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 教师心得体会 > 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国培心得体会(通用3篇)正文

《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国培心得体会(通用3篇)》

时间:

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国培心得体会(通用3篇)

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国培心得体会 篇1

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了以往的教育教学模式,它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能够让幼儿清楚地看到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化虚为实,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语言形象化,深奥的道理具体化,有利于幼儿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记忆,而且能激活幼儿的创造思维,锻炼幼儿的动手、动口能力,使幼儿能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活动,能获得全面的发展。下面我就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教育教学中的运用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它新颖生动、感染力强,是一种模拟性、启发性的直观手段,由于它不但容易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诱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它有力的促进了幼儿园教学。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艺术教学中的运用

现代化信息技术具有反复的表现手法和巨大的表现力, 能具体形象地再现事物的现象、情景和过程,有效展示了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开拓更广阔的视野。而现代信息技术所具备的色彩鲜明、再现真实、视听生动、画面丰富、动感性 强、活泼直观等特点,这些特点非常符合幼儿艺术学习的需 要。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多种手段,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显示与再现,模拟与仿真、动画技术的运用等。如:在学习歌曲《春雨沙沙》中,歌词大概意思是这样的:春雨春雨沙沙沙,沙沙沙,种子种子在说话,在说话,哎哟哟,雨水真甜,哎哟哟,我要发芽。春雨春雨沙沙沙,沙沙沙,种子种子在说话,在说话,哎哟哟,我要出土, 哎哟哟,我要长大。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观看春雨VCD,进一步体验感知春雨,在优美的音乐意境中,在制作精巧的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下,孩子 们很快就学会了歌曲,并能很好地体验歌曲的美,并用自己 创编的动作来表现歌曲的美。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科学是抽象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幼儿的思维正处于具体 形象思维,而幼儿学习科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与兴趣,容易激活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科学知识,激发幼儿学习的愿望。幼儿园进行科学 性启蒙教育,可以从小培养他们科学的态度、认知能力以及 良好的个性、情感和创造性思维。通过与多媒体互动,开展小实验、小制作和小观察,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同时也是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使他们从小就善于独立思考和分析,用科 学的态度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现代信息技术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

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幼儿的语言教学,让不容易触摸的形象具体化、生动化、让抽象的知识直观化、简单化,不仅营造了一种更有活力和吸引力的学习氛围,使幼儿的思想渠道更加广阔,而且优化了教学。可以加快幼儿语言认知结构 的发展,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学习,真正实现主动性学习。两者的巧妙结合,使得幼儿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获得了探究的乐趣,审美的乐趣,认识的乐趣,创造的乐趣,从而使教 学真正成为幼儿生动活泼、自我需求的活动。

四、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所谓教学难点,就是幼儿对教材内容中不容易理解的地方,也是教学内容的重点。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如何引导幼儿突破难点,掌握重点。如果在这个时候运用多媒体课件,能够启发幼儿思考,帮助他们理解疑难问题。如:在教育活动《节约用水》一课中,为了让孩子理解水对生命的意 义这一难点部分,我特意制作了一个课件:在一幅美丽背景的衬托下,一滴晶莹的水珠宝宝在跳动。它一会儿跳到枯萎 的花上,伴随着音乐的节奏,花儿马上开了;它一会儿跳到 干枯的树枝上,伴随着音乐的节奏,树枝上长出了嫩绿色的叶子,立刻变得有生机勃勃;它跳到小猫身上,伴随着音乐的节奏,小猫立刻活蹦乱跳,喵喵直叫;它跳到躺着的小朋 友身上,伴随着音乐的节奏,小朋友很快就健健康康地站起 来。由这个课件的形象内容中,孩子们就很自然的明白了,一滴水虽小,但它能使枯竭的生命有活力,是一切生命赖以 生存的源泉,我们必须节约每一滴水,这样大家才能生机勃勃。

五、现代信息技术在健康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在幼儿健康教育过程中,幼儿所持的态度是健康知识能否转化为健康行为的关键。幼儿接受了健康知识,还需要帮 助幼儿建立对健康的正确态度。幼儿园的经验是幼儿建立正 确态度必不可少的素材。运用录像、投影等电教手段、协同多种媒体,发挥各自优势,可以唤起幼儿对经验的回忆,再现所经历的过程,特别是与之相伴的情感体验,促使健康态 度的形成。

总之,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新奇刺激,可以使他们充分集中注意力,增强幼儿学习动力,有利于突破教育活动的重点、难点,能使幼儿在视觉、直觉的和 愉悦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在活跃的气氛中发展思维、在积极 并主动中提高多种能力。

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国培心得体会 篇2

信息技术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使用。在当今及未来社会,掌握信息技术是对人的一种基本要求,人们都知道不懂得信息技术的人必将被现代社会所淘汰。但是,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还很年轻,需要信息技术教师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不断地关心、支持、探索、交流,使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俗话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的教学也如此,只教不研,就会成为教死书的教书匠;只研不教,就会成为纸上谈兵的空谈者;只学不思,便也不会进步。只有边教边总结,边学边反思,才能“百尽竿头更进一步。”

新二轮的信息技术的远程网络研修开始了。经过这一轮的网络研修,对信息技术课的教学颇受启示,现总结如下:

一、研修课程的启示

大多数教材上对信息、信息特征及信息技术只是简单的提及。长期以来,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这个学科中,人们对信息概念及其本质特征的理解很不深入,如象“信息是什么?”是一个说不清楚的问题,甚至是一个越探讨越混乱的问题。这种状况严重地阻碍着中小学,尤其是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深入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对于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技术、信息技术究竟要帮助人类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它是怎样发展的、目前信息技术正在为人类解决什么样的问题,等等,对于这些内容都很少介绍。作为一门学科的起始课,“信息及其特征”和“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是关键的两节课,对于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激情有重要的意义。

二、对未来信息技术教学的指导

作为信息技术的两节起始课,教师对于信息课的设计与实施合理对激发学生对本学科学习兴趣非常重要。让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学科研究对象对信息社会的重要性。对于学生后边的学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回想我的信息技术课程,往往考虑对于小学学生知识性的讲述比较多,而对于学生“上信息技术课是一件享受的事”考虑的比较少。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点把握不够,通过这一时段的研修,豁然开朗。同样的知识点,在课堂的表现形式的不同,会有不同的效果。从小学学生的学习特征出发,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最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案例作为主题进行知识点的学习或上机作业,让学生觉得信息技术课是最贴近生活,学着最有用的学科,这样学生就更有兴趣,上课的时候就会注意力集中,有进一步拓展学习的空间。

《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案例中,技术部分的课堂处理非常欣赏,我以前的课程中对于技术概念及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只是一带而过,认为在通用技术学科中已经设计到没有必要还好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过多的阐述。但经过涂久风老师的工作室学习中发现,教师充分展示信息技术的魅力,引发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去发现信息技术的魅力,那么学生对于技术的逐步深入的理解和对前沿科技的见识能够相应的扩展对信息技术的理解。更能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激情。

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多的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及学习兴趣出发,更多的注意课堂教学方法、教学实例、教学氛围、教学阶段性评价。积极的寻求有效的课堂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上信息技术课是一件享受的事”!

总之,通过这次远程研修学习,我无论从教学观念上还是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上都有很大的提高,感谢研修给了我这次学习机会,也感谢专家团队和全省各地同行在学习中对我的莫大帮助。

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国培心得体会 篇3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工作者,我没有什么理由不与时俱进;接受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这次远程信息技术教师培训,为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自身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我都要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加强基本功的新修炼,才能不断的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才不至于被社会淘汰。所以,我对这次远程培训很满意。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方法产生极大影响,感受到教学工作的艰巨。同时对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使我们有能力更好的开设信息技术选修课。我认识到做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最新的技术,并致力于把它们应用于课堂内的教与学活动中,在这十天的培训中,我深深的体会到:

1.信息技术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

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者具有的特征。在信息社会,一名高素质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通过网络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进行交流,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信息技术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信息技术教师。

2.信息技术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教育系统本身的需要。

在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在教育系统中,教育信息则成为最活跃的因素,成为连接教育系统各要素的一条主线;而教育系统的一项主要职能就是由教育者把教育信息传递给受教育者。因为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教学过程是一个教育者(主要是信息技术教师)对教育信息的整理、加工和传播的过程。信息技术教师是这一过程中主要的信源和传输者,在教育信息的准备和传递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育系统本身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3.观念上的更新

本次信息技术远程培训虽然只有短短十天的时间,但是每一天的培训都使我在观念上有一个更新。计算机的使用在往常对我而言就是一个进行文本操作的工具而已,本来我平时也不太注意对计算机技能的学习,总是有了问题就打电话求助,从没有想过要自己去掌握这样的技术。

4.细节上的渗透

本次培训中,授课信息技术教师都注重细节上的教学渗透,他们不仅教给我们技巧,更在无形中用自己的言行来引导大家,在一些细节的讲解上十分细致,恰当地渗透一些旧知识,使不同程度的老师都能得到提高。

通过十天的培训,虽然短暂,但使我的受益不浅,其感触非一一能言尽。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我一定扎实工作,努力学习,把用所学到的教育技术知识更好地应用教研教改中,做一名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优秀信息技术教师。最后,我想说,我仍会继续学习各种关于信息技术的知识、持之以恒,不懈的努力优化课堂教学,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具有高信息技能的新兴人才。这将是我以后的最终目标。

希望本文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心得体会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