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心得体会(优秀8篇)正文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心得体会(优秀8篇)》

时间: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心得体会6篇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心得体会(优秀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法制培训心得体会 篇1

10月17日,我们办事处品社教师齐聚在微机室,在网络上认真学习了新教材培训。很荣幸领导把这次珍贵的学习机会给了初任品社教师的我,所以我抱着谦虚谨慎,虚心求教的心情参加了这次新教材的培训。下面把这次学习的收获和心得写出来与大家共勉。

本次培训的主讲人是由教研员方丽敏和安子琴来担任。从20xx年起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制”。更名的意义就是“把法制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制知识课堂”。

一年级教材里面的规则意识的培养就是体现法制精神。我认为这一内容体现的主要是规则教育应该是小学法制教育的重点,规则教育应该是一种法制教育的内涵,例如《校园里的号令》这一课的学习就是为了让学生懂规则,守规则进而体现出法制精神。我们一起回顾 “老虎咬人事件”使我们深刻的认识到“比老虎更可怕的是一个人对规则的蔑视”。

教材有两条线索:

明线:儿童生活的时空顺序

暗线:学生生活或者成长中遇到的重要事件或者问题

教师在讲述教材的主要特点时就这四个方面分别结合教材的内容进行了讲解。比如第二点体现中华文化传统,有中国味主要体现在第10课吃饭有讲究,教材中采用了儿歌童谣的表达方式,儿歌童谣简明易懂读起来郎朗上口,让人喜爱。

我觉得在学习时,应该向生活学习、在生活中感悟、榜样学习和批判反思等四个方面。在生活中感悟教师出示的实例是这样的。老师偷拍下学生上课铃响后学生的表现,在课上播放学生的行为,让学生回望反思,哪些行为上是不当的,哪些值得表扬。

学生法制教育心得体会 篇2

教育对于种子是阳光,对于树林是水,对于稻田是肥料,而对于少年儿童,是走上到的殿堂的梯子。

任何违法犯罪都是由于法制观念淡薄,缺乏法律知识造成,要教育好小学生幼小的心灵,法制教育是不可忽视的。所以,我觉得做好法制教育就是教学生学会做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学校要求小学生如何遵守《小学是守则》以及各种校规校纪,使他们能成为德、智、美、劳全面发展好学生。

在校园中发生的伤人致死的案件不得不发人深思。例如:xx年天柱二中学生黄绍西杀死本校同学的案件,20xx年3月天柱镇中八年级(1)班学生吴声胤伤害本校七年级(15)班学生胡朝源死亡的案件,一件件血淋淋的事实显示,青少年犯罪已越来越成为全社会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学校在这方面狠抓宣传力度,专门请一些法律工作者来为同学们开座谈会,讲述一些有关小学生安全与法制方面的知识,强调了小学生带各种刀具进入校园可能发生的事件,强调了小学生痴迷上网游戏的危害性,强调了打架斗殴、小偷、抽烟喝酒等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极端影响,乘坐违规造成的严重后果,遇到消防事故怎样处理…,增强广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明确了学生的行为规范。

通过此次法制座谈会,六(2)班开展一系列的法制教育活动:

首先,我认为,法制教育迫在眉睫。

在班队课,我利用故事书里看到的一个故事开展了一个主题队会,题目是《告别依赖,学会独立》,书里,讲了一个人,都快20岁了还整天依赖他爸爸,又不好好读书,连个碗也不会洗。一天,他找了个算命的帮他爸爸算命,得知爸爸能活到70岁时,当场大哭,旁人不解,后来他边哭边说,他爸爸大他30岁,他爸爸死后,他才40岁,那谁来养他?这虽然只是一个故事,刚开始你也会感到可笑,可经过反思,你还笑得出来吗?都40岁了还想要死的爸爸养他,那么做父亲的不就是太可怜了?

针对这个事例,不得不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应注重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调解自己的情绪,加强自己抗挫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上各种环境的考验。他们的认识和判断能力又跟不上独立意识的发展,往往分不清是非,易偏激和固执使自己的行动带有很大盲目性,这就需要我们成人对他们进行整体引导,逐步提高他们能分析和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认真做好法制教育,要求学生做个有文化、讲文明的国之栋梁是很有必要的。

其次,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逐渐增多,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前不久,班里组织同学们观看了剧本《法庭内处》,故事内容曲折,感人至深,发人深省。一位十四岁少年因家中贫困被迫缀学,整天闲在家中无所事事,渐渐地就染上了赌的恶习,最后为了还赌债,竟失手杀人,最终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看了这部影剧,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是啊,现在青少年犯罪记录高得吓人,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伟大的祖国日益繁荣,航天载人飞船刚刚飞入太空,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怎么不让人忧心如焚呢?

面对当前这些青少年法律和纪律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强,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低龄化趋势的现状,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

总而言之,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法律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国无法则不能立足于世界,更不用说在世界上建立自己的威信。无论是一个单位,还是一个人,都要以法为重。邓小平爷爷更是在1986年指出:加强法制重要是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都要进行法制教育。因此,我们每位小学生都应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学生。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心得体会 篇3

目前,贵阳市的初中课程中没有单独设立专门的法制课程,但是对中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却是不容忽视的。法制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系社会的稳定,国家的稳定。学校是法制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法制教育它不仅仅是政治老师和班主任的责任,应该是全体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各学科的老师应充分利用校园这一特定的文化传递空间,发挥各有关课程在进行法制教育方面的作用和功能,在教学中结合本学科的自身特点,进行法制教育,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他们遵守礼仪,遵循规章,从而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并将其有机渗透到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之中,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受到比较系统的法制教育。

下面,我说说我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一点心得。

一、挖掘信息技术学科教材中的法制教育内容

信息技术是一门综合学科,它涉及到各学科方方面面的知识,也是学校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对于平时的课堂教学,想到的往往是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如何有效地掌握信息技术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如何提高实际操作运用能力,却忽视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其实,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同样要遵循学科教学的规律,依据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法制因素,对学生因势利导,使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与法制教育相互融合,相互统一。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学科的工具性和教育性,也为实现法制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坚实的平台。教材中有许多图文并茂的阐述,都在于强化学生遵循学校规章制度的意识。在教学中,我们应努力挖掘出教材中这些显性和隐性的素材,潜移默化地将“两纲”教育、法制教育的内容渗透其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受到教育。

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第1页共2页“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了解身边的事,从青少年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出发,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教材七年级上册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一课《身边的信息》,老师可以让学生讨论信息的特性,引导学生要学会鉴别信息的真伪,不得随意发布虚假信息;如果随意发送淫秽、恐吓他人的信息,或造谣的、谎报险情、疫情等信息,都会受到限制法律制裁。教学中结合地震谣言、淫秽手机短信等实例组织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了解生活中哪些行为是允许的,哪些行为是不允许的。因为这些信息都非常贴近我们的生活,学生也很容易理解,对他们来说在自己的实践中得出的结论往往印象会更加深刻。

又如七年级《计算机软件》一课,用生活中的事例:工程师王某开发了一种计算机软件,某计算机公司闻讯后打算购买,但因价格问题双方未达成协议。计算机公司遂复制后自用。引导学生讨论某计算机公司这一做法的后果,同时引申出《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八条软件著作权人享有的各项权利。这对学生是不是起了警示的作用呢?在讲到这个地方的时候,老师可以把它和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活生生的例子来展开。

我们不难发现教材从七年级开始,就循序渐进地渗透着这样一种由浅入深的法制意识的形成过程:学校、家庭、社会,规则无处没有,人人都离不开规则,社会也必须在一定的约束下才能够正常运转。中学生在任何地方都必须遵守规则,遵纪守法,才能利己利民,才能够健康而茁壮地成长!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必要的,也是社会所必须的。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只要适时地加以渗透,并持之以恒,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是可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的。当你将语言教学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生活结合起来,就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也就能够培养出合格的新型公民,为构建和谐社会和民族的复兴作出自己的应有的贡献!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心得体会 篇4

一、透过培训,使我进一步认识到法制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是教育行政部门、校园、教师的法定职责,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基础工作,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明确规定把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作为对学生实施法制教育的主要途径,要求“将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渗透到相关学科教学中”。这一要求,阐明了今后校园的法制教育实施方式和教学方法,对我们今后的教育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性。

二、透过培训,使我进一步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工作潜力和方法。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应当遵循尊重教学、科学导入,分量适中、目标恰当,有机统一、一箭双雕的原则。渗透法制教育要创设适当的情

景,要找准切入点,频率不要过高。

从具体到一节课的时间占用来看,最简单的,只要求告知学生法律法规名称,最复杂的,占用时间也一般不会超过5分钟。其次,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在方法上有明确的要求,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并作了相应设计。只要坚持这些原则,学生理解法制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主动、快乐的学习过程,甚至于有时是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即已完成法制教育的任务,既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也不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更不会伤害学科本身。

三、透过这次的培训,让我深刻认识到当今法制教育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渗透式教学刻不容缓。

让我更明白教师“教书·育人”的真正含义;让我认识到学生不仅仅知识水平的高低跟我们教师有关,他们的自身素质、道德观念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我们教师对他们教育了多少。所以,现代的教师不仅仅要传授给他们文化知识,还要时时进行渗透法制教育,将教学与法制教育有机地结合,让我们一齐共同努力,建立一个新型法制型社会,从校园开始。

总之,法制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是一个大课题,有待于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去探讨和研究。我们要切实按照这次培训所提出的要求去做,在法制渗透方面探索一些可行的途径,把传授科学知识同法制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教育培养合格人才。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懂得最基本的自我保护,同时懂得在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是非意识和犯罪意识。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心得体会 篇5

通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实践教育,学生法制观念的增强,我受益匪浅,我知道了在学科中渗透法制教育的重要性,而且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应该做到如下要求:

一是有意。

即要求每个教师都应树立和强化学科渗透的观念和意识。把“学科渗透”的观念牢牢地扎根在心里,化为内心信念,再转化为自觉行动。

二是用心。

即用心学习、思考和研究。对非专业教师,学科渗透是一个新挑战。“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们每个人都有体会,凡事只要我们用心了,效果肯定不一样。在实际工作中,只要对法制知识多吸收一点,对现实生活中的法制现象、法制案例多留意一点,对学科渗透多思考一点,对备用、教学多用心一点,对学科渗透实践中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多反思、多总结一点,我想对我们的学科渗透肯定会有帮助。

三是给力。

即用力实践和探索。给力就是要不遗余力,不怕吃苦和受累,不怕劳心劳力,只要有利于学生“做人”的养成,在所不惜。因为我们面对的是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单亲家庭子女,是各种新问题越来越多的学生。在他们成长的历程中,特别在养成良好品质的过程中,会有更多的麻烦、更多的意想不到。这需要我们每个教师对于教育应有一种执着。“教育必须对生命丰富的、差异的、深刻的内涵作出回应。”执着是生命中最美的东西。我们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在我们的生命航程中,

因教育而赋予了我们许多的亮点和精彩。

四是创新。

毫无疑问,教育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创新的意义在于不断适应学校法制教育的新形势、解决学校法制教育的新问题、探索学校法制教育的新方法、新模式、新途径。每个教师都应该关注并致力于学校法制教育的创新。这需要我们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需要我们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和自我反思,需要我们有敢于打破传统、置疑一切的勇气。实践反复证明,一所学校的法制教育搞得好、有成效、有特色,都与校长、教师的敢于创新、努力创新不无关系。新形势下学校法制教育工作要打开新的局面,学科渗透法制教育要取得新成效,我认为,必须敢于创新。

五是示范。

即教师的言传身教、润物无声。一个学生就是一本丰富的书、一个多彩的世界。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体,每个人都独一无二、不可复制。

要培养他们成长、成人、成才,成为他自己,首先得尊重他们,从思想上、感情上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个性。其次要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引导他们、感染他们、影响他们。作为教师,你在学生心目中地位和份量,决定你必须特别注意你的言行举止。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个细节、一个字,哪怕是无意的,都可能对你的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乃至终身的影响。你的价值存在,就可能包融和体现在学生对你的每一声真诚的问候、每一次深情的关注和会心的微笑之中。关于教师人格榜样的作用,从孔子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到韩愈的“以身立教”,再到外国前苏联乌申斯基的“教师个人的范例,对青年人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苏霍姆林斯基的“学校好比一种精致的乐器,它奏出一种人的和谐的旋律,使之影响到一个学生的心灵。

古今中外教育大家的看法完全是一致的。最直截了当地说:要教育学生成为遵纪守法的人,你首先是一个遵纪守法者。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心得体会 篇6

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期望,他们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从小培养小学生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素质培养教育,不仅仅能够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其健康成长。

如今,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校园培养人才的标准有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教育不再满足于对知识的获取和积累,学习不只是对结论的记忆,学生不仅仅仅只需具备读写、计算潜力。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务必是高素质、高起点的,他们应具备必须的法律知识。

叶圣陶以前说过:“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语文学科中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透过语文学科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应当充分挖掘教材,在传授知识、培养潜力的同时,结合实际,巧妙地融爱国主义教育、政治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法制教育等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

语文教师不就应仅仅停留在单纯的语文知识的机械传输层面上,还应用心主动地探讨如何将法制教育知识穿插和糅合到课程的日常教学之中,透过法制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学科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双丰收、让他们从小就有法制观念,明白法律能够保护自己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同时也明白自己的所作所为不能超越法律的界限。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十分重要,这既不是强加附合,更不能喧宾夺主,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务必将学科教学资料与法制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要注意简单化、牵强化的形式主义,在教学中恰当地把握尺寸,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综上所述,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抓住法制教育的主阵地,找准“渗透点”。

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小学法制教育的主要场所,更是法制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实际,既深刻挖掘德育资料,又巧妙设计渗透方法。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里面的教育因素,把握时机,适时渗透,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法制教育中的渗透务必依托教材,离开了教材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大多寓于知识之中,呈隐性状态。只有充分驾驭教材,才能悟得育人真谛,探寻到知识教学与法制教育的融合点,即教学中进行法制教育的“渗透点”。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育的对象,这就要求法制教育务必既遵循学生认知的规律,又要贴合法律意识构成的规律,只有充分利用教学的主阵地,同时找准渗透点,法制教育才能立竿见影。

二、充分利用“渗透渠道”。

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及其写作这一重要渠道的作用,语文课堂教学就是实施小学法制教育的主要渠道。我们要善于结合实际,既深刻挖掘德育资料,又巧妙设计渗透方法。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里面的教育因素,把握时机,适时渗透,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教育。

叶圣陶先生指出:作文教学思想的精髓就是“教作文与教做人的统一”,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处理好这个“统一”,是语文教师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依据作文自身特点,可对学生进行生动而全面的法制教育,因此,就应把作文教学作为教育的重要渠道。

日记也是渗透法制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有位教育专家说过:“日记是道德长跑,每一天坚持,促使人心灵求真向善爱美。”学生写日记是说真话,说心里话,这便起到了使人求真的作用。同时,写日记能规劝自己上进、自省,劝别人改过。作为语文教师,充分利用日记这种写作形式,让学生联系生活中不礼貌、不规范行为,乃至违法犯罪现象,透过日记这个载体进行内心的真实表露,理解深刻的教育。同时,透过批阅,对学生进行应对面的心理健康指导,针对性地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法制教育。

三、把握“渗透时机”,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渗透法制教育。

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素材。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用心缩短教学与生活的距离,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齐来,主动拓展教学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得到情感的体验,从而巧妙地渗透德育、法制教育。

教师应从教材出发,觅到渗透点后,才能引出源源流长的“活水”。显而易见,渗透点是客观存在的,它不可能由施教者任意安排,务必遵循其在教材中所处的特定位置、层次、地位来具体安排,随着教学进度随机渗透,因材施教。法制教育的特点是动情晓理,“情动”而“知书达理”,这就是说渗透的方法、形式、时机都应利于创造的渗透氛围,即学生认知与理解渗透的心理。不能因为渗透而置教学知识于不顾,牵强附会,强行渗透,也不能只顾及教学,对法制教育或敷衍了事或事过境迁才勉强渗透。这样都会破坏课堂教学的整体效应。由此可见,把握好渗透时机是为了获取渗透效果,只有精心设计教学,充分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方能到达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

四、把握“渗透度”,直透心田。

找准渗透点是为了解决从哪儿切入,从何处渗透的问题,把握渗透时机是为解决什么时间、怎样切入的问题。而在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时,这种渗透如果“透”得不够,不彻底,则会效果不佳,功亏一篑;而“渗”得过度则会改变学科性质,转成法制课,这就要求教学中我们要做到既抑扬有节、调度有方,又能处理好渗透的尺度,做到既到位又不越位,适度而但是度。

法制教育教学中处理好渗透的“点”、“道”、“时”、“度”至关重要,找准“渗透点”是重点,抓住“渗透渠道”是中心点,把握“渗透时机”是难点,掌握“渗透度”是关键。教师只有做到因材施教、寓情于教,适时、适度,点点滴滴、持之以恒地加以渗透,才能有机地熔知识传授、潜力培养、智力发展和思想陶冶于一炉,才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法制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心得体会 篇7

在学习了《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之后,感受很深。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我们不仅要上好课,更要教会学生做好了。有一句话说的好“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还有很多事需要做。

自20xx年以来,我省发生的一些重大群性事件,都不同程度有学生特别是未成年学生的参与,表明青少年学生思想首先教育仍在薄弱环节,进一步凸显了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就个人而言,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在渗透中要注意时机与度

许多老师们在上课时不知道该何时渗透,找不到渗透的切入点,总感觉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是脱节的。教师应科学地、巧妙地导入法制内容,合法制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合理性、自然性。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内容,渗透应当是多少,教师们应把握好,如果量过多学生就会觉得很乏味,如果渗透的法制内容太少又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应当把握好渗透的度。

二、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能力,不能越这个界限。学生主要还是以学习课本知识为主,他们对法律知识只是持懵懂的态度。如果把一些较深的法律常识灌输给学生,结果学生会抵触。

三、《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该书中没有提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作为载体渗透法制教育。

本人认为整个初中13门学科都涉及到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那就不可避免地会利用到现代教育技术。当然我们也不能过多的依赖多媒体,只能适当地利用,否则只能适得其反。

四、渗透的法制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而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无疑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途径之一,因此无论什么学科在教学中都应适当的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已经在我省全面开展了,而且也取得不错的效果,近两年来我省未成年人犯罪率有所下降。教育不仅要教好学生学好课本知识,更应当还要教好学生做好人,做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是一个很大的社会课题,需要每一位老师们的参与,同时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心得体会 篇8

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学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已刻不容缓。思想品德教育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学的任务,各学科都应渗透于教学之中。这在教育理论上称之为“传授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统一的规律”,“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数学作为中学的一门基础学科,课时分配比例大,更应该注意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已明确规定:“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就初中数学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利用教学内容的辩证关系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指出,数学是“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方式”。这就意味着数学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观点。例如,在讲授数轴、函数等概念时,对它们的本质进行透彻的理解并能运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辩证观点;再如,从讨论整数运算产生了分数,而分数又包括全部整数作其特殊情况,以及运算、等式、方程、函数等一系列数学概念都是以一个概念发展成为另一个概念,让学生从概念的进程中掌握概念,大大有利于学生辩证观点的形成。再如,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教学过程中,让

学生观察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对学生进行事物之间想到联系和运动变化的教育。

二、通过介绍我国古今数学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例如,在讲授无理数时,结合我国古代数学家对圆周率π的研究:我国魏晋数学家刘徽建立了计算圆周率π的两个近似值 和 ,南北朝时数学家祖冲之推算出π在3.1415926和

3.1415927之间,并提出π的两个分数近似值约率 和密率 ;再如,在讲授直角三角形时结合我国古代数学家关于勾股定理的研究:我国古代数学家在《周髀算经》(公元前一世纪)就已经应用“ ”,在东汉初发展为《九章算术》的第九章内容的讲述,学生们大大增强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三、通过介绍数学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例如,在讲课过程中联系学生身边的数学知识:储蓄利息的计算、市场经济中交易、股票的交易、天气预报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再如,通过讲授计算器的作用及统计的知识让学生动手把身边的数学问题加以解决,再顺便介绍统计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同时简介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巨大成就,让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意义,从而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热情。

四、通过数学推理、论证的严密、计算的精确,培养学生刻苦、求实的个性品质

在讲授综合的证明题时,让学生不畏困难,寻找突破口,在讲授复杂计算题时,要告诫学生耐下心来仔细计算。通过这方面的训练,学生会养成诚实正直、知难而上的品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在讲授黄金分xxx点时,通过讲授其与绘画,造型的结合提示数学中的和谐美;在讲授轴对称、中心对称图形时,通过介绍中心对称图形在建筑物与工艺品上的的应用来揭示数学中的对称美;通过二次函数图像既可以描绘篮球运动的轨迹,又可以刻划天体运动后轨迹的教学,提示数学中的奇异美。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美感直觉,引导他们去发现美、鉴赏美,从而陶冶学生爱美的思想情操。例如,在讲授负数发展经历的漫长历程时,让学生知道真理发展曲折性,从而使学生坚定正确的世界观。再如在介绍“哥德巴赫猜想”的发展时,告诉学生陈景润证明了“1+2”,激励学生爱科学,勇于探索科学真理。

例如,老师讲授知识时,力求准确无误。可一旦出现错误,应及时加以纠正。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治学精神;更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只有这样才能教育学生,才有说服力。

总之,德育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是一个大课题,有待

于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去探讨和研究。我们要切实按照《纲要》提出 的要求去做,在德育渗透方面探索一些可行的途径,把传授科学知识同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教育培养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