实施。在全区召开推进生态区建设大会,推进生态文明镇(街道)、村建设试点工作,建成一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街道)、村,为建设生态区细胞工程夯实基础。在“国字”头上狠下功夫,坚持好中选好、优中选优,全面开展“一村三街道”的国家级创建工作,新洋村、伍佑街道、五星街道和新城街道建设规划通过国家级评审。在省、市级创建上再登台阶,抓好省、市级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的创建,按照生态区建设标准,按期完成创建任务。积极指导与督促环保产业园做好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创建工作,督促抓紧组织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编写工作。

五、抓好镇、村试点,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根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在一至两个乡镇积极探索开展区级连片整治工作试点,进一步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努力促进农村环境质量改善。在抓好全区10个行政村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区再确定2-3个行政村参与试点,作为20xx年全区推进的重点。同时,全力争取中央农村环保以奖促治和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奖代补资金。与省、市有关部门及兄弟单位积极协调,在全区组织各块分管负责人赴有关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好的典型地区考察学习。

六、用好环境保护纠纷调解委员会平台,扎实做好环境信访调处

充分利用好环保纠纷调解委员会这个平台,完善环境信访举报受理工作,严格按照时限要求进行调处,确保环境信访件件有着落,尽量将各种环境纠纷、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实施领导接访和包案、环境信访工作例会、月度分析通报考核等三项制度,强化源头排查有效控制、疑难信访挂牌督办、信息预警、应急预案和内部管理培训考核等措施,定期组织环保圆桌对话,有效推进环境问题及时有效解决。基本实现“一控两降两提高”(控制信访总量、越级及重复信访量下降、结案率和满意率提高)的目标。

七、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宣传,大力营造公众参与的浓烈氛围

一是以绿色系列创建为抓手,通过生态读本、宣讲团等形式把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基层。大力创建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环保企业、环境教育基地。二是营造社会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舆论宣传和科普教育,丰富人们的环境科技知识,提高环境法制观念。举行各类环保公众参与活动,出台政策大力扶持民间环保组织。三是倡导绿色文化。引导社区居民、学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鼓励居民、学生选择环保友好的生活方式,创造绿色生活的道德氛围,组织绿色志愿者队伍。创新宣传载体,选择社区搞试点,启动“老社区、新绿色”楼门文化宣传项目,在试点社区设置固定式宣传栏和环保画框。四是注重加强污染事故防范的宣传工作。面向企业和群众广泛宣传环境突发事件的报告、信息传递及救护等方式方法,努力增强对环境污染事故群防群治的整体合力。

八、继续创先争优,锤炼一流的环保队伍

一是继续开展创先争优系列活动。通过开展专业知识培训、月度点评、勤廉点述、公开承诺、行风评议等行之有效的形式,进一步加强环保系统行风、政风、党风建设,把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上来,全面提升队伍素质。二是全面加强各项基础能力建设。成立专门的处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预警应急能力队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环境应急中心,全面提升环境应急能力。对照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要求,加强环境监测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环境监测中心,加强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全面提升环境监测能力。加强环境执法队伍建设,配备现场监察设备及车辆,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建设环境监察办公用房,全面提高环境执法监察能力。三是加大考核奖惩力度。严格兑现目标责任状,对于在工作中表现进步,创先争优工作取得一定成绩的,按有关程序给予提拔重用。对不能适应自身岗位,工作能力欠缺、工作马虎、不求上进的,坚决予以待岗或辞退。

环保工作年终总结 篇10

xx煤矿领导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行业政策和制度,从长远利益出发,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无论是工程建设时期还是现在的生产时期,都不忘抓好环保管理工作。

20__年以来,我矿环境保护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县环保局的领导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实实在在地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我矿综合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没有发生一起环境污染事故。现就一些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环境保护管理网络,加强责任制建设

我矿投产以来,十分关注环保达标情况,严格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进行监督完善,真正做到外请监督、内抓管理。

20__年,遵照环保部门下达的环境保护工作目标任务,结合我矿实际,下达了矿属各部门年度环境保护工作目标任务。根据要求,在进一步明确保护工作由所属各部门、矿长负责制的基础上,又充实了各级兼职环保员,具体负责各辖区内的环保各项工作。

二、加强宣传、培训工作,强化环境保护的意识

组织人员参加了有关部门组织的环保专题会议;并在矿内部做了大力宣传。在全矿上下营造了保护环境、全员参与的浓烈氛围,让环保走进了我们的生活、生产,让大家更深入全面地了解环保部门的职责、环境质量的状况、环境保护工作的任重道远。同时我们以“4·22”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科普宣传周为契机,广泛开展了环境宣传工作,悬挂横幅,制作了环保宣传站牌,张贴环保宣传标语等。我矿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对矿区内90%以上空场地都进行了绿化,今后还要在矿区内进一步规划绿化和环境升级保护。

三、坚持环保工作,做好外请监督内抓管理

我矿积极邀请了环保部门和环境资源管理咨询公司组织人员对我矿进行了现场环境影响考察,并做了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等工作。强化了现场检查力度,增强了我矿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优化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同时配合环保部门,加强我矿各类噪声源、粉尘源以及污水处理的管理。

四、积极开展污染物的治理和利用工作

为全面降低我矿污染物排放数量和生产成本。根据矿委会部署,对煤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矸石集中短期存放,定期卖给道路建设等施工单位,变废为宝。我矿建有污水处理站一座,24小时不间断运行,将生产生活污水处理后用于储煤场的晒水降尘、职工澡堂用水,使水循环利用率达到较高水平。

五、总结

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加强环境保护已经是一种共识和要求。我矿成立之处,就制定了“环保五步发展计划”:创建“节能型企业”,完成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贯标,创建“清洁工厂”,创建市“环境友好企业”,创建“国家环境有好企业”。我们将总结过去的成果,学习外部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企业的环保形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配合各级环保部门加大力度,实事求是抓好企业经济发展的同时,抓好企业的环保治理,长抓不懈,创造明天的环保企业。

环保工作年终总结 篇11

我镇于20xx年成立环境监察中队,自中队成立以来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环保局的大力支持下,在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污染,促进镇域环境质量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就20xx年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积极开展全镇污染源排查登记工作

在上年工作的基础上重新对全镇范围内污染源进行了登记普查工作,共普查登记污染源161份。其中:中小学5所、医院1所,农村卫生所37家,供热企业7家,木器厂28家,砖厂3家,碳厂3家,饭店57家,旅店20家。

二、认真调节和处理环境污染和纠纷,按照规定予以登记,办理和答复

对管辖范围内的纠纷、投诉,及时做好登记笔录,按规定上报,认真处理好每一件纠纷。其中:处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7起,取缔河南碳厂1处,处理居民区畜禽养殖场1家。确保环保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严格按照规定收取排污费

做到应收尽收,力争完成镇政府和市环保局下达的收费任务

四、母亲河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

20xx年x月镇党委、政府召开了“全镇春季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会议”细化分工,明确任务,各单位积极响应。会后协调各责任单位对xx镇内及沿河两岸垃圾进行了清理,x月x日二中出动700名师生利用了一天的时间对沿河两岸的生活垃圾进行了彻底的清理整治,共清理垃圾1000余立方米,到目前为止全镇各单位共清理沿河两岸垃圾10000余立方米,彻底改善了两岸的环境卫生。对xx村自来水水源地内的垃圾、旱厕、畜禽圈舍进行了综合整治,在水源地四周设立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宣传标语,截至目前xx村自来水源地周围的环境污染得到了有效的治理。镇环境监察中队对两岸公共和民用厕所进行了普查登记,共普查公共厕所5个,民用厕所121个,到目前为止共清理67个其余12个正在清理中。

五、存在的问题

1.群众对环保意识不高,在执法过程中存在不理解不配合的现象时有发生。

2.边远村屯交通不便,管理上存在着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

六、20xx年上半年的工作打算

1.加大污染源的监控力度,扩大污染源的排查范围。

2.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及时做好辖区内各单位排污申报和审批。

3.按照环保的法律、法规,做好环境污染的纠纷工作,避免纠纷事件的扩大和越级上访。

4.落实好环境保护的各项法律、法规的规章制度,广泛宣传,做好全镇环保的宣传工作。

5.认真学习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充分发挥环境保护的监察职能。防止环境污染的重大事件发生。

环保工作年终总结 篇12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环保厅的指导支持下,全市环保系统以党的xx大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市环保决策,着力创新环保改革,强化环境调控,深化污染治理,严格环境监管,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较好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20xx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全面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

牵头联合发改、经信等14个部门,制定实施了《东莞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20xx-20xx)》,部署推进27个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工作,明确未来一段时间全市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要求。制定实施了《东莞市环境保护局全面深化环保领域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提出8个方面共49项改革和强化管理措施,作为环保系统改革创新的总纲性文件。20xx年重点推进了25项改革事项,主要有三个方面:

——改革创新环保体制机制。成立了由市长任主任、26个主要部门为成员的市环境保护委员会,并成立了督查协调科,全面强化环境统筹协调管理。创新“个性化考核”评价机制,完善环保责任考核、排污总量考核制度,有效加强环保统筹管理的政策设计。创新“污染通量”考核评价机制,在石马河、茅洲河、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试点推行“河长制”。配合城管部门,以生活垃圾处理项目为试点,推行建立区域生态补偿机制。

——改革创新环保政策制度。开展第三轮行政许可事项清理,取消行政审批1项、管理事项1项,转移管理事项1项,委托管理2项。累计取消行政审批13项,审批事项压减率达68.4%;推动项目投资建设审批体制改革,纳入试点的68个项目已完成审核38项;实行商事主体环保业务办理情况定期通报、年度评比考核制度,商事主体环保审批率由年初57%提高到97.2%;制订实施豁免环评、简化环评管理办法,实行登记表项目备案制,制定《建设项目差别化环保准入实施意见》,推行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管理,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改革创新企业环保管理。推进危险废物网上申报、服务型环保监管、环境责任保险、环保前端服务试点、环境监测社会化等多项改革创新工作,环保改革创新工作取得了良好开局。

(二)全力保障环境质量改善提高。

以实施“五个行动计划”为抓手,一年来共印发实施了68份工作部署文件,大力深化污染减排,全面推进水、大气、重金属、固体废物、农村环境等污染整治,保障了全市环境质量稳步改善提高。全市水环境质量呈现稳步改善态势,东莞运河、水库、河涌等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所下降;全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xx年大气污染物除O3外浓度值同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PM2.5、PM10年均浓度值比20xx年分别下降了6.3%、7.7%,在气候条件十分不利的情况下,仍全面达到省对我市考核目标要求;噪声环境持续保护稳定。

——推进实施清洁空气行动。制订实施《东莞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xx-20xx)》,省下达的153项年度大气污染治理项目已全部完成。全面实施禁燃区管理,禁燃区面积达1244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50.7%,禁燃区内241台使用高污染燃料锅炉基本完成改造治理;组织开展“环保为民”大气污染专项治理行动,在全市范围开展餐饮油烟、VOC污染、城市扬尘和小锅炉整治,实施65蒸吨燃煤机组执行烟尘特别排放限值,共完成治理项目20xx个。全面深化机动车污染防治,全市实现国IV柴油、国Ⅴ汽油油品供应升级。实施了第四阶段环保限行管理,限行范围扩大到环城路区域。采取超常规措施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7.33万辆,超额完成了省下达的6.92万辆淘汰任务和市政府十件实事任务目标。建成4个空气监测子站,超额完成市政府十件实事任务目标,形成城乡一体化覆盖的“14+1”大气自动监测预警网络。开展了PM2.5污染特征监测研究,修订完善了重污染应急预案。开展了冬季大气污染防治行动保卫战,取得良好效果,11-12月空气达标天数同比上升29.3个百分点。

——推进实施南粤水更清行动。《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区划可行性研究报告》已获省政府批准。完成20xx年度乡镇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联合水务部门制定《内河涌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及《技术指引》,全市完成内河涌整治11条。同时,全面推进重点流域综合整治,石马河整治方面:企业关闭淘汰21家、搬迁整治7家、清洁生产100家、115家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至65%以上,2家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已开工,流域7镇截污次支管网建设工程已基本完成前期工作,完成1家垃圾处理场整治;茅洲河整治方面:完成长安三洲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长安第二污水处理厂已确定选址和完成勘察,人民涌综合整治全面启动;水乡经济区整治方面:制定实施了水乡经济区非法畜禽养殖业、黑烟囱和无证无照污染企业长效监管以及水乡工业排污监管等方案。启动91家“两高一低”企业引导退出整治工作,其中57家造纸企业有34家签订关停协议(11家已停产)。

——推进实施重金属污染整治行动。制订实施了《20xx年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实施方案》,81家电镀企业有50家完成提标治理任务,5家铅蓄电池企业搬迁关闭2家,148家涉重金属企业完成台账建设和更新,38家涉重企业有35家完成清洁生产审核。完成4个环境监测监控基础能力建设项目和1个环境监察基础能力建设项目。

——推进实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行动。《东莞市危险废物和严控废物处理处置专项规划》已完成初稿。建立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备案和申报管理制度,申报企业总数2048家,促进企业自觉履行环保责任。推行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782家危废重点监管源和10家危废经营单位通过规范化管理验收。组织开展机动车维修行业、垃圾焚烧飞灰、严控废物、“地沟油”、进口废物、剧毒、重金属类危险废物专项整治行动,累计检查企业4889家次。严格执行“七不准、七承诺”,制订5项管理规范,强化危废转移审批管理,114家重点企业实行网上按月申报管理,全年完成跨市转移审批1812份、市内转移备案1666份、核发转移联单29081份。在此基础上,推动恒建、裕丰、和利等危废经营单位扩项扩建,其中:虎门港立沙岛危险废物综合处理处置中心(和利扩建项目)已落实用地,恒建扩建环评已上报省环保技术中心审核。加强医疗废物管理,2160家医疗单位实现统一收集处理,综合性和社区医疗覆盖率达100%,其他医疗机构覆盖率达到95%。

——推进实施农村环境保护行动。制订实施了《东莞市畜禽养殖区域划分实施方案》,全面规范畜禽养殖。会同城管部门加强生活垃圾处理厂(场)整治,加强环境监管。组织编制《东莞市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方案》,组织对麻涌镇协忠电镀工业区、石碣镇农田开展土壤环境调查与污染修复。

(三)全面深化生态文明建设。

以“两创”,即创建国家生态市和创建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市为契机,强化环保统筹作用,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合力,全面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全市18个镇创建成为国家、省生态镇,478个村(社区)创建成为生态村(社区)。初步核算预计能够完成年度总量减排任务。

——推动创建国家生态市。围绕生态市创建工程,开展标识征集比赛,确定创建国家生态市标识。加强统筹、督办和协调工作,至年底,119项国家生态市创建重点工程完成78项,完成率为65%。大力推进基层创建,东坑、望牛墩获得省级生态镇命名,56个村(社区)创建为市级生态村(社区),生态村(社区)覆盖率达到80.6%。

——推动创建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示范市。在示范市创建方面:围绕创建目标,向市政府专题报送情况分析报告,制定了主要污染物减量化实施项目分工方案、脱硫设施升级改造项目财政补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分解落实任务,强化工作职责,为顺利推进创建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在减排考核方面:顺利完成20xx年污染减排考核,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减排比例分别为5.6%、4.07%、5.2%和8.7%,完成了省下达的总量减排任务,考核结果为优秀。大力推进减排工程建设,纳入省考核的21项20xx年度减排工程项目已基本完成。大力推进集中供热改造,编制实施了《东莞市热电联产供热规划》,国家责任书项目麻涌新沙港集中供热工程已全面启动,中堂大唐华银、中电新能源、东莞通明、谢岗华能等4个项目已全面开展前期工作。

——推动社会环境文化建设。举行了世界环境日纪念大会,开展了中小学生环保征文比赛、“环境小记者”公益环保夏令营、户外清洁日、科普讲座进校园、环境文化节、环保摄影、环保公益徒步、《环保法》巡回宣传等活动,参与人数总计达8万多人次。加强学校环境教育,创新开展了学校环保辅导员试点、“环保小卫士”评选、环保儿童剧巡演等活动。加强媒体舆论宣传,全年召开新闻发布会或沟通会18次,发布新闻材料285篇,媒体刊发环保新闻900多篇,“东莞环保”官方微博编发信息750多条,创新开展“广播微环保”品牌宣传活动,淘汰黄标车视频宣传活动,全方位打造立体宣传网络,全面推进环境文化建设。

(四)全面加强企业排污监督管理。

以转变职能为抓手,强化“环保为民”理念,强化人民群众合法环境权益保护。同时,着力建立服务与监管并重的环保管理模式,保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市环保局20xx—20xx连续3年被评为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服务保障先进集体”。20xx年被评为市直单位年度工作优秀单位(经济类)和环境保护“单打冠军”。

——加强环保审批管理。全年共审批环评14644项,其中:省市重点项目164项完成审批144项,拒批不符合环保要求、产业政策项目1152项。审批辐射项目82项。完成 “三同时”验收13030宗。核发排污许可证1373份、《辐射安全许可证》92份。开征排污单位20xx户,排污费开征金额为5063.09万元,入库金额5132.72万元。

——加强污染企业治理。完成全市151家电镀、印染、制革企业原地保留审查,全市重点污染企业由1252家压减至607家。基本建成7个环保专业基地并具备承接企业搬迁入园条件,入园企业总数达142家。中堂造纸基地北海仔清淤整治工程已完成。全市火电(沙角电厂群10台机组)全部完成脱硫、脱硝和取消旁路。49台燃煤机组完成烟尘特别排放限值改造。28家自备电厂企业完成脱硫DCS系统建设。全市4家玻璃生产企业9条生产线有7条完成油改气、6条完成烟气脱硝。9家造纸企业的21台热电联产机组提前完成烟气脱硝。102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评估或验收。731家餐饮企业、399家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企业、1012个建筑工地、9个码头堆场、51个工业堆场完成废气、扬尘等治理。

——加强企业环境执法。全面启动和推行环保移动执法。开展在线监控系统第三方运营第二期招标。60家涉放射源企业建成在线监控系统,10家企业完成工况过程在线监控试点,76家企业通过应急预案备案(累计达256家),22家企业参加环境责任保险。组织开展了13次环保专项执法检查行动,对12个突出环境问题实施挂牌督办,妥善处置29起突发环境事件,妥善处理了虎门环保基地A区、长安环保基地A区等群体性环境事件。全年累计出动执法人员82925人次,检查企业34288家次,分别增长9.49%和15.27%。处罚环境违法行为2047宗,罚款金额6598万元,分别增长17.8%和6.6%。发出行政命令2265份,申请强制执行1678宗,分别同比增长20.86%和54.37%。向公安部门移交涉刑犯罪案件12宗。全年受理信访投诉16517宗,办结15856宗,办结率96 %。

(五)全方位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

根据省、市的部署,扎实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聚集“四风”问题,边学边查、边查边改,真抓真改,取得良好效果,有效树立了环保形象,得到市委实践办、督导组的高度评价。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制定完善了“两方案一计划”,其中:班子整改事项37项,班子个人整改事项65项,制度建设事项58项。

——着力克服和纠正形式主义。对“文山会海”进行全面清理整顿,严格控制文件、会议并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全面加强督查督办,成立督查协调科专抓工作落实,实行重点工作月度检查、定期通报机制。同时,完善工作责任考核机制、年终个人考核实施办法,强化考核导向作用,以实际效果评价工作,促工作有效落实。

——着力克服和纠正官僚主义。建立实行“干部挂钩联系企业”、“干部信访包案”、“班子成员定期下访企业”、“班子成员信访接访”、“班子成员分片督导”等制度,主动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累计走访企业1440余家次,帮助解决企业问题170多宗。

——着力克服和纠正享乐主义。全面树立“环保为民”宗旨观念,全面强化担责意识,大力推进环保改革创新,着力重塑环保新形象。大力加强廉政教育,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组织干部职工到东莞监狱参观,发放廉政辅导教材,发送廉洁提示短信,提升拒腐防变能力;大力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深入整治庸懒散奢,明查暗访检查制度化,全年组织暗访18次。实行业务监督检查制度、主要业务末位约谈制度,对6名环保部门负责人进行约谈或诫勉谈话。

——着力克服和纠正奢靡之风。开展工作和生活待遇专项检查,深入整治公款吃喝、奢侈浪费,整治办公用房,制定实施《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严格公车管理,推行机关节能。接待、公车、办公节能等经费均实现压减。

过去一年,全市环保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但当前全市环保工作依然比较严峻:一是环境质量达标形势严峻,空气环境质量与新标准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地表水污染仍然严重,整治工作需进一步抓紧加快;二是污染减排压力巨大,前四年,预计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四项主要污染物完成省下达任务的92.4%、66.3%、67.6%和70.9%,在减排潜力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完成减排任务尤其是节能减排示范市超20%削减的要求,十分艰巨;三是环保改革创新需加大力度,相关环保改革措施进展较慢,运用市场机制、科技手段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仍然不足,对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研究不够,影响环保改革成效。四是随着公民环境意识的提升、监管重心的下移,环境信访维稳以及基层环保监管能力建设都面临较大的压力。

二、20xx年主要工作安排

20xx年是收官之年。在新的一年,全市环保工作将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主动适应环保法治新常态,全面贯彻落实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市环保工作部署,全面强化“环保为民”宗旨,继续深化改革创新,推进环保法治,纵深推进环境治理,推动环境质量全面改善,全力塑造环保新形象。

(一)实现四个目标。

1.实现污染减排目标。全面完成省下达的污染减排目标任务,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12.45万吨、1.81万吨、9.51万吨和14.38万吨以内,对比20xx年分别削减20.9%、22%、30.6%和29.2%。

2.实现创模复检目标。全面分析、落实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检各项指标要求,确保高质量、高水平顺利通过国家环保部创模复检,夯实创建国家生态市的基础。

3.实现黄标车淘汰目标。全面落实市政府与省政府签订的责任书要求,全面完成全市黄标车淘汰任务,其中20xx-20xx年要淘汰黄标车总数达13.84万辆。

4.实现环境质量目标。根据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等要求,20xx年底,石马河水质基本达到IV类、茅洲河水质得到全面改善;全市SO2 、NO2 、PM10年均浓度不超过60微克/立方米、40微克/立方米、70微克/立方米,O3和PM2.5污染得到有效遏制。

(二)加强四项管理。

1.优化环保调控作用。坚持发展中保护、保护中发展的理念,充分发挥环评审批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引导、调控、服务作用。一是选择1-2个镇街试行区域规划环评管理,通过编制覆盖全镇(街道)的规划环评,明确土地用途、功能分区、环境标准、环境容量、环保准入等管控措施,促进全面科学发展。二是在区域规划环评的基础上,全面优化环保审批管理,大力推行登记备案、简化环评等措施,全面提升环保审批、管理效率。三是继续加强重点项目的环保服务,保障经济发展大局。

2.深化环保改革创新。20xx年,重点推进生态补偿制度、镇街排污总量指标有偿调配制度、第三方污染治理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等制度创新工作,加强数字环保、大气环境污染预警预报体系等建设,提升环保管理水平。

3.强化环保法治管理。全面落实xx届四中全会加强依法治国的总体要求,结合20xx年新《环保法》全面实施的契机,全面加强法治环保建设。一是完善健全环保执法体制机制,针对新《环保法》赋予的环保查封和扣押、按日连续处罚、环境信息公开、环保限产、停产整治等权限,制订完善相关执法规范,从严执法。二是严打环境刑事违法行为,继续贯彻落实“两高”关于环境污染犯罪的司法解释,按照“一个都不放过”的原则,从严打击环境污染犯罪行为,全面提升环保执法威慑力。三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推进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开展环境保护大检查,全面清理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加强环境执法后督察和稽查。四是加强环境信访及维稳工作,维护全市环境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

4.强化危险废物管理。危险废物是当前环保管控的重点方面,凡违规处置危险废物3吨以上就构成刑事责任,危险废物处理能力不足是我市环保管理面临的最大问题,20xx年重点推进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能力建设,主要包括:加快推进沙田立沙岛危险废物处理中心建设,推动全市垃圾焚烧飞灰处置中心建设,鼓励现有危险废物处置企业扩项扩建,协调解决麻涌裕丰化建、长绿、顺昌等危险废物处置企业的搬迁问题。联合城管部门,推进研究解决地沟油、餐厨垃圾等规范处置工作。同时,全面推行危险废物产生企业申报管理制度和管理规范化建设。

(三)深化四项整治。

1.深化大气污染治理。一是组织开展今冬明春大气污染专项整治行动;二是继续推进工业锅炉、VOC、餐饮油烟、扬尘等“环保为民”大气污染治理行动;三是积极采取补助鼓励、环保限行、政府示范、强制注销等手段,全面淘汰黄标车,确保年底全面淘汰全市黄标车;四是逐步扩大环保限行区域,20xx年底实现全市禁行黄标车;五是全面推行锅炉台帐管理,对原地保留的大型企业锅炉按照特别排放限值进行技术改造;六是全力推进集中供热项目建设,争取麻涌新沙港、中堂大唐华银、中电新能源、东莞通明、谢岗华能等5个项目基本建成或取得实质性进展。

2.深化水污染治理。一是总结“河长制”试点经验,将“河长制”实施范围扩大到寒溪河流域、东引运河流域。二是全面加大统筹、协调和督促力度,深入推进石马河、茅洲河污染治理,确保如期实现水质改善目标。三是全面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加强水库集雨区范围的工业企业执法监管,引导企业搬迁建设,保障饮用水源安全。四是严格落实执行畜禽养殖区划管理,严控畜禽养殖污染。

3.深化工业污染治理。一是推进“两高一低”退出整治,全面落实市政府决策部署,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全面推进“两高一低”企业退出整治。二是继续部署开展无证照污染企业和小作坊专项整治,优化、净化市场环境,公平市场竞争秩序。三是继续推进环保专业基地建设,提升环保专业基地的管控水平,引导重污染企业集中建设、集中治理。四是推动漂染、印花企业按照特别排放限值标准进行提标改造。五是继续推进重点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提升企业环保水平。

4.深化土壤污染治理。制定实施《东莞市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实施方案》,以水乡经济区为试点,全面开展麻涌镇协忠电镀工业区土壤环境调查与污染修复示范项目,以及石碣镇典型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修复示范项目。

(四)强化四项保障。

1.强化环保考核。以实施环保责任考核、总量减排考核、河长制考核为主要抓手,全面落实各镇街(园区)、各部门的环保工作责任和分工,定期督查督办,实行第三方评估,以考核手段凝聚推动环保工作合力,促进环保目标实现。

2.强化科学决策。认真总结环保规划实施情况,全面开展“十三五”环保规划编制工作,科学谋划“十三五”环保工作。同时,建立健全重大决策公开征求意见、专家论证、社会风险评估等工作机制,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3.强化社会监管。深入组织开展环保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环保自觉意识和环保法律意识。进一步加大环境信息公开力度,完善公开平台,充分保障社会公众知情权与监督权。畅通公众环保诉求反映渠道,支持和鼓励公众参与环境违法监督,举报违法行为。支持和鼓励社会组织、社会团结开展环境公益诉讼,营造良好的社会法治氛围。

4.强化队伍建设。稳步推进环保机构改革,科学合理设置内设科室。完善党员干部定期轮岗、进修培养、选拔任用等工作制度,加强干部队伍管理。建立全市环保队伍定期培训工作计划,不断加大培训力度,提高队伍素质。注重加强纪律作风建设,不断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规范权力运行,抓好政风行风评议,树立环保队伍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