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 > 策划 > 策划书范文 > 2024清明节活动主题策划书通用3篇正文

《2024清明节活动主题策划书通用3篇》

时间:

2024清明节活动主题策划书(通用3篇)

2024清明节活动主题策划书 篇1

一、活动目的及意义:

清明节是二十四个节气中人文历史的节日,人们在清明怀念逝者,祭祀祖先,缅怀烈士。为了纪念这个有着深远意义的日子,引导大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物理系学生会特举办此次清明节扫墓活动,希望借扫墓之际回顾历史,重温历史,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以此增进爱国主义情感。

二、活动时间:

xx年xx月xx日

三、活动地点:

烈士陵园

四、活动对象:

物理系部分学生。

五、活动主题:

弘扬先烈遗志,增强爱国情感。

六、活动前期准备:

1、活动宣传:由宣传部负责,通知各班负责人,并张贴有吸引力及引导意义的海报宣传本次活动。

2、学生会各个部门及各班负责人推选参加此次活动。的人员,把名单交到就业部部长处。

3、物品选购:鲜花,花圈;另外由体育部准备扫把等清洁工具;学习部准备一份发言稿,以便活动过程中使用。

4、活动当天上午8:30在一栋门口集合,综合部负责清点人数。

5、活动具体事项由主席团负责。

七、活动议程:

1、清扫烈士陵园。

2、向革命烈士默哀。

3、向革命烈士敬献花圈。

4、合唱校歌。

5、稍息。

6、学生会代表发言。

7、瞻仰革命烈士陵园、烈士墓。

8、活动结束,集合返校。

9、参加本次活动的人员返校后各写一份活动总结,上交到各个部负责人。

八、注意事项:

1、参加此次活动的人员由学生会各部门负责人及各班负人推选,人数控制在25人以内。

2、由于学校距目的地较远,为了节约消费,所以组队乘坐公交车去,自备路费。

3、参加此次活动的成员务必要服从组织安排,不得擅自行动,否则后果自负。

4、若遇到紧急情况要及时向主席团反映。

5、因考虑到活动的特殊性,此次活动经费由物理系支出。

2024清明节活动主题策划书 篇2

一、主旨

活动筹办以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关于“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等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慎终追远、传承文明”为主旨,以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与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为载体,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民族文化魅力,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信,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祖国和平统一。

二、活动名称

丙申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

(一)议程暨内容:全体肃立、击鼓鸣钟(击鼓34咚,鸣钟9响)、敬献花篮、恭读祭文、向黄帝像行三鞠躬礼、乐舞告祭、瞻仰轩辕庙、拜谒、植树等九项。

(二)参加人员及规模:(1)领导人;(2)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要负责同志,x省委、省人大常委会、政府、省政协、省纪委、省军区和武警x省总队主要负责同志;(3)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兄弟省区市代表;(4)全国道德模范、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标兵代表,时代楷模、杰出青年、优秀科技工作者代表和三秦楷模代表;(5)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代表;(6)助建整修工程的单位和个人代表;(7)参加“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学术交流会的学者;(8)黄帝文化主题诗词赋楹联征集活动获奖者;(9)西安市、延安市、黄陵县主要负责同志;(10)x省暨黄陵县各界群众代表;(11)媒体记者。规模总计约1万人。

(三)时间:2019年4月4日(清明节)。

(四)地点:x省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

(五)周期:每年清明节举办一次。

(六)主办单位:政府、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三、系列活动

按照活动主旨要求,共有14项(“六活动”“四会”“三展”“一讲座”)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弘扬和传承中华文明,烘托海内外中华儿女福佑中华、共襄盛举的浓浓情怀。“六活动”是:“中华文明精神标识”主题采访活动,华夏图腾·延安圆梦——寻根祭祖游延安活动,“诗意清明·感恩先祖”校园诗歌朗诵活动,“炎黄子孙林”“思源林”“同心林”植树活动,公祭典礼后敬献黄帝的鲜花分送活动,丙申年清明黄陵思源餐叙活动;“四会”是:标识新闻发布会,“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学术交流会,国风·秦韵——华夏同根主题音乐会,丙申年公祭黄帝活动欢迎会;“三展”是:文明的传承—— 碑刻展,黄帝与他的时代——杨官寨、石峁遗址考古成果展,海峡两岸名家书画展;“一讲座”是黄帝文化专题讲座。

清明时节,在 公祭人文初祖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盛事,传承千载,历久弥新,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民族盛典。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要求,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秉承海内外中华儿女之心愿,把中华民族这笔丰厚的物质与精神遗产发扬光大。

2024清明节活动主题策划书 篇3

【活动背景】

清明节,既是人民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宗亲节日,又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是中华儿女共同认祖归宗的重要节日。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民俗活动,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普遍重视。而且它也是一条维系海内外华人思想情感的文化纽带,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知识竞赛,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有更具体、详实的了解。

2.情感目标:通过故事、写文章知道要爱父母。通过录象、朗诵等活动知道我们的爱要更远大,我们要努力学习,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3.行为目标:通过活动学会好好学习、爱父母、爱同学、爱老师、爱班级、爱社会。

【活动时间】

【课前准备】

1.与清明相关的知识、图片、歌曲、小品、故事。

2.清明节和父母一起去纪念自己的亲人,写下自己的感受。

3.录象片段:解放战争

和同学们一起观看有关解放战争的电视剧。

4.小调查:家乡的清明节

【活动过程】

(一)了解清明节

1、引入欣赏《清明上河图》,了解有关清明的知识。

清明节的简介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

清明节的由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提起清明,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诗。但在起初,清明并不具有这种意味,而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气候转暖,万物复苏,正是春耕春种的最佳时机,田间地头到处是农民忙碌的身影,民谚常说:“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

2.知识竞赛:清明节简介,清明节由来,清明节习俗,清明节食品,清明节纪念方式等等。

让学生知道清明节的日期;清明节的别名;随着网络发展,清明节有了不同的纪念方式;我们家乡清明节的食品和习俗。

(二)、学会去爱

1.故事《刘邦祭祖》

汉高祖刘邦在功成名就后想到谁?如果是你,你是怎么想的?

汉高祖刘邦在功成名就后想到的是自己的父母、祖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只有爱父母的人,才会爱同学、爱老师、爱班级、爱社会。

2.交流作文:祭祖的感受

3.和同学们一起观看解放战争的录像

为新中国献身的叔叔阿姨们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如果是你,你敢吗?

体会: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的道路是先辈用鲜血铺成的。是他们为我们民族的解放,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不计个人得失,不畏艰难险阻。“东方红,太阳升”,是他们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掀开了我们祖国崭新的历史篇章!他们把生存的权利留给了后代,用血肉筑成了新的长城。认识到刘邦是小我,是小爱,他们才是大我,是大爱。

4.诗朗诵:《站在烈士纪念碑前》

学生明理:我们会完成你们未完的遗愿,努力学习,将来使我们祖国更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