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学教案 > 六年级教案 >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教学设计优秀5篇正文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教学设计优秀5篇》

时间:

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教学设计优秀5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圆的面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引导学生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激发学生参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和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极限思想。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圆的面积。

教学难点:

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二套,圆片。

一。情景导入

1、 师:(出示图)草地上长满了青草,一只羊被栓在草地的木桩上,请问:它能吃光全部青草吗?它最多能吃到哪个范围内的青草?请大家画出这只羊活动范围的示意图,两位同学到黑板上画。(一位画的是周长,另一位画的是面积。)(动画演示)

师:这个范围的大小指圆的周长还是面积?为什么?谁画的正确,(圆的面积)。

(板书:圆的面积)

2、师:什么是圆的面积?先说,再看书,学生读,(教师用课件演示)

师:看到这个课题后,你们会想到什么?这堂课要解决什么问题呀?

生:这堂课我们要学习圆的面积是怎样求出来的。

生:学生圆的面积公式。

师:你们知道圆的面积公式后,你们还想到什么问题?

生:圆的面积公式根据什么推导出来的。

师:对!刚才这几位同学跟老师想的一样。这堂课我们要解决两个问题。

(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通过学生提出问题,明确学习目标。)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 猜测(每项用课件出示)

师:我们先用一个简单办法,猜想一下圆面积的公式。把一个圆4等分,用半径作边长画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可用r2表示。在这个圆上可以画同样的4个正方形,它们的面积可以用4 r2 表示,你们观察一下这个圆的面积等不等于4 r2 ?

生:不等。

师:为什么?

生:因为,这个圆面积还要加上外面的4小块,才是4 r2 。

师: 这个圆的面积比4 r2 小,我们再在圆内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怎么求出来?

生:这个正方形是由四个同样大小的三角形组成,每个面积1/2r2,总面积2r2。

师:圆的面积和正方形比较谁的面积大?

生:圆的面积大

师:可以观察出圆的面积范围在2r2-4r2

(这里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时要善于观察、敢于猜想。渗透无限等数学思想,)

2、 回忆旧知,

师:圆能不能直接用面积单位支量呢?为什么?

生: 因为圆是由曲线围成的,用面积单位直接量是有困难的。

师:该怎么办呢?(教室沉默)

师: 请同学们看屏幕,(师播放课件)边看边回忆:以前我们研究过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求法,那时我们是怎样处理的?(用投影机放出几种图形的转化图解,边出示,边讨论)

师:这些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对我们研究圆的面积有什么启示呢?

生:我们可以用图形转化的方法,求圆的面积。(把未知的转化为已知的)

师:这个办法很好。那么把圆形转化成什么图形呢?

[评:启发学生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解决问题。这种设计既复习了旧知识,又为学生新知识作好铺垫,能够促进学生充分运用迁移规律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新的知识结构。]

3、动手操作

(1)师:请同学们动手剪拼一下,看到底能拼成什么图形。(学生动手操作。)

师:谁能向大家汇报一下,你把圆拼成了什么图形?(生答:拼成了。请把你拼好的图形放在实物投影上展示给大家看。一个同学用8等份的圆片摆成近似平行四边形,一个用不着16等份的圆片摆成近似长方形)

(2)师::请看大屏幕,16等份的和8等份谁拼成更接近长方形?

生:16等份拼成的图形就会越接近于长方形。如果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会越细,)

师:对。这就是说,分的份数是无限的。你们可以闭上眼睛想一想,如果分的份数越多,长边就越接近直线,这个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形。课件演示

(3)看拼成的长方形与圆有什么联系?你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吗?小组讨论一下。 (教师要求学生观察自己在课桌上拼出的图形,一边讨论,一边逐步写出推导的过程。)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生答师继续演示课件。

生答:能,因为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半径。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所以圆的面积=周长的一半半径

S=r

S=r2

师:结合公式S=r2,说说圆的面积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4)师:这个面积公式是不是正确,我们可以通过其它图形来验证一下。有的同学把圆拼成了三角形我们用三角形来验证一下,你能根据三角形计算公式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吗?(课件演示)

生答:三角形的底相当于圆周长的,高相当于圆半径的4倍。

因为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所以 圆的面积=周长的半径的4倍

S=4r2

S=r2

师:我们用三角形也推出了圆的面积公式 S=r2 。同学们还有其它图形来验证吗?

(5)生:我们把圆转化成梯形来验证。(课件演示)

生: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高相当于半径的2倍。

因为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所以圆的面积=周长的一半半径的2倍

S=2r2

S=r2 用梯形的面积

3、小结:刚才你们把圆转化成为哪些图形,分别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S=r2)

我们根据拼成的近似平行四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都推导出了同样的公式:S圆=r2。

唉!我们刚才猜的圆面积是多少?你们真了不起!与r2很接近啊!

圆的面积必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评:打破了过去教师演示教具学生看的框框,而是要求每个学生动手操作,并渗透转化、无限等数学思想,让学生自己从尝试中推导圆面积的公式。]

(三)课后巩固

1、 现在你可以求出小羊大约最多能吃到多少面积的青草吗?为什么?请你给它补个条件。

(照应了开头,又学练习了面积的计算。)

2、 根据下面条件求出圆的面积

r =5分米 d =3米

3同学们怎么计算树的横截面的面积,是不是一定把树木锯断?(同学们讨论答出测出周长后师再出题)树的周长是非曲直18.84平方米,求树的横截面的面积?

(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师:这堂课大家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学生热烈发言,最后教师总结,解答了课一开始提出的两个问题。)

[评:课堂小结时间虽短,但能使学生认识升华一步,同时做到前后呼应,使整堂课结构严谨,层次清楚。这堂课最大的特点,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既学得生动活泼,又能充分发展思维。]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建立圆面积的概念,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的 计算 公式;

2.能正确地应用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进行圆面积的计算并能解答有关圆面积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圆面积计算

教学难点 :公式以及推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并引入课题。

1.口算:2π 9.42÷π 12.56÷π

2.已知圆的半径是2.5分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3.一个长方形的长是 6.2米,宽是 4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4.说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5.出示场景图:这个圆形草坪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你们会计算吗?

课题引入:我们已经学会的圆周长的有关计算,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圆的面积的有关知识。

二、新课讲授

1.圆的面积的含义。

问题:同学们还记得面积所指的是什么?(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以前学过长方形面积的含义是指长方形所围成平面的大小。那么,圆的面积的是指什么?(圆所围成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2.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

问题:怎样求圆的面积呢?(学生提出办法,老师引导学生一起分析)

问题:我们用面积单位直接去度量显然是行不通的。那么我们怎么办呢?我们可以仿照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也就是割补法,把圆的图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怎样分割呢?(教师出示场景图) 问题:这三位同学是怎样分割的?你知道他们的做法吗?(学生回答,老师给予肯定。)

教师拿出圆的面积教具进行演示:

先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二份,再把每一个等份分成八等份,一共16份,每份是一个近似等腰三角形,并写上号数,然后把这16份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学生试操作,把学具圆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再把第1份平均分成2份,拿出其中的1份(即原来的半份)移到平行四边形的右边,这样就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

强调:如果分的等份越多所拼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

问题: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和圆的半径周长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引导:这样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圆的面积,你能求出这个圆的面积吗?

学生独立完成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总结:我们用S表示圆的面积,那么圆面积的大小就是: 再次强调:

(1)拼成的图形近似于什么图形?

(2)原来圆的面积与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否相等?

(3)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哪部分的长?

(4)长方形的宽是圆的哪部分?

(5)用S表示圆的面积,那么圆的面积可以写成:S=πr2

3.圆面积公式的应用。

师:我们回头看刚才的问题,圆形花坛的直径是 20m,这个花坛占地多少平方米?

学生读题,问:这里要求圆形花坛的面积,条件是否具备?我们该怎样列式呢?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辅导。) 教师板演计算过程。

出示例2: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一个圆环,内圆半径是 2cm,外圆半径是cm,它的面积是多少?

问题:你能利用内圆好外圆的面积求出环形的面积吗?

学生读题,引导学生思考:要求圆环的面积我们可以怎么办?题目中给出的条件是否具备?怎样列式?(学生独立完成,老师选代表

回答问题,在黑板上演示计算方法,集体纠错。)

三、巩固练习。

1.根据下面所给的条件,求圆的面积。

半径2分米。

直径 10厘米。

(1)先提问:题目只告诉圆的直径,你能求出圆的面积吗?怎样算?)

(2)强调书写格式,运算顺序与单位名称。

总结:通过这节课学习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掌握了圆面积计算公式,并知道要求圆的面积必须知道半径,如果题目只告诉直径也就先求出半径再按公式S=πr2计算。

四、课堂小结

总结: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经常需要求圆的面积,譬如说:蒙古包做成圆形的是因为可以化地利用居住面积,植物根茎的横截面是圆形的,也是因为可以化地吸收水分。我们还可以再举出其他的一些例子,如装菜的盘子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杯子的横截面为什么是圆形的?大家需要多看多想!

另外,我们在前面也学习了如何求圆的周长,需要注意的是:

(1)圆的面积是指圆所围平面部分的大小,而圆的周长是指圆一周的长度。前者是二维的概念,而后者是一维的概念。

(2)求圆面积的公式是S=πr2,求圆周长的公式是C=πd或C=2πr;

(3)计算圆的面积用面积单位,计算圆的周长用长度单位。 板书

圆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圆的面积=周长的一半×半径

S=πr×r

S=πr

圆的面积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7页练习十九第2-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体验圆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圆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

教学难点:

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流程:

一、基本练习:

1、计算下面各圆的面积。r=4分米d=10厘米r=6米d=14米

2、引入谈话。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圆的面积计算。

二、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十九第2题。要求:“铁饼投掷圈的面积比铅球投掷圈的面积大多少平方米?”首先要知道什么?根据直径怎样求出圆的面积?

2、完成练习十九第3题。根据圆的周长怎样求出圆的半径呢?

3、完成练习十九第4题。要求圆桌面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根据哪个求圆桌面的半径?

4、完成练习十九的第5题。师追问:圆的面积和周长是怎样算的?分别指的是什么:意义上有什么不同?

三、课堂总结

师:生活中有很多东西的形状是圆形的,有时需要计算它的面积或周长,谁能说说在实际运用中需要注意什么?

圆的面积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十一册第一单元《圆的面积》中的第一节课,数学-圆的面积。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建立圆面积的概念,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2、能正确地应用圆面积计算公式进行圆面积的计算,并能解答有关圆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

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演示)用一根绳子把羊栓在木桩上,演示羊边吃草边走的情景。(生看完提问题)

生:1羊走一圈有多长?

2羊最多能吃到多少草?

3羊能吃到草的最大面积是多少?

二、引导探究,构建模型

A:启发猜想

师:羊吃到草的最大面积最大是圆形:

1、这个圆的面积有多大猜猜看;

2、试想圆的面积和哪些条件有关?

3、怎样推导圆的面积公式?(生试说)

B:分组实验,发现模型

学生分小组将平均分成16等分、32等分的圆放在桌上自由拼摆,拼成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摆好后想一想:

1、你摆的是什么图形?

2、你摆的图形与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3、图形各部分相当于圆的什么?

4、你如何推导出圆的'面积?

请小组长汇报拼摆的情况,鼓励学生拼摆成不同的平面图形(师课件展示动画效果)可以拼摆成长方形、梯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四种情况。

三、应用知识,拓展思维

1、师:要求圆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

2、运用公式计算面积

A完成羊吃草的面积

B完成课后“做一做”

C一个圆的直径是10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D找出身边的圆,同桌合作量一量半径,算一算面积(完成实验报告单)

测量物直径(厘米)半径(厘米)面积(平方厘米)

3、应用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知识应用)

下面是一个体育场的平面图,请你算一算跑道的周长是多少米?长方形体育场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学校要请师傅给体育场铺草皮,已知每平方米的草皮是2.4元,学校一共要付多少钱才能完成?

四、归纳总结,完善认知

今天学了什么,这些知识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学来的,你懂得了什么?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篇5

——《圆的面积》教学思路及教学课案评析

江苏省海安县洋蛮河镇新生小学(226625) 谭拥军

“研究性数学学习”是我县教育局教研室小学数学组立项的市级教研课题。我有幸于在课题中期研讨会上得到了教研室陈今晨主任(江苏省特级教师)、仲广群主任的帮助和指导,为中期研讨会提供了一堂《圆的面积》研讨课,上后我的感觉是焕然一新,不同于以往自己上的课,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大大的加强。

现又正值全国教育界对“研究性学习”全面展开探索之际,有感于此,特将该课的教学思路及课案加评析整理奉上,企盼各位专家及同行不吝指教。

一、关于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认识

研究性学习是先进的最新的学习方式,它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让学习者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这一类似于从事科学研究的态度、精神和方法对待数学学习。

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力求不把现成的答案或结论告诉给学生,而是试图创设出某种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上的矛盾、冲突,激起学生探求知识经验和事理的欲望,继而调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积累,提出解决问题的猜想和策略,并通过观察、实验、操作、阅读自学、讨论、思索等多种活动进行研究检验。在研究性数学学习中,知识不再是被学生消极接受的,而是*学生自身积极地、主动地去探求获取的。学生在教育教学中是发现者、研究者。

二、教学思路

在县教研室的陈今晨主任、仲广群主任和县实验小学许卫兵校长、教导处贲友林主任、教科室顾荣主任等专家的帮助指导下,在对研究性学习有了进一步认识的基础上,本着遵循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指导思想,我的备课思路如下:

1、课始的圆面积的概念教学,我采取了淡化的处理。因为学生对面积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没有必要花大气力研究揭示。而是在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圆的面积怎样求之后,顺水推舟的简单揭示了概念。

2、本课的重点在圆面积的公式推导上。我采取了先猜想,再探索研究,最后分析概括小结出公式的方式。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讨论、操作、观察、比较,从而达成培养学生最基本的研究能力。

3、在探索研究的过程中,我的思路是猜想——设想——操作——推导。其中的操作是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剪拼,学生失败很多,但即使失败了也不要紧,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的背后总是砌满了失败,研究的过程中失败总是伴随左右的。在学生的失败之中结合引导从而找到正确的剪拼方法拼成长方形,乃至于可能会有学生拼成其它图形来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4、课尾,我淡化处理了具体求圆面积的教学,在公式推导出之后略加点拨,再结合实际生活练习。

三、课案及评析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十一册(苏教版)第六单元第123页124页“圆的面积”,例3。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正确认识圆的面积的含义;理解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面积。

2、激发学生参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兴趣,让之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用问题”的研究性学习的模式中推导出圆面积公式。

3、培养学生进行讨论、操作、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的基本能力。

4、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极限思想,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初步教育。

教学重点:圆面的割补及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难点:极限思想的渗透及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每人一把剪刀,4张圆纸片,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

教学过程:

一、认识圆面积的内涵——提出问题

师:你认识圆吗?你已经知道了圆的那些知识?(生答。)回顾以前学的平面图形,你还想知道圆的什么知识?(圆的面积怎样求)

圆的面积怎样求呢?请你拿出准备的圆纸片,摸一摸,体验一下圆面。你能比划圆的面积吗?(教具:大圆)现在你能说出圆的面积指的是什么吗?

师:对,圆的面积,就是圆所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今天这一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求圆的面积。

揭示课题:圆的面积

[评析:关于面积的意义,学生已经比较熟悉。课始抛开复习引入,由一句“你还想知道圆的什么知识?”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直接切入新知,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参与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要解决问题的好胜心。另外,此处设计淡化了概念教学,仅让学生体验了一下圆面积就揭示了圆面积的内涵,简单扼要,直奔主题。]

二、讨论操作——分析问题

1、想想猜猜,估计大小

先请看,这是一个圆,我们以它的半径为边画一个正方形。

媒体显示:如下图

提问:正方形的面积怎样表示?(板书:r2)那么,请你想一想,与正方形比较一下,估计圆面积的范围?大约是正方形面积的多少倍呢?(老师把学生估计的答案都写在黑板上。)

师:很显然,猜想只能是个大概,要准确地求出圆的面积,还必须找到科学的方法才行。

[评析:猜测是科学研究方式的首要环节,然后才是探索研究,最后加以验证。此处的猜测是在提出问题之后进行的,迎合了儿童的心理,符合一般科学研究的规律。]

2、积极动脑,讨论推法

师:下面,就请大家来想办法找出求圆的面积的科学方法——面积公式。

如想不出就回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

如有学生想出就让学生举手谈设想。①、摆——长方形面积推导就是通过摆面积单位,然后推导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②、剪、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就是先沿高剪开,然后再拼成已学过的长方形来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③、旋转、移拼——三角形、梯形面积的推导就是通过旋转,然后再移拼成已学的平行四边形来推导出面积公式的。

点出:学习总是化未知为已知;求一个新的图形的面积时也是把新图形转化成已知图形来求面积。(板书:转化。)

[评析:猜测是不精确的,还要讨论研究实践的方案。此处设计旨在调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进行圆面积的探索,同时借助于媒体动态的演示,从而进一步强化“转化”策略。为下一步的尝试实现正迁移做好预设。]

3、分组操作,反思求悟

把学生分组根据三种想法去操作,看能不能找出圆面积的求法。如果有困难,困难在那里?为什么求不出圆的面积?

学生汇报研究情况,让学生在视屏展示台上展示自己的做法。(圆是曲线围成的,不可以直接用面积单位来摆;旋转也不行转来转去还是圆。)由此让生悟出:摆不行;旋转也不行;只有剪拼有点希望。

[评析:“让学生用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主动尝试研究。”、“科学研究的路上总是以失败为基石一步步迈向成功的。”这里教师给学生留下了独立尝试的机会,有失败,但也蕴藏着成功的希望。]

4、抓住契机,相机引导

师:摆不行,旋转也不行,只有通过剪、拼转化成已学的图形可以试一试了。

师:那么,能不能随意剪、随意拼呢?请大家比一比:

媒体出示大小不一的两个圆(动态显现画的过程)。哪个面积大?为什么?也就是说圆的面积与什么有关?

得出:圆的面积与半径有关。

师:既然圆面积与半径有关,那么剪的时候就可以沿什么去剪呢?(半径)对,就应沿半径的方向去把圆剪开;并且,剪开后再拼成一个以半径为边的图形?

请大家再来试试剪和拼。(学生还是很难剪拼出。如有拼出的就让他起来介绍剪拼方法,并在视屏展示台上展示;如没有教师就引导等分剪拼。)

看来剪和拼还很有点难度,让老师和你一起来研究探讨吧。

[评析: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在回顾旧知,领会转化思想之后,让学生尝试操作研究,看用以前的方法是否有效。在动手中认识只有剪拼有点希望,教师在其中还要起相应的指导作用。]

5、学生尝试加媒体显示,研究转化过程

首先,在剪的时候,不能随意剪,要沿半径剪,并且要等分。我们先从最少的情况来研究:把圆两等分再拼。(生操作)怎样?能不能拼成已经学过的图形?(不能。)那就在此基础上继续等分再拼——试试四等分。

(1)、四分法 全体学生在老师的或学生的提示下剪、拼,然后根据情形实物投影、媒体显示。认识拼后有两条边直的,但是上下却凹凸不平弯弯曲曲,不过有点长方形的轮廓。

(2)、八分法 让学生在四分法的基础上剪拼,再媒体显示,比较与四分法时的变化。让学生认识到与刚才拼成的差不多,但上下平多了,像长方形了。

(3)、十六分法 直接媒体显示,上下更平,更像长方形 。

讨论:如果要让上下完全平,该怎么办呢?

媒体显示:三十二等分,对插。比刚才十六等分怎样?(更平更直,简直就是长方形。)

让学生认识到如果这样无限等分下去,再对插,最终将会把圆转化成长方形。

媒体显示:

提问:谁能指出圆的边在长方形的什么地方?(学生指,在此作详细的指导。)

[评析:在此,教师结合学生动手操作,充分利用多媒体,将教材中原本静态、抽象的过程动态化、具体化、形象化,给学生留下深刻的“过程性表象”,有效的促进了学生对圆面积公式的理解和掌握。特别是转化中的图形渐变,直观的展示了“化曲为直”过程,为解决问题推出面积公式作了很好的铺垫,有力的突破了教学难点,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转化成长方形,研究推出圆面积公式——解决问题

1、设疑:很好,刚才的研究,同学们表现得很不错。根据尝试操作,我们把圆转化成了长方形,大家现在能够找到圆面积的计算方法吗?

2、学生合作探究,推导公式。

(1)、讨论探究,出示提示语

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 ,宽相当于圆的 ?

让学生讨论之后动笔试一试,看能否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2)、媒体演示公式推导过程(重点详细讲解。)

长方形的面积= 长 × 宽

圆 的面积=圆周长的一半 × 半径

s = πr(c/2) r

3、揭示字母公式,验证猜想

s = π r2

让学生齐读公式,

提问验证:这说明“s圆”是“r2”的多少倍?(板书:π≈3.14)

提问:要求圆的面积只要知道什么就行?(半径r)

[评析:问题解决后,验证猜想,让学生完整的经历了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四、在实践中巩固——应用问题

1、教学例3

一个圆的半径是5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练习:

从自己身边找一个圆形物体,请你想办法求出它的面积。

[评析: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有用的,自己的研究探索没有白费,从而能更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课堂总结,渗透学法——研究性学习

今天这一堂课,通过同学们自己的猜测、讨论、操作、思考及多媒体的帮助,把圆转化成已经学的长方形来研究探讨得出了圆的面积公式,很不简单,希望同学们今后继续发扬这种对学习的研究精神,在研究中去学习数学。

清华大学吴文虎教授在谈wto与中国教育改革时指出:我们的教学对“是什么,为什么”讲得多,而在“如何做出来”这个环节却远远不够。我想,研究性学习这种新型学习方式正是迎时而生的产物,它会给我们的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会给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带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