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 学习心得体会 > 游览景德镇心得体会初中【通用3篇】正文

《游览景德镇心得体会初中【通用3篇】》

时间:

游览景德镇心得体会初中(精选3篇)

游览景德镇心得体会初中 篇1

景德镇是一个古色古香,生产陶瓷的城市,有着千年瓷都的美誉。千年之前的景德镇名叫昌南镇,并且同英文单词”CHINA”刚好谐音,这当然和古窑有着不少联系。在这个小长假,我游览了景德镇。

景德镇瓷器起源于汉,发展于唐宋,盛于明清。我抱着强烈的好奇心,来到了古窑民俗博览区。只见里面的路,水池,草坪,到处都是瓷器的元素,五彩缤纷的。我们来到瓷器工坊,这里给人们展示了7道最重要的工序:首先是拉坯,从一个会转动的机器里放一块泥巴,用手把陶瓷的形状捏成泥坯;然后是印坯,师傅用一个像木柱的东西,把晾干的泥坯定好型;之后是利坯,师傅拿着刀片把外部修理得平整光滑;接着的挖足和前面的利坯很相似,只是修理的地方是碗的“脚”;修理好外形,就要给陶瓷穿上釉做的“衣服”了,釉是一种透明的矿物质,平常的碗都是因为涂了釉才会雪白的,不然可就变成泥土黄了;第六道工序画坯,是可以让作者自由发挥的工序,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最后一步烘烤。烘烤用的窑,我在景德镇看到过五个,它们分别烧大件、小件瓷器,不同的窑有着不同的温度,一般是800度—1300度之间,而柴火就一定得用松木。这样经过24小时的烘烤,48小时的自然冷却,一件精美别致的碗就诞生了。

这种碗并不算稀奇!景德镇瓷器分为四种:青花瓷、颜色釉瓷、粉彩瓷、青花玲珑瓷。它们各有各的优点,各有各的美丽。在这些工艺品中,我最欣赏的就是陶瓷灯,它的灯罩是陶瓷做的:首先,把陶瓷镂空,再用透明釉覆盖上去,之后把灯罩罩住灯光,然后那些镂空过的花纹就散发着暖暖的光呈现在人们眼前。这个作品让我感到惊奇。回到宾馆,我想着一天的见闻,暗暗感叹:真不愧是瓷都,路灯、对联、塔、风车、装饰物用的龙都是瓷做的,这就是一个瓷的世界。

感觉还没逛够呢,可时间像水一样,一去不复返。次日,我便告别了景德镇。

瓷是一种生活中十分常见的日用品,但看起来不起眼的瓷却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智慧结晶。正因为有了陶瓷,才能让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更加辉煌!

游览景德镇心得体会初中 篇2

一个双休日,爸爸妈妈决定带我去景德镇玩一天。我兴奋极了,一下车就四处张望着素有“瓷都”之称的景德镇。

啊,这里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吧我迷住了。高大细长的灯柱被花瓷套了起来,街上到处可见那“精品陶瓷专卖店”。我则很想亲手做一个碗。

很快,我们来到了一个制作陶瓷的地方。一位老爷爷让我去将一块分好的泥拿来。我笨拙地拿起一块,朝他那飞奔。做陶瓷的东西可真怪啊,一块飞速转着的圆盘。“小姑娘,手偏了!”老爷爷的声音将我从思绪中拉了出来。一看那泥,本已成块圆球了,被我的手一压,凹了进去。不过没事,在老爷爷的帮助下,碗又很快的成型了。我把手扶在碗沿上,另一只手握成拳头压在中心,海不停的修饰凹凸不平的地方。而老爷爷则帮助我切去多余的部分。并定好高低。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一个美观的碗做好了。

这个在景德镇度过的日子,真是太美好了!仔细回味着做碗的过程,情不自禁的笑出声来。要是我能住在景德镇,那又会多么的安闲自在啊!

游览景德镇心得体会初中 篇3

在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吸引我的就是历史悠久的艺术——所以,在外出游玩的时候我毅然而然的选择了景德镇这个有趣的,历史悠久的景点。

我选择了一个最有意思最大的景点——景德镇仅仅是个小镇而已,就算它名为“瓷都”,真正的精华却都积聚在那个小小的地方,所有的文化,所有的历史痕迹,都可以,在那个地方看见。

因为到那里不需要费劲,所以我还是兴趣盎然的'——唯一不爽的是买票没有学生证要多五块钱。

我听说,造瓷的师傅对于瓷是十分的讲究的,那些胚子不好的,釉彩难看的,表面有缺口的,字没写好的——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凹点,都足以令那些人皱起眉头,不完美的东西,他们是不允许诞生的,于是,那些次品,统统只能够变成满地的碎片。那些人就干脆利落的往地上用力一扔,好像是一个女人对着一个负心汉来了个过肩摔,噼里啪啦。

哎哟我去我可心疼了不要给我啊。

以及,我怀疑造瓷的一定都是强迫症晚期。

那些早已失去原样的瓷片,博物馆馆长自有使用它的办法——因为,在我走向博物馆的时候,那小径上,整齐有序的铺满了瓷片,花花绿绿的颜色煞是好看,还有一些堆积在一起,零零散散叠放在一旁,似乎没有刻意去整理,但即使这样,也别有一番风味。

也是把所有的地方都逛了,腿酸疼的厉害。

走到造瓷人的工作处,看到那一些光滑干净的瓷胚,心里也是亮堂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