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 > 工作文档 > 工作计划 > 个人工作计划 > 2023精准扶贫工作计划策划安排(通用24篇)正文

《2023精准扶贫工作计划策划安排(通用24篇)》

时间:

2023精准扶贫工作计划策划安排(精选24篇)

2023精准扶贫工作计划策划安排 篇1

按照《贵州省余庆县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余庆县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等总体要求,结合龙溪镇的实际,紧紧围绕

一、基本情况

龙溪镇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中部,地处遵义市、黔东南州、黔南州及铜仁市四地、州、市、五县结合部,省道S305、S204线在此交汇,交通十分便利,有

二、贫困村致贫原因分析

1、平场村。一是资金紧缺,种植技术缺乏,土地贫瘠,产出不高,严重制约产业发展;二是贫困人口分布广,居住条件边远,交通不便,通讯网络覆盖率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三是外出务工人员多,生产力水平落后。

2、小河村。一是贫困人口分布广,交通不便,居住条件边远,有的地方人畜饮水困难,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二是资金紧缺,缺乏先进的种植技术,土地贫瘠,产出不高,严重制约产业发展;三是自然灾害频发,生存环境恶劣,外出务工人员较多,返贫现象突出。

二、帮扶计划

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

1、平场村。一是加大政策宣传技能培训。通过召开群众会,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同时结合平场村的规划,举办各种技能培训班,给群众灌输先进、科学的理念,分析致贫原因,提高生产力水平,增加农业产出,促进农民增收;拿出切实可行的扶贫规划,让群众看到脱贫的希望,对脱贫充满信心。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为改善生产生活

条件,切实解决群众出行难、广大种植户农产品运输难的问题,计划硬化建成23公里的通村水泥路,计划硬化上厂、下厂、吞口洞、台子田、六头山等8个村民组通组水泥路;完成狗槽湾、王木沟、牛角田、天堂四个小山塘整治工程和狗槽湾提灌站、上水堰提灌站建设,争取通过生态移民搬迁项目安置台子田、六头山、上寨、大木岩、大堰沟和上下厂等村民组生产生活条件较为恶劣农户50余户农户;计划建设蓄水池15口,解决果园灌溉;建设10公里果园便道,解决水果运输难的问题,建一个水果加工厂。三是产业发展。针对该村群众缺乏资金和技术,结合土质和海拨等条件,计划在地势平坦的坝区建成水稻规范种植示范基地一个;在上寨与平寨相接的地方建优质桃示范基地一个,在上寨建土鸡养殖基地一个,在青杠园、瓮岩坪建烤烟生产示范基地一个,在瓮岩坪建核桃、梨、桃建综合水果基地一个,通过示范基地的建设推动整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整村经济发展。

2、小河村。一是产业发展。针对该村群众缺乏资金和技术,结合土质和海拨等条件,计划在马中岭、马郎河种植优质桃800亩;计划在跃进、团山种植茶叶 600亩;在团山组建成大棚蔬菜基地100亩;在小河中坝建板栗基地一个200亩;二是技能培训。针对各村留守人员种植技术短缺科学先进的种植技术问题,计划每年举办精品水果、蔬菜、茶叶种植等培训班4期,每年培训600余人次,吸引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回乡创业,让闲置劳动力就地就近务工。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建1个茶叶加工厂;计划硬化通村水泥路10公里;道路围绕产业建设,计划建设蓄水池10口,解决果园灌溉;建设10公里果园便道,解决水果运输难的问题,为切实解决广大种植户运输困难,硬化子曹沟、学堂坳、大坡、大坪、上游、中坝、上关、下关、丰岩坪、熬凤山、赵家土、干田坳、平武等村民组通组水泥路,解决涉及13个组老百姓出行问题;河道治理5公里;恢复被大水冲毁农田1500亩;在人畜饮水困难的上关、下关、干田坳、丰岩坪、大坪、学堂熬等村民组修建蓄水池10口,解决村民人畜饮水困难。

另外,在全镇建设一个中心水果冷藏库,一个农产品批发市场。

三、组织保障

为加强对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以党委书记申杨任组长、镇党委领导班子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及各村支书、村主任为成员的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农业服务中心,田洪刚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田维成、冉茂琴同志负责日常工作。明确各部负责人、扶贫办负责人、驻村工作组全体成员具体落实,确保推进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有序开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驻村工作组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充分认识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负责本镇精确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组织协调、检查指导和督促验收等工作,确保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不走样,见成效。

(二)强化资金保障。要积极协调、精心安排,积极争取到户贴息贷款和产业扶贫项目资金,切实解决帮扶计划中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为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实施推进有力。

(三)加强督促检查。班子成员、各村、各工作部门要加强协调,紧密配合,对照帮扶计划,制定落实方案,积极争取广大群众的支持,加快逐一落实,并及时发现和反馈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纠正工作中的不足。每月定期向龙溪镇精准扶贫领导小组报告工作实施进度,经镇领导小组汇总后向县委、县政府、县扶贫办报告工作推进情况。对在此次工作中落实不力、推进缓慢,给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造成负面影响的相关责任人予以责任追究。

2023精准扶贫工作计划策划安排 篇2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为更好的完成驻村工作任务,帮助新巴镇新华村理清发展思路,解决发展难题,提出发展建议,使新华村村民早日走上致富的道路,同步实现小康,现结合前期调查研究情况,特制定20xx年此帮扶工作计划。

一、新巴镇新华村概况

新华村位于贵定县最北面,地处贵定县与龙里县交界处,距贵定县城30公里,距镇政府5公里,全村21个自然寨,14个村民组,共有812户,人口3149人,以布依族聚居为主,少数民族占全村人口99%以上,村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农业,粮食主要为水稻、小麦、玉米、洋芋等,经济作物主要以烤烟、油菜、豆类为主,耕地面积3160、2亩。新华村地处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艰苦,生活水平低,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340元,属贵定县贫困村,列入省级二类贫困村。

二、20xx年帮扶工作计划和内容

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精神为思路,以强化基础建设、改善生活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为原则,以选准帮扶项目,办实事为突破口,扎实开展好以下工作:

1、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充分运用宣传栏、广播站、远程教育站点,采取村民会议等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每月组织一次以学政治、学文化、学科技为主要内容的集中宣传工作,重点宣传党的政策方针,省、州、县重大工作部署,党和国家的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宣传我县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新部署等,加强对村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村民的政策法制观念,提高村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激励广大基层群众为全县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共同奋斗。

2、帮助加强村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村支部和村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建立党员学习和组织生活制度,推行村务公开制度,坚持和完善村党支部、村委会工作制度,建立健全监督委员会,加强群众监督,完善村规民约,做到资料完善、建档规范、管理科学。

3、帮助推动经济发展。深入群众走访调研,熟悉村情民情,收集群众发展愿望,帮助分析影响和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帮助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加强产业项目帮扶,搞好山地综合开发与利用,发展高效优质农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抓好劳动力再培训工作,增加劳务输出,通过多种渠道增加群众家庭非营业性收入。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走产业化发展道路。特别要着力帮助所驻村打造一个产业,落实一个项目,并提供政策、信息、技术等支持和服务。

4、帮助改善民生。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民生工程”的实施,抢抓“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实施机遇,重点帮助农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农业建设,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扎实落实好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以结对帮扶、走访慰问等形式,力所能及地帮助贫困户、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空巢老人、老党员等办好事实事,努力为基层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围绕“减贫摘帽”和“群众增收”工作重点,开展党员群众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群众增收致富能力

5、帮助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认真开展群众走访、矛盾纠纷排查,了解掌握当地劳动社保、群众矛盾、邻里纠纷等方面存在的社会矛盾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耐心细致做好群众教育和思想疏导,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帮助化解矛盾纠纷,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和问题,帮助建立维稳工作相关机制,做到“问题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把问题化解在基层。

6、帮助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建设学习型、创新型、发展型、服务型党组织为引领,把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为驻村工作的主要内容,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能力。大力推进“党员创业带富工程”,提高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帮助制订党员发展计划,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努力把农民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帮助建立健全党组织进位、党员晋星机制,党员承诺践诺机制;帮助开展“一事一议”和党务村务公开等,大力发展基层民主。

三、分步实施计划

1、调查摸底阶段(20xx年2月初至4月底)。

认真开展走访调研。熟知村民的愿望和要求,仔细分析研究掌握好第一手资料,对村基本情况、村民生活环境、农村政策落实情况、计划生育状况、主要农产品生产情况、林业生产情况、畜牧业生产情况、蔬菜及特种作物生产情况、农村经济收入消费情况、粮食分配情况、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文化教育卫生情况、基层组织建设情况、人文地理概况、宗教信仰情况、发展重点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并以此为依据做好工作实施方案,重点突出、分步实施、整体推进。深入考察研究符合村民意愿的和适合本村发展的路子。

2、具体实施阶段(20xx年5月初至9月底)。

(1)建立民情台账、致富带头人台账、贫困户台账、村内待申报及计划实施项目台账等相关数据档案,并进行细化处理,务求内容详细、分类清楚、有理有据、符合村内事实、具备科学性。为各类大型项目申报等做好前期资料工作。

(2)对正在实施的各类项目协助做好协助、协调工作。

(3)是加强引导广大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着力加大本村与外界优秀先进村的联系,深入学习优秀的先进经验,扩大村民的视野。

(4)协助村里管理和使用好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有针对性地发展特色种养殖业,调整产业机构、培育增收产业、开发致富项目、拓宽增收渠道。

3、归纳总结阶段(20xx年10月初至20xx年2月底)。

(1)整理好一年的工作资料、并做好总结工作。

(2)做好交接工作。

(3)理清20xx年工作思路,并形成文件。

(4)接受上级年度考核。

2023精准扶贫工作计划策划安排 篇3

20xx年是“十三五”脱贫攻坚的进步之年,做好全年扶贫开发工作,夺取脱贫攻坚年度战役开门红,对打赢全省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xx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具有重大意义。今年扶贫开发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是: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全省脱贫攻坚大会精神,以吕梁山、太行山两大片区为主战场,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抓好顶层设计,落实工作责任,创新机制体制,完善帮扶体系,加强队伍建设,组织动员政府、市场、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支持脱贫攻坚。推动扶贫开发重点工作取得新突破,确保全年完成10万贫困人口易地搬迁,5万农村贫困劳动力精准培训促进转移就业,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0万贫困人口脱贫,实现脱贫攻坚首战首胜。

一、着力抓好全省脱贫攻坚顶层设计

1.出台《关于坚决打赢全省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按照抓好“六个精准”,因地制宜实施“五个一批”脱贫攻坚工程的要求,围绕特色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教育培训就业、生态补偿脱贫、社会保障兜底、基础设施改善、公共服务提升和社会力量帮扶等八大工程,统筹协调行业部门实施专项扶贫行动;建立财政扶贫投入增长、扶贫开发资源整合、金融扶贫精准服务、扶贫开发用地保障、资产收益扶贫和资金项目监管六项政策保障体系;构建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用好包村领导、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的“三位一体”精准帮扶工作队伍,建立考核、退出、评估“三位一体”的脱贫成效评价机制,强化党政监督、社会监督、*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形成具有山西特色的脱贫攻坚大格局。

2.组织行业部门制定扶贫行动方案。在省脱贫攻坚领导组统筹协调下,组织督促相关行业部门,围绕各自牵头实施的专项扶贫行动,制定行动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出台政策措施,落实年度计划,精心组织实施。建立行业扶贫考核机制,形成攻坚合力。

3.配合相关部门完善脱贫攻坚政策支持体系。在省脱贫攻坚领导组统筹协调下,督促配合相关部门,按照《实施意见》中建立脱贫攻坚政策保障机制的要求,细化政策措施,明确具体要求,制定实施办法,为脱贫攻坚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4.编制《山西省“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落实省委省政府编制“十三五”专项规划要求,编制完成《山西省“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20xx—20xx)》,明确“十三五”全省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重大举措、重点工程、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使规划成为指导脱贫攻坚的作战图和路线图。

5.建立完善脱贫攻坚成效评价机制。完善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出台市县两级党委、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把减贫成效、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等作为主要内容,推动地方党委、政府集中精力抓好脱贫攻坚。建立贫困县退出机制,明确贫困县、贫困人口退出标准、退出程序。建立脱贫成效第三方评估机制,发挥社会监督和*监督作用,增强脱贫成效的公信力,坚决杜绝数字脱贫、算账脱贫。

6.完善干部驻村帮扶机制。制定出台单位包村干部驻村开展精准帮扶实施意见,完善干部驻村帮扶机制,发挥单位整体优势,压实单位包村帮扶、领导包带帮扶主体责任,健全工作队驻村帮扶、党员干部结对帮扶、第一书记任职帮扶的联动机制,形成单位负总责,包村领导和驻村工作队抓落实、第一书记抓基础的精准帮扶工作体系。对干部驻村帮扶实行分级管理,强化干部驻村帮扶和第一书记工作考核。配合省委组织部做好第一书记任职帮扶的培训、督查和考核工作;对包村领导和工作队驻村帮扶、党员干部结对帮扶情况实行台账管理、跟踪督查、定期通报、年底考核,做到帮扶情况、帮扶责任人、帮扶任务、帮扶措施和帮扶效果“五个落实”。

7.制定“十三五”脱贫攻坚滚动规划和落实20xx年减贫计划。综合考虑各地贫困程度、贫困发生率、自然生态禀赋和新理念引领下的优劣势,按照先易后难、有计划、分梯次、稳步脱贫的原则,制定“十三五”贫困县摘帽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逐年脱贫的滚动计划。分解落实20xx年贫困人口减贫计划,层层签订年度减贫责任书,对各地减贫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核实监督,确保脱贫成效的精准度。

二、着力抓好脱贫攻坚各项重点工作

8.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实现良好开局。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新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编制全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和实施方案,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出台大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指导意见。组织各地合理确定年度搬迁对象和规模,积极稳妥,有序开展工程建设。充分发挥省级投融资平台作用,指导市级投融资平台建设,确保各类资金使用协调联动,形成合力;坚持量力而行、保障基本生活,严格控制安置住房面积和建设标准,配套搞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高度重视抓好后续产业发展。力争3月底前,开工建设一批新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适时召开现场推进会,确保全年完成1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搬迁任务。

9.扎实推进企业产业扶贫。按照市场导向、农企双赢的要求,落实支持政策、创优服务环境、抓好招商引资、拓宽合作领域,组织各级各部门支持引导各类企业参与产业扶贫,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全年完成投资240亿元;培育发展投资规模大、产业链条长、带动能力强的项目,提升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水平;完善企农利益联结机制,量化落实项目带动帮扶贫困人口的具体方式和目标任务,做到企业产业扶贫与实施精准帮扶的有效对接。

10.稳步推进光伏扶贫。在扎实推进临汾、大同两市五县光伏扶贫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重点抓好20xx年和20xx年两年省级安排的424座村级光伏电站建设和并网运营,同时选择条件具备、协调推进能力强的市、县,采取企业化运作的方式,先行先试,重点突破,力争在三月底前开工建设一批光伏扶贫工程,适时召开现场会。制定全省光伏扶贫指导意见,特别是要抓好光伏扶贫与精准帮扶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为全面铺开光伏扶贫探索路子。

11.扎实推进乡村旅游扶贫。以成熟景区周边连片贫困村为重点,以生态休闲和文化旅游“两村”建设为主,继续抓好20xx年实施的32个乡村旅游试点村建设,新支持100个有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村,实施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做好旅游扶贫摸底调查,打造乡村旅游扶贫平台,积极研究旅游扶贫模式,创新旅游扶贫精准帮扶机制,开展旅游扶贫人才培训,加大乡村旅游宣传营销,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

12.扎实推进电子商务扶贫。以开展电商人才培训为突破口,支持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开展电商创业就业。积极推进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建设,促进贫困地区农产品增值增收。创新电商扶贫模式,支持引导电商企业在贫困村建立网点,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支持相关企业利用O2O模式,通过线上线下高效互动为山西省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大规模销售打开端口,提升土特产品市场竞争力。

13.扎实做好构树扶贫试点工作。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带动、农户参与的模式,积极探索开展构树扶贫工程试点,建设集中连片、示范性强、效应明显的构树种植基地。通过构建种苗、基地、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体系,推动构树种植与畜牧养殖融合,辐射带动贫困群众增收。

14.扎实做好农村贫困劳动力精准就业培训。制定出台瞄准农村贫困劳动力实施精准培训打造特色劳务品牌的实施意见,整合千村万人就业培训和新型农民职业培育等各类培训资源,以吕梁护工、太行保姆和山西面食师为重点,引导培训机构结合地方特色和市场需求,瞄准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特别是妇女劳动力开展精准培训。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抓好劳务输出,强化跟踪服务,逐步打造区域性特色扶贫劳务品牌。适时召开现场会典型示范推动,支持5万农村贫困劳动力通过精准培训促进就业增收。

15.扎实推进“雨露计划”教育扶贫。加大职业技能培训支持力度,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给予生活补助,做到应助尽助。继续做好贫困大学生教育扶贫资助工作,对考入计划内二本B类以上高校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学生,做到应助尽助。

16.有序推进吕梁山片区“三个一”扶贫行动。瞄准脱贫攻坚重点区域,立足吕梁山片区区域优势和产业特点,有序推进核桃、红枣等为主的百万亩经济林提质增效工程、百万千瓦的光伏扶贫工程和10万人的护工护理就业培训工程为主的“三个一”的扶贫行动,采取超常规的举措,实现脱贫攻坚重点突破。

17.扎实抓好金融扶贫工作。完善金融富民扶贫工程各项政策措施,积极推动金融合作机构在贫困村建立以第一书记作为“驻村金融指导员”的工作机制;积极推动引入商业保险分担机制,建立政府、银行、保险相互协调配合的新型扶贫小额模式,积极推动贫困村在村级建立产业发展担保互助合作社。编制“十三五”扶贫小额信贷规划,分解落实20xx年度“保15亿、争16亿”的指导性任务,力争扶贫小额信贷覆盖贫困建档立卡贫困户比例有较大增长。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山西省分行的合作,向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市派驻金融服务专员,采取融资和融智相结合的办法,发挥开发性金融的作用,提升金融支持脱贫攻坚的精准性和有效性。积极协调省农业产业发展基金投资产业扶贫企业,完成对3-5家产业扶贫企业的债券投资工作。

18.抓好片区开发项目总结验收。对省级片区开发项目和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试点项目,尚未完工的抓紧推进实施,已经完工的及时组织第三方做好验收工作,同时加快推进项目资金拨付进度,促进项目尽快完工发挥效益。制定落实项目后续管理办法,确保项目可持续发展。

19.继续抓好整村推进和中央彩票公益金项目的实施管理。对已开工的整村推进项目村督导推进项目进度,对规划编制、发动群众、产业选择、公告公示、措施到户、资金报账、档案管理、检查验收等环节重点督查,确保项目按期完成,对已完工的整村推进项目及时验收。对20xx、20xx两年安排的中央彩票公益金项目做好总结验收和绩效评价。加快推进20xx年安排的中央彩票公益金项目实施,确保项目如期完成。

20.深入推进吕梁山、燕山—太行山两大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工作。加强与国家片区扶贫攻坚牵头联系单位合作,与省发改委共同组织编制吕梁山、燕山—太行山两大片区“十三五”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统筹协调行业部门推进片区攻坚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加快区域发展步伐。

2023精准扶贫工作计划策划安排 篇4

为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精神,大力实施精准扶贫,扎实推进“六个精准”,分类落实“五个一批”措施,根据县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20xx年度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意见”文件要求,结合村的实际情况,特制定20xx年帮扶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就精准扶贫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精准脱贫为主基调,特色产业为主路径,助农增收为主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扶贫开发思路,加大帮扶力度,完善交通、水利、电力、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级落后面貌,实现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康。

二、基本情况

村位于县城西北部,距县城10公里,幅员面积7.83平方公里,辖13个农业社,现有农户840户,人口3264人,村道路11.3公里,耕地2624亩,荒芜率达66%以上,林地9000余亩,堰塘48口,有效蓄水量20万立方米,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为主。通过精准识别,全村有贫困户152户480人。

三、帮扶计划

为切实抓好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围绕“产业覆盖到村,道路覆盖到社,能力提升覆盖到户”的工作思路,通过致贫原因分析,并结合本村及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实施如下帮扶计划。

(一)活动阵地建设的帮扶

村活动阵地修建时间较早,为瓦木结构,房屋陈旧,20xx年我局拔帮扶资金近10万元用于阵地建设。一是对村办公室和计生三结合办公室进行简单装修;二是购买了办公用品和更换了办公设施;四是新建50平米砖木结构的村会议室1间。20xx年在村阵地建设上计划再投入部分资金,彻底改善办公环境,提升办公条件,完全满足当前服务党员群众的需要。

(二)村级班子建设的帮扶

为加强村级班子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强化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将从制度建设、班子后备力量的培养等方面予以指导。

1、帮助建立健全一套规范的工作制度。一是建立和完善党建工作责任、党建工作例会、党建工作述职、党建工作评议等制度;二是建立和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财务公开、民主管理、民主议事、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制度;三是建立和完善党员联系群众、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村干部轮流值班制度。

2、帮助村“两委”加强后备干部培养。从致富带头人、外出返乡党员和本村大学毕业生中培养后备干部。

3、帮助选优书记配好班子。结合20xx年村“两委”换届,大力实施“人才回引工程”,继续加大外出务工人员和经商人员群体中选拔“两委”班子成员的力度,确保新一届村党支部全都是“双带”型带头人,力争是年轻化、具有创新意识、文化层次较高为主体的村干部队伍。

(三)基础设施建设的帮扶

1、交通:加大道路建设上的帮扶力度,彻底解决村村民出行难的问题。一是村直通县城最近的公路(朱家河至仁和场段)共4公里,在20xx年与村委一道做好项目规划,并与交通、林业、农业等部门积极衔接,争取项目资金,并开工建设,尽早竣工,以此加快村农副产品的流通,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二是本村3、4社未通社道路,为方便村民出行,改善行路条件,指导完成3、4社的社道路2公里的建设。

2、水利:水利设施滞后,现共有48口堰塘,全部都是病塘。渠堰9公里都属土堰,全部瘫痪,不能使用造成全村灌溉用水艰难,积极与水利部门联系,争取他们从项目、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

3、电力:电力设施滞后,现有5台变压器,11公里高压电线,低压线大面积老化,破股线严重,给电力安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此将积极与电力部门沟通协调,彻底解决存在的隐患。

4、信息网络:有线电视和网络信息严重滞后,外界新鲜事物不能及时接收,信息闭塞,生产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积极与广电、移动公司联系,让他们在资金、技术上帮扶村改善其基础设施。

(四)产业发展的帮扶

积极推进产业扶贫,围绕全县“六大”产业,以花椒和核桃作为村的支柱产业,帮助贫困户致富奔康。

1、强化招引。结合村花椒、核桃产业及水产养殖的优势,并编制科学的项目规划,大力宣传“回引创业”及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有志青年回乡创业,扎根农村,把帮扶方式由“输血型”转化为“造血型”。

2、创新机制。目前村已成立了“泉莲水产养殖合作社”1家,在此基础上大力推广“合作社+贫困户”、“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以帮扶基金方式,通过与银行对接,给予贷款,合力银企助推扶贫产业发展。

3、有效培育。积极向农业、林业部门对接,大力争取项目资金,扶持村里的产业和专业合作社的发展,20xx年,力争培育种植和养殖大户各3家,专业种植和养殖能手20人;制定股权量化政策,鼓励农户以土地入股合作社,保底分红、二次返利等方式,真正实现贫困户增收。

4、项目引导。一是指导贫困户发展“五小经济”,力争今年村152户贫困户家庭养殖家禽6500只,牲畜500头,水产养殖60亩,莲藕50亩。二是针对村民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短缺,加大村民技能培训,提高其种植、养殖技术,全年计划举办种植、养殖和科普知识等培训3期,培训500余人次,让村民真正掌握一门技能,帮助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增收,提高经济收入逐步改善生活质量。

(五)新村聚居点建设的帮扶

按照新村建设的要求,积极协助镇党委争取和实施危房改造和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整合新村建设、危房改造和易地扶贫搬迁等项目资金,动员贫困户自力更生,投资投劳,确保贫困户危房改造的顺利实施。

1、调查摸底制计划。与村“两委”一道征求贫困户的建设意愿,区分轻重缓急,详细制定年度住房改造计划和实施方案,并将计划精准到户和人,确保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切实做到改建有规划,实施有计划。

2、全面统筹制方案。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因户施策”的原则,对自愿搬迁的贫困户统一到规划的聚居点,对有意愿改建的贫困户实行改建,以因户施策的方式,改善所有贫困户的居住和生活条件,确保贫困户家家都有安全住房。

3、村民参与制制度。落实群众参与和工程监督制度。积极组织群众全程参与工程建设和监督管理工作。从聚居点选址、户型设计、工程预决算、资金的筹集、建设资金的使用等各个环节上,都必须要有广泛的群众参与与监督,确保整个工程的建设在阳光下进行。

(六)以节日慰问的方式进行帮扶

继续在春节对特困户进行帮扶慰问,送去党组织的关怀与温暖。20xx年,我局组织2次到村慰问,并送去了慰问金和物资2万元,20xx年将继续开展慰问帮扶活动,全年计划送去慰问金和物资2.5万元。

四、工作要求

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市、县对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上来,继续采取“结对帮扶,一帮一”的方式,切实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强化扶贫机构、扶贫队伍建设,依照帮扶规划,全力推进帮扶工作的落实,坚决打赢扶贫攻坚仗。

2023精准扶贫工作计划策划安排 篇5

按照省、市、市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部署,我局结合村实际情况,特制定201x年工作计划。

一、目标任务

到201x年底帮扶19户贫困户建档立卡54个贫困人口全部退出贫困,桥棚村退出贫困村。

二、具体措施

1.结对帮扶,国资局各科室及国资经营中心负责人,局班子成员共19人结对帮扶19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4人,精准扶贫一对一。

2.重点推进产业扶贫,带动发展一批立足产业基础,坚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由国资局选择一批有特色的、有前景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给予重点技术培养、及投入资金扶持。

3.重点推进就业扶贫,帮助就业一批通过收集发布全市企事业招工、项目建设用工及公益岗位等就业信息,及时为贫困户提供就业信息,且由国资局投入资金购买收割机来组织贫困户加盟转移农村优质劳动力,促进贫困户在家增加工资性收益。

4.重点推进教育扶贫,阳光助学一批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因子女就学返贫的农户,对其子女就学进行资助。

5.重点推进住房扶贫,帮扶贫困将其参与农村住房保障体系,农村危旧改造指标优先安排他们,除享受危房改造补助政策外,国资局和所在乡镇统筹另外给予资金补助。

6.重点推进保障扶贫,大病救助一批针对建档贫困户因大病致贫、返贫等对象,在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个人缴费,给予资助和实施医疗救助。重点给予适当的资金扶助。

7.重点推进政策扶贫,政府兜底一批针对重度弱智残障贫困户,未享受低保的办理低保,在原已享受的低保、五保政策的基础上,国资局提供资金提高其生活及过年过节福利补助。

三、保障措施

1、严格落实责任。局属科室及经营中心为“联户帮扶”责任单位,单位负责任人为帮扶责任人,分管领导为责任领导。严格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局长、同志为第一责任人,成立国资局驻村帮扶工作队,党组成员同志任队长,成员由组成,负责蹲村帮扶日常工作。

2、严格落实帮扶制度。驻村帮扶工作队严格做到“三个过硬”:驻村时间过硬,每季度至少要保持50天驻村时间;工作作风过硬,帮扶工作队员要掌握贫困户所想、所需,把脱贫攻坚政策宣传到位、把脱贫工作措施落实到位;帮扶效果过硬,按照帮扶规划,实行倒排工期,一件一件抓落实,确保每项工作如期完成。

3、加强舆论宣传。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帮扶工作开展情况,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强化考核机制。严格实行奖惩制度,对表现突出的个人,报市委市政府予以表彰;对考核不合格或被上级抽查到不合格、不达标的贫困户,要严格追责。

2023精准扶贫工作计划策划安排 篇6

按照区委办、区政府办《关于印发在科学重建中开展联镇包村帮户活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雨委办发〔20xx〕87号)和《关于印发在科学重建中开展联镇包村帮户活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和区帮扶办《关于深入开展联镇包村帮户活动确保困难群众温暖过冬的通知》(雨帮扶办〔20xx〕1号)文件要求,我局结合实际,现制定雨城区机关事务管理局20xx年至20xx年度帮扶工作计划。

一、XX村基本情况

我村位于XX镇西南端,与XX区XX镇接壤,距离政府所在地八公里,县道1.6公里,机场高速2.5公里,共12个村民组,1105户、5140人,耕地面积3248亩(田2756亩、土492亩)、森林面积4500亩,享受低保户86户188人,精准扶贫户105户248人,农村养老保险和新农合完成率达百分之九十五,在家劳动力1870人,外出务工1050人,有正式党员76人,20xx年全村人均纯收入8150元,近年来,在上级政府的支持和关心下,争取一事一议项目资金,完善了五星、华丰、明光三个村民组的硬化公路,解决了远丰、新场、华丰、明光、联合、云丰几个组的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对云丰、明光山塘水库进行了整治,修筑防渗渠5000余米。20xx年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186万元,对100余亩土地进行了平整,修筑平远大坝防洪渠道1240余米、配套硬化公路1260米,人行便道硬化1800米,防渗渠2500米,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较大改善。

二、致贫原因分析:

主要存在于一部分农户天灾、生病、残疾、子女入学、智障、资金、技术、劳动力缺乏等。

三、帮扶计划

XX村”两委”驻村工作组紧紧围绕“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和“六个到村到户”帮扶措施总要求,通过对贫困户建档立卡,为尽快解决贫困户脱贫特制定以下帮扶措施:

1、救济粮款向贫困户倾斜,

2、镇、村落实帮扶单位责任人,

3、农业技术培训,让贫困户掌握1-2门农业种植技术,

4、向用人单位推荐劳动力输出,

5、争取贴息贷款,

6、招商引资、土地流转、开发旅游项目、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通过以上帮扶措施,达到扶持一户、成功一户、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目的。

四、工作要求

1、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充分认识做好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负责本村精确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落实,确保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不走样。

2、要积极协调、精心安排,积极争取部门支持,帮助种植户协调贴息贷款和产业扶贫项目资金,切实解决帮扶计划中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3、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要紧密配合,对照帮扶计划,积极争取广大群众的支持,加快逐一落实,并及时发现和反馈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纠正工作中的不足。每月定期向镇扶贫办报告工作实施进度,对在工作中落实不力、推进缓慢,给本村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造成负面影响的相关责任人予以责任追究。

2023精准扶贫工作计划策划安排 篇7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x大、十九大会议精神,扎实推进学校教育脱贫工作,实现精准脱贫目标,切实有效提升办学质量,根据中省市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文件精神和市教育脱贫办公室的全面安排,结合学校实际,现制定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和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为指引,全面落实市教育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按照《商洛市教育局20xx年教育脱贫工作计划》要求,坚持“全面覆盖、精准发力、均衡协调、改革创新”的工作思路,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为重点,以加强教育发展薄弱环节为基础,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以加大教育投入为保障,以提高办学质量为目标,通过精准识别、科学帮扶、稳步推进的方法,建立教育脱贫结对帮扶机制,凝聚各方力量,同心同力,合力推进学校脱贫攻坚工作,让我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上学、有学上,好上学、上好学”。

二、目标任务

深入实施教育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着力做好辍学学生劝返工作,精准落实教育扶贫资助政策,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深入开展贫困学生教师帮扶活动,进一步推进“万名教师大家访活动”和“万名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专项活动”。实时记录建档立卡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教育每名贫困家庭学生“树立信心、端品行、爱学习”,实现学生结对帮扶全覆盖。强化上下联动,加强各方协力,全力打好教育扶贫攻坚战。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夯实责任

教育扶贫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

为了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强化工作领导,夯实工作责任,确保教育扶贫各项工作顺利推进,我校成立商洛市初级中学精准扶贫工作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下设教育脱贫办公室,按工作任务分组实施。

主任:副主任:

成员:

(二)精准发力,重点扶持

按照分工负责、合力推进、优先安排、重点扶持的原则,在贫困生资助上优先覆盖建档立卡学生,控辍保学重点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就学,集中力量保障我校年度脱贫目标如期完成。

(三)强化宣传,促进落实

坚持把教育脱贫政策宣传摆在工作首要位置,多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加强工作宣传。采取“一单一画一折页”等宣传形式,深入宣传教育脱贫政策。

1、落实好义务教育阶段“两免”政策,召开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大会,向学生详细解读我校学生享受的教育扶贫政策,并发放教育扶贫宣传年画,做到政策宣传全覆盖。

2.积极推动教师力量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帮扶贫困学生,组织帮扶教师对贫困生进行家访,做到每个贫困生都有人关爱,每个贫困生都能感受到学校的温暖。

(四)强化监督,提高实效

定期开展教育脱贫工作自查自纠,坚持问题导向,及时抓好问题整改,完善机制措施,补齐工作短板,提升工作成效和水平。实现工作整体推进,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四、保障措施

(一)保证资金落实到位。对于市级财政拨付贫困学生资助金,要及时精准按照政策落实。

(二)建立信息台账。学校在认真调研、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建立贫困生的资料数据库、贫困家庭劳动力数据库,使每一个贫困家庭、每一个贫困生都要有相应的信息资料,确保不漏一个贫困生,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管理,程度地发挥各种教育扶贫资源的作用,确保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稳步实施。

(三)加强舆论引导。我校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板报、家访、主题班会等各种载体,宣传好教育精准扶贫的重大意义、帮扶内容和典型事迹等,让每个贫困户、贫困生了解帮扶政策,掌握帮扶措施。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激发教育扶贫攻坚信心,形成工作合力。

2023精准扶贫工作计划策划安排 篇8

紧紧围绕“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和“六个到村到户”、“六项行动计划”总要求,通过对大元村致贫原因分析,结合驻村工作组开展工作情况、村支“两委”的工作部署、召开党支部会议与村民大会以及逐户走访村民了解的情况,为尽快解决贫困问题,使大元村群众尽早脱贫致富,特制定以下帮扶计划。

一、基本情况

大元村位于乐安县鳌溪镇南西方,大元村地形主要以山地、小型盆地为主,山间平地较少。气候以亚热带季风为主,适宜水稻、土豆、红薯等粮食作物生长。土壤以富含氮、磷、钾等元素的沙土土壤为主,适宜烤烟、辣椒、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生长。

大元村是鳌溪镇十八个村之一,共有人口1387人,耕地面积1420亩,现有干部4人,其中农村干部3人,共有1个党支部,12个自然村,8个行政组。其中大元组是大元村政治、文化中心,山下组、排下组、小代坊组以发展蚕桑为主,种植大户刘秋华、平中华等,大元村农业产业经济发展势头好,这将加速大元村奔小康,走向富裕、文明、法制、民主的生活。

二、贫困状况

一是贫困人口分布广,居住条件边远落后。辖区内12个自然村,8个行政组,其中8个行政组处在高坡和半高坡地带,这些村边远偏僻,分布不集中,受交通、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等因素制约,群众生产生活十分贫困,靠农田土为生,自给自足,无生活来源,生活条件极差。如陂下、竹员、新树岭行政组存在部分零散分布,人数多、贫困度深。201x年,期末农村人口1387人。调查扶贫对象为79户278人,约占全村总人口的20%。二是自然灾害频发,生存环境恶劣,返贫现象突出。自然灾害频发,泥石流、干旱、冷冻害等灾害时有发生,给农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返贫现象严重。三是贫困人群中有部分无脱贫能力,脱贫形式严峻。部分聋哑人、癫痫病人、残疾人、智障人等,他们基本上没有劳动能力,完全依靠家人和政府关怀生存。四是发展相对滞后,财力紧张,财政保障及扶持能力弱。大元村地处山区,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低、总量不小,发展不足,财力投入扶贫开发非常有限,依靠财政救济可谓杯水车薪,需要上级部门的财政扶持。五是社会民生事业落后,农村公共服务建设投入不足。农村教育设施薄弱,村级小学设施落后。大元村无村级卫生室,患病无法及时在村里治疗,使得大小病只能出村,给老百姓生活带来负担,致使农村缺医少药看病难问题较为突出。

三、致贫原因分析

对大元村贫困状况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资金紧缺,种植技术缺乏,严重制约产业发展;二是贫困人口分布广,居住条件边远,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三是自然灾害频发,生存环境恶劣,返贫现象突出;四是传统农业耕种观念更深蒂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十分艰难;五是受交通、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等因素制约。

四、急需解决的主要困难

一是加大大元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通村、通组、串户路硬化、危房牛栏拆除改建、农田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美化农村环境,提高农村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完善大元村村的教育、医疗、文化、卫生、通讯等民生设施。二是加大对贫困户扶贫到户帮扶力度。辖区内共有贫困户79户,贫困人口278人,需要在资金、制度、人员等方面加大扶持。一方面对精神病、残疾等无能力脱贫患者在制度上给予长期的基本生活保障,对一般贫困户帮助解决饮水、吃穿等衣食住行等问题;另一方面帮助贫困户实现就业,帮助贫困人群脱贫致富。三是增加扶贫项目支持大元村实施整村推进。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给予扶贫项目资金支持,实施整村推进计划。四是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农村融资体系落后,农民融资困难,农户产业规模化的巨大阻力,同时可以帮助完善产业发展所必须的其他硬件设备,如道路、水电等。五是加大种养殖技术的培训力度,提升他们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同时积极加大农村剩余劳动转移的技能培训,增加其收入。

五、帮扶计划

通过对大元村致贫原因分析,结合本村村情民情,为尽快解决贫困问题,尽早脱贫致富,使大元村广大老百姓过上小康生活,制定以下帮扶计划。

一是产业发展。针对该村群众缺乏资金和技术,结合土质和海拨等条件,计划每年实行轮作,需要烤房修建、供电等费用问题;计划在古罗江组实施桑叶种植100亩;对种植大户进行扶持。二是技能培训。针对种植大户、村民技术缺乏,计划举办烤烟、蚕桑等种植技术培训。三是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围绕产业建设,为切实解决广大种植户运输难题,计划在大元组新建一座现代化桥梁,需投入资金82万元,同时硬化小代坊至塔元路1.5公里水泥路,硬化陂下至芦元路1公里水泥路,需投入资金75万元,可解决涉及8个组465户1378人的出行问题,同时可解决涉及四个组258户682人的安全出行问题。

六、工作要求

(一)要积极协调、精心安排,积极争取部门支持,帮助种植户协调贴息贷款和产业扶贫项目资金,切实解决帮扶计划中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二)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充分认识做好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负责本村精确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落实,确保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不走样。

(三)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要紧密配合,对照帮扶计划,积极争取广大群众的支持,加快逐一落实,并及时发现和反馈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纠正工作中的不足。每月定期向镇报告工作实施进度,对在工作中落实不力、推进缓慢,给本村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造成负面影响的相关责任人予以责任追究。

2023精准扶贫工作计划策划安排 篇9

20xx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规划的收官之年。全市扶贫系统必须紧紧围绕减贫增收这个核心,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以产业扶贫为总抓手,大力实施扶贫开发“三步走”发展战略,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减贫摘帽”第一民生工程,全面完成“”扶贫开发规划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全市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0万人以上,实现道真自治县和全市20个以上贫困乡镇“减贫摘帽”。围绕“乡有主导产业、户有脱贫项目、人有增收技能”的目标,加快推进产业扶贫进程。全面落实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制度,构建形成运行规范、监管严谨、充满活力的扶贫开发体制机制,切实做到精准扶贫、阳光扶贫、公正扶贫和廉洁扶贫。重点工作:

一、以机制创新为动力,深入推进“四大改革”

着力破除扶贫攻坚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xx〕25号)及《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黔党办发〔20xx〕23号),制定出台《关于实施扶贫开发“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编制规划、创新机制、先行先试、探索路子,在同步小康中当先锋、打头阵、作表率。

1.创新精准扶贫分类指导机制。完成贫困村、贫困户帮扶信息更新,建成运行精准扶贫信息平台。针对建档立卡扶贫对象,逐户找准发展思路,制定帮扶措施,在产业扶贫、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确保实现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农村危房改造、扶贫生态移民、基础设施建设“六个到村到户”。

2.创新扶贫项目资金管理机制。按照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要求,全面落实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县制度。全面规范扶贫项目工作流程,严格执行“乡镇申报、县级审批、乡村实施、乡镇初检、县级验收、乡级报账”工作机制。

3.创新金融扶贫服务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创新小额信贷到户扶贫形式,对建档立卡扶贫对象,通过贴息帮扶支农再贷款,探索解决贫困户担保难、贷款难、贷款成本高的问题。认真抓好世界银行扶贫贷款项目的启动和实施,继续推进农村扶贫小额保险试点工作。

4.改进扶贫开发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考核评价办法,把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提高、贫困人口数量减少、扶贫开发精准度和“六个到村到户”作为主要考核评价指标,注重“减贫摘帽”、贫困乡镇发生率与同步小康、目标考核指标相衔接,建立健全扶贫开发结对帮扶与同步小康驻村帮扶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促使扶贫开发成效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二、以脱贫致富为核心,加快拓展“八大行动”

扶贫开发是贫困地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保障改善民生的关键举措。各级扶贫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创新思路方法,加大扶持力度,注重精准发力,坚持整体推进与精准到户、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各方支持与自身奋斗相结合,进一步完善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加快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1.在思想先导上拓展新高度。认真贯彻落实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与扶贫工作的关系,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判断部署上来,全面认识新常态、准确把握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既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抓住用好新常态蕴含的扶贫新机遇,又要高度重视扶贫开发面临的新挑战,进一步深化拓展新常态下对扶贫攻坚的新认识、新理念、新举措、新作风。

2.在减贫摘帽上拓展新成就。大力实施扶贫开发“三步走”发展战略,加大争取投入和扶持力度,整合专项扶贫与行业扶贫资金,全年投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力争增长15%以上。适时启动“十三五”扶贫规划编制工作,大力实施重点区域、重大民生事项和重点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武陵山、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全力加强对道真县“减贫摘帽”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保证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确保“收官之作”收得精彩、收得圆满,全面完成重点县“减贫摘帽”。到20xx年底,确保全市4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105个以上贫困乡镇实现“减贫摘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50万人以内。

3.在产业扶贫上拓展新水平。围绕全市产业区域布局和产业扶贫专项规划,大力扶持发展核桃、中药材、草地畜牧业、特色茶叶、商品蔬菜等八大优势扶贫产业,加快“中部蔬菜、干鲜果产业带,西部竹业、高粱产业带,东部茶粮烟产业带,东北部草地畜牧业和茶果烟产业带”的山区扶贫产业示范区建设。巩固提升9个扶贫产业园区,建立完善贫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广“农业扶贫产业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模式,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扶贫项目实施效率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4.在结对帮扶上拓展新境界。坚持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推进区域开发与精准扶贫相结合,用好建档立卡成果,发挥驻村帮扶干部作用,因地制宜发展贫困地区特色经济。健全完善扶贫开发结对帮扶与同步小康驻村帮扶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实行“领导挂点、部门挂乡、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的扶贫工作责任制,市四家班子主要领导分别挂点联系4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市直机关部门挂帮一类重点乡镇,省、市、县、乡干部驻村,县(区、市)领导干部联户,切实提高扶贫开发的精准度。

5.在社会扶贫上拓展新成效。认真做好上海对口帮扶遵义工作,实施对口帮扶项目44个,完成投资5832万元,重点向美丽乡村、产业发展、社会事业、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倾斜。大力推动帮扶工作向合作发展延伸,推进双方在教育、医疗、人才、金融、文化旅游、农副产品展示展销等方面的合作,推动产业转移、园区共建取得更大成果。积极筹备在上海召开沪遵对口帮扶第三次联席会议。进一步整合中央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省级“集团帮扶”的项目资源,进一步动员市级部门深化拓展“集团帮扶”的内涵载体。大力支持集团帮扶乡镇改善基础设施、发展扶贫产业、改善民生事项,做到“不脱贫、不脱钩”、“不摘帽、不脱钩”。积极落实社会扶贫支持政策,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扶贫,认真组织开展“10.17”扶贫日系列活动。

6.在就业扶贫上拓展新实践。围绕“四化同步”目标和教育“9+3”计划,继续推进“雨露计划·1户1人”培训,采取职业教育进校区、进工厂,农业实用技术进基地、进园区等多种方式,大力开展开展农民职业化教育培训和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逐步使每个贫困农户至少有1名劳动力掌握1-2门适用技术,逐步实现贫困地区富余劳动力培训全覆盖。20xx年完成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10万人(次),完成“雨露计划”培训39595人,完成各级各类贫困地区干部培训1400人。

7.在队伍建设上拓展新风貌。按照市委提出“抓党建就是抓关键,抓作风就是抓重点”的要求,以“提高队伍素质,服务精准扶贫,打造标杆团队”为核心,深入践行“一切为了贫困群众”理念,努力建设一支“党性强、作风正、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扶贫干部队伍。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深入践行“三严三实”,把抓领导、抓关键、抓载体作为扶贫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做到以身作则、做好表率,促进转职能、转作风。深入开展“四型”机关党组织建设,积极创新支部活动内容和载体,在市扶贫办机关创新开展“一讲二晒三评”系列活动,全面加强机关建设,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形成勇于创新、团结务实、热情服务、廉洁为民的良好氛围。

8.在廉洁扶贫上拓展新气象。坚持一手抓扶贫攻坚、一手抓廉政建设,深入贯彻中共遵义市委《关于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八项规定持续发力的通知》,制定出台《中共遵义市扶贫办党组关于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主体责任的实施意见》。坚持用改革方式破解扶贫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全面落实扶贫系统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严格遵守《党章》和党的政治纪律,做到守纪律、讲规矩,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和市委十二项规定,模范遵守党员干部政治纪律“十严禁”和作风建设“十不准”。重点针对扶贫项目审批权下放后的项目审批、资金监管,大力整治挤占挪用、损失浪费、滞留滞拨、擅自调项等违规违纪行为。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惩防体系建设,积极组织开展扶贫项目资金审计和清查清理工作,确保扶贫项目资金安全有效,实现扶贫资金效益最大化、贫困群体得实惠最大化、干部成长安全最大化。

2023精准扶贫工作计划策划安排 篇10

20__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全市扶贫系统必须紧紧围绕减贫增收这个核心,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以产业扶贫为总抓手,大力实施扶贫开发“三步走”发展战略,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减贫摘帽”第一民生工程,全面完成“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全市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0万人以上,实现道真自治县和全市20个以上贫困乡镇“减贫摘帽”。围绕“乡有主导产业、户有脱贫项目、人有增收技能”的目标,加快推进产业扶贫进程。全面落实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制度,构建形成运行规范、监管严谨、充满活力的扶贫开发体制机制,切实做到精准扶贫、阳光扶贫、公正扶贫和廉洁扶贫。重点工作:

一、以机制创新为动力,深入推进“四大改革”

着力破除扶贫攻坚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__〕25号)及《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黔党办发〔20__〕23号),制定出台《关于实施扶贫开发“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编制规划、创新机制、先行先试、探索路子,在同步小康中当先锋、打头阵、作表率。

1.创新精准扶贫分类指导机制。完成贫困村、贫困户帮扶信息更新,建成运行精准扶贫信息平台。针对建档立卡扶贫对象,逐户找准发展思路,制定帮扶措施,在产业扶贫、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确保实现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农村危房改造、扶贫生态移民、基础设施建设“六个到村到户”。

2.创新扶贫项目资金管理机制。按照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要求,全面落实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县制度。全面规范扶贫项目工作流程,严格执行“乡镇申报、县级审批、乡村实施、乡镇初检、县级验收、乡级报账”工作机制。

3.创新金融扶贫服务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创新小额信贷到户扶贫形式,对建档立卡扶贫对象,通过贴息帮扶支农再贷款,探索解决贫困户担保难、贷款难、贷款成本高的问题。认真抓好世界银行扶贫贷款项目的启动和实施,继续推进农村扶贫小额保险试点工作。

4.改进扶贫开发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考核评价办法,把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提高、贫困人口数量减少、扶贫开发精准度和“六个到村到户”作为主要考核评价指标,注重“减贫摘帽”、贫困乡镇发生率与同步小康、目标考核指标相衔接,建立健全扶贫开发结对帮扶与同步小康驻村帮扶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促使扶贫开发成效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二、以脱贫致富为核心,加快拓展“八大行动”

扶贫开发是贫困地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保障改善民生的关键举措。各级扶贫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创新思路方法,加大扶持力度,注重精准发力,坚持整体推进与精准到户、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各方支持与自身奋斗相结合,进一步完善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加快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1.在思想先导上拓展新高度。认真贯彻落实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与扶贫工作的关系,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判断部署上来,全面认识新常态、准确把握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既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抓住用好新常态蕴含的扶贫新机遇,又要高度重视扶贫开发面临的新挑战,进一步深化拓展新常态下对扶贫攻坚的新认识、新理念、新举措、新作风。

2.在减贫摘帽上拓展新成就。大力实施扶贫开发“三步走”发展战略,加大争取投入和扶持力度,整合专项扶贫与行业扶贫资金,全年投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力争增长15%以上。适时启动“十三五”扶贫规划编制工作,大力实施重点区域、重大民生事项和重点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武陵山、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全力加强对道真县“减贫摘帽”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保证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确保“收官之作”收得精彩、收得圆满,全面完成重点县“减贫摘帽”。到20__年底,确保全市4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105个以上贫困乡镇实现“减贫摘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50万人以内。

3.在产业扶贫上拓展新水平。围绕全市产业区域布局和产业扶贫专项规划,大力扶持发展核桃、中药材、草地畜牧业、特色茶叶、商品蔬菜等八大优势扶贫产业,加快“中部蔬菜、干鲜果产业带,西部竹业、高粱产业带,东部茶粮烟产业带,东北部草地畜牧业和茶果烟产业带”的山区扶贫产业示范区建设。巩固提升9个扶贫产业园区,建立完善贫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广“农业扶贫产业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模式,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扶贫项目实施效率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4.在结对帮扶上拓展新境界。坚持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推进区域开发与精准扶贫相结合,用好建档立卡成果,发挥驻村帮扶干部作用,因地制宜发展贫困地区特色经济。健全完善扶贫开发结对帮扶与同步小康驻村帮扶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实行“领导挂点、部门挂乡、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的扶贫工作责任制,市四家班子主要领导分别挂点联系4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市直机关部门挂帮一类重点乡镇,省、市、县、乡干部驻村,县(区、市)领导干部联户,切实提高扶贫开发的精准度。

5.在社会扶贫上拓展新成效。认真做好上海对口帮扶遵义工作,实施对口帮扶项目44个,完成投资5832万元,重点向美丽乡村、产业发展、社会事业、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倾斜。大力推动帮扶工作向合作发展延伸,推进双方在教育、医疗、人才、金融、文化旅游、农副产品展示展销等方面的合作,推动产业转移、园区共建取得更大成果。积极筹备在上海召开沪遵对口帮扶第三次联席会议。进一步整合中央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省级“集团帮扶”的项目资源,进一步动员市级部门深化拓展“集团帮扶”的内涵载体。大力支持集团帮扶乡镇改善基础设施、发展扶贫产业、改善民生事项,做到“不脱贫、不脱钩”、“不摘帽、不脱钩”。积极落实社会扶贫支持政策,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扶贫,认真组织开展“10.17”扶贫日系列活动。

6.在就业扶贫上拓展新实践。围绕“四化同步”目标和教育“9+3”计划,继续推进“雨露计划·1户1人”培训,采取职业教育进校区、进工厂,农业实用技术进基地、进园区等多种方式,大力开展开展农民职业化教育培训和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逐步使每个贫困农户至少有1名劳动力掌握1-2门适用技术,逐步实现贫困地区富余劳动力培训全覆盖。20__年完成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10万人(次),完成“雨露计划”培训39595人,完成各级各类贫困地区干部培训1400人。

7.在队伍建设上拓展新风貌。按照市委提出“抓党建就是抓关键,抓作风就是抓重点”的要求,以“提高队伍素质,服务精准扶贫,打造标杆团队”为核心,深入践行“一切为了贫困群众”理念,努力建设一支“党性强、作风正、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扶贫干部队伍。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深入践行“三严三实”,把抓领导、抓关键、抓载体作为扶贫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做到以身作则、做好表率,促进转职能、转作风。深入开展“四型”机关党组织建设,积极创新支部活动内容和载体,在市扶贫办机关创新开展“一讲二晒三评”系列活动,全面加强机关建设,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形成勇于创新、团结务实、热情服务、廉洁为民的良好氛围。

8.在廉洁扶贫上拓展新气象。坚持一手抓扶贫攻坚、一手抓廉政建设,深入贯彻中共遵义市委《关于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八项规定持续发力的通知》,制定出台《中共遵义市扶贫办党组关于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主体责任的实施意见》。坚持用改革方式扶贫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全面落实扶贫系统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严格遵守《党章》和党的政治纪律,做到守纪律、讲规矩,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和市委十二项规定,模范遵守党员干部政治纪律“十严禁”和作风建设“十不准”。重点针对扶贫项目审批权下放后的项目审批、资金监管,大力整治挤占挪用、损失浪费、滞留滞拨、擅自调项等违规违纪行为。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惩防体系建设,积极组织开展扶贫项目资金审计和清查清理工作,确保扶贫项目资金安全有效,实现扶贫资金效益最大化、贫困群体得实惠最大化、干部成长安全最大化。

2023精准扶贫工作计划策划安排 篇11

为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确保20xx年全面同步实现小康,根据我乡实际,制定如下精准扶贫规划。

一、基本情况

全乡辖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8876人,幅员面积近30平方公里。全乡属深丘地形,海拔差约350米。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000余元。

(一)产业情况。全乡以传统农业为主,未形成独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农作物为水稻、玉米、小麦,经济作物为油菜。本乡盛产大豆,全乡种植大豆面积3000余亩。近年来,新培育生猪养殖大户2户,肉羊养殖大户1户,流转土地规模种植猕猴桃500亩。

(二)基础设施情况。

1、乡村公路。全乡村社公路里程共81.5公里,村道22公里,已硬化22公里,社道59.5公里,其中合并村村道21公里。

2、水利设施。全乡有山坪塘170余口,蓄水池265口,小(二)型水库6座。

3、新村建设。全乡已规划聚居点16个,大梁山村甘子垭聚居点正在建设之中,已建成农房10套,完成了小区管网配套、路面硬化、环境打造等工作。

(三)党建情况。全乡共有党员438名,乡党委下辖10支部,周公寨支部活动阵地老旧、破败不堪,居委会支部活动阵地为临时租用。杨家河支部被市上评为落后支部,支部战斗力不强,党员作用发挥不好。

(四)精准扶贫工作。全乡有省定贫困村两个(青河村、杨家河村),分别于20xx、20xx年实施精准扶贫。一个一般贫困村(松林塘村),两个返贫村(周公寨村、大梁山村)。20xx年全乡已脱贫60户,226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39户,848人。20xx年计划脱贫56户,220人。目前,已上报易地搬迁扶贫71户,223人。

二、20xx年精准扶贫工作计划

20xx年,乡党委、政府将在市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帮扶单位的指导下,以产业开发、基础改善、村容整治、管理民主为工作重点,打好精准扶贫工作攻坚战。

(一)产业开发。继续做好两个省定贫困村的产业发展工作。进一步支持业主做大青河村猕猴桃种植产业,积极争取业主开展农村特色旅游项目,规划建立星级农家乐,逐步把青河村打造成市郊生态养身旅游度假区。加强杨家河村产业发展步伐,确定一至两个特色优势产业集中连片发展,开辟一条群众长期稳定增收的门路。努力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小微园区,依托兴鑫羊场建立肉羊养殖小区;依托杨正明、何春军等生猪养殖大户建立生猪养殖小区;依托场镇市场建立两至三个蔬菜种植小微园区。

(二)基础改善。

1、公路建设。积极争取立项杨家河村黄莲嘴村道(约4公里),松林塘村柏垭梁(2公里)、松林塘村道(1.7公里),松林塘村母家湾乡道(3.6公里),打通制约困难群众发展的瓶颈。

2、水利设施。在癌症病多发的重点村社,杨家河村胡家嘴、周公寨村伏家庄子开展一次人蓄饮水普查。争取立项解决青河村原九社,松林塘胡家坝,大梁山甘子垭、周公寨五房嘴等部分村社饮水难的问题。组织整治一批山坪塘,围绕青河村猕猴桃种植产业、周公寨肉羊养殖产业配套一批蓄水池。争取立项对松林塘村松林潭水库升级改造、何家湾小(二)型水库维修整治。

(三)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建设场镇污水处理站一座,解决场镇近3000人的饮水排污处理问题。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健全乡村环境卫生清扫保洁队伍,把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乡村保洁队伍,增加贫困户收入。

(四)推进民主协商议事会制度。按照村民协商议事会规程,将村、社公共事务全部纳入村民协商议事会,严格按照“五道程序”选举产生协商议事会成员,确保议事会成员结构合理。认真执行“八步工作法”,确保协商议事会健康、规范、有序运行。

(五)加强党的建设。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突出基层组织的引领和战斗堡垒作用,利用好上级帮扶政策和措施,确保落后村支部尽快摘掉落后的帽子。积极开展精准扶贫学员示范户创建工作,每个支部确定1-2户党员示范户,充分发挥党员作用。争取立项解决周公寨村支部、居委会支部活动阵地问题,规范支部“三会一课”制度,积极开展党员教育活动,组织无职党员积极参与村、社事务,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2023精准扶贫工作计划策划安排 篇12

20xx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全市扶贫系统必须紧紧围绕减贫增收这个核心,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以产业扶贫为总抓手,大力实施扶贫开发“三步走”发展战略,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减贫摘帽”第一民生工程,全面完成“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全市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0万人以上,实现道真自治县和全市20个以上贫困乡镇“减贫摘帽”。围绕“乡有主导产业、户有脱贫项目、人有增收技能”的目标,加快推进产业扶贫进程。全面落实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制度,构建形成运行规范、监管严谨、充满活力的扶贫开发体制机制,切实做到精准扶贫、阳光扶贫、公正扶贫和廉洁扶贫。重点工作:

一、以机制创新为动力,深入推进“四大改革”

着力破除扶贫攻坚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xx〕25号)及《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黔党办发〔20xx〕23号),制定出台《关于实施扶贫开发“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编制规划、创新机制、先行先试、探索路子,在同步小康中当先锋、打头阵、作表率。

1.创新精准扶贫分类指导机制。完成贫困村、贫困户帮扶信息更新,建成运行精准扶贫信息平台。针对建档立卡扶贫对象,逐户找准发展思路,制定帮扶措施,在产业扶贫、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确保实现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农村危房改造、扶贫生态移民、基础设施建设“六个到村到户”。

2.创新扶贫项目资金管理机制。按照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要求,全面落实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县制度。全面规范扶贫项目工作流程,严格执行“乡镇申报、县级审批、乡村实施、乡镇初检、县级验收、乡级报账”工作机制。

3.创新金融扶贫服务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创新小额信贷到户扶贫形式,对建档立卡扶贫对象,通过贴息帮扶支农再贷款,探索解决贫困户担保难、贷款难、贷款成本高的问题。认真抓好世界银行扶贫贷款项目的启动和实施,继续推进农村扶贫小额保险试点工作。

4.改进扶贫开发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考核评价办法,把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提高、贫困人口数量减少、扶贫开发精准度和“六个到村到户”作为主要考核评价指标,注重“减贫摘帽”、贫困乡镇发生率与同步小康、目标考核指标相衔接,建立健全扶贫开发结对帮扶与同步小康驻村帮扶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促使扶贫开发成效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二、以脱贫致富为核心,加快拓展“八大行动”

扶贫开发是贫困地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保障改善民生的关键举措。各级扶贫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创新思路方法,加大扶持力度,注重精准发力,坚持整体推进与精准到户、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各方支持与自身奋斗相结合,进一步完善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加快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1.在思想先导上拓展新高度。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与扶贫工作的关系,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判断部署上来,全面认识新常态、准确把握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既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抓住用好新常态蕴含的扶贫新机遇,又要高度重视扶贫开发面临的新挑战,进一步深化拓展新常态下对扶贫攻坚的新认识、新理念、新举措、新作风。

2.在减贫摘帽上拓展新成就。大力实施扶贫开发“三步走”发展战略,加大争取投入和扶持力度,整合专项扶贫与行业扶贫资金,全年投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力争增长%以上。适时启动“十三五”扶贫规划编制工作,大力实施重点区域、重大民生事项和重点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武陵山、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全力加强对道真县“减贫摘帽”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保证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确保“收官之作”收得精彩、收得圆满,全面完成重点县“减贫摘帽”。到20xx年底,确保全市4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105个以上贫困乡镇实现“减贫摘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50万人以内。

3.在产业扶贫上拓展新水平。围绕全市产业区域布局和产业扶贫专项规划,大力扶持发展核桃、中药材、草地畜牧业、特色茶叶、商品蔬菜等八大优势扶贫产业,加快“中部蔬菜、干鲜果产业带,西部竹业、高粱产业带,东部茶粮烟产业带,东北部草地畜牧业和茶果烟产业带”的山区扶贫产业示范区建设。巩固提升9个扶贫产业园区,建立完善贫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广“农业扶贫产业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模式,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扶贫项目实施效率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4.在结对帮扶上拓展新境界。坚持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推进区域开发与精准扶贫相结合,用好建档立卡成果,发挥驻村帮扶干部作用,因地制宜发展贫困地区特色经济。健全完善扶贫开发结对帮扶与同步小康驻村帮扶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实行“领导挂点、部门挂乡、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的扶贫工作责任制,市四家班子主要领导分别挂点联系4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市直机关部门挂帮一类重点乡镇,省、市、县、乡干部驻村,县(区、市)领导干部联户,切实提高扶贫开发的精准度。

5.在社会扶贫上拓展新成效。认真做好上海对口帮扶遵义工作,实施对口帮扶项目44个,完成投资5832万元,重点向美丽乡村、产业发展、社会事业、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倾斜。大力推动帮扶工作向合作发展延伸,推进双方在教育、医疗、人才、金融、文化旅游、农副产品展示展销等方面的合作,推动产业转移、园区共建取得更大成果。积极筹备在上海召开沪遵对口帮扶第三次联席会议。进一步整合中央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省级“集团帮扶”的项目资源,进一步动员市级部门深化拓展“集团帮扶”的载体。大力支持集团帮扶乡镇改善基础设施、发展扶贫产业、改善民生事项,做到“不脱贫、不脱钩”、“不摘帽、不脱钩”。积极落实社会扶贫支持政策,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扶贫,认真组织开展“10.17”扶贫日系列活动。

6.在就业扶贫上拓展新实践。围绕“四化同步”目标和教育“9+3”计划,继续推进“雨露计划•1户1人”培训,采取职业教育进校区、进工厂,农业实用技术进基地、进园区等多种方式,大力开展开展农民职业化教育培训和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逐步使每个贫困农户至少有1名劳动力掌握1-2门适用技术,逐步实现贫困地区富余劳动力培训全覆盖。20xx年完成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10万人(次),完成“雨露计划”培训39595人,完成各级各类贫困地区干部培训1400人。

7.在队伍建设上拓展新风貌。按照市委提出“抓党建就是抓关键,抓作风就是抓重点”的要求,以“提高队伍素质,服务精准扶贫,打造标杆团队”为核心,深入践行“一切为了贫困群众”理念,努力建设一支“党性强、作风正、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扶贫干部队伍。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深入践行“三严三实”,把抓领导、抓关键、抓载体作为扶贫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做到以身作则、做好表率,促进转职能、转作风。深入开展“四型”机关党组织建设,积极创新支部活动内容和载体,在市扶贫办机关创新开展“一讲二晒三评”系列活动,全面加强机关建设,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形成勇于创新、团结务实、热情服务、廉洁为民的良好氛围。

8.在廉洁扶贫上拓展新气象。坚持一手抓扶贫攻坚、一手抓廉政建设,深入贯彻中共遵义市委《关于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八项规定持续发力的通知》,制定出台《中共遵义市扶贫办党组关于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主体责任的实施意见》。坚持用改革方式扶贫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全面落实扶贫系统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严格遵守《党章》和党的政治纪律,做到守纪律、讲规矩,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和市委十二项规定,模范遵守党员干部政治纪律“十严禁”和作风建设“十不准”。重点针对扶贫项目审批权下放后的项目审批、资金监管,大力整治挤占挪用、损失浪费、滞留滞拨、擅自调项等违规违纪行为。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惩防体系建设,积极组织开展扶贫项目资金审计和清查清理工作,确保扶贫项目资金安全有效,实现扶贫资金效益化、贫困群体得实惠化、干部成长安全化。

2023精准扶贫工作计划策划安排 篇13

按照《绍兴镇扶贫开发规划(20xx—20xx年)》、《绍兴镇20xx年精准扶贫帮扶实施方案》等总体要求,结合XX村实际,紧紧围绕“六个到村到户”,本着“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突出重点,贫困优先、整体规划、分段实施”的原则,特制定本帮扶计划。

一、基本情况

XX村位于镇驻地北xx公里,地处六背山腰,总面积4.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96亩,其中稻田面积436亩,旱地面积60亩。苗族聚居,村驻地寨,海拔910米,属于高山峡谷地貌,山体滑坡较严重。地质构造古老复杂,有5个自然寨,有5个村民组,207户,922人。主导产业为水稻、养殖和外出务工。20xx年XX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350元,20xx年全村粮食产量261吨,人均占有粮食283公斤。今年重新审定后划为二类贫困村。贫困人口419人,贫困户107户。公路通村,有民办小学一所。

二、致贫原因分析

XX村属全省苗系贫困村之一,是黎平县二类贫困村。从人均收入指标看,与全镇总体水平相比,差距也是很明显的,处于全镇倒数。基础设施非常薄弱,至目前,尚有村组步道没有完全硬化。目前主要是“妇幼、老弱、病残”人口,致使发展家庭经济缺计划、缺技术、缺经营能力,缺乏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即使外出务工的劳动力由于文化素质较低,外出务工的收入也较低,仅能维持自身的生活,对家庭收入的贡献不大。尽管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给予了XX村极大支持和关注,但仍是杯水车薪,难以满足贫困户发展生产的需要,大部分人口仅解决了温饱,普遍没有现金,生产投入不足,有些农户连化肥、农药等基本生产资料也无钱购买,更谈不上去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发展多种经营。由于长期的贫困,农村金融机构对群众贷款额有限,甚至不少群众害怕还不起银行贷款而不敢贷款,缺资金成为制约贫困村群众发展经济的瓶颈。

三、帮扶计划

一是发展特色养殖产业。以寨为中心,倾力打造“特色养殖”养殖示范基地。计划在岑友、得潘等自然寨实施能繁母牛300头,共需资金20xx000万元,其中扶贫资金xx00000万元,金融扶贫贴息贷款50万元;

二是种植业20xx年新建中药材(桔梗)基地200亩(每亩补助670元,合计13.4万元)。

二是技能培训。针对该村种养殖户技术短缺的问题,计划举办种养植等培训3期,概算共需资金xx万元,培训400余人次,让闲臵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

1、农村饮水:20xx年实施修建人饮工程1处,管道长4公里,新建蓄水池800立方米(投资合计60万元)

2、通村公路:20xx年修通至高亚6公里水泥路,每公里40元,计240万元。

3、硬化道路:20xx年硬化村寨道路7千米,每千米4万元,计28万元。

四、保障措施

一是健全工作机构。该计划在镇党委、政府指导下,由村两委统一组织实施,为全面完成所规划的各项任务,成立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总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驻村工作组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充分认识做好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负责本村精确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落实,确保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不走样。

二是明确责任分工。

1、对规划中确定的目标任务,纳入村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实施方案并组织落实,每年需要重点推进的重大项目,落实到牵头责任单位,村干带头包户,党员、干部积极参与,扎扎实实推进,确保规划目标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

2、要积极协调、精心安排,积极争取部门支持,帮助种植户协调贴息贷款和产业扶贫项目资金,切实解决帮扶计划中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对在工作中落实不力、推进缓慢,给本村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造成负面影响的相关责任人予以责任追究。

2023精准扶贫工作计划策划安排 篇14

按照《绍兴镇扶贫开发规划(20xx—20xx年)》、《绍兴镇20xx年精准扶贫帮扶实施方案》等总体要求,结合XX村实际,紧紧围绕“六个到村到户”, 本着“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突出重点,贫困优先、整体规划、分段实施”的原则,特制定本帮扶计划。

一、 基本情况

XX村位于镇驻地北15公里,地处六背山腰,总面积4.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96亩,其中稻田面积436亩,旱地面积60亩。苗族聚居,村驻地寨,海拔910米,属于高山峡谷地貌,山体滑坡较严重。地质构造古老复杂,有5个自然寨,有5个村民组,207户,922人。主导产业为水稻、养殖和外出务工。20xx年XX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350元,20xx年全村粮食产量261吨,人均占有粮食283公斤。今年重新审定后划为二类贫困村。贫困人口419人,贫困户107户。公路通村,有民办小学一所。

二、致贫原因分析

XX村属全省苗系贫困村之一,是黎平县二类贫困村。从人均收入指标看,与全镇总体水平相比,差距也是很明显的,处于全镇倒数。基础设施非常薄弱,至目前,尚有村组步道没有完全硬化。农田水利设施逐年老化,人畜饮水困难率居高不下,有效灌溉面积逐年降低,村教育、卫生医疗设施落后,按照国家贫困标准,全还有贫困人口419人(含农村五保供养、最低生活保障和残疾人口),贫困人口一直居高不下,其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之深,自我发展能力低,返贫率高(贫困发生率31%),返贫的压力一定程度上超过了扶贫的压力,要稳定地摆脱贫困,任务十分艰巨。耕地面积较少,人均耕地面积仅0.52亩,且大部分为25度以上坡耕地,土层薄,土壤质量差,旱涝不保收,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农民脱贫致富难。 传统的“水稻、薯+养猪”模式是群众的生活支柱,生产结构非常单一,群众经济收入来源较少,土地抗风险能力低,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往往造成生产受损、生活困难、农民减收、贫困加深,返贫突出。由于交通条件差,造成经济发展缓慢。公路路况差,政府和群众无力养护公路,大量生产生活资料难进入,农产品难运出。加上自然环境恶劣,气候条件差,农业生产仍实行广种薄收,靠天吃饭,致使多数群众生产难发展,贫困状况难以摆脱。由于思想消极保守,主观脱贫意识差,没有危机感,思维观念仍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懒思考、怕困难、怕担风险,等、靠、要思想严重,加上信息渠道狭隘,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差、机会少,致使农业生产力水平得不到大的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农业生产效益一直在低水平徘徊,没有发展动力,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正是由于以上原因,寨举家外迁的一拔接一拔,目前全村外出的有72户,324人。外出劳动力110人,目前主要是“妇幼、老弱、病残”人口,致使发展家庭经济缺计划、缺技术、缺经营能力,

缺乏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即使外出务工的劳动力由于文化素质较低,外出务工的收入也较低,仅能维持自身的生活,对家庭收入的贡献不大。尽管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给予了XX村极大支持和关注,但仍是杯水车薪,难以满足贫困户发展生产的需要,大部分人口仅解决了温饱,普遍没有现金,生产投入不足,有些农户连化肥、农药等基本生产资料也无钱购买,更谈不上去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发展多种经营。由于长期的贫困,农村金融机构对群众贷款额有限,甚至不少群众害怕还不起银行贷款而不敢贷款,缺资金成为制约贫困村群众发展经济的瓶颈。

三、帮扶计划

一是发展特色养殖产业。以寨为中心,倾力打造“特色养殖”养殖示范基地。计划在岑友、得潘等自然寨实施能繁母牛300头,共需资金20xx000万元,其中扶贫资金1500000万元,金融扶贫贴息贷款50万元;

二是种植业20xx年新建中药材(桔梗)基地200亩(每亩补助670元,合计13.4万元)。

二是技能培训。针对该村种养殖户技术短缺的问题,计划举办种养植等培训3期,概算共需资金15万元,培训400余人次,让闲臵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

1、农村饮水: 20xx年实施修建人饮工程1处,管道长4公里,新建蓄水池800立方米(投资合计60万元)

2、通村公路:20xx年修通至高亚6公里水泥路,每公里40元,计240万元。

3、硬化道路:20xx年硬化村寨道路7千米,每千米4万元,计28万元。

四、保障措施

一是健全工作机构。该计划在镇党委、政府指导下,由村两委统一组织实施,为全面完成所规划的各项任务,成立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总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驻村工作组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充分认识做好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负责本村精确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落实,确保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不走样。

二是明确责任分工。

1、对规划中确定的目标任务,纳入村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实施方案并组织落实,每年需要重点推进的重大项目,落实到牵头责任单位,村干带头包户,党员、干部积极参与,扎扎实实推进,确保规划目标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

2、要积极协调、精心安排,积极争取部门支持,帮助种植户协调贴息贷款和产业扶贫项目资金,切实解决帮扶计划中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对在工作中落实不力、推进缓慢,给本村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造成负面影响的相关责任人予以责任追究。

2023精准扶贫工作计划策划安排 篇15

按照新舟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舟镇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总体要求,结合我村实际,特制订精准扶贫工作计划:

一、平远村基本情况

我村位于新舟镇西南端,与汇川区团泽镇接壤,距离政府所在地八公里,县道1.6公里,机场高速2.5公里,共12个村民组,1105户、5140人,耕地面积3248亩(田2756亩、土492亩)、森林面积4500亩,享受低保户86户188人,精准扶贫户105户248人,农村养老保险和新农合完成率达百分之九十五,在家劳动力1870人,外出务工1050人,有正式党员76人,20xx年全村人均纯收入8150元,近年来,在上级政府的支持和关心下,争取一事一议项目资金,完善了五星、华丰、明光三个村民组的硬化公路,解决了远丰、新场、华丰、明光、联合、云丰几个组的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对云丰、明光山塘水库进行了整治,修筑防渗渠5000余米。20xx年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186万元,对100余亩土地进行了平整,修筑平远大坝防洪渠道1240余米、配套硬化公路1260米,人行便道硬化1800米,防渗渠2500米,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较大改善。

二、致贫原因分析:

主要存在于一部分农户天灾、人祸、生病、残疾、子女入学、智障、资金、技术、劳动力缺乏等。

三、帮扶计划

平远村”两委”驻村工作组紧紧围绕“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和“六个到村到户”帮扶措施总要求,通过对贫困户建档立卡,为尽快解决贫困户脱贫特制定以下帮扶措施:

1、救济粮款向贫困户倾斜,

2、镇、村落实帮扶单位责任人,

3、农业技术培训,让贫困户掌握1-2门农业种植技术,

4、向用人单位推荐劳动力输出,

5、争取贴息贷款,

6、招商引资、土地流转、开发旅游项目、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通过以上帮扶措施,达到扶持一户、成功一户、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目的。

四、工作要求

1、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充分认识做好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负责本村精确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落实,确保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不走样。

2、要积极协调、精心安排,积极争取部门支持,帮助种植户协调贴息贷款和产业扶贫项目资金,切实解决帮扶计划中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3、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要紧密配合,对照帮扶计划,积极争取广大群众的支持,加快逐一落实,并及时发现和反馈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纠正工作中的不足。每月定期向镇扶贫办报告工作实施进度,对在工作中落实不力、推进缓慢,给本村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造成负面影响的相关责任人予以责任追究。

2023精准扶贫工作计划策划安排 篇16

根据教育局“教育精准扶贫”活动、学校的“教师结对帮扶贫困生”活动的目标要求,做好帮扶工作是本次活动的重要一项,同时也是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工作,针对所帮扶的学生的主要情况,现制定了本年度的个人帮扶计划:

一、帮扶对象

五年级二班学生:王蓉蓉

二、主要措施

1.把学生失去的自信心找回来。首先要包“思想”,了解其家长对待他们上学的态度,针对实际情况经常与帮扶对象进行交流、谈心,及时掌握和了解帮扶对象的学习、品质、生活等状况,有的放失地进行帮扶。我要尊重他们的人格,鼓励他们抬起头来,大胆地说话和做事,使学生自然觉醒,充满信心。

2.要从思想上使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正确看待学生,以培养学生素质为自己工作的重点。在工作过程中做到个体分析与群体分析,确立发展目标和措施,找出学生的优点和缺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一个人。积极对待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施以恰如其分的鼓励性评价。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学生有了自信心,有了挑战困难的勇气,那么就有了搞好学习的希望。对学生来说,自身的基础和能力与所学知识之间存在一段距离。

4.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在恢复学生的信心,培养了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

5.要投入真情,把帮扶对象当成自己的亲人,在帮扶中要做到“三注重”,即:注重上门面对面交流,不可托人代替了解情况和捎带慰问品;注重赠送物品与帮教相结合,不能送些钱、物就算完成任务,还要有思想上、感情上的沟通,将赠送转化为一种学习上的动力;注重长效帮扶,不搞一次性终结制。

6.认真做好帮扶跟踪记实,建立帮扶档案。帮扶过程中要详细记好每一次的帮扶内容、方法、帮扶对象的变化、进步,不断积累和总结帮扶经验,提高帮扶效果。

总之,对学生帮扶工作,首先要心态平和,要有忍耐力,不但要细心更要再三耐心。学生的学习信心才可以进一步得到鼓励和激发。所以要结合他的身心特点,在培养其信心的同时还要进行正确的学习方法的指导等方式来进行培养。争取让其在学习方面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2023精准扶贫工作计划策划安排 篇17

一、基本情况

大元村位于乐安县鳌溪镇南西方,大元村地形主要以山地、小型盆地为主,山间平地较少。气候以*带季风为主,适宜水稻、土豆、红薯等粮食作物生长。土壤以富含氮、磷、钾等元素的沙土土壤为主,适宜烤烟、辣椒、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生长。

大元村是鳌溪镇十八个村之一,共有人口1387人,耕地面积1420亩,现有干部4人,其中农村干部3人,共有1个党支部,12个自然村,8个行政组。其中大元组是大元村政治、文化中心,山下组、排下组、小代坊组以发展蚕桑为主,种植大户刘秋华、平中华等,大元村农业产业经济发展势头好,这将加速大元村奔小康,走向富裕、文明、法制、民主的生活。

二、贫困状况

一是贫困人口分布广,居住条件边远落后。辖区内12个自然村,8个行政组,其中8个行政组处在高坡和半高坡地带,这些村边远偏僻,分布不集中,受交通、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等因素制约,群众生产生活十分贫困,靠农田土为生,自给自足,无生活来源,生活条件极差。如陂下、竹员、新树岭行政组存在部分零散分布,人数多、贫困度深。20xx年,期末农村人口1387人。调查扶贫对象为79户278人,约占全村总人口的20%。二是自然灾害频发,生存环境恶劣,返贫现象突出。自然灾害频发,泥石流、干旱、冷冻害等灾害时有发生,给农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返贫现象严重。三是贫困人群中有部分无脱贫能力,脱贫形式严峻。部分聋哑人、癫痫病人、残疾人、智障人等,他们基本上没有劳动能力,完全依靠家人和政府关怀生存。四是发展相对滞后,财力紧张,财政保障及扶持能力弱。大元村地处山区,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低、总量不小,发展不足,财力投入扶贫开发非常有限,依靠财政救济可谓杯水车薪,需要上级部门的财政扶持。五是社会民生事业落后,农村公共服务建设投入不足。农村教育设施薄弱,村级小学设施落后。大元村无村级卫生室,患病无法及时在村里治疗,使得大小病只能出村,给老百姓生活带来负担,致使农村缺医少药看病难问题较为突出。

三、致贫原因分析

对大元村贫困状况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资金紧缺,种植技术缺乏,严重制约产业发展;二是贫困人口分布广,居住条件边远,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三是自然灾害频发,生存环境恶劣,返贫现象突出;四是传统农业耕种观念更深蒂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十分艰难;五是受交通、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等因素制约。

四、急需解决的主要困难

一是加大大元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通村、通组、串户路硬化、危房牛栏拆除改建、农田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美化农村环境,提高农村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完善大元村村的教育、医疗、文化、卫生、通讯等民生设施。二是加大对贫困户扶贫到户帮扶力度。辖区内共有贫困户79户,贫困人口278人,需要在资金、制度、人员等方面加大扶持。一方面对精神病、残疾等无能力脱贫患者在制度上给予长期的基本生活保障,对一般贫困户帮助解决饮水、吃穿等衣食住行等问题;另一方面帮助贫困户实现就业,帮助贫困人群脱贫致富。三是增加扶贫项目支持大元村实施整村推进。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给予扶贫项目资金支持,实施整村推进计划。四是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农村融资体系落后,农民融资困难,农户产业规模化的巨大阻力,同时可以帮助完善产业发展所必须的其他硬件设备,如道路、水电等。五是加大种养殖技术的培训力度,提升他们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同时积极加大农村剩余劳动转移的技能培训,增加其收入。

五、帮扶计划

通过对大元村致贫原因分析,结合本村村情民情,为尽快解决贫困问题,尽早脱贫致富,使大元村广大老百姓过上小康生活,制定以下帮扶计划。

一是产业发展。针对该村群众缺乏资金和技术,结合土质和海拨等条件,计划每年实行轮作,需要烤房修建、供电等费用问题;计划在古罗江组实施桑叶种植100亩;对种植大户进行扶持。二是技能培训。针对种植大户、村民技术缺乏,计划举办烤烟、蚕桑等种植技术培训。三是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围绕产业建设,为切实解决广大种植户运输难题,计划在大元组新建一座现代化桥梁,需投入资金82万元,同时硬化小代坊至塔元路1.5公里水泥路,硬化陂下至芦元路1公里水泥路,需投入资金75万元,可解决涉及8个组465户1378人的出行问题,同时可解决涉及四个组258户682人的安全出行问题。

六、工作要求

(一)要积极协调、精心安排,积极争取部门支持,帮助种植户协调贴息贷款和产业扶贫项目资金,切实解决帮扶计划中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二)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充分认识做好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负责本村精确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落实,确保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不走样。

(三)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要紧密配合,对照帮扶计划,积极争取广大群众的支持,加快逐一落实,并及时发现和反馈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纠正工作中的不足。每月定期向镇报告工作实施进度,对在工作中落实不力、推进缓慢,给本村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造成负面影响的相关责任人予以责任追究。

2023精准扶贫工作计划策划安排 篇18

20xx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规划的收官之年。全市扶贫系统必须紧紧围绕减贫增收这个核心,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以产业扶贫为总抓手,大力实施扶贫开发“三步走”发展战略,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减贫摘帽”第一民生工程,全面完成扶贫开发规划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全市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0万人以上,实现道真自治县和全市20个以上贫困乡镇“减贫摘帽”。围绕“乡有主导产业、户有脱贫项目、人有增收技能”的目标,加快推进产业扶贫进程。全面落实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制度,构建形成运行规范、监管严谨、充满活力的扶贫开发体制机制,切实做到精准扶贫、阳光扶贫、公正扶贫和廉洁扶贫。重点工作:

一、以机制创新为动力,深入推进“四大改革”

着力破除扶贫攻坚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xx〕25号)及《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黔党办发〔20xx〕23号),制定出台《关于实施扶贫开发“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编制规划、创新机制、先行先试、探索路子,在同步小康中当先锋、打头阵、作表率。

1.创新精准扶贫分类指导机制。完成贫困村、贫困户帮扶信息更新,建成运行精准扶贫信息平台。针对建档立卡扶贫对象,逐户找准发展思路,制定帮扶措施,在产业扶贫、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确保实现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农村危房改造、扶贫生态移民、基础设施建设“六个到村到户”。

2.创新扶贫项目资金管理机制。按照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要求,全面落实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县制度。全面规范扶贫项目工作流程,严格执行“乡镇申报、县级审批、乡村实施、乡镇初检、县级验收、乡级报账”工作机制。

3.创新金融扶贫服务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创新小额信贷到户扶贫形式,对建档立卡扶贫对象,通过贴息帮扶支农再贷款,探索解决贫困户担保难、贷款难、贷款成本高的问题。认真抓好世界银行扶贫贷款项目的启动和实施,继续推进农村扶贫小额保险试点工作。

4.改进扶贫开发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考核评价办法,把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提高、贫困人口数量减少、扶贫开发精准度和“六个到村到户”作为主要考核评价指标,注重“减贫摘帽”、贫困乡镇发生率与同步小康、目标考核指标相衔接,建立健全扶贫开发结对帮扶与同步小康驻村帮扶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促使扶贫开发成效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二、以脱贫致富为核心,加快拓展“八大行动”

扶贫开发是贫困地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保障改善民生的关键举措。各级扶贫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创新思路方法,加大扶持力度,注重精准发力,坚持整体推进与精准到户、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各方支持与自身奋斗相结合,进一步完善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加快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1.在思想先导上拓展新高度。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与扶贫工作的关系,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判断部署上来,全面认识新常态、准确把握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既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抓住用好新常态蕴含的扶贫新机遇,又要高度重视扶贫开发面临的新挑战,进一步深化拓展新常态下对扶贫攻坚的新认识、新理念、新举措、新作风。

2.在减贫摘帽上拓展新成就。大力实施扶贫开发“三步走”发展战略,加大争取投入和扶持力度,整合专项扶贫与行业扶贫资金,全年投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力争增长%以上。适时启动“十三五”扶贫规划编制工作,大力实施重点区域、重大民生事项和重点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武陵山、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全力加强对道真县“减贫摘帽”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保证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确保“收官之作”收得精彩、收得圆满,全面完成重点县“减贫摘帽”。到20xx年底,确保全市4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105个以上贫困乡镇实现“减贫摘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50万人以内。

3.在产业扶贫上拓展新水平。围绕全市产业区域布局和产业扶贫专项规划,大力扶持发展核桃、中药材、草地畜牧业、特色茶叶、商品蔬菜等八大优势扶贫产业,加快“中部蔬菜、干鲜果产业带,西部竹业、高粱产业带,东部茶粮烟产业带,东北部草地畜牧业和茶果烟产业带”的山区扶贫产业示范区建设。巩固提升9个扶贫产业园区,建立完善贫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广“农业扶贫产业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模式,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扶贫项目实施效率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4.在结对帮扶上拓展新境界。坚持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推进区域开发与精准扶贫相结合,用好建档立卡成果,发挥驻村帮扶干部作用,因地制宜发展贫困地区特色经济。健全完善扶贫开发结对帮扶与同步小康驻村帮扶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实行“领导挂点、部门挂乡、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的扶贫工作责任制,市四家班子主要领导分别挂点联系4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市直机关部门挂帮一类重点乡镇,省、市、县、乡干部驻村,县(区、市)领导干部联户,切实提高扶贫开发的精准度。

5.在社会扶贫上拓展新成效。认真做好上海对口帮扶遵义工作,实施对口帮扶项目44个,完成投资5832万元,重点向美丽乡村、产业发展、社会事业、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倾斜。大力推动帮扶工作向合作发展延伸,推进双方在教育、医疗、人才、金融、文化旅游、农副产品展示展销等方面的合作,推动产业转移、园区共建取得更大成果。积极筹备在上海召开沪遵对口帮扶第三次联席会议。进一步整合中央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省级“集团帮扶”的项目资源,进一步动员市级部门深化拓展“集团帮扶”的内涵载体。大力支持集团帮扶乡镇改善基础设施、发展扶贫产业、改善民生事项,做到“不脱贫、不脱钩”、“不摘帽、不脱钩”。积极落实社会扶贫支持政策,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扶贫,认真组织开展“10.17”扶贫日系列活动。

6.在就业扶贫上拓展新实践。围绕“四化同步”目标和教育“9+3”计划,继续推进“雨露计划•1户1人”培训,采取职业教育进校区、进工厂,农业实用技术进基地、进园区等多种方式,大力开展开展农民职业化教育培训和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逐步使每个贫困农户至少有1名劳动力掌握1-2门适用技术,逐步实现贫困地区富余劳动力培训全覆盖。20xx年完成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10万人(次),完成“雨露计划”培训39595人,完成各级各类贫困地区干部培训1400人。

7.在队伍建设上拓展新风貌。按照市委提出“抓党建就是抓关键,抓作风就是抓重点”的要求,以“提高队伍素质,服务精准扶贫,打造标杆团队”为核心,深入践行“一切为了贫困群众”理念,努力建设一支“党性强、作风正、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扶贫干部队伍。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深入践行“三严三实”,把抓领导、抓关键、抓载体作为扶贫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做到以身作则、做好表率,促进转职能、转作风。深入开展“四型”机关党组织建设,积极创新支部活动内容和载体,在市扶贫办机关创新开展“一讲二晒三评”系列活动,全面加强机关建设,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形成勇于创新、团结务实、热情服务、廉洁为民的良好氛围。

8.在廉洁扶贫上拓展新气象。坚持一手抓扶贫攻坚、一手抓廉政建设,深入贯彻中共遵义市委《关于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八项规定持续发力的通知》,制定出台《中共遵义市扶贫办党组关于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主体责任的实施意见》。坚持用改革方式破解扶贫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全面落实扶贫系统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严格遵守《党章》和党的政治纪律,做到守纪律、讲规矩,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和市委十二项规定,模范遵守党员干部政治纪律“十严禁”和作风建设“十不准”。重点针对扶贫项目审批权下放后的项目审批、资金监管,大力整治挤占挪用、损失浪费、滞留滞拨、擅自调项等违规违纪行为。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惩防体系建设,积极组织开展扶贫项目资金审计和清查清理工作,确保扶贫项目资金安全有效,实现扶贫资金效益化、贫困群体得实惠化、干部成长安全化。

2023精准扶贫工作计划策划安排 篇19

一、指导思想

学困生的帮扶工作是提升素质教育必须要做的工作,而对学困生的帮扶,不仅要了解学困生形成的外部因素,更要了解影响学困生形成的内部依据。在转化教育中,只有全面地,深刻地认识学困生,对学生的学习目的、态度、兴趣、爱好、志向、心理变化和生理特点、家庭环境、生活环境以及行为品德德等方面作全面调查,深入研究,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并收到实效。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从作业、卷面分析及平常表现本班学困生占有一定的比例。造成他们成绩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基础打得不够扎实,记忆力差,家长不够重视其学习等等综合素。这部分学生平常作业不认真,不能及时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工作,并且上课不用心听讲,不能认真学习。

三、具体工作目标和措施

1、把学困生失去的自信心寻回来。长期以来,以分数论英雄的质量观,导致学困生受到歧视,多数学困生对学习没有信心,没有了方向和动力。针对这一状况,我们教师要改变对他们的看法,尊重他们的人格,鼓励他们抬起头来,大胆地说话和做事,使学困生自然觉醒,充满信心。在活动中多留意,多观看,多关心,多鼓励,努力沟通师生情感。

2、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一旦学困生有了自信心,有了挑战困难的勇气,那么就有了搞好学习的希望。对学困生来说,自身的基础和能力与所学知识之间存有一段距离。因此,我要设法把学困生引入情境,带领他们紧跟教学的节拍,一步步产生共鸣。引导他们动手、动脑,指导他们去寻寻解决问题的答案,解决问题之后,带领他们领略成功的喜悦。由此,学困生随着实践活动一道品尝了感知认识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也培养了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3、培养学困生准确的学习方法。在恢复学困生的信心,培养了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困生的学习方法。据观看,学困生表现在注意力不集中、抓不住重点、思维呆滞、记忆力差等方面。因此,教师也要激励学困生勇敢地面对困难,接着训练他们的思维,促成他们思维的条理性、流畅性和灵活性,进而鼓励他们打破传统的惯常思路,力求创新,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预习方法、自我检查法和复习法。鼓励他们独立思考,步步为营,天天有所进步。

总之,在学困生身上的确具有某些方面的潜在素质优势,仅仅我们没有发觉出来,一旦被发觉,就会出现亮点,真正是孺子可教而不是朽木不可雕了

2023精准扶贫工作计划策划安排 篇20

一、村情概况

1、基本情况

村是镇的边远山区村,地处黄龙乡、水源乡、路口乡、镇三乡一镇交界处,版土面积8.6平方公里,12个村民小组,17个自然村。耕地面积1365.45亩,其中水田面积1285亩,林地面积5360亩。全村455户255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43户贫困人口482人(低保户53户105人)。全村总劳力1067人,外出务工785人。1969年因修张源小一型水库,浸没耕地面积396亩,该村四面被大山包围,在高山大岭中形成一个盆地,自然地形导致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无主导产业,也没有合作社,村民主要收入来源只能靠外出务工,201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0xx元。

2、贫困现状与原因分析

村离镇政府有10公里,该村种植业主要是水稻,早些年种部分蚕桑,由于蚕桑市场价格不稳定、劳动力外出等原因,目前几乎没有。养殖业有张源小一型水库,由于缺乏投入、缺少技术,尽管水面大,只能承包到一户,不能增加村集体收入和村民收入。所以贫困发生率很高,达17.8%。村民小组道路7.5公里无硬化,饮水主要为山泉水。

全村有小学一所,小孩上学远的要步行3公里,早出晚归。全村共有适龄儿童245人(其中女童120人),在校适龄儿童185人(其中女童91人)。全村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720人,而今就读高中的只有35人,就读初中的42人,劳动力结构文化素质低。

二、十三五帮扶植规划

1、指导思想

按照中央、省政府《关于全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决定》的总体要求,紧紧瞄准贫困村庄和贫困人口,解决贫困工作重点,充分发掘和整合各种扶贫资源,大力推进新农村中心村庄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规划目标

通过扶贫开发村庄整治的实施,使贫困村的主要基础进一步完善,主导产业得到发展,农民增产增收,自然村庄整治规划合理,做到路面平整,村庄整洁,自来水到户,亮化、硬化、绿化合理,村容村貌改观,社会治安稳定,邻里关系和谐,订立村民文明公约,群众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增强,村民生活水平提高,全村经济文化和社会全面进步。

三、帮扶规划及建设项目

A、基础设施

第一年(201x年):全面启动中心村庄建设,高标准改造硬化1.3公里,宽7米(12组)公路,解决山区移民搬迁至25户至中心村庄,受益贫困户10户、受益贫困人口35人。同时结合中心村庄建设,积极帮助筹集资金,建一个怡康院,为孤寡老人解决生活娱乐场所;完成中心村旁长500米的马井栏水坝加固。

第二年(201x年):建设改造水库库区6组通7组的组级公路1.6公里项目,解决6组、7组村民出行问题,受益贫困户16户、受益贫困人口130人;中心村达到50户,完成自来水厂建设工程。

第三年(201x年):建设改造4组组级公路项目,解决4组村民出行问题,受益贫困户13户、受益贫困人口115人;中心村达到80户。

第四年(201x年),建设改造8组组级公路1.2公里项目,

受益贫困户12户、受益贫困人口89人;中心村达到100户。

第五年(202x年),建设10组组级公路1.5公里项目,受益贫困户12户、受益贫困人口73人。

B、生产开发项目

201x年培植产业大户2户,发展茶叶200亩,提供标准化技术指导,逐年扩大种植面积,到十三五末发展到20xx亩油茶、茶叶生产基地。

(1)种植业:将门垅周围改造成油茶项目,建成一个以油茶为支柱的产业

(2)养殖业:抓好张源水库养鱼、养鸭、养猪的立体养殖。

四、主要措施

1、组织全村党员、组长、村民代表学习宣传,把国家对贫困地区的好政策、好设想宣传到每家每户,让人人知晓,积极争取交通、水利、电力、教育、卫生等渠道的支农资金,争取定点扶贫结对帮扶单位等社会扶贫的投入。

2、充分调动全村人民的积极性参与村庄整治,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努力拼搏。从规划的制定到项目实施验收,充分尊重广大人民群众意愿,不搞形象工程,搞民意工程,让群众在村庄整治中感受到主人翁意识,自始至终以主人翁姿态参与扶贫开发。

3、在村支部、村委会领导下,成立好各种组织。首先成立规划实施小组、规划监督小组,充分调动共青团、妇联、老年人协会、农民科技协会等组织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献计献策。

4、要完成规划并付诸实施各个项目,单靠上级拨款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整合各种资源。第一要充分利用本村自然资源,将自然资源开发出来;第二要充分利用本村能人、在外务工、办企业的、致富能手、带头人为本村村庄整治出力;第三整合各种资源包括科技、文教、卫生、信息等资源共同参与的村庄整治。将对村扶贫有力的资源整合起来,拧成一股绳,合力打造新兴的村。

5、搞好技术培训,为村庄整治服务。在村庄整治工作中,要什么技术就引进什么技术,老百姓想知道什么技术就培训什么技术,搞什么项目就培训什么项目,不盲目蛮干。另外,为村庄整治做好服务工作,在生产开发项目中,从项目选定到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要紧紧跟上,让老百姓放心生产、大胆干。

6、搞好市场流通。首先要整合各方面信息,准确分析市场行情,走在市场前面,市场需要什么就组织老百姓生产什么,老百姓生产了什么就帮老百姓销售什么,把农民引进市场,鼓励他们大胆出去闯市场,树立市场意识,商品意识,搞好流通工作。

7、尽努力,争取上级挂钩单位对我村扶助。首先在制定规划时,征求挂钩单位意见,要求挂钩单位为我村出谋献策。另外,经常与挂钩单位联系,汇报工作,沟通感情,让挂钩单位为我村村庄整治工作动真情、出真力。

8、抓好党员结对帮扶工作,制定党员帮扶办法,支部委员、村干部、党员各结对帮扶5户贫困户,每年对帮扶工作组织检查验收、评比,帮扶对象和被帮扶对象张榜上墙,接受社会监督。

9、抓好制度建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村庄整治首先必须要健全制度,比如: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群众议事决事制度,账目公告、公示制度,村规民约等都要上墙让群众心中踏实有数,让扶贫开发工作扎扎实实有条不紊。

2023精准扶贫工作计划策划安排 篇21

为了进一步加大教育扶贫工作力度,认真贯彻有关扶贫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学校的帮扶措施,做到“动真情,真扶贫,见实效”,根据学校的实际,特制定本年度扶贫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教育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扶贫工作组的职能作用,按照上级要求圆满完成本年

度扶贫工作任务。

二、工作内容:

1、完成教育扶贫相关信息统计工作 对辖区内非贫困村贫困学生信息的统计。

2、建好教育扶贫工作台账

成立教育扶贫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刘传钦

副组长:许改

成 员:谭国莲 钱令田 刘海春 刘兴臣 刘晓敏 张贵福 校长总指挥,副校长负责教育扶贫工作资料的整理和收集,建好教育扶贫工作台账。必须把贫困村贫困学生信息、非贫困村贫困学生信息、本校就读贫困学生信息分册建档,对辖区内学校布局调整、办学条件改善情况、学生资助政策及落实情况、学校帮扶活动等分别建

立台账。

3、积极开展教育扶贫活动

对本校、本辖区内贫困村、贫困学生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活动。一是广大教师要加大对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的家访力度,保证贫困学生全部入学,保证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二是积极发动师生开展捐款捐物公益活动,对本辖区内贫困家庭、贫困生进行救助。

三、具体措施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学校全体教师把教育扶贫工作作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一项政治任务,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坚持物资帮扶与精神文化帮扶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不断探索教育扶贫新思路、新形式、新办法,确保教育扶贫经费、物资及人力发挥最大效应。

2、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建立责任追究制度,逐级落实责任,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教师要深入结对帮扶贫困学生中进行家访,制定具体扶贫计划和措施,并逐一落实。

3、广泛宣传,营造氛围。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标语;信息报送;政策宣传等),积极做好教育扶贫活动的宣传发动工作,激发社会各界人士扶贫帮困热情,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贫帮困的传统美德,为搞好教育扶贫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4、规范管理,加强监督。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阳光操作,要将扶贫帮困款物及时发放到困难学生家长手中去。

2023精准扶贫工作计划策划安排 篇22

按照丹寨县委、县政府精准扶贫帮扶计划总体要求,结合本村实际特制定本帮扶计划。

一、基本情况

摆泥村位于兴仁镇政府驻地北部,根据上级要求,现摆泥村由原来的摆泥村、杉堡村、窑货村三个村组成。全村辖摆泥大寨、羊党寨、摆劳、金竹坪、杉木冲、花地、水落洞、窑货大寨、窑货下寨、三边、火烧寨、濑岩、仰天窝13个自然寨,17个村民小组,824户,3372人。其中,享受低保134户456人,五保户2户2人,农村养老保险和新农合参合率达98%以上;精准扶贫户218户945人,贫困发生率为26.93%;劳动力人数1652人,其中外出务工458人;摆泥党总支部委员会,下设摆泥、杉堡、窑货三个支部,10个党小组,2个寨管委,有正式党员92人,其中妇女党员11人,预备党员11人。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温湿气候,年均日照1281.4小时,年均温度14.6—17.2摄氏度,无霜期252-283天,常年降雨量1250mm左右。四季分明、气候温暖、光照充足。海拔700-800米,地势相对平缓,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适宜农、牧、渔业发展。主要居住有苗、汉、水、侗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80%。村内地势相对平缓,海拔800-850米,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适宜农、牧、渔业发展。森林覆盖率40%以上。20xx年人均纯收入2712元。近年来,在上级政府和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按照县委“一村一品”发展战略,结合摆泥村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以精品水果有中药材种植和黑毛猪、蛋鸡、林下养鸡养殖。现有蓝莓20xx亩、金银花250亩、太子参220亩烤烟、220亩、枣子180亩;蛋鸡20xx0余只,林下养鸡120xx余只。建立种植养殖农村合作社2个。

二、致贫原因分析

一是在高坡和半高坡地带,受交通、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等因素制约;二是资金紧缺,种植技术缺乏,严重制约产业发展;三是群众思想观念落后,老百姓等、靠、要现象严重。

三、帮扶计划

摆泥村“两委”通过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致贫原因分析,结合召开党支部会议与村民大会、逐户走访村民了解的情况,为尽快解决贫困村、贫困户致富需求,大力发展农户经济和村级集体经济,结合该村村情制定《发展规划》,围绕“十大小康工程”和“五户联保”、“精准扶贫”、“一村一品”等工作重点,制定以下帮扶计划。

1、立足根本,深入开展党的群众教育路线实践活动。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以“三实三同”为总载体,以村两委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为重点,以转变作风、联系群众为突破口,提高基层干部为民服务水平,提高村干部亲民办事能力。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群众路线教育,把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州委十二项规定和县委十四项规定作为切入点,着力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对照“理念理想、党章党纪、民心民生、先辈先进”四面镜子,补精神之钙,除四风之害,祛行为之垢,立为民之制,按照““五户联保”模式,真正实现“党群连心、干群贴心、小康齐心、幸福同心、对党忠心、事业诚心”的“六心”目标,加快摆泥村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在摆泥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争先锋、打头阵、走前列、作表率。

2、夯实基础,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办公设施和条件。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想法解决摆泥村各个自然寨的庭院硬化、通组公路、联户步道、小水利建设、垃圾池建设等项目,完善村级办公场所,创造一个优美的工作环境,建好计划生育、便民服务等活动阵地。开展党员群众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群众增收致富能力。扎实开展好党的群众教育路线实践活动,努力实现增比进位、赶超跨越。组织开展慰问困难党员群众活动,开展“精准扶贫、手挽手一帮一”活动,全面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群众。

3、围绕发展,抓住重点,确保群众增收,推动新农村建设步伐。围绕“精准扶贫”和“一村一品”工程,结合摆泥村实际,制定《摆泥村发展规划》、依托农业园区引进企业,大力发展精品水果、中药材种植、养殖等产业,确保群众增收致富。抓好常规农作物生产,搞好科技培训,引导农民种植优质新品种,提高单产。大力推广科技农业,重点鼓励发展生态畜牧业和特色种植业,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搞好山地综合开发与利用,发展高效优质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抓好劳动力再培训工作,增加劳务输出,通过多种渠道增加群众家庭非营业性收入。整合资源,极力打造“甲娘冲休闲农庄”项目,落实好各项涉农、惠农、富农、强农政策,举全村之力,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早日建成小康。

三、工作要求

一是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充分认识做好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负责本村精确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落实,确保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不走样。

二是要积极协调、精心安排,积极争取部门支持,帮助种植户协调贴息贷款和产业扶贫项目资金,切实解决帮扶计划中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三是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要紧密配合,对照帮扶计划,积极争取广大群众的支持,加快逐一落实,并及时发现和反馈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纠正工作中的不足。每月定期向街道报告工作实施进度,对在工作中落实不力、推进缓慢,给本村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造成负面影响的相关责任人予以责任追究。

2023精准扶贫工作计划策划安排 篇23

20xx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规划的收官之年。全市扶贫系统必须紧紧围绕减贫增收这个核心,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以产业扶贫为总抓手,大力实施扶贫开发“三步走”发展战略,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减贫摘帽”第一民生工程,全面完成“”扶贫开发规划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全市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0万人以上,实现道真自治县和全市20个以上贫困乡镇“减贫摘帽”。围绕“乡有主导产业、户有脱贫项目、人有增收技能”的目标,加快推进产业扶贫进程。全面落实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制度,构建形成运行规范、监管严谨、充满活力的扶贫开发体制机制,切实做到精准扶贫、阳光扶贫、公正扶贫和廉洁扶贫。重点工作:

一、以机制创新为动力,深入推进“四大改革”

着力破除扶贫攻坚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xx〕25号)及《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黔党办发〔20xx〕23号),制定出台《关于实施扶贫开发“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编制规划、创新机制、先行先试、探索路子,在同步小康中当先锋、打头阵、作表率。

1.创新精准扶贫分类指导机制。完成贫困村、贫困户帮扶信息更新,建成运行精准扶贫信息平台。针对建档立卡扶贫对象,逐户找准发展思路,制定帮扶措施,在产业扶贫、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确保实现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农村危房改造、扶贫生态移民、基础设施建设“六个到村到户”。

2.创新扶贫项目资金管理机制。按照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要求,全面落实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县制度。全面规范扶贫项目工作流程,严格执行“乡镇申报、县级审批、乡村实施、乡镇初检、县级验收、乡级报账”工作机制。

3.创新金融扶贫服务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创新小额信贷到户扶贫形式,对建档立卡扶贫对象,通过贴息帮扶支农再贷款,探索解决贫困户担保难、贷款难、贷款成本高的问题。认真抓好世界银行扶贫贷款项目的启动和实施,继续推进农村扶贫小额保险试点工作。

4.改进扶贫开发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考核评价办法,把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提高、贫困人口数量减少、扶贫开发精准度和“六个到村到户”作为主要考核评价指标,注重“减贫摘帽”、贫困乡镇发生率与同步小康、目标考核指标相衔接,建立健全扶贫开发结对帮扶与同步小康驻村帮扶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促使扶贫开发成效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二、以脱贫致富为核心,加快拓展“八大行动”

扶贫开发是贫困地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保障改善民生的关键举措。各级扶贫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创新思路方法,加大扶持力度,注重精准发力,坚持整体推进与精准到户、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各方支持与自身奋斗相结合,进一步完善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加快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1.在思想先导上拓展新高度。认真贯彻落实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与扶贫工作的关系,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判断部署上来,全面认识新常态、准确把握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既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抓住用好新常态蕴含的扶贫新机遇,又要高度重视扶贫开发面临的新挑战,进一步深化拓展新常态下对扶贫攻坚的新认识、新理念、新举措、新作风。

2.在减贫摘帽上拓展新成就。大力实施扶贫开发“三步走”发展战略,加大争取投入和扶持力度,整合专项扶贫与行业扶贫资金,全年投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力争增长15%以上。适时启动“十三五”扶贫规划编制工作,大力实施重点区域、重大民生事项和重点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武陵山、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全力加强对道真县“减贫摘帽”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保证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确保“收官之作”收得精彩、收得圆满,全面完成重点县“减贫摘帽”。到20xx年底,确保全市4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105个以上贫困乡镇实现“减贫摘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50万人以内。

3.在产业扶贫上拓展新水平。围绕全市产业区域布局和产业扶贫专项规划,大力扶持发展核桃、中药材、草地畜牧业、特色茶叶、商品蔬菜等八大优势扶贫产业,加快“中部蔬菜、干鲜果产业带,西部竹业、高粱产业带,东部茶粮烟产业带,东北部草地畜牧业和茶果烟产业带”的山区扶贫产业示范区建设。巩固提升9个扶贫产业园区,建立完善贫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广“农业扶贫产业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模式,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扶贫项目实施效率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4.在结对帮扶上拓展新境界。坚持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推进区域开发与精准扶贫相结合,用好建档立卡成果,发挥驻村帮扶干部作用,因地制宜发展贫困地区特色经济。健全完善扶贫开发结对帮扶与同步小康驻村帮扶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实行“领导挂点、部门挂乡、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的扶贫工作责任制,市四家班子主要领导分别挂点联系4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市直机关部门挂帮一类重点乡镇,省、市、县、乡干部驻村,县(区、市)领导干部联户,切实提高扶贫开发的精准度。

5.在社会扶贫上拓展新成效。认真做好上海对口帮扶遵义工作,实施对口帮扶项目44个,完成投资5832万元,重点向美丽乡村、产业发展、社会事业、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倾斜。大力推动帮扶工作向合作发展延伸,推进双方在教育、医疗、人才、金融、文化旅游、农副产品展示展销等方面的合作,推动产业转移、园区共建取得更大成果。积极筹备在上海召开沪遵对口帮扶第三次联席会议。进一步整合中央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省级“集团帮扶”的项目资源,进一步动员市级部门深化拓展“集团帮扶”的内涵载体。大力支持集团帮扶乡镇改善基础设施、发展扶贫产业、改善民生事项,做到“不脱贫、不脱钩”、“不摘帽、不脱钩”。积极落实社会扶贫支持政策,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扶贫,认真组织开展“10.17”扶贫日系列活动。

6.在就业扶贫上拓展新实践。围绕“四化同步”目标和教育“9+3”计划,继续推进“雨露计划·1户1人”培训,采取职业教育进校区、进工厂,农业实用技术进基地、进园区等多种方式,大力开展开展农民职业化教育培训和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逐步使每个贫困农户至少有1名劳动力掌握1-2门适用技术,逐步实现贫困地区富余劳动力培训全覆盖。20xx年完成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10万人(次),完成“雨露计划”培训39595人,完成各级各类贫困地区干部培训1400人。

7.在队伍建设上拓展新风貌。按照市委提出“抓党建就是抓关键,抓作风就是抓重点”的要求,以“提高队伍素质,服务精准扶贫,打造标杆团队”为核心,深入践行“一切为了贫困群众”理念,努力建设一支“党性强、作风正、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扶贫干部队伍。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深入践行“三严三实”,把抓领导、抓关键、抓载体作为扶贫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做到以身作则、做好表率,促进转职能、转作风。深入开展“四型”机关党组织建设,积极创新支部活动内容和载体,在市扶贫办机关创新开展“一讲二晒三评”系列活动,全面加强机关建设,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形成勇于创新、团结务实、热情服务、廉洁为民的良好氛围。

8.在廉洁扶贫上拓展新气象。坚持一手抓扶贫攻坚、一手抓廉政建设,深入贯彻中共遵义市委《关于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八项规定持续发力的通知》,制定出台《中共遵义市扶贫办党组关于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主体责任的实施意见》。坚持用改革方式破解扶贫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全面落实扶贫系统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严格遵守《党章》和党的政治纪律,做到守纪律、讲规矩,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和市委十二项规定,模范遵守党员干部政治纪律“十严禁”和作风建设“十不准”。重点针对扶贫项目审批权下放后的项目审批、资金监管,大力整治挤占挪用、损失浪费、滞留滞拨、擅自调项等违规违纪行为。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惩防体系建设,积极组织开展扶贫项目资金审计和清查清理工作,确保扶贫项目资金安全有效,实现扶贫资金效益最大化、贫困群体得实惠最大化、干部成长安全最大化。

2023精准扶贫工作计划策划安排 篇24

按照《楠杆乡精准扶贫帮扶计划》总体要求,特制定本帮扶计划。

一、基本情况

中坝村位于楠杆乡政府16公里,平均海拨735米。中坝村与丰乐河与务川县丰乐镇隔河相望,国土面积7.85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1052.46亩,其中稻田295.2亩,森林面积为8647亩。辖刘家组,石门组,下坝组,中坝组,上坝组,水潮头6个村民小组,有268户1006人,其中,享受低保89户293人,农村养老保险和新农合参合率达1 0 0%;精准扶贫户75户280人,贫困发生率为37.8%;劳动力人数752人,其中外出务工420人;有正式党员12人;60岁以上老人123人,其中80岁以上16人;有学生95人,其中大学生5人、高中生15人、初中25人,小学生50人。20xx年人均收入3850元。是楠杆乡辖区内唯一三类贫困村。近年来,在省、市扶贫办的关心、支持和大力帮助下,按照县委“一业带三化、三化促一业"发展战略和楠杆乡加快建设“二园三广场八通道”的发展构想,结合中坝村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烤烟种植生产。20xx年,争取整合“一事一议”项目资金,完善了四个组通组公路、串户路硬化85户改厨改厕和环境整治1处。完成通村、通组水泥路硬化6千米。外出务工和烤烟种植是该村的主要经济来源,今年发展烤烟500多亩。

二、致贫原因分析

一是贫困人口分布广,居住条件边远,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二是传统农业耕种观念更深蒂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十分艰难;三是受交通、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等因素制约。

三、帮扶计划

中坝村“两委"、驻村工作组紧紧围绕“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和“六个到村到户”、“六项行动计划”总要求,通过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致贫原因分析,结合召开党支部会议与村民大会、逐户走访村民了解的情况,为尽快解决贫困村、贫困户致富需求,制定以下帮扶计划。一是烤烟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烤烟种植产业,计划在刘家组,石门组,中坝组,水潮头等组轮作种植烤烟烤烟种植500多亩,切实帮助9座烟农落实烤房、供电设施维修、烟区道路建设整等资金紧缺的问题,概算共需资金35万元;二是技能培训。针对该村种植种植户种植技术短缺的问题,计划举办烤烟种植等培训3期,概算共需资金10万元,培训300余人次,让闲置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三是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围绕产业建设,为切实解决广大种植户运输、管护不便的难题,完成通村、通组水泥路硬化6千米,同时可解决刘家组,石门组,中坝组,水潮头等4个组310户620人出行问题。四是县直部门帮扶慰问。县总工会帮扶解决村自来水管护4000元、电脑4000元,计8000元;5张办公桌2200元;慰问留守儿童10人×200元=20xx元,慰问老党员3人×300元=900元,慰问民选干部11人×500元=5500元;慰问计生户6户共6000元;共计18600元。

四、工作要求

(一)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组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充分认识做好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负责本村精确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落实,确保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不走样。

(二)要积极协调、精心安排,积极争取部门支持,帮助种植户协调贴息贷款和产业扶贫项目资金,切实解决帮扶计划中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三)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组要紧密配合,对照帮扶计划,积极争取广大群众的支持,加快逐一落实,并及时发现和反馈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纠正工作中的不足。每月定期向乡政府报告工作实施进度,对在工作中落实不力、推进缓慢,给本村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造成负面影响的相关责任人予以责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