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观后感 >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优秀12篇】正文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优秀12篇】》

时间:

看完某一作品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观后感吧。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活动观后感 1

地震灾害是全世界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和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之一。在目前地震预报不能解决人员伤亡问题下,我们要加强对地震预防知识的学习,以利于掌握正确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物质不停的运动,会产生一股作用于岩层巨大的力,当这股力累积倒一定程度时,岩层会变形、弯曲。一旦承受不了这种变化时,岩层会发生急剧的破裂、错动,释放出巨大能量,缠身强烈的震动,这就是地震!地震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天然地震,另一类是人工地震。其中天然地震包括:火山地震、陷涡地震等。

当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室内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幸存的安全地点。特别是在楼房内的人,选择厨房、卫生间等空间矮小的房间、不易倒塌的空间、墙角或桌子等坚固家具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避震。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都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和使用电梯。

户外的场合遭遇地震时,要避开高大建筑物等危险之处,护住头,迅速跑到空旷场地蹲下。当大地剧烈摇晃,使人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身边的建筑物。但是你完全想错了,这些看上去结结实实、安安全全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很危险的。务必不要靠近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等躲避。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因此,要注意用手或厚毛巾等物保护好头部。

地震发生后,人们可能面对各种困难。但是,要逃生,必须克服恐惧心理,用正确的方法自救求生。这对于减轻地震灾害,免遭不该有的损失。如果不能自行脱险,一定要沉住气,保护自己不受新的伤害,如果暂时无法脱险,要想办法维持生命,寻找食物和水,保存体力,耐心等待,并设法与外界联系,不能可大声哭喊,勉强行动。这样反而伤害自己。应该尽量闭目养神,时间就是生命。被救后要积极参与震后救人工作,迅速壮大救援队伍,让更多的人获救。在发生大地震时,人们心理上容易产生动摇。为防止混乱,每个人依据正确的信息,冷静地采取行动,极为重要。

同学们,地震发生时,只要能按正确的方法去做,就不会有危险的。有时,地震并不像你所想象得那么可怕,真正房倒屋塌的灾难性地震还是少数。只要沉着、冷静地静观灾变,就有可能躲避这次地震。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 2

地震是一种突发性极强、破坏力极大的严重自然灾害,其带来的危害、造成的损失居各类自然灾害之首。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且地震活动频繁、强度大、范围广。据统计,全球地震的`十分之一发生在我国,上个世纪以来,因地震死亡的人数,我国就占到了百分之五十以上。尽管,从地震的板块构成上看,大足属于地震少发地区,相对来说比较安全,但大足也曾多次发生过地震,从这个意义上讲,大足也不是绝对的地震安全地区,也必须进行地震设防。因此加强地震科普知识的教育和宣传,提高应对地震的意识和基本技能就显得特别重要。

下午第二节课后,我校第一次“防地震紧急演练”开始了。下午三点二十五分,一声急促的哨声响彻整个校园,全校两千多名学生在班主任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躲在桌子下面。十秒钟过去了,长哨声响起,全体师生紧急疏散,迅速冲出教室,在楼梯上我们自觉排成两队,整齐有序的跑到操场上指定的地点,这才松了一口气。

在这次演练中,我获得了许多知识,比如:在地震来临时我们不要先急于往外跑,要先抱头蹲下,躲在桌子下面或墙角边,因为随时都会有余震。在这次演习过程中,有的同学只是把它当作一次游戏,没有重视起来。其实,在地震真的降临的时候,过程就是这样的,如果你现在不好好练习,到时候你就会不知所措的。

地震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通过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多个家庭影响一片社区,从而带动和促进全社会的防震减灾工作。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心得 3

2008年,罕见的“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了。在那场无情的天灾中,无数中华儿女离我们而去,而那些幸存的人有的也成了残疾,他们失去了身边的亲人,他们的痛苦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一声巨响,所有的教学楼瞬时垮塌。美丽的校园变成了废墟。在这猝然降临的巨大自然灾害面前,每个人的本能反应就是逃生。只有逃,才会有一线生存的希望。所以,今天,全校师生一起举行了一次“地震演练”。

下午第三节课,班主任先说了说“逃生”的几个步骤:先抱头钻到课桌下面,然后等上10秒钟后再迅速跑出教室。别看着步骤挺简单,可实际练起来,你会发现一系列的“小问题”,比如:钻到课桌下面时,凳子碰着头。跑出教室时同学们太挤等。这一些“小问题”我们练了好几遍才克服了。

终于正式开始了。楼下哨一响,全班同学先飞快地钻进课桌底下,等了10秒钟后,同学们又一窝蜂似地迅速往楼下跑。在楼道里,还有些“逃生”的低年级的小朋友,他们挡着我们的路了,同学们十分着急,七嘴八舌地议论纷纷了:“快点儿!快点儿我快没命了,楼快塌了……”“快点儿!我快被砸死了……”同学们完全进入了角色,心中只想着自己逃生。同学们们猛冲下去,终于平安的到达了楼下。

在那个下楼的过程中,我心里除了紧张还有害怕。通过这次演练我终于体会到了当“5·12大地震”来临时,所有当事人的复杂的心情。当我到达楼下的那一刻,我心中有一种成就感,因为我凭着自己的力量保护了自己!

“逃生”一个当地震发生前所有人心里唯一的念头。只有用自己最大的力量猛冲下去,才会救得生存的希望。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心得 4

发生地震后,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逃生,但至于怎么科学逃生自救,还得听专家的。地震局官员介绍说,万一地震,身处不同场所就得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但夺门而逃是最不明智的选择,除非你住在平房里,在短短几秒钟内能跑到安全地带。否则,最好就地避震,等首震过后,再迅速撤离。

如果你在家里,发生地震时,千万不能滞留在床上或站在房间 所以人员比较集中,容易发生挤倒、踩踏等事故。

五、应通过拓宽应急演练层面,普及应急公共安全知识。通过本次应急疏散演练,学生们有了很大的收获,学校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观后感 5

长久以来,地震带给人们的威胁就如同夏天午后的雷阵雨般威力强大且令人走避不及。遗憾的是,气象预报有能力告诉我们雷阵雨即将发生,但是对于地震,人们至今仍束手无策。究竟地震能不能预测?从70年代初期开始,日本、美国、俄国的科学家们都急于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在研究的过程中,各种探测技术,例如观测地壳变动、地磁及地电流的变化、地下水位及水质的变化等方法纷纷被提出。

地球内部应力能量累积到超过岩石强度,岩层断裂释出能量而发生地震。其中又以板块运动造成的构造性地震为主:我们知道地球的外壳为大小不同的板块拼凑而成,相邻的板块以分离、聚合或侧向错动的方式相互移动,使板块的边界发生变形而累积应变,当应变增加至板块内岩层无法负荷的程度时,岩层即突然断裂、滑动而产生地震,此滑动面称为断层面。除了在板块边界外,在板块内部地区的岩层亦可以感受到板块挤压或拉张的力而变形断裂,引发地震。

我们看了许多资料,作了许多调查,证实发生地震的原因是:地震表面和地壳外部条件发展不平恒,产生地壳内部热量不能顺利均匀的散发出去,造成地震的发生。所以科学发展抗震防震就很有必要了。我们除了普及抗震防震知识,预报地震外,还可以在建筑上下功夫等等。

总之,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但有时会出现一些事故,只要我们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

2022地震科普携手同行主题观后感 6

今天,我去看了地震科普携手同行主题活动,感受颇深。

地震是怎么发生的呢?原来是由于地球内部物质不停地运动,会产生一股巨大的力量,这股力量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会使岩层弯曲、变形,一旦受不了这种变化的时候,岩层就会发生剧烈的破裂、错开,释放出巨大的力量,产生巨大的震动,这就是地震。地震的类型很多,比如: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诱发地震、人工地震等。我国发生的大地震有:邢台大地震、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大地震等等。地震对地球和人类的破坏很大,如:地表破坏,崩塌、滑坡,泥石流,沙土液化,火灾,建筑物结构破坏等危害。

大灾难发生后,我们要必须积极采取技术和社会管理等防震减灾措施,一是要建立地震监测网,二是要建筑要抗震,震不倒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三是我们要学习地震知识,制定家庭防震计划,准备防震应急包,应急物品包括急救干粮、瓶装饮用水、手电、电池、绳子、哨子和药品、收音机等,四是要学习紧急避险知识,如在室内躲避时,要迅速躲避到坚固的家具旁边,或者厕所、厨房等地方,如在户外,我们要跑到空旷的地方,避开人多的地方,有秩序地依次撤离。总而言之,把灾害的风险和损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通过这次绍兴科技馆的“防震减灾科普展”活动,我懂得了预防大地震的许多办法和知识,所以,我再也不怕地震了。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主题活动观后感 7

灾难,我们无法改变,但是可以避免,地震发生前,会有些预兆。比如马等牲畜会挣脱缰绳,并疯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会涌出洞外;蜜蜂会惊飞、逃窜;狗会狂吠,还有一些家畜会出圈,到处窜跑;老鼠成群结队搬家这些预兆可以让人们提前知道将发生地震,如果发现这些动物有这些反常现象,须先辨别真假,再向地震局报告,以防在先,及早撤离。

地震发生了并不是就必死无疑,其实,还有很多自救的方法。例如:地震了,你被压在废墟的底下,这时候,你不要盲目乱动,要冷静,先把手抽出来,慢慢地挪动废墟,先保持呼吸顺畅,再想办法呼吸,喊人员来救你。如果发生地震时你在家里,必须马上钻到坚硬、并且没有倒塌的小房间中躲避,以免砸伤。还有,要贴着坚固的墙壁或在门口蹲着,在房子倒塌后,再求生,要避免被弄伤。如果在野外,一定要避开陡崖,防止掉下山。还有要预防山体滑坡,以免滑下去。如果在学校,一定要听从老师的指挥,躲到课桌下,注意保护头部,如果在上体育课,要避免高大的建筑物,不要被砸伤。如果在电影院,要躲在观看椅底下避震,要避开挂在天花板上的灯、空调的悬挂物,用东西保护头部,听从指挥人员指挥撤离现场。在商场发生了地震,要避开玻璃柜,避开货物、广告牌、灯等物品。如果在公共汽车内,要躲在椅子底下或蹲下,要稳住重心,扶好扶手。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给人类带来很大的自然灾害,我国处于世界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预测和预报地震,是现在的重要工作。

2022地震科普携手同行主题观后感 8

今天我去观看了地震科普携手同行主题启动仪式,有了很大的感想。

地震,洪水,火灾等灾害,是人类最难应付的,就是因为这种种灾害,让无辜的一个个人丧命。我观看了这个主题板块以后,就明白了怎么应付这些自然灾害了。这个主题有很板块,如:被压在废墟下怎么办,洪水来了怎么办,在户外遇到地震怎么办和遇到火灾怎么办等。我看了之后知道了很多的知识,明白了即使在情况十万火急的时刻也要保持冷静,并且知道了要掌握科学的自救方法,不能急躁,这样只会自己害了自己。

我认为我们大家应该多认识一些自然或人为造成的灾害的克服办法,其实,地震,洪水,火灾之类的灾害并不可怕,只是大家没有留心在意书上,电视上,报纸上等等的地方的灾害逃生方法和自救方法等,造成了不应该有的惨祸。大家应该多点留心身边的灾害逃生方法和自救方法,让自己能逃脱灾害的束缚。

总之,大家应该多多了解各种灾害的逃生方法和自救方法,而且,灾害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防备和应急的方法,只要大家懂得了方法,就可以让灾害忘至九霄云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