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 教学反思 > 《清澈的湖水》教学反思(8篇)正文

《《清澈的湖水》教学反思(8篇)》

时间: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里是漂亮的小编帮大家收集整理的《清澈的湖水》教学反思(8篇),仅供参考。

《清澈的湖水》教学反思 篇1

透过《清澈的湖水》这篇课文的学习,使同学们感受风景的优美和小洁心灵的完美。增强了同学们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和自我控制的潜力,从课堂教学的实践看,本课的总体效果较好,基本到达了事先的教学设想。

本课教学分两课时,在第一课时先让学生学习两岸的风景和湖中的美景,方法是在学生通读了全文后找出描述美丽景色的句子,并用―划出来,再让学生透过品读每一句来体会作者描述的优美的两岸风景和湖中的美景,然后在第二课时学习小洁爱护环境的句子来体会小洁完美的心灵,在学生边读的时候边用横线划出,再透过读来体会。采用分两条线进行教学的方法,透过初读,学生就能感受到文中风景的。优美和小洁完美的心灵。

针对本课特点,我在教学第一课时时,先让学生欣赏课本插图,然后说感受。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观察,欣赏潜力。在教学中,力图从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实现语文教学的本真出发,透过想象,比较等方法。让理性的文字变得感性,使学生享受到了审美的乐趣。在反复的读和说中使学生感受小湖和山石的优美,文中描述山石的句子是本课的重点之一,我让学生先理解“这边,那边”两个词语。再透过引导和启发进行想象说话,用“那边的山石像———,这边的山石像————”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潜力和想象力,同时也更好的理解了文本。在理解“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化的山峦。”这句话时,我让学生主动思考,说说类似的句子。从而接触学习比喻句。

在教学第2课时时,让学生透过把小洁与扔香蕉皮的小男孩进行比较,从而体会小洁的心灵美。

在教学最后一自然段时。我原以为学生会跟着自己的思路走,可却大大出乎我的意料。(船靠岸了,小洁手里还是紧紧纂着面包纸。她跨步上岸,四处张望,好象在寻找什么。忽然,她眼睛一亮,飞快的向前跑去。)我出示了问题“她四处张望,在寻找什么?眼睛一亮,看到了什么?飞快的向前跑去干什么?”原以为学生会跟着课文走,可他们的答案却千奇百出。(去找鱼网捞香蕉皮。有小妹妹摔倒了,跑去扶她,急着找厕所等等。)当然也有说找垃圾桶扔面包纸的。于是我就问:“为什么不说找垃圾桶扔面包纸呢?”学生却说:“不用急,能够等一下扔,或者带回家扔。”听到了这样的回答,你能给以否定吗?其实我清楚,他们心里早有了课文要求的答案,只是觉得那太普通了,太没创艺了。此刻的教学是开放的,多元性的。学生有自己的想法,作为老师的我们就应感到高兴。

清澈的湖水的教学反思 篇2

本课教学我通过“攥”和“仍”两个看似简单的动词统摄全篇。在认读生字中,出现“攥”和“仍”,通过做动作,让学生初步感知这两个动词。然后,根据这两个词,整体感知课文,抓住主要内容。接着从“攥”字进入文本,去欣赏湖水美丽的景色;从“仍”字出发,去了解那个小孩对湖水的破坏。最后吧“攥”和“仍”这两个动词连到一起,让学生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去发现其中的意蕴。

以文本为依托,采取多种方式充盈学生心灵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抓住重点句,联系上下文,联系插图,联系生活积累,想象湖水里倒影的景象,来丰富文本的内涵,使文本变得具体、诗意而具体起来。学生想到了倒映在湖中的山石、花草、树木、飞鸟、游人,以及小鱼,并想象着这些来朗读这个重点句子,使文本活跃在学生的脑海中。紧接着扣住一个“仍”字,让学生想象扔进香蕉皮的湖水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再一次勾勒湖水的景象,与前面的美景形成鲜明的对比。两幅截然不同的图画在学生心中形成反差,足以让学生心灵受到震撼!

在语言、情景的对峙中启迪学生智慧,完善学生人格

本节课通过对峙来震撼学生的心灵、启发学生思考。通过“攥”和“仍”的对峙,让学生比较、发现,学生的思维如泉涌,“跳起来摘桃子”,发表了十分精彩的看法。通过“仍”前后湖水景色的强烈对比,形成理解的张力,震撼这学生的心灵,达到了学生心灵与文本和谐共振的境界。

整合平台,拓展提升

本课教学我始终以“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是学生走进文本,感受文本,穿行文本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训练语感、积累运用的一种有效途径。让学生从初读课文、识记生字;到通读全文,感知美景。再根据句子的理解难易、情感浓淡,以及环节设计的先后,处理手段的轻重,选择“读”的不同形式,提出“读”的不同要求,从而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本文最后我及时总结:“同样两个手上的动作,这一收一放,美丽只差那么一点点,愿我们都能像小洁一样,攥出一份美丽,一份美好的生活环境。”使主题进一步得到升华。

《清澈的湖水》教学反思 篇3

《清澈的湖水》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7单元以“保护环境”的教学主题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既有时代感又有教育意义的文章。类似这样的故事,在学生的生活中是经常发生的,学生读起来很有亲切感,容易引起情感的共鸣。因此,在教学中,我的主要思路就是依据新课改精神,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以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指导,通过“自读自悟”来理解课文内容,结合文章图文并茂的特点, 利用课件展示,启发学生思考想象,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熏陶;通过自我感悟,升华主题,并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达到“学语文、用语文、语文生活化”。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展开想象

首先创设情境,揭示课题,提示学生,什么样的湖水?读出“清澈”的意思,然后提出问题,面对这清澈的湖水,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并通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后,汇报自己所喜欢的句子,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只作引导。

二、课件展示,读议结合,深化主题

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功能,展示课件,抓住关键词语进行读议,让学生结合课内外知识,联系上下文充分理解“皱纹”“企盼”“紧紧篡着”等词语,找出描写景色美和行为美的句子进行理解,并在读中感悟到保护大自然要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

三、启发想象,展示评价,总结全文

课文讲完后,激发学生的想象,启发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你想说点什么?1、我想对小洁说……,对小男孩说……对自己说……。2、相机板书:笑了的湖水。3、总结:相信有了小洁、你、我,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湖水一定会变得更加清澈,大自然一定会变得更加美丽。

还要值得注意的地方:加强课文的阅读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读中对课文的内容进一步理解的透彻,鼓励学生大胆说。

清澈的湖水教学反思 篇4

从去年到现在为止,正好一年时间了,因为三年级是学习英语的起始阶段,大多数学生是陌生的而又好奇的。在三年级的教材中是没有字母教学任务的,但是我根据去年的教学经验,觉得学生不学字母就开始学习句子,对学生而言是茫然,不知所措的,也不知道怎么样拼写,在以后的记忆单词上会有很大困难。我又问了一下其他老师,他们也觉得也应该抽出时间单独教字母,因为我们的学生大多数是农村的,他们基本没有接触过英语,因此我认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26个字母的教学是重中之重,是基础,是通往英语成功学习的金钥匙。

字母教学枯燥乏味,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让学生了解学习字母的重要性。告诉学生所有的英语学习是从26个字母开始的,所有的英语单词也都是由这26个字母组成的。只要能很好的掌握26个字母,可以说你学好了英语的一半。只要学生在意识上树立了这种观念,他们自然而然会重视起来。

1、灵活运用教材,提前教授字母。可以确切的说是在四年级的时候,才开始进行字母教学,去年的时候,我是每天英语课快要结束的时候学习5个字母,大概在两周就已经学完了,但是效果不是很好,学生易混淆。在今年的时候我改变了教学方法,我单独拿出一周的时间,专门学习字母,要求学生不但会读会认还会写,在课上,老师引导学生正确书写,占格、笔顺、笔画。提高了学生的书写能力。集中学习明显好于分散学习。

2、字母与儿歌的结合。在音乐中学习英语字母歌,可以使学生更准确生动,朗朗上口的吟诵字母,更容易使学生记忆,感知。学生兴趣自然产生,提高教学效率。

3、在呈现新字母时,可采用多种形式。我们可以变换形式,我建议老师可以看一下,《剑桥少儿英语》初级上册。还可以运用简笔画,图画,猜谜语、游戏“小猫钓鱼”等多种方式,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不在枯燥中学习英语。一定要注重在孩子初始阶段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

4、讲解个别难读的音和易错字母的书写格式,可以听录音,教师示范。像Gg,和Jj的发音,Ww和Mm的书写,还有小写f的占格为最易错的地方,区分不了印刷体和书写体,尤其是字母I,f,g,a的书写体。对于这种情况,老师可以单独辅导,个别交流,给予正确指导。

字母的学习是学习英语的前提条件,我觉得学习英语首先要把26个英文字母学会,并且要求学生做到听。说。读。写26个英文字母,我们从三年级开始打好基础,这样就会在我们以后的教学中提供了很多方便。

许多的英语老师和我一样在字母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摸索,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吸取经验,尽我们的全力把字母教学变得更有生机,更富有创新,相信我们的英语课堂会变得更丰富多彩,教学效果也会更好的。

《清澈的湖水》教学反思 篇5

走下课堂,我觉得阅读教学要树立“以读为本”的教育思路,让孩子门在读中进行感知、感悟、积累、体验,还要在读中训练学生的语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当中,我以读为主线进行设计。我是这样组织的教学的:

一、整体感知,自主选读

阅读课文,应该让学生从整体入手,了解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然后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认知、经验和情感出发,抓住重点选读课文。这就改变了过去由教师主宰阅读教学的方式,把选择的权利充分留给了学生,充分发挥了他们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课教学中,让学生品读感悟描写景色美的句子时,我没有指令性的语言,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学生喜欢读哪句就读哪句。并告诉学生在读时注意倾听,抓住问题的关键,在再进行点拨、引导,从而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

二、读有所思,读有所悟

读书要做到“读进去也要读出来”。“读进去”就是在读中有思考;“读出来”就是在读中有感悟。学生对读书的思考和感悟往往还停留在表层,这就需要老师正确的引导和点拨。就比如说本课教学时,我这样引导:“面对这清澈的湖水,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说湖水很美丽,我反问:“假如说你到这个地方去游览,你会不会把垃圾丢进湖里呢?”等等这些指向性的语言,就是把学生思维引向课文的深层含义。有人会问,这不是老师的'指令吗?表面看来是,但构建的意义与传统的不同,它是建立在学生自我实践的基础上的,学生想不到的问题,教师要帮学生想到。教师和学生就是合作伙伴的关系,这才是有生命的语文教学。

三、读中生情,以情促读

学生在初读课文的时候,对内容的感悟,对情感的共鸣,对生活的联系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还没有达到入神内化的地步,教师还要抓住时机,趁热打铁,再次深入课文情境。比如,我这样创设情境:“你们已经画出了描写美丽景色的句子,那你们能在读的时候也让老师体会到这种美吗?”可见,情感是教师、文本、学生之间的纽带。

四、读后互评

评后再读学生读不出情感,往往是忽略了评议的重要作用。评议就是相互启发,相互引导,相互指正,相互借鉴。评议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比如刚刚提到的“你们能在读的时候也让老师体会到这种美吗?”我指名学生读,后渗入评价信息,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多项交流。通过学生个体间,学生个体与群体间思维的碰撞和相互交流,彼此领略语文学习的精彩与美丽。

清澈的湖水教学反思 篇6

《清澈的湖水》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七单元的一课,这个单元主要围绕“环保”这一专题。本课旨在通过小洁在游览湖水过程中,不随手乱丢果皮纸屑,爱护环境的事,告诉我们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篇课文质兼美,语言典范,贴近儿童生活,既能使学生通过文本感受到景色美,又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环保”启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启迪。

本课教学,采用分两条线进行教学的方法,通过初读,学生就能感受到两岸和湖中风景的优美和小洁美好的心灵。在第一课时先让学生学习两岸的风景和湖中的美景,方法是在学生通读了全文后找出描写美丽景色的句子,并用—划出来,再让学生通过品读每一句来体会作者描写的优美的两岸风景和湖中的美景,然后在第二课时学习小洁爱护环境的句子来体会小洁美好的心灵,在学生边读的时候边用横线划出,再通过读来体会。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课堂上通过朗读、讨论、想像、对比、玩味、观赏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发现美、感悟美,体会到了风景美与行为美的和谐,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

针对本课特点,还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关注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为重点。在教学中,力图从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实现语文教学的本真出发,组织学生充分接触文本,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认知、经验、情感出发,抓住重点字、句,择读课文。在初读后,就抛给学生一个问题,让学生自主的探索文本,找到四处写景美的语段,并随即进行分析指导。

本文词句很美,但二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仅仅依靠文本很难感受到风景的美。我通过图片欣赏、联系生活场景,运用想象、对比等方法,让理性的文字变得感性,每一个优美的词都变成了生动鲜活的画面印在脑海中,再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体验,在反复的读和说中使学生感受小湖和山石的优美,使学生享受到了审美的乐趣。文中描写山石的句子是本课的重点之一,我让学生先理解“这边,那边”两个词语。再通过引导和启发进行想象说话,用“那边的山石像---------,这边的山石像--------”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同时也更好的'理解了文本。最后由读变背并融入了自己的感情。在理解“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化的山峦。”这句话时,我让学生主动思考,通过图片的直观感受和交流,不仅知道了湖面和镜面的相同之处,更理解了什么是“变幻的山峦。”

以上设计,在教学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学生兴趣浓,发言积极,理解深入,体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实现了语文的三维目标。

《清澈的湖水》教学反思

《清澈的湖水》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七单元的一课,这个单元主要围绕“环保”这一专题。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使同学们感受风景的优美和小洁心灵的美好。增强了同学们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从课堂教学的实践看,本课的总体效果较好,基本达到了事先的教学设想。

本课教学分两课时,在第一课时先让学生学习两岸的风景和湖中的美景,方法是在学生通读了全文后找出描写美丽景色的句子,并用—划出来,再让学生通过品读每一句来体会作者描写的优美的两岸风景和湖中的美景,然后在第二课时学习小洁爱护环境的句子来体会小洁美好的心灵,在学生边读的时候边用横线划出,再通过读来体会。采用分两条线进行教学的方法,通过初读,学生就能感受到文中风景的优美和小洁美好的心灵。

《清澈的湖水》教学反思 篇7

本课教学我通过“攥”和“仍”两个看似简单的动词统摄全篇。在认读生字中,出现“攥”和“仍”,通过做动作,让学生初步感知这两个动词。然后,根据这两个词,整体感知课文,抓住主要内容。接着从“攥”字进入文本,去欣赏湖水美丽的景色;从“仍”字出发,去了解那个小孩对湖水的破坏。最后吧“攥”和“仍”这两个动词连到一起,让学生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去发现其中的意蕴。

以文本为依托,采取多种方式充盈学生心灵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抓住重点句,联系上下文,联系插图,联系生活积累,想象湖水里倒影的景象,来丰富文本的内涵,使文本变得具体、诗意而具体起来。学生想到了倒映在湖中的山石、花草、树木、飞鸟、游人,以及小鱼,并想象着这些来朗读这个重点句子,使文本活跃在学生的脑海中。紧接着扣住一个“仍”字,让学生想象扔进香蕉皮的湖水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再一次勾勒湖水的景象,与前面的美景形成鲜明的对比。两幅截然不同的图画在学生心中形成反差,足以让学生心灵受到震撼!

在语言、情景的对峙中启迪学生智慧,完善学生人格

本节课通过对峙来震撼学生的心灵、启发学生思考。通过“攥”和“仍”的对峙,让学生比较、发现,学生的思维如泉涌,“跳起来摘桃子”,发表了十分精彩的看法。通过“仍”前后湖水景色的强烈对比,形成理解的张力,震撼这学生的心灵,达到了学生心灵与文本和谐共振的境界。

整合平台,拓展提升

本课教学我始终以“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是学生走进文本,感受文本,穿行文本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训练语感、积累运用的一种有效途径。让学生从初读课文、识记生字;到通读全文,感知美景。再根据句子的理解难易、情感浓淡,以及环节设计的先后,处理手段的轻重,选择“读”的不同形式,提出“读”的不同要求,从而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本文最后我及时总结:“同样两个手上的动作,这一收一放,美丽只差那么一点点,愿我们都能像小洁一样,攥出一份美丽,一份美好的生活环境。”使主题进一步得到升华。

清澈的湖水教学反思 篇8

今天听了《清澈的湖水》一课(人教版六年制小学第四册),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挂羊头卖狗肉。课堂教学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做到民主呢?

请看课堂实录

一、板书课题,齐读。导入(略)

二、学习课文第2、3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2、3自然段,想一想,你感受到了什么?

2、指名说。(生:这里的景色非常的美。)

3、动笔划出你认为景色美的句子,仔细体会,想一想你是怎样体会到美的?

(点评:此处把文章分成两部分来学,即景色美和保护环境,设计很好。让学生找景色美的句子,充分放手,发扬民主)

4、找学生来回答

(1)生:湖面像一面镜子,倒映着蓝天和白云……

师:你找得很好,我们待会儿再解决好吗?看看第二自然段,你找了哪些句子?

(点评:为什么要待会儿解决?这个句子完全符合老师提的问题。肯定是不符合老师的备课思路,要按事先备好的课进行,就必须先放一方。可见,从此初便暴露出了老师的伪民主真相。)

(2)生:两岸的山峰,有的像……

师:你找得真好,来谈一谈。

师引导学生看图,想像其他山峰奇特的样子。然后让学生说几句完整具体的话,如:有的像。.。

。.。进行模仿课文的口语训练。

(点评:学生进行这样的口语训练,能真正为理解课文服务吗?课堂上学生为了造句而造句,根本没有体会到山峰的有趣,景色的美。这一环节显然是老师精心设计的,不管学生表现如何,都要演下去。)

师:你还找到哪些句子?

(3)生:“小洁感到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

师:这句很好,我们一会儿再来谈好不好?

(点评:又一处不尊重发言学生的例子)

师:你还找到哪些句子?

(4)生:“湖面映出蓝蓝的天空。.。

。.。”

师:你为什么能体会到这一点,谈一谈?

老师渲染,然后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5)出示小黑板,“小洁感到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

老师先去掉“像”字,再让学生读,比较加上“像”字的好处。

(点评:有必要作这样的训练吗?学生没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硬要这样分析,这是为理解服务还是学习写作方法?层次不清,不注重学情,这还是不民主)

然后提问:为什么说感她到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

学生说完,老师再一番渲染的话,让学生朗读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想一想,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景色的美?划一划、读一读、想一想

四、学习剩下的部分

师:自由读剩下的部分,想一想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小男孩为什么要扔香蕉皮?

生:小男孩太调皮了!

师予以肯定

(点评:把男孩往湖里扔香蕉皮定为成调皮,这恰当吗?分明是和小洁做对比的,只有体会到男孩的不讲卫生不爱护环境,才能体会到小洁爱护环境。)

生:小洁为什么用企盼的目光望着湖水?

师:你看看这句前面的话,看看能提什么问题?

生:小洁为什么不满的看了他一眼?

师引导解决

生:小洁为什么上了岸四处张望?

师:这个问题很好,我们一会儿解决。

……

下课铃响了,课没讲完,老师没有下课,而是将自己早已写好的结束语,充满感情的说了一遍,然后才下了课。

这样的课例不在少数,老师把备课变成了“背课”,设计这民主的路子,上着专制的课。学生的放映完全要随着老师走,老师没想到的,你学生想到了也不行。希望老师们能放下架子,放下拘谨,上一堂轻松的民主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