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党团相关 > 入党 > 思想汇报 > 思想汇报范文 > 中国精神思想汇报【汇总3篇】正文

《中国精神思想汇报【汇总3篇】》

时间:

中国精神思想汇报(精选3篇)

中国精神思想汇报 篇1

尊敬的党支部:

“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最核心的是要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稳”和“改”这两个汉字,一下子成为各方解读的焦点,成了岁末“年度汉字”评选的热门。畅想新的一年,这两个字,对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意味着什么?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语境下,又被赋予了哪些新内涵? 微言之中有大义。不少人敏锐捕捉到了明年经济工作核心要求的“变”与“不变”。“稳中求进”依然是总基调,“改革创新”同样被提到突出位置,构成擘画发展大局的八字方针。稳,意味着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巩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改,意味着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坚持问题导向,勇于突破创新,以改革促发展、促转方式调结构、促民生改善。“稳”也好,“改”也好,二者辩证统一、互为条件。 前不久,有一组数据引人注目。伴随着取消下放334项行政审批等事项,全国新注册企业同比增长约两成,其中民营个体企业增长超过三成,带动了民间投资以23%左右的速度增长。这正是发展新趋势的一个有力诠释。回首即将过去的20xx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宏观政策保持定力,不搞短期刺激,而是通过深化改革释放内生动力,决策不折腾,改革不停顿,才有了良好开局。

万事开头难,起跑决定后程。不管是过去35年的风雨兼程,还是以来的新气象,实践不断提示着这样的辩证法:稳中求进是改革之基,改革创新是平稳之源。行稳才能致远,改革才能图治。把握好“稳”与“改”,既是经济工作主旋律,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辩证法。今天的改革,啃的是硬骨头,涉的是险滩,触动的是比灵魂还难触及的利益,“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畅快少了,“一山还有一山拦”的艰难多了。看看时代码头上堆积如山的问题:把13亿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让上亿农民工融入城镇、治理产能过剩的沉疴、化解累积的地方债务风险……哪一个不是举世罕见的难题?哪一项没有叠加成长烦恼与转型阵痛?又有哪一条是可以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当此之时,步伐稍有不慎,就会引来反弹;方案稍有不周,就会招致不满;力度稍有不逮,也会带来疑虑。

正是在现实问题的倒逼之下,全面深化改革尤需在“稳”与“改”之间闯出一片新天。一静一动,静要有定力,动要有秩序,关键是把握好这两者之间的度。既不能畏葸不前,也不能急于求成,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措施更要实。在经济增速换挡期,寓改革于调控之中,寻求宏观政策的黄金平衡点,才能掌控好“三驾马车”,赢得既提质增效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在城镇化发展的关键路口,不搞盲目刮风,不做“被上楼”的事情,而是因势利导、深化改革,使之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逐步实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积极而务实的改革理性,也集中体现在“区分情况、分类推进”的方法论上。对方向明、见效快的改革,可以加快推进;对涉及面广、需要中央决策的改革,则要谋定而后动;对认识还不深入、但又必须推进的改革,需大胆探索、试点先行。既保持战略定力,又焕发进取精神;既坚持底线思维,又稳定社会预期,这样的改革才会让人心里有谱、身上有劲。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回顾历史,“休克疗法”让一些国家付出了惨重代价,长期僵化停滞又让不少大党、老党黯然退出政治舞台。在我们的改革进程中,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事关改革成败。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接力赛中,把握“稳”与“改”的辩证法,凭着壮士断腕的勇气、统筹谋划的智慧、愚公移山的韧劲,我们定能奋力推进改革大业,写下现代化编年史上更为荡气回肠的篇章。

中国经济改革的“跳板”

此致

敬礼

汇报人:bfanwen

xx年x月x日

中国精神思想汇报 篇2

尊敬的党支部: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就是集体主义、人民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集体主义的价值观,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政党,不仅要时刻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还要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为这一价值观注入更多新的内容,使之更加充满生命力和现实意义。在二十一世纪,新的时代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要求我们赋于马克思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哪些新的内容呢?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唐太宗所言:“民能载舟,亦能覆舟”,我国作为人口大国,更要切实关注人民利益,党民同心,共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其次,坚持民主原则。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而且民主也是以人为本的必然结果。我国人口众多,要协调好每个人之间的关系是很困难的,我们必须尽最大努力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且将民主原则作为协调人民利益关系的有力手段。党员坚持民主原则,就要让人民群众充分行使其权利,让人民看到他们的利益和价值所在,保证他们以最大的积极性来参与国家和社会建设。

再次,坚持依法治国的观念。民主的社会也应该是法治的社会,法律面前不分尊卑不分地位人人平等。在我国,身居高位的大部分都是共产党员,作为人民群众的领导者、社会建设的带头人,更要坚持依法治国的观念,用自身的行动维护法律的权威,不以身份地位特殊而亵渎法律的神圣,将法治观念融入党员价值观。

第四,坚持和谐的理念。二十一世纪共产党一直致力于带领人民群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一个新的指向也是新的任务,追求和谐也是新时代人文精神的主体特征。和谐所指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还有人与心灵的和谐,共产党员在社会建设的引导中,不能将个人利益凌驾于他人和社会利益之上,牢牢铭记集体主义的价值观。

最后,坚持服务的宗旨。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员,不能以人民为自己谋利的工具,而要作为人民的公仆,时刻心念

第2 / 3页

人民情系人民。每个党员地位、能力不一,不求必须做出多惊天地泣鬼神的事迹,但必须端正为民服务的态度,有心服务人民尽力为人民谋利益,从最小的事情做起,践行党员价值观。今天我还只是一个正在向党组织靠拢的积极分子,但我也会努力学习党员的价值观,在生活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党组织表明我加入共产党的决心!

此致

敬礼

汇报人:bfanwen

xx年x月x日

中国精神思想汇报 篇3

尊敬的党支部:

xx年x月x日,同志在索契看望中国冬奥会健儿时引述鲁迅的话:“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些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同志说,只有锲而不舍,中国才有未来,我们才会建成体育强国。锲而不舍精神是中国精神重要内容之一。可见,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实现体育强国梦极其重要的动力之源。

总而言之,中国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极其重要的动力之源。xx年x月x日,同志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中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同志多次强调中国精神的重要性,足见中国精神对中国人的重要性。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大力发扬中国精神,让中国精神真正成为中国人的精神,成为我们发扬传统、开拓创新、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走向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中国精神有着非常深刻、丰富的内涵,“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是两大核心,它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兼容并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有着博大精深的内容体系。大的不说,就现实社会而言,其中,“清廉”、“诚信”、“诚实”、““厚德”等这些传统的中国精神我们每个人更应该大力弘扬,如果人人都弘扬了这方面的中国精神,精神支配行为,“之风”、“诚信缺失”、“造假害人”、“道德沦丧”的社会丑恶现象可能就会更少一些,社会风气就会更加纯洁一些。

中国精神,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位中国人极其的重要精神品质,并迸发出无穷的、无与伦比的正能量。

此致

敬礼

汇报人:bfanwen

xx年x月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