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节日庆典 > 端午节 > 以端午节为题材的诗句(三篇)正文

《以端午节为题材的诗句(三篇)》

时间:

端午节题材诗句(通用3篇)

以端午节为题材的诗句 篇1

1、《小重山·端午》元·舒頔

【原文】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译文】

到处采撷艾蒿、蒲草繁忙,谁家的青年男女,预备过端午节?五色丝带缠绕着手臂唱歌跳舞。我心里惆怅,还有谁在端午节追悼屈原?

曩昔的事不要评论衡量,屈原忠义时令,可与日月比较。读完了《离骚》总能感到哀痛。没有人了解我的心境,只要在树荫底下纳凉。

【注释】

⑴小重山:词牌名。又名“小重山令”。《金奁集》入“双调”。唐人例用以写“宫怨”,故其调悲。五十八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⑵端午: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等,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亦以纪念相传于是自沉汨罗江的古代爱国诗人屈原,有裹粽子及赛龙舟等风俗。

⑶碧艾:绿色的艾草。香蒲(pú):多年生草本植物。俗称蒲草。生长在水边或池沼内。叶狭长,夏季开花,雌雄花穗紧密排列在同一穗轴上,形如蜡烛,有绒毛,可做枕头心;叶片可编织席子、蒲包、扇子。花粉称蒲黄,用为止血药。旧时端午节有在门口挂菖蒲、艾叶、蒿草、白芷等植物的习俗。明陈汝元《金莲记·就逮》:“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龙舟飞竞。”

⑷端阳:端阳节,端午节的别称。明冯应京《月令广义·岁令一·礼节》:“五月初一至初五日名女儿节,初三日扇市,初五日端阳节,十三日龙节。”

⑸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红、黄、蓝、白、黑五彩丝系臂,相传这五彩丝线代表着东、西、南、北、中五方神力,可以抵御邪祟灾瘟,人们称之为“长命线”。一说这五彩象征着五色龙,可以降服鬼怪。

⑹惆怅: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楚辞·九辩》:“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惆怅兮,而私自怜。”

⑺吊:凭吊,悼念。沅(yuán)湘:二水名,沅水和湘水的并称。沅水发源于贵州,湘水发源于广西,都经过湖南省注入洞庭湖。战国楚诗人屈原遭放逐后,曾长期流浪沅湘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为屈原自沉之处。《楚辞·离骚》:“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词。”这里指代屈原。

⑻往事:过去的事情。《荀子·成相》:“观往事,以自戒,治乱是非亦可识。”此指屈原投江自尽之事。论量(liáng):评论,计较。唐吴兢《贞观政要·论任贤》:“至于论量人物,直道而言。”

⑼千年:极言时间久远。晋陶渊明《挽歌诗》:“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忠义:忠贞义烈。《后汉书·桓典传》:“献帝即位,三公奏典前与何进谋诛阉官,功虽不遂,忠义炳著。”此指屈原的忠贞义气。

⑽日星光:屈原《九章·涉江》:“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同光。”这句是说屈原的忠义气节永不泯灭,就像太阳和星星的光辉一样。

⑾离骚:指屈原的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此诗抒发了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

⑿解:懂得,明白。无人解:此句写出作者感叹不被世俗所理解的心情。

⒀午阴:中午的阴凉处。常指树荫下。宋苏舜钦《寄题赵叔平嘉树亭》诗:“午阴闲淡茶烟外,晓韵萧疏睡雨中。”

2、《同州端午》唐·殷尧藩

【原文】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译文】

白发垂到了肩膀一尺之长,我离家已经整整三十五个年头(端午节)了。

小孩子见了很高兴又很惊讶,却问哪个方向是故乡?

【注释】

鹤发:指白发。

尺:量词,旧时长度单位。

3、《南乡子·端午》宋·李之仪

【原文】

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

客舍宛如村。好事无人载一樽。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恰似当时枕上闻。

【译文】

端午佳节的傍晚被连绵小雨滋润,我寂落的独自轻掩门扉。梁间的燕子带着它的雏鸟全都离开了,面临如此冷清的雨夜怎不让人黯然销魂,只能白费的向梁间寻找燕子往日休息的痕迹,思念一下往日热闹欢欣的韶光。

侨居的客舍就好像乡野山村相同,有了高兴的工作也没有人共饮一杯。这种没有知音好友分享陪同的惋惜,只有黄莺的啼鸣了解,所以才周到的鸣叫安慰着我,就好像往日美好韶光中在梦中、枕上听到的相同。

【注释】

湿:浸润。

独:独自一人。

巢燕:巢里的燕子。

客舍:旅居的客舍。

村:乡野山村。

好事:喜悦的事情。

唯:只,仅仅。

恰似:好像是。

闻:听到。

以端午节为题材的诗句 篇2

1、《已酉端午》元·贝琼

【原文】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译文】

己酉年的端午那天,天公不作美,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一眼望去,一片天昏地暗;整个汨罗江上,没有一处可以让人竞渡龙舟,借以凭吊远古英雄屈原的灵魂。

石榴花如火地开着,似乎正在笑话我,我只好自我解嘲道:其实,陶渊明既使不喝酒,也一样仰慕屈原卓然不群的清醒。今天,我虽无法凭吊屈原,我也一样仰慕他。

【注释】

①端阳:端午节。

②晦冥:昏暗;阴沉,昏暗气象,出自《史记.龟策列传》。

③汨罗:汨罗江。

④吊:凭吊,吊祭。

⑤英灵:指屈原。

⑥海榴:即石榴,古人以石榴传自海外,故名。

⑦渊明:指陶渊明,东晋诗人。

⑧独:独自。

⑨醒:清醒。

2、《端午日》唐·殷尧藩

【原文】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译文】

年轻时,每逢佳节,总爱生出许多情感,

现在老了,谁还有心思平白无故去感慨万千;

在端阳这天,懒得学人家悬挂艾草和驱邪符的习惯,

只祈望一盏蒲酒,共话天下太平。

鬓发是一天比一天增加了银白,

石榴花如红锦般射目,年年应节而开;

可叹在岁月面前,圣贤也罢蠢人也罢都是瞬息过客,

谁知道有几人湮没无闻,有几人名垂青史呢。

【注释】

少年:年轻。

艾符:艾草和驱邪符。

榴:石榴花。

贤愚:圣贤,愚蠢。

垂名:名垂青史。

3、《端午即事》宋·文天祥

【原文】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译文】

五月五日是端午节,你赠与我了一枝艾草。死者却看不见,新结交的知己却在万里之外。

往日能够为国尽忠的人,现在已经白发苍苍。我想要从屈原那里得到希望,三湘相隔的比较远。

【注释】

即事:就眼前之事歌咏。

故人:古人,死者。

新知:新结交的知己。

丹心:指赤红炽热的心,一般以“碧血丹心”来形容为国尽忠的人。

夙昔:指昔时,往日。

灵均:形容土地美好而平坦,含有“屈”字的意思。在这里指屈原。

三湘:指沅湘、潇湘、资湘(或蒸湘),合称“三湘”。也可以指湖南一带。

隔:间隔,距离。

辽海:泛指辽河流域以东至海地区。

以端午节为题材的诗句 篇3

1、《和端午》宋·张耒

【原文】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译文】

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

国破身死现在还能有什么呢?唉!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注释】

⑴竞渡:赛龙舟。

⑵讵(jù):岂,表示反问。

⑶殒(yǔn):死亡。

⑷离骚:战国时楚人屈原的作品。

2、《浣溪沙·端午》宋·苏轼

【原文】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译文】

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的细绢,明日端午节用芳兰草沐浴。流香酒般的浴水、油腻布满大晴的江面。

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红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或赤灵符)斜挂在耳下的黑色发髻上。与朝云同过端午节,天长地久,白头偕老。

【注释】

⑴浣溪沙: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还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

⑵端午:民间节日,在旧历五月初五。

⑶碧纨(wàn):绿色薄绸。

⑷芳兰:芳香的兰花。端午节有浴兰汤的风俗。

⑸流香涨腻:指女子梳洗时,用剩下的香粉胭脂随水流入河中。杜牧《阿房宫赋》:“弃脂水也”。

⑹“小符”句:这句指妇女们在发髻上挂着祛邪驱鬼、保佑平安的符录。云鬟(huán):女子的发髻。

3、《端午日赐衣》唐·杜甫

【原文】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译文】

端午佳节,皇上赐予名贵的宫衣,恩宠有加。

香罗衣是细葛纺成,柔软得风一吹就飘起,洁白的颜色宛如新雪。

来自皇天,雨露滋润,正当酷暑,穿上它清凉无比。

宫衣的长短均合心意,终身一世承载皇上的盛情。

【注释】

(1)宫衣,指官服。曾经有谚语说:“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指在端午节的风俗,吃粽子后穿上画了图案的衣裳,可以让这一年都不再怕风霜。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指在端午节这天,自己终于可以做官了,757年五月,杜甫官拜左拾遗,这首诗应该是那时候写的。被恩荣,指得到赏识而觉得荣幸。

(2)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葛,是一种植物,可用来织布,细葛,指用最细的葛丝做的布,含风软,指葛布像风那么柔软。香罗,罗是一种有孔的丝织品,香罗指罗的香味;叠雪轻,像雪花叠在一起那么轻。这两句都在形容衣服的材料之好。

(3)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题,指衣服的领子部分,湿,不是说湿润的湿,而是柔软的料子贴在颈上,凉凉的很舒服。当暑,指在天气热的时候,著,指穿着;清,凉爽。全句的意思是衣领部分好像天生就是润的,天气热的时候穿起来一定很凉爽。

(4)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意内,指心里。称长短,指计算了一下衣服的大小。荷圣情,指充满圣上的恩情。全句的意思是,心里计算了一下衣服的大小,竟然刚好,感觉全身都充满了圣上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