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 平行四边形教案优秀9篇正文

《平行四边形教案优秀9篇》

时间: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平行四边形教案优秀9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平行四边形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认识平行四边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

过程方法:在对简单图形分类的过程中,经历认识平行四边形的过程。

情感态度:鼓励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形状是平行四边形的物体,初步体会平行四边形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1、认识平行四边形

(1)出示下图,认真观察。94页的一组图形,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提出分类的要求。

(2)在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什么样的图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3)引导学生从自动拉门、篱笆中找出平行四边形。

2、感悟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⑴学会画平行四边形。

教师掩饰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

⑵引导学生找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二、实践与应用

1.下面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把它涂上色。

2.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大一点的平行四边形。

三、全课小结

学生汇报本节课的收获。

认识平行四边形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

通过动手操作与实验,让学生在做中学,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及初步的空间观念。

创设互相协作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教学准备:

师:课件;平行四边形图片;

生:钉子板、七巧板、剪刀、平行四边形图片、小棒。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觉得我们的学校漂亮吗?今天陈老师带大家去参观一所漂亮的学校好吗?现在我们就一起去参观这所学校。

出示课件: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所学校,你能找到哪些图形朋友?

(根据学生的发言课件出现长方形、正方形及平行四边形图片。)

小朋友找的这些图形中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现在陈老师想来考考你们,(课件)这是刚才小朋友找到的长方形,你能说说长方形有什么特点吗?

生: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现在老师要来变个魔术,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个长方形变成了什么图形?(平行四边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位图形朋友。

(板书课题)请小朋友再观察一遍,长方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你还发现了什么?你认为平行四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变化?

生1:我发现了长方形的一组对边变倾斜了,它们的对边还是相等的。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

生2:我发现了平行四边形有两个钝角和两个锐角。

刚才小朋友通过观察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这些特点,但这是用眼睛看的,是不是准确呢?你们想通过做实验来验证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验证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实验要求:篮子里有一些平行四边形,你们可以借助剪刀、直尺、三角板、活动角等工具,想办法来验证平行四边形的`特点,看能不能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其它秘密,比一比哪一组想出来的方法最多?

小组实验。

汇报:小组派代表说说你是用什么办法验证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生1:我用笔把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画在纸上,再用它的另一条对边去比,发现了两条对边重合在一起,另外一组对边我也用相同的办法去做,我们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师:真聪明,真是一个好办法。

生2:我用剪刀把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剪一条细线下来,再用这条细线去和它的对边相比,发现这两条边重合在一起,我也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师:另外一组对边也用相同的方法证明相等,是吗?(生:对)真棒,谁还有不同的方法?

生3:我用尺子量,也发现了对边相等。

生4:我用剪刀沿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剪下来,变成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把两个三角形重合在一起,我发现了它的对边相等,一组对角也相等。

师:太棒了,这种方法不仅能证明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板书:对边相等),还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谁还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角的特点?

生5:我用活动角先量平行四边形的一个角,再去量另一个对角,发现它的对角相等。

生6:我用剪刀把平行四边形的一个角剪下来,把这个角和它的对角比,发现两个角重合在一起,另个一组对角也用相同的方法来做,我们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师:能想出这么棒的办法来,真不简单。

生7:我用铅笔把一个角画在纸上,再拿它的对角来比,它们也一样大。

师:这个办法真不错。

(板书:对角相等) 小结。小朋友可真了不起,先观察推测出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再自己动手做实验,验证并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这些特点,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说一说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8生: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看来小朋友已经和平行四边形交上朋友了,现在老师想来考考大家,请看屏幕(课件):下面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老师随意指到一个图形,如果你认为是平行四边形小朋友就做这个手势,如果不是平行四边形,小朋友就做这个手势,比一比哪个小朋友的反应最快?

围平行四边形。刚才小朋友不仅反应快,而且判断准确,真了不起,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游戏,每个小朋友在钉子板上围出两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边围边想围平行四边形时要注意什么?

哪个小朋友愿意上来展示自己围的平行四边形的?你能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围的吗?第三条边你是怎么围的?

用七巧板拼出平行四边形。

小朋友喜欢玩七巧板的游戏吗?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 篇3

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内容:(机动1课时)1.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2课时)2.三角形面积的计算(2课时)3.梯形面积的计算(3课时)4.实际测量(1课时)5.组合图形的面积(1课时)6.整理和复习(2课时)教学要求: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够计算它的面积。2.使学生初步学会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测定直线和沿着直线测量指定的距离;了解步测和目测的方法,能够计算常见的规则形状的土地面积。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应用各种图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求它们的面积和解决有关面积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认识常用的测量工具及其用途;掌握测定直线和沿直线测量指定距离的步骤和方法;初步学会测定直线和沿着直线测量指定的距离;了解步测和目测的方法,初步学会步测和目测。3.使学生能够正确计算常见的规则形状的土地面积,并会解决有关土地面积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1.使学生知道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各图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灵活地应用它们解决有关面积的实际问题。1.  使学生初步掌握用简单的测量工具测定直线和沿着直线,测量指定距离的方法。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例题和做一做,练习十七第1—3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 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探索规律。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提问:怎样计算长方形面积? 板书:长方形面积=长×宽 2.口算出下面各长方形的面积。 (1)长1.2厘米,宽3厘米。 (2)长0.5米,宽0.4米。 3.出示方格纸上画的平行四边形,提问:这是什么图形?什么叫平行四边形?指出它的底和高。 4.揭题:我们已经学会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二、尝试 1.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     (1)请大家打开书64页(指名读第2段)。     (2)指名到投影上数。边数边讲解:我先数……,它是……平方厘米;再数……,它是……平方厘米;两部分合起来是……平方厘米。     (3)投影出示长方形。提问:数一数,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怎样计算它的面积。     (4)观察比较两个图形的关系,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分别相等,它们的面积也相等。     2.通过操作,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1)自由剪、拼,进一步感知。     ①每个平行四边形只准剪一下,试一试被剪下的两部分能拼成已学过的什么图形?学生自己剪、拼。     ②互相讨论。提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通过操作讨论得出:只有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开,才能拼成一个我们会计算的图形——长方形。这种剪法最简便。     (2)揭示转化规律     任何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在转化的过程中,怎样按照一定的规律来做呢?(教师边演示边讲述)      ①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左边的直角三角形。(出示剪刀,闪动被剪掉的部分)。     ②左手按住右手的梯形,右手抽拉剪下的直角三角形,沿着底边慢慢向右移动,直到两斜边重合为止。这样就得到一个长方形。     ③学生根据刚才的演示模仿操作,体会平移的过程。     3.归纳总结公式     (1)比较变化前的两个图形,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互相讨论,汇报讨论结果。根据讨论结果完成填空。   引导学生明确:你发现了什么?互相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①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后,面积没有改变。即长方形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同时板书)     ②这个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与平行四边形的底、高相等。(同时板书)     (2)根据这些关系,你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怎样推导出来?强化理解推导过程。 板书: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4.教学字母公式    (1)介绍每个字母所表示的意义及读法。板书s=a×h   (2)说明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s=a·h或“s=ah”。(同时板书)   (3)提问: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三、应用    1.p.66页例题:一块平行四边形钢板(如下图),它的面积是多少? (得数保留整数)                  3.5厘米                4.8厘米 ①读题,理解题意。 ②学生试做,指名板演。提醒学生注意得数保留整数。 ③订正。提问:根据什么这样列式? 2.完成p.72页做一做第1、2题。 订正时提问:计算时注意哪些问题? 3.填空     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成一个(    ),它的面积与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原平行四边形的(    )相等。这个长方形的(    )与原平行四边形的(    )相等。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    ),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    )。 4.判断,并说明理由。 (1)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它们的面积就相等(    ) (2)平行四边形底越长,它的面积就越大(    ) 5.你能求出下列图形的面积吗?如果能,请计算出面积。  (单位:厘米)              16                 20    15           20                6.练习十七第3题 四、体验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五、作业 练习十六节第2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练习 (p.74~75页练习十七第4~9题。) 教学要求: 1.巩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比较熟练地运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解答有关应用题。 2.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教学重点:运用所学知识解答有关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练习十六第4题) 4.9÷0.7    5.4+2.6    4×0.25    0.87-0.49 530+270   3.5×0.2    542-98    6÷12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什么?它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3.口算下面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⑴底12米,高7米; ⑵高13分米,第6分米; ⑶底2.5厘米,高4厘米 二、指导练习 1.补充题:一块平行四边形的麦地底长250米,高是78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⑴生独立列式解答,集体订正。 ⑵如果问题改为:“每公顷可收小麦7000千克,这块地共可收小麦多少千克?①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②生独立列式,集体讲评: 先求这块地的面积:250×780÷10000=1.95公顷, 再求共收小麦多少千克:7000×1.95=13650千克 ⑶如果问题改为:“一共可收小麦58500千克,平均每公顷可收小麦多少千克?”又该怎样想? 与⑵比较,从数量关系上看,什么相同?什么不同? 讨论归纳后,生自己列式解答:58500÷(250×78÷1000) ⑷小结:上述几题,我们根据一题多变的练习,尤其是变式后的两道题,都是要先求面积,再变换成地积后才能进入下一环节,否则就会出问题。 2.练习十七第6题:下土重量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

1.6厘米                        2.5厘米 ⑴你能找出图中的两个平行四边形吗? ⑵他们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 ⑶生计算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⑷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3.练习十七第10题:已知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底,(如图),求高。                28平方米 7米 分析与解: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如果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8平方米,底是7米,求高就用面积除以底就可以了。 三、课堂练习 练习十六第7题。 四、作业 练习十六第5、8、9、11题。

平行四边形教案 篇4

一、垂直与平行

1、认识平行和垂直

①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和不相交。相交又有成直角的和不成直角的两种情况。

X“同一平面”是确定两条直线平行关系的前提,如果不在同一平面内,即便不相交,也不能称为互相平行。

②平行线: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平行的表示方法:a//b,读作a平行于b。

生活中平行的例子:窗户相对的框,黑板相对的两条边,公路上的斑马线、、、、、、

③垂直: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垂直的表示方法:ab

生活中垂直的例子:三角尺上的两条直角边互相垂直、、、、、、

④三条直线的特殊关系:

a//b,b//c,那么a//c: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ab,bc,那么a//c: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垂线的画法和性质

①过直线上和直线外一点怎样画这条直线的垂线: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沿着直线移动三角尺,使三角尺的顶点和直线上的已知点重合;从直角的顶点起,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出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就是已知直线的垂线。

②过直线外一点怎样画这条直线的垂线: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沿着直线移动三角尺,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与直线外的一点重合;沿着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

③垂线的性质: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3、平行线的画法及运用

①平行线的画法:固定三角尺,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尺;再沿第一步中的直角边画出另一条直线。

②检验两条直线是否平行的方法: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其中的一条直线重合;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尺;如果第一步的三角尺的直角边与另一条直线完全重合,这两条直线就互相平行,如果不完全重合,这两条直线就不平行。

③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④怎样画长方形:

画垂线的方法:按画出长3厘米的线段,做长方形的长;从画出的线段两端画两条与这条线段垂直的线段,使这两条线段长2厘米;把两条2厘米长的线段点连接起来。

画平行线的方法:画出长3厘米的线段,做长方形的长;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线段重合,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尺使移动的距离达到宽所指定的长度,沿第一步中的直角边画出长所指定的长度;把两条线段相对应的端点连接起来。

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①四边形分类:一类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另一类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②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③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生活中的'梯形:梯子、堤坝的横截面等

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四边形;都有平行的对边

不同点: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梯形有且只有一组对边平行,且平行的这组对边不相等

2、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具有不稳定性。

生活中平行四边形不稳定的应用:校园电动推拉门,商店面铺推拉门等

3、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各部分名称及高的画法

①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各条边命名

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②梯形中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较短的边叫做梯形的上底,较长的边叫做梯形的下底,不平行的那组对边,分别叫做梯形的腰。

③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

④直角梯形:当一条腰与上底、下底垂直时,这个梯形叫直角梯形。

⑤画高时注意:所画的高要用虚线表示;一定要画垂足符号。

平行四边形教案 篇5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p87-88

1.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初步认识转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推导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课件、一个平行四边形、剪刀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故事导入

2.从平行四边形的地中引出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面积。

(1)课件出示教材第87页方格图:现在请同学们用这个方法算出这个平行四边形和这个长方形的`面积。说明要求:一个方格表示1平方米,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把数出的数据填在表格中(见教材第87页表格)

(2)学生完成,汇报结果。

(3)观察表格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学生讨论,得到: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长方形的长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与长方形的宽相等;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长方形的面积。

2.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1)提问:如果不数方格,能不能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2)引导解决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3)学生动手操作:拿出你们准备的平行四边形,以同桌为一小组,用课前准备的平

行四边形和剪刀进行剪拼,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汇报演示剪拼的过程及结果。

(5)教师用课件演示剪—平移—拼的过程。

(6)我们已经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请同学们观察拼出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你发现了什么?

(7)出示讨论题,小组讨论。

(8)小组汇报交流,教师归纳:

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

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

因为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所以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3.教师指出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用h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用字母怎样表示?

s=ah

三、巩固应用,分层提高

1.教学例1

例1、一块平行四边形花坛的底是6米,高是4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1)读题并理解题意。

(2)学生试做,交流做法和结果。

s=ah=6×4=24(m2),

答:它的面积是24平方米。

2.练一练

(1)一个停车位是平行四边形,它的底长5米,高2.5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2)判断题

(3)选择题

(4)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5)扩展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用本课所学的知识证明老财主没有偏心。

五、板书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讨论、测量、探索等数学活动,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了解其特性。

2、在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的过程中,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探索学习活动中,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并学会与他人合作。

4、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探索实践活动,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成功体验。

教学设想:

“自主探索发展学习”,旨在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创造条件,是让学生真正在探索学习中发展,因此,我设计“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这节课,对现行教材进行创造性处理,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广阔的活动空间,探索空间,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的全过程,具体设计以下几个探索活动。

探索活动1:从各种各样的实物形体中找出平行四边形的实物,然后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探索活动2:探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共同特点。让学生利用自己所带的材料借助自己的思维去发现这一共同特点,学生通过自己动脑思考,探索出多种发现的方法,有困难的,小组共同研究,共同探索。

探索活动3:探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性活动,根据小学生好动、好玩、好奇的特点,设计了小组合作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框架和三角形的框子,通过让学生动手拉发现二者的不同特性。

探索活动4:拼摆平行四边形,学生在拼平行四边形的小组活动中,合作竞赛,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1、同学们把你找的周围四边形的物体,想大家做个汇报。

2、演示:出示以下图形

3、这些四边形有什么共同特点?

长方形

4、在这些四边形中我们已经研究过那几种图形?他们各有那些特征?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正方形

板书: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以四个同学为一组,观察平行四边形的图形,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共同特点。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图用直尺、三角板、量角器等工具来测定)

(2)小组汇报,学生互相评价

汇报1:通过用三角板和直尺测出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汇报2:用直尺量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汇报3:用量角器和对比的方法,测出对角也相等。教师用事物演证这一特点。

2、认为什么样的图形叫平行四边形?

3、看书、质疑。

4、小组合作探索

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与长、正方形的关系

长方形

正方形

小组讨论,自己画出关系图

小组汇报、展示画的图形

5、小组合作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1)小组合作用自己制作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拉动后发现了什么?

(2)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教师验证、板书:容易变形

三、实验应用,拓展创新。

1、说出日常生活中,那些地方利用了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征?自己根据今天学的知识进行小发明、小创造。

2、用塑料拼板拼平行四边形

(分组合作拼摆,展示拼摆的结果)

四、评价体验。

1、评价本节课自己及其同学的表现。

2、学习“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这课后,可以帮助你解决那些平时遇到的问题。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精心设计学生的数学活动,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有以下特点:

1、设计活动,激发兴趣。教学过程中,注重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材料和活动内容,激发学习兴趣,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习体验。如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找周围的四边形物体,巧妙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学习的长方形、正方形,自然过渡到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在探索阶段,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巩固拓展时,创始了让学生“辨、拼、说”的活动,课堂上学生始终乐此不疲,兴趣盎然。

2、独立思考,有效合作。本节课教学中,教师注重把思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将实践与思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观察实践交流中思考,尤其是特别注重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的时空。教学中,无论是学生“观察发现”,或是“探索创新”,或是“深化巩固”,或是“联系实际”,都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合作或再组织讨论交流。这样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能说,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3、改善策略,创新思维。教学时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具有充分再创造的通道,激励了学生进行再创造的活动。第一,设计学生喜欢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创造的欲望。教学时这样设问:“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学生经过积极、自主的思考、实践,创造了不少的方法。第二、提供材料,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再创造”。课前教师为每组学生准备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课中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做数学”,在做中创新,在做中“再创造”。第三、为学生提供比较充足的探索与创造的空间,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进行再创造,实现了真正的数学学习。

平行四边形 篇7

课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a)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4~66页的内容,完成练习十六的第1~3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使学生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初步知道转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时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1.参照教科书第64页的方格纸上画着的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插图制成演示教具。有投影设备的可制成投影片。

2.剪两个底40厘米、高30厘米的平行四边形,供教师演示用。有投影设备的也可按照上述底和高的比例制成推拉投影片。

3.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用教科书第137页的图剪下来贴在厚纸上。)和一把剪刀。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方格纸上画的平行四边形。提问:方格纸上画的是什么图形?什么叫平行四边形?它有什么特征?

2.让学生指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再指出它的高。然后让每个学生在自己准备的平行四边形上画高。(教师巡视,注意画得是否正确)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二、新课

1.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我们在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时,曾经用数方格的方法来计算它的面积,现在我们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也先用数方格的方法数一数它的面积是多少。请打开教科书,看第154页上边的平行四边形图,每一个方格表示一平方厘米,自己数一数是多少平方厘米?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平行四边形在方格上出现了不满一格的,该怎么数呢?(可以都按半格计算)然后指名说出数得的结果,并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2)出示方格纸上画的长方形,要求直接计算出它的面积。然后指名说出计算结果。

(3)比较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

提问: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怎么样?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长的宽呢?它们的面积怎么样?

启发学生把比较的结果重复说一遍。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分别相等,它们的面积也相等。

(4)小结:从上面的研究我们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来。但数起来比较麻烦,而且往往不能算得很精确。特别是较大的平行四边形,像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菜地,就不好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它的面积了。想一想,能不能像计算长方形面积那样,找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呢?

2.通过操作总结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1)从上面的比较中,你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和面积与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之间有什么联系?你能不能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呢?想一想,该怎么做?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进行剪拼。(学生剪拼时,教师巡视)然后指名到前面演示。

(2)教师示范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

刚才我发现有的同学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时,就把从平行四边形左边剪下的直角三角形直接放在剩下的梯形的右边,拼成长方形。在变换图形的位置时,怎样按照一定的规律做呢?现在看老师在黑板上演示。

①先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左边的直角三角形。

②左手按住剩下的梯形的右部,右手拿着剪下的直角三角形沿着底边慢慢向右移动。

③移动一段后,左手改按梯形的左部,右手再拿着直角三角形继续沿着底边慢慢向右移动,到两个斜边重合为止。

请同学们把自己剪下来的直角三角形放回原处,再沿着平行四边形的底边向右慢慢移动,直到两个斜边重合。(教师巡视指导)

(3)引导学生比较。(在黑板上剪拼成的长方形的上面放一个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便于比较)

①这个由平行四边形转化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较,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②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关系?

③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关系?

教师归纳整理: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长、宽分别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相等,它的面积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相等。

(4)引导学生总结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怎么求?(指名回答后,在长方形右面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求?(指名回答后,在平行四边形右面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5)教学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板书:s=a×h,告诉s和h的读音。

教师说明: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写成a·h,代表乘号的“·”也可以省略不写,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s=a·h或者s=ah.

(6)看教科书第65页中相应的内容,并完成第65页中间的“填空”。

3.应用总结出的面积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看教科书第66页的例题,指名读题后,引导学生想,根据什么列式?并提醒学生注意得数保留整数。然后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教师巡视。共同订正时,指名说出根据什么列式的。

(2)完成教科书第66页“做一做”中的第1、2题。做完后,共同订正。

(3)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平行四边形,量一量它的底和高是多少厘米,再求出它的面积。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十六的的第1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什么?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五、作业

练习十六的第2、3题。

平行四边形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拉一拉长方形,初步认识并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2、通过围一围、画一画,剪一剪,学会会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

教学准备:两个长方形相框(相同大小,可活动)

教学过程:

一、动手探索,多角度认识:

1、我们学了四边形,怎么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四边形呢?

(板书:四边形四条直边四个角)

2、观察老师做的长方形框架,这是不是四边形?它还有什么特征?(对边相 等,有4个直角)

3、拉动长方形框架,发生了什么变化?(角、边、形)

4、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平行四边形。(完善板书)

5、看一看,拉一拉,你发现了什么?(对边相等,没有直角……)

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有这样的特征呢?在书上的平行四边形上动手 量一量。

6、生活中有这样的图形吗?

1)出示主题图:为什么移动门要设计成这样的形状呢?

2)展示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通过拉一拉的活动。

7、围一个平行四边形。

闭眼想一想,平行四边形是什么样子的?请一个学生在讲台的钉子板上围一 围。

8、你能在方格图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吗?(说出你是怎么画的)

鼓励优生多画几个不同的四边形。

9.“猜猜它是谁”:

1)我的背后躲着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看见一条长边是5厘米,一条短边是3厘米,你能猜出另外一条长边和短边分别是几厘米吗?为什么?

2)我的背后躲着一个四边形,它对边相等,没有直角,请问它是什么图形? 四、创设情境,欣赏平行四边形 。

在哪些地方可以见到平行四边形呢?

成功之处:平行四边形是几何图形中,学生即将认识一个新朋友,怎样学生学会简单辨认平行四边形呢?通过复习长方形,对长方形特征的复习,再拉一拉,让学生观察什么变了?什么不变?再给这种新图形命名,我认为还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接着让量一量书上的平行四边形的边和角,概括出平行四边形的特点。然后,学生示范围一围,画一画加深对平行四边形的`认知。其次,对比拉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得出不稳定性。最后通过观察例举,猜一猜巩固认知。

不足之处:因为我担心学生不能备好学具,于是一手操办。学具准备不充分,在课堂上学生只能通过观察,利用对长方形旧知的迁移,认识平行四边形及其特点。围一围的操作范围小,马上进入画一画环节。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就开始画长方形,并没有把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区分开来。于是“没有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成了学生画图的要求,但是在要求之后,部分学生都排除了水平画法和垂直画法,都在方格纸上画倾斜的平行四边形,这样难度大幅度增加了。疑惑:这是在哪里出了岔子了?幸好在说你是怎么画的?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怎样简便的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同时鼓励能正确得画出倾斜的平行四边形。但是,又多占据了一些课堂时间。总缺乏课堂练习。

重新设计应该注意的地方: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围平行四边形的活动中,在学生画平行四边形之前,应让学生说说画时应注意的地方,同时在学生画时出现不规则的地方让学生展开讨论。预设出学生画时可能出现的错误,先画两条与方格重合的现,再画两条斜边。画完后总结最佳画法:先把直边画对了,斜边再连线就可以了。

平行四边形教案 篇9

教学过程

一、课堂引入

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你能说说平行四边形性质与判定的用途吗?

(答:平行四边形知识的运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直接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去解决某些问题.例如求角的度数,线段的长度,证明角相等或线段相等等;二是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判定直线平行等;三是先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然后再眼再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去解决某些问题.)

3.创设情境

实验:请同学们思考:将任意一个三角形分成四个全等的`三角形,你是如何切割的?(答案如图)

图中有几个平行四边形?你是如何判断的?

二、例习题分析

例1(教材P98例4)如图,点D、E、分别为△ABC边AB、AC的中点,求证:DE∥BC且DE=BC.

分析:所证明的结论既有平行关系,又有数量关系,联想已学过的知识,可以把要证明的内容转化到一个平行四边形中,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性质来证明结论成立,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这就需要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来构造平行四边形.

方法1:如图(1),延长DE到F,使EF=DE,连接CF,由△ADE≌△CFE,可得AD∥FC,且AD=FC,因此有BD∥FC,BD=FC,所以四边形BCF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DF∥BC,DF=BC,因为DE=DF,所以DE∥BC且DE=BC.

(也可以过点C作CF∥AB交DE的延长线于F点,证明方法与上面大体相同)

方法2:如图(2),延长DE到F,使EF=DE,连接CF、CD和AF,又AE=EC,所以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D∥FC,且AD=FC.因为AD=BD,所以BD∥FC,且BD=FC.所以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所以DF∥BC,且DF=BC,因为DE=DF,所以DE∥BC且DE=BC.

定义: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思考】:

(1)想一想:①一个三角形的中位线共有几条?②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中线有什么区别?

(2)三角形的中位线与第三边有怎样的关系?

(答:(1)一个三角形的中位线共有三条;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中线的区别主要是线段的端点不同.中位线是中点与中点的连线;中线是顶点与对边中点的连线.(2)三角形的中位线与第三边的关系: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