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学教案 > 六年级教案 > 六年级语文上册《三峡之秋》教案【最新10篇】正文

《六年级语文上册《三峡之秋》教案【最新10篇】》

时间:

《三峡之秋》教案 篇1

研究的主题:在品读语言中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

设计理念:本课设计运用了“自主阅读、点拨方法、品读感悟”的自主学习模式,力求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实现自主阅读,引入批注,展示个性化阅读,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教材分析

长江三峡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组成。那里群山耸立,雄奇壮丽,好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是闻名世界的风景区。本文的作者方纪对三峡的秋景的描写更是美丽动人,比喻生动、形象,语言优美,描写的景物静中有动,读后宛如身在画中。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感受三峡秋天的美景,体会作者热爱三峡的真挚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二是学习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三是要学生继续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来学习独立阅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4、通过自我批注与诵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感受三峡秋天独特的美,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

5、读懂课文,领略三峡秋天的美景,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三峡群峰秀丽、雄奇壮丽,就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你们可曾想到,古往今来,关于它的诗作竟然有近万首。唐朝最伟大的诗人李白就曾这样过《早发白帝城》这首诗,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吟诵: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三峡到底有什么魅力吸引无数文人墨客驻足流连,抒情感慨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三峡,领略三峡之秋的神韵。(板书课题)

二、交流所收集的有关三峡的资料,对三峡有个了解。

本文写的是三峡秋景,那三峡在哪儿?它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通过预习你对它有哪些了解呢?学生介绍资料,教师概括性地对学生的介绍进行评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师生合作理解橘柚树、云母石、素锦

2、再读课文,思考:这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1)学生先自由读课文,独立思考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3)集体交流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受三峡的美

1、默读课文,想想三峡的秋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自由回答

2、、谁来说说三峡的秋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是的,三峡秋天的美,无处不在。(板书:美)课文又是按什么顺序写出了三峡秋天美丽景色的呢?让学生再次浏览课文并回答。

3、让学生用横线画出体现时间顺序的词语,谁找到了?

4、小结:课文就是按时间顺序,描写了三峡秋天早晨、中午、下午到夜的景色。(板书:早晨、中午、下午、夜)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三峡的秋天有着怎样的气息呢?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总起全文告诉了我们。请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找到三峡秋天总的特点。

2、学生汇报:成熟

3、作者正是抓住了橘柚树的变化,让我们知道:三峡已经是——秋天了。

五、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三峡的秋天来了,作者按时间顺序将三峡不同时间段的美丽用具体的语言来进行了描述,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美读具体的句子,感受三峡的美。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三峡之秋这篇课文按什么顺序描写了三峡不同的景色?告诉我们三峡充满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

二、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早晨

1、现在就让我们随着作者走进三峡的一天,从露水闪耀的清晨开始,去细细品味它的魅力。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三峡早晨的段落,从书上找一个词语来体现三峡早晨的特点(明丽)

2、那哪些词语或句子能体现明丽的特点?说一说。

3、在橘柚树的变化中,让我们感到早晨的三峡是明丽的。(板书:橘柚树——明丽)早晨的三峡,色彩斑斓,明净艳丽。请大家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一读。

4、谁想把你感受到的美,读给大家听?指名读。请大家像他那样美美的读一读这个自然段。

5、我们刚刚学习了三峡之秋早晨的这一段,你们说说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这部分?

6、生汇报学习方法。(读-找-说-读)

7、大家学得很用心,那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些要求,去自学后面的三个时间段,并在书上用笔将描写的特点勾出来,一会儿进行汇报。

中午

1、谁来读读三峡中午的景色?指名读文

2、谁愿意把你的感受和大家一起分享?写出了三峡中午的什么特点(热烈)?描写了哪些美景(阳光、长江),,学生交流学习感受。

3、学习比喻句,理解“呼啸”感受热烈的气氛,谁能把你感受到的热烈读出来?指名读读文。

4、这么热烈的气氛请我们男同学来读一读,女同学静静的听,感受感受我们男同学热烈的气势。

下午

1、刚刚我们还沉浸在三峡中午热烈的气氛中,此时太阳渐渐西斜,已经是下午了。请同学们默读下午的这部分,想想下午的三峡有什么变化?(雾升起来了,长江平静了)学生汇报

2、看看这段话,哪个字能体现出影子的动态?(

“拥”形象地写出了影子的动态,也显示出雾中三峡的宁静。怎么来处理这个拥字)此时,笼罩着一层雾的三峡就像一位穿着纱衣的仙女,朦胧而优雅。请女同学来读。

1、走过白天的明丽和热闹,三峡的夜终于来了。想一想,三峡的夜又给你带来哪些特别的感受呢?(特别的宁静如沉沉欲睡、都像惊醒了一般)

2、谁来读读这段话,读出夜的宁静来。指名读。

3、三峡的夜是如此的宁静而当一轮明月渐渐升高,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指名读第6自然段

4、读得真不错,那么从这个自然段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

5、在这个自然段的最后,作者用了“像……又像”两个比喻,把月光的清冽展现在我们面前。那你能用“像……又像”说句话吗?生造句

6、作者也正是抓住了月光的特点,运用生动恰当地比喻将月光的美,描写得淋漓尽致,让我们遐想连篇。在这部分,作者还用了几个动词,形象地体现了山的高耸、月的清冽,看看谁能先找到?(泻、飞降、挂)

7、对了,作者以动写静,让更生动。我们细细欣赏了月夜,体会到月亮的色彩、形态是那么素淡优雅、超凡脱俗。那你能把你体会到的美,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谁来试试。生读文,互相评价。

8、这么美的月夜,请我们班朗读的最好的同学来范读一下,大家仔细听感受他读时的语调和语速。

9、生齐读。

真令人陶醉!老师仿佛看见一轮明月高高的挂在空中,这一天,正是——中秋。课文前面告诉我们时令是秋天,结尾在具体点明是中秋,首尾呼应。中秋的三峡时而宁静轻柔,时而翻滚呼啸,能够随时间不停地变换自己的身份,从容大方,变化自如,所以作者说三峡的秋天充满了——成熟的气息。

三、积累内化,回归美

1、三峡成熟的美在作者笔下是多姿多彩的,让我们赞叹不已。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么美呢?

2、看来同学们对三峡的美感受都很深,纵然我们有千言万语,也说不尽对三峡的赞美。课后让我们再感情地读读课文,选择喜欢的段落背一背。板书设计

三峡之秋

早晨——橘树树明丽

中午——长江热烈

下午——雾青色而透明

夜晚——长江宁静

六年级语文上册《三峡之秋》教案 篇2

教学内容:三峡之秋

教学要求:1、积累词汇;

2、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写作顺序;

3、了解三峡景物的特点;

4、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课前收集有关三峡的资料;

2、准备三峡的风光片VCD,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学生介绍三峡

你们对三峡了解多少,能向大家介绍介绍吗?(学生根据课前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汇报、交流)

1、可以介绍三峡的地理位置,老师将学生找到的地图投影,让学生介绍:三峡位于长江中游,西起四川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主要景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2、还可以让学生介绍其他资料。

3、引导背诵描写三峡的古诗,如:《早发白帝城》

你们想不想亲眼去看看三峡?感受一下?教师播发三峡VCD

三、新授

看了刚才的影片,三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自由发言。

那么三峡的秋天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请大家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1、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轻声读课文。

2、指名朗读,纠正读音,师生评议。思考,回答:全文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三峡景物的?

3、以小组为单位,学习课文

出示自学要求:课文写了三峡早晨、中午、下午、夜晚哪些主要景物?写出了三峡什么特点?

组长注意做好记录。

4、集体讨论汇报交流,师做好板书。

5、你最喜欢这几个时间段里哪个景物?你能读读吗?师生评议。

6、思考:文章开头和结尾有什么作用?(开头总写三峡的秋天;结尾点明具体时间)

7、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8、配乐朗读:你喜欢哪一段就读哪段。

四、小练笔

模仿本文写法,写一个片段:《校园秋色》或《尚湖秋景》。

写完后,出示一到两篇交流。

五、作业 :

回家后,请你做一做小导游,将你今天领略到的三峡的景色介绍给爸爸妈妈。

《三峡之秋》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领略三峡秋天的美景,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 教育。

4、体会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体会祖国山河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2.师生共同交流课下搜集的关于三峡的资料,可以是文字资料,可以是照片,也可以谈谈自己游览三峡的感受。 教师酌情补充。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让学生说说自己通过预习得到的收获。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一天当中三峡景物的哪些特点。

这篇课文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写,写了一天当中三峡景物的下列特点:

早晨: 清新而明净 明朗

中午: 热烈

下午: 平静、轻缓

夜: 沉沉欲睡 惊醒

3.朗读课文

三、深入学习

1.提出自学要求:认真阅读课文,思考并讨论;课文是如何具体地写三峡一天中的美景的?把你喜欢的句段找出来,读一读,加以体会。

2.学生自学,讨论, 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讨论结果。

4.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四、布置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观看三峡风光片。

教案点评:

这是一篇写景散文,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了一天当中三峡景物的不同特点。略读课文仍要放手让学生自学。导入新课时,师生共同交流课下搜集的关于三峡的资料,可以是文字资料,可以是照片,也可以谈谈自己游览三峡的感受。第二步,让学生说说自己通过预习得到的收获。深入学习阶段,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思考并讨论;课文是如何具体地写三峡一天中的美景的?把你喜欢的句段找出来,读一读,加以体会。最后观看三峡风光片,增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案点评: 篇4

这是一篇写景散文,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了一天当中三峡景物的不同特点。略读课文仍要放手让学生自学。导入新课时,师生共同交流课下搜集的关于三峡的资料,可以是文字资料,可以是照片,也可以谈谈自己游览三峡的感受。第二步,让学生说说自己通过预习得到的收获。深入学习阶段,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思考并讨论;课文是如何具体地写三峡一天中的美景的?把你喜欢的句段找出来,读一读,加以体会。最后观看三峡风光片,增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五年级课文《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理解一天当中三峡景物的不同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知识目标: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景物的方法及修辞手法的运用。

3、能力目标: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

教学重点:

作者如何描写三峡不同的景色的及修辞手法在景物描写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作者如何描写三峡不同时间的不同景色的。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长江,养育了炎黄子孙,滋润着华夏儿女的心田。长江三峡,那里群山耸立,雄奇壮丽,就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今天,让我们走进三峡,共同领略三峡之秋的神韵。(板书)

二、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长江三峡的资料。

三、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易读错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1、易错的字

橘柚陡峭累累巨蟒荡漾光晕驳船摇曳谷壑清冽

2、词语解释

陡峭:(山势等)坡度很大,直上直下的。

累累:接连成串

摇曳:摇荡

宛若:宛如;仿佛。

谷壑:山谷,山沟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思考以下问题。

1、边读边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画出体现顺序的词语。

2、课文描写了一天中三峡景物的哪些特点?

3、读读文章开头和结尾的话,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五、全班交流、探究

交流时教师进一步提示:课文描写了三峡在中秋这一天的景物变化,读一读,说说早晨、中午、下午、夜晚分别重点写了什么景物,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划出重点词语。全班讨论,得出结论:

(1)总写三峡秋景,抓住了成熟的特点。通过橘树、柚树的叶子、果实来表现成熟的秋景。

(2)早晨重点写橘柚树,写树上露水的变化(由像洁白的霜到消逝),在初升太阳照耀下的色彩(绿叶金实),显示了三峡之晨的特点:明丽。

(3)中午重点写长江,写长江在阳光照耀下的色彩(金麟),水势(翻滚、呼啸、奔腾),辉映峭壁,峡谷波光荡漾,显示了三峡中午的特点:热烈。

(4)下午重点写雾,写青色的雾使峡里黄昏来得特别早,峭壁的倒影使长江变成小溪,显示了三峡黄昏的特点:青色而透明。

(5)夜先写长江,写长江的宁静(沉沉欲睡),写长江的偶然被惊动(驳船驶过时,渔火和灯标轻轻地摇曳),显示了三峡夜间的特点:宁静。重点写峡谷,写三峡月出,抓住山高、谷深、天小的峡谷特点,写月亮的出现、色彩和形态。写月光像一道道瀑布,像一匹匹素锦,突出三峡特点:宁静而神秘。

六、学生小结

学生谈本课时的收获,主要领悟写景要抓住景物特点来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上节课的内容

复习提问: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三峡之秋的景色的?

景色的特点是什么?

二、探究学习

深入阅读课文,并讨论交流以下问题:

1、本文在写景中运用了那些修辞手法,并体会它的作用?

比喻: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把长江比喻成巨蟒,表现出了长江宏大的气势。

拟人: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赋予长江以生机和灵性

2、文章最后一自然段这一天,正是中秋。可不可以删掉?为什么?

三、朗读练习

你最喜欢这几个时间段里哪个景物?你能读读吗?同学评议。

指导朗读:朗读的时候应想象文中描述的情景,带着喜爱、欣赏的感情来读。在读不同的段落时注意语调、语速的变化。例如读早晨的三峡,语调应是轻快的',这样才能把三峡明丽的特点展现出来。读中午的三峡,语速应快一些,语气是热烈的。读夜晚的三峡,语速应慢下来,体现三峡的宁静之感。

四、拓展学习:

模仿本文写法,写一个片段:《校园秋色》或者是《哈尔滨之秋》要求进行细致的观察,写出具有本地特点的秋天的景色。并能够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写完后出示一两篇,进行交流。

五、教师小结

壮美的三峡让作者感慨万千,在这美好的团圆的夜晚,他思念着没有回到母亲怀抱的亲人。就让我们共同企盼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吧!

六年级语文上册《三峡之秋》教案 篇6

之一

佚名

教学内容:三峡之秋

教学要求: 1、积累词汇;

2、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写作顺序;

3、了解三峡景物的特点;

4、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课前收集有关三峡的资料;

2、准备三峡的风光片VCD,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学生介绍三峡

你们对三峡了解多少,能向大家介绍介绍吗?(学生根据课前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汇报、交流)

1、可以介绍三峡的地理位置,老师将学生找到的地图投影,让学生介绍:三峡位于长江中游,西起四川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主要景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2、还可以让学生介绍其他资料。

3、引导背诵描写三峡的古诗,如:《早发白帝城》

你们想不想亲眼去看看三峡?感受一下?教师播发三峡VCD

三、新授

看了刚才的影片,三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自由发言。

那么三峡的秋天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请大家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1、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轻声读课文。

2、指名朗读,纠正读音,师生评议。思考,回答:全文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三峡景物的?

3、以小组为单位,学习课文

出示自学要求:课文写了三峡早晨、中午、下午、夜晚哪些主要景物?写出了三峡什么特点?

组长注意做好记录。

4、集体讨论汇报交流,师做好板书。

5、你最喜欢这几个时间段里哪个景物?你能读读吗?师生评议。

6、思考:文章开头和结尾有什么作用?(开头总写三峡的秋天;结尾点明具体时间)

7、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8、配乐朗读:你喜欢哪一段就读哪段。

四、小练笔

模仿本文写法,写一个片段:《校园秋色》或《尚湖秋景》。

写完后,出示一到两篇交流。

五、作业 :

回家后,请你做一做小导游,将你今天领略到的三峡的景色介绍给爸爸妈妈。

五年级课文《三峡之秋》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长江三峡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组成。那里群山耸立,雄奇壮丽,好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是闻名世界的风景区。本文的作者方纪对三峡的秋景的描写更是美丽动人,比喻生动、形象,语言优美,描写的景物静中有动,读后宛如身在画中。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感受三峡秋天的美景,体会作者热爱三峡的真挚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二是学习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三是要学生继续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来学习独立阅读课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4、通过自我批注与诵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感受三峡秋天独特的美,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

5、读懂课文,领略三峡秋天的美景,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三峡群峰秀丽、雄奇壮丽,就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你们可曾想到,古往今来,关于它的诗作竟然有近万首。唐朝最伟大的诗人李白就曾这样过《早发白帝城》这首诗,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吟诵: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三峡到底有什么魅力吸引无数文人墨客驻足流连,抒情感慨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三峡,领略三峡之秋的神韵。(板书课题)

二、交流所收集的有关三峡的资料,对三峡有个了解。

本文写的是三峡秋景,那三峡在哪儿?它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通过预习你对它有哪些了解呢?学生介绍资料,教师概括性地对学生的介绍进行评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师生合作理解橘柚树、云母石、素锦

2、再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1)学生先自由读课文,独立思考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3)集体交流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受三峡的美

1、默读课文,想想三峡的秋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自由回答

2、、谁来说说三峡的秋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是的,三峡秋天的美,无处不在。(板书:美)课文又是按什么顺序写出了三峡秋天美丽景色的呢?让学生再次浏览课文并回答。

3、让学生用横线画出体现时间顺序的词语,谁找到了?

4、小结:课文就是按时间顺序,描写了三峡秋天早晨、中午、下午到夜的景色。(板书:早晨、中午、下午、夜)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三峡的秋天有着怎样的`气息呢?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总起全文告诉了我们。请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找到三峡秋天总的特点。

2、学生汇报:成熟

3、作者正是抓住了橘柚树的变化,让我们知道:三峡已经是——秋天了。

五、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三峡的秋天来了,作者按时间顺序将三峡不同时间段的美丽用具体的语言来进行了描述,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美读具体的句子,感受三峡的美。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三峡之秋这篇课文按什么顺序描写了三峡不同的景色?告诉我们三峡充满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

二、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早晨】

1、现在就让我们随着作者走进三峡的一天,从露水闪耀的清晨开始,去细细品味它的魅力。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三峡早晨的段落,从书上找一个词语来体现三峡早晨的特点(明丽)

2、那哪些词语或句子能体现明丽的特点?说一说。

3、在橘柚树的变化中,让我们感到早晨的三峡是明丽的。(板书:橘柚树——明丽)早晨的三峡,色彩斑斓,明净艳丽。请大家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一读。

4、谁想把你感受到的美,读给大家听?指名读。请大家像他那样美美的读一读这个自然段。

5、我们刚刚学习了三峡之秋早晨的这一段,你们说说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这部分?

6、生汇报学习方法。(读-找-说-读)

7、大家学得很用心,那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些要求,去自学后面的三个时间段,并在书上用笔将描写的特点勾出来,一会儿进行汇报。

【中午】

1、谁来读读三峡中午的景色?指名读文

2、谁愿意把你的感受和大家一起分享?写出了三峡中午的什么特点(热烈)?描写了哪些美景——阳光、长江,学生交流学习感受。

3、学习比喻句,理解“呼啸”感受热烈的气氛,谁能把你感受到的热烈读出来?指名读读文。

4、这么热烈的气氛请我们男同学来读一读,女同学静静的听,感受感受我们男同学热烈的气势。

【下午】

1、刚刚我们还沉浸在三峡中午热烈的气氛中,此时太阳渐渐西斜,已经是下午了。请同学们默读下午的这部分,想想下午的三峡有什么变化?(雾升起来了,长江平静了)

2、看看这段话,哪个字能体现出影子的动态?

“拥”形象地写出了影子的动态,也显示出雾中三峡的宁静。怎么来处理这个拥字)此时,笼罩着一层雾的三峡就像一位穿着纱衣的仙女,朦胧而优雅。请女同学来读。

【夜】

1、走过白天的明丽和热闹,三峡的夜终于来了。想一想,三峡的夜又给你带来哪些特别的感受呢?(特别的宁静如沉沉欲睡、都像惊醒了一般)

2、谁来读读这段话,读出夜的宁静来。指名读。

3、三峡的夜是如此的宁静而当一轮明月渐渐升高,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指名读第6自然段

4、读得真不错,那么从这个自然段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

5、在这个自然段的最后,作者用了“像……又像”两个比喻,把月光的清冽展现在我们面前。那你能用“像……又像”说句话吗?生造句

6、作者也正是抓住了月光的特点,运用生动恰当地比喻将月光的美,描写得淋漓尽致,让我们遐想连篇。在这部分,作者还用了几个动词,形象地体现了山的高耸、月的清冽,看看谁能先找到?(泻、飞降、挂)

7、对了,作者以动写静,让文章更生动。我们细细欣赏了月夜,体会到月亮的色彩、形态是那么素淡优雅、超凡脱俗。那你能把你体会到的美,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谁来试试。生读文,互相评价。

8、这么美的月夜,请我们班朗读的最好的同学来范读一下,大家仔细听感受他读时的语调和语速。

9、生齐读。

真令人陶醉!老师仿佛看见一轮明月高高的挂在空中,这一天,正是——中秋。课文前面告诉我们时令是秋天,结尾在具体点明是中秋,首尾呼应。中秋的三峡时而宁静轻柔,时而翻滚呼啸,能够随时间不停地变换自己的身份,从容大方,变化自如,所以作者说三峡的秋天充满了——成熟的气息。

三、积累内化,回归美

1、三峡成熟的美在作者笔下是多姿多彩的,让我们赞叹不已。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么美呢?

2、看来同学们对三峡的美感受都很深,纵然我们有千言万语,也说不尽对三峡的赞美。课后让我们再感情地读读课文,选择喜欢的段落背一背

六年级语文上册《三峡之秋》教案 篇8

之四

佚名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领略三峡秋天的美景,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4、体会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三峡秋天的景色特点。

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去游览世界闻名的风景区——三峡。(看录像)看后简单说说三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去三峡旅游过的同学还可以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谈一谈。

二、检查预习

读生字:橘(橘树)驳(驳船)

学生互相解词:

摇曳:摇动。

呼啸: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三、默读课文,出示自学提示:

1、边读边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划出体现顺序的词语。

2、课文描写了一天中三峡景物的哪些特点?

3、读读文章开头和结尾的话,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四、在全班交流。

交流时教师进一步提示:课文描写了三峡在中秋这一天的景物变化,读一读,说说早晨、中午、下午、夜晚分别重点写了什么景物,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划出重点词语。全班讨论,得出结论:

(1)早晨重点写橘柚树,写树上露水的变化(由像洁白的霜到消逝),在初升太阳照耀下的色彩(绿叶金实),显示了三峡之晨的特点:明丽。

(2)中午重点写长江,写长江在阳光照耀下的色彩(金麟),水势(翻滚、呼啸、奔腾),辉映峭壁,峡谷波光荡漾,显示了三峡中午的特点:热烈。

(3)下午重点写雾,写青色的雾使峡里黄昏来得特别早,峭壁的倒影使长江变成小溪,显示了三峡黄昏的特点:青色而透明。

(4)夜先写长江,写长江的宁静(沉沉欲睡),写长江的偶然被惊动(驳船驶过时,渔火和灯标轻轻地摇曳),显示了三峡夜间的特点:宁静。重点写峡谷,写三峡月出,抓住山高、谷深、天小的峡谷特点,写月亮的出现、色彩和形态。写月光像“一道道瀑布”,“像一匹匹素锦”,突出三峡特点:宁静而神秘。

小结:本文语言流畅、优美,请你读读你喜欢的段落。

五、指导朗读

1、朗读的时候还应想象文中描述的情景,带着喜爱、欣赏的感情来读。在读不同的段落时注意语调、语速的变化。例如读早晨的三峡,语调应是轻快的,这样才能把三峡明丽的特点展现出来。读中午的三峡,语速应快一些,语气是热烈的。读夜晚的三峡,语速应慢下来,体现三峡的宁静之感。

2、朗读练习

附:板书设计

14 三峡之秋

早晨——橘树明丽

中午——长江热烈

下午——雾青色而透明

夜晚——长江宁静

峡谷神秘

六年级语文上册《三峡之秋》教案 篇9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后,回答。

生: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写了三峡在中秋节这一天早晨、中午、下午和夜晚的景色。

师:很好,你很会读书,不仅读得快,而且边读边想,抓住了文章的结构,大家如果都像他这样读书的话,你们也很棒的!

师:既然是按时间顺序写的,我们就按时间顺序来学学吧!请大家细细地读一读写早晨的段落,想想这一段作者写了三峡的哪种事物,它有什么特点?你能感觉到什么?

生自由读,然后汇报。

生:读了这段话,我知道作者主要写了橘树和柚树。

(对于学生的发言,只要正确,就肯定。然后再请学生汇报,不需要教师重复多遍这个问题。)

生:我知道三峡早晨的橘树和柚树很美。你看太阳还没出来,露水闪耀白色的光,给橘树和柚树撒下一层洁白的霜,好漂亮。

生:其实露水是变化的,开始像一层洁白的霜,后来太阳出来了,露水就消逝了。

师:你读懂了橘树和柚树上的露水在发生变化,真能干!

生:我从“橘树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感受到橘树和柚树真的很美。

师:你们读了这段,有哪些想法?

生:我感觉三峡秋天的早晨空气很“清新”。

师:就像用筛子滤过似的,是吧?

生:我从“明净”一词感觉到三峡的早晨很明朗干净。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有露水啊!

师:哦,橘树和柚树的叶子是绿色的,果实是黄色的,现在被露水一洗,就……

生:绿色的被洗得更绿,黄色的洗干净了,在阳光的照耀下,变成金色的了。

师:所以课文中有词在描写这种景色,是哪个?

生:明净

生:绿叶金实

生:明丽

师:在这种环境下,你想干什么?

生:我想唱歌。

生:我想伸出手去接住一滴露水。

生:我想抱着橘树柚树摇一摇,让露水洒在我的身上。

生:我想吹一曲竹笛。

师:对呀,老师觉得三峡的早晨就像一曲笛子独奏,轻快明朗。你们听……

播放笛子独奏《三峡情》

师:你们知道该怎么读这段吗?带着自己的感受去读一读好吗?

学生自读

指名读,评读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早晨这一段,你们说说,我们刚才做了些什么?

生:找到这段话主要描写了什么事物。

生:了解这种事物的特点和变化。

生:还要在文中去抓住重点词语去理解秋天的特点。

生:我们刚才也带着自己的感受去读课文了。

师:很好,大家学得很用心。那现在就带着这些要求去读读后面三个时间段,你喜欢哪个你就选择哪个去读。

学习自学,然后汇报。在汇报的同时,把音乐素养与语文感悟充分融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读完这段后的真实感受。以下是一些同学的发言。

中午:

生:我从“翻滚着、呼啸着”想到了龙。

生:我感觉中午的三峡很热烈,就像一首雄浑的交响乐曲,豪迈,奔放。

生:我想起了邓老师教过我们的《黄河大合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下午:

生:黄昏到了,一切静下来了,我觉得应该读得平静而轻缓,就像课文中那句“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

生:刚才听他读这一段,我有一种感觉,我好像在听吹箫,那么轻,那么悠扬。

生:我听过葫芦丝,也挺像这种味道的。

生:我家有一盘萨克斯演奏曲,里面有首《回家》非常好听,黄昏到了,最能够想起家人,最怀念家乡。

生:我想起了八册的时候邓老师教我们的那首《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师:你们能举一反三,这是学习语文的窍门,恭喜你们找到了这把钥匙。这段确实是有点舒缓而轻柔,但是有你们所说的这么多的离愁别绪吗?在课文中去看看!

生:老师你说得对,长江在黄昏时候像“一条明亮的小溪”,读的时候应该稍微慢一点,但是还是要很快活的样子。

夜:

生:“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我感觉到三峡到了夜里,是那么宁静,我好想抱着长江,给他唱首《摇篮曲》。(众笑)

师:是啊,长江白天太累了,夜晚也该让他休息了。可是长江生命力又是那么活泼,它是不甘于平庸,不会把时间白白浪费的,你听,夜里,他醒了,望着渐渐升起的月亮,明亮的眼睛眨巴着,他想干什么呢?

生:他想看他的妈妈还在不在。

生:(指着前面那位同学说)他还想听他的妈妈给他唱摇篮曲。(众大笑)

师:可是长江到了夜里是个很乖的孩子啊,他会像他妈妈哭闹吗?

生:不会。

生:他想让他的妈妈给他讲个故事。

师:对呀,我们一起来当他的妈妈,给他讲个月亮的故事好吗?

师:你看啊,秋天的三峡真的是多才多艺呵!既会吹笛子,还会吹箫,吹萨克斯,吹葫芦丝,演奏交响曲,还能和我们唱唱《摇篮曲》,讲讲故事;有时候他像个小孩,活泼可爱;有时候像个姑娘,温柔甜美;有时候像条龙,翻滚呼啸;有时候像首小夜曲,宁静轻柔。它能够随着时间不停地变换自己的身份,能够应付各种各样的变故,从容大方,变化自如,所以作者说三峡的秋天充满了……

生:成熟的秋的气息。

师:对,成熟的三峡的秋天。那总的说起来,这时候的秋天是个什么人呢?

生:成熟的人。

生:中年人。

师:因为,这一天,正是……

生:中秋。

师:用比较坦然、欣赏的语调去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师:学了这课,你最想做什么?

生:我想画三峡的秋天。

生:我想用竖笛吹一首曲子。

生:我想唱《三峡情》。

生:我想唱《长江之歌》。

师:呵,你知道得还真不少,我这儿准备了一首《长江之歌》,大家一起来听听。

课堂在“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歌声中结束。

六年级语文上册《三峡之秋》教案 篇10

同学们,你们一定听说过三峡吧?你对那里有哪些了解?

生:那里有三峡水利工程;那里景色很美。

师:老师也带来了三峡的资料。(课件播放三峡的美丽图片,最后一张幻灯片是三峡的简介:长江是我国最大的一条江,它起步于青藏高原,流经四川盆地,冲开崇山峻岭形成了壮丽的大峡谷。长江三峡是有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组成,两岸景色雄伟壮观,全长191公里。)

师:长江三峡就像一幅壮丽的画卷,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三峡之秋去领会三峡秋天的神韵,(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生:三峡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作者为什么写三峡的秋天?三峡的秋天一定和我们这的秋天不同。

师:好带着你们的问题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三峡的秋天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学生读课文)

指名汇报:三峡的秋天有美丽的橘柚树,:三峡的秋很美

师:作者之所以把三峡的秋天写的这么美,是因为他恰当的运用了许多词语,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你认为陌生或者喜欢的词语。

生汇报

师:老师也把这些词语总结出来,请大家读一读。:(橘柚,累累,显露,陡立,驳船,金鳞巨蟒)

师:三峡的秋天是从哪开始的呢?

生齐答:橘柚树

是呀,橘柚树的变化告诉我们三峡的秋天真的来了。请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秋天来了橘柚树都有哪些变化呢?

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汇报。

是呀,当树叶由绿变黑时;当果实由青变黄时;当果实散发清香时我们知道三峡已是:“秋天了!”(生齐答)

师:此时,三峡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生:成熟。师:在下面的每一段了有这样一个词概括了这一段的景色。

师:三峡的秋天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看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生汇报:早晨,中午,下午,夜(师板书)

师:我们先看描写早晨,下午,中午的句子,一定有你喜欢的段落,请小组合作学习,把你喜欢的段落读给你的伙伴听,也可以读给老师听。

在学习中大家完成如下的问题:这一段中你最喜欢哪句话,为什么?读给大家听。

学生学习汇报

生一:老师,我喜欢中午的三峡,因为它波涛汹涌,像金鳞巨蟒,学生读这句话,师生评价,读中感悟。

(用这种方法学习汇报下两个自然段)师随机板书

师:我们欣赏了三峡的早午晚风光,在文章3.4.5自然段中都有一句描写长江的句子,你能快速的把它找出来吗?(学生找,画)汇报

师:我们一起来看这三句话。(课件出示这三句话)请同学们轻声读这三句话,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1:我发现了前两句话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后面一句是拟人。

师:是呀,这位同学是从修辞的角度感悟的。你还有什么发现呢?师启发回答:长江每个时段的变化很大。

师:是呀,长江气象万千,变化多端。此时长江的夜终于来了。长江的夜晚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4.5自然段,画一画作者写了三峡之夜的哪些典型景物?

生汇报:有渔火,灯标,驳船,月亮

师:那什么是长江的眼睛呢?

生:渔火和灯标

师:是呀,夜晚来临了,长江这亮了那也亮了,一切变得那么寂静,你能读读这句话,读出静的感觉。

生读,师生互评

师:在这静静的夜里,突然传来了驳船的汽笛声,划破了夜得沉静。这是什么写法呢,(学生答不上来),有句古诗也用了这种写法:“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用动的事物把环境显得更静了。生答:以动衬静的写法

女同学齐读这一段

师:在这美丽的三峡秋夜,有一种景物是不能不提的,那就是,生齐答:月亮

师配乐范读第六自然段描写月,同学们边听边想,三峡的月亮与别的地方的月亮有什么不同?

生汇报:三峡的月亮来的迟。

师为什么来得迟?

生:因为峡谷太深

师:月亮是怎样升起来的呢,有这样三个词连接了整个月亮升起的过程:起初…不知什么时候…就在这时…,谁能读一读?

生读,师指导,配乐读

师:同学们,让我们从对三峡月夜的流连忘返中走到课文中来,(师指板书,这篇课文按时间顺序描写了三峡的秋天,文章脉络十分清晰,并用上了恰当的词语和修辞方法,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写作中也要借鉴这种写法使你的文中也绘声绘色。如果我们能配上音乐朗读就更加入情入境了。

生配乐轮流每人读一段

师总结:“百里峡江诗万首”历代文人墨客都留下了歌颂三峡的篇章。(课件出示:毛泽东的《游泳》,古诗《早发白帝城》,神女峰的传说,长江三峡水电站,边播放以上图片边播放《长江之歌》

师,希望同学们有空也到三峡游览,或者也用这种写作方法写一些家乡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