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读后感 > 忆儿时丰子恺读后感(优秀8篇)正文

《忆儿时丰子恺读后感(优秀8篇)》

时间: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

忆儿时丰子恺读后感 1

《忆儿时》一文,我看到一个充满童真而温润有情的童年时代的丰子恺,也看到了一个敦厚、仁爱、有一颗慈悲心的丰子恺。

三篇文章中透射出他关于生命关于世界的看法,生命是平等的,然,生死也是自然的,孩子是最纯真的,他们有一颗孩童般的心。他们真诚地对待世间万物,把名利和杂念置于身外,用一颗平常心,淡然的面对人生。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发现自己原来可以像孩童般快乐的活着,不必因生活中的琐事自寻烦恼。

丰子恺童年时,杀生取乐的三件事让他感到悔恨而愧疚。我在童年时,也有一段类似丰子恺的悔恨经历。

那是一五年的秋天。正逢秋季,我懒散不已走在河傍。当时是多么轻松,但现在想,我对曾祖母多么惭愧!我在散漫地享受自己的秋后时光,她,在病榻上忍受自己人生中的最后时光!这是我无法原谅的悔恨!

当我漫步前行,行走至老家大门口时。我便感觉到,今天的气氛有些不对劲——白纸灯笼挂在门檐上。悲伤的气氛席卷而来。亲人们都戴着孝帽,满面哀容站在门口。我当时并不忙乱,安静地走在通往卧室的楼梯。——现在依稀还记得,曾祖母去世时的房间紧邻着我的房间。

父亲悲伤而急切地寻向我。他的脸色我应该怎么形容?他早已抵制不住心中的悲伤,泪水如同失去闸门的洪水般涌出。母亲,她的脸白得不成样子,紧闭的双眼已满含泪水,以致瑟瑟抖动的长睫毛像在水里浸泡了,当时的我,不知道是如何想的。我一股脑儿地往外跑,跑向自己的。卧室,开始玩起新研制的发电机来。任凭父母如何劝导我过去,我就是不为所动。当时的我,竟然不想去再看曾祖母最后一眼!

当我玩起自动机时,我似乎听到墙外的大人们的窃窃私语。“这孩子也真是不听话啊~”“是啊,奶奶她都要去世,竟然还不来看一眼~”不知当时的我是如何体会这些评价的。我贴近墙面,传来的是“咚咚咚”的声音。后来,我被告知,那时,曾祖母已经去世!或许,在她临终时没有见到我,想通过敲墙的方式向我告别吧。

童年时,曾祖母待我极好。我常去老家串门,最喜欢吃的,就是她的红烧鱼。她人极慈祥,若不是那万恶的癌症夺走她的生命,她仍然渴望摸摸我细小的头颅罢!想到这,我便泪水长流。我多么悔恨,我当时没去灵堂看他一眼——哪怕是一眼也好啊!我永远无法原谅我当时的所作所为!

听到亲人们的哭啼声,我便再也忍受不住心中的悲伤和遗憾了,冲出家门。天空灰蒙蒙的,门外的空气也变得浑浊,秋风刺骨地扑打在我的心底。秋风吹散落叶,拂出一片悲凉的气息。呵!昏暗的街灯,映衬这位悲伤的人,这位悔恨的人!

四年级课文读后感 2

这是个大家熟得不能再熟的故事。小红帽给奶奶送吃的,被狼抓了,后来狼打死了。不过,那首歌,大家也许会唱:”我独自走在郊外的小路上,我把糕点带给外婆尝一尝。她家住在又远又僻静的地方,我要当心附近是否有大灰狼。当太阳下山岗,我要赶回家,同妈妈一起进入甜蜜梦乡。“这就是概括了。

小红帽,真是可爱,大灰狼,真是可恶!我想,大家在读这个故事时一定为小红帽担心。不光是这个,大家在看这类童话时肯定想杀光狼,狼在童话中就是邪恶的化身。可就该把它们杀绝?

这是个真的事。我忘了是从哪本书上看的,忘了是哪国,至少是个有很多植物的国家。那儿有好多鹿,也有好多狼。自然狼是吃鹿的。可当那国总统知道后,却下令,号召杀狼。为什么?因为在童话中,狼坏,鹿好,而且鹿是保护动物,所以要杀!别笑,往下看。狼已杀的殆尽,可鹿并没有增加,反而急剧减少了!不能吧!恰恰,事情就是如此。为什么?因为在那里,狼是鹿的唯一天敌。可狼只挑体质弱的和有病的吃,因为它们跟不上队。狼一没,鹿就不用警觉,也不用跑,体质弱了;再加上传染病,就直接置鹿于死地。后来,他们只好进口了点狼。

童话归童话,现实归现实!

忆儿时丰子恺读后感 3

我读了一本书,叫《忆儿时》,是由丰子恺写的。内容写的是丰子恺与他童年最好的朋友——王囡囡。他们家与作者有十分深切的。交谊。王囡囡的祖母经常拿自产的豆腐干和豆腐衣给丰子恺的父亲送酒。还有,王囡囡经常跟丰子恺玩……

作者主要讲的是钓鱼。起先,丰子恺不会钓鱼,然后,由他最好的好朋友——王囡囡来教他。王囡囡买了两幅钓竿。一副送了丰子恺,一副给自己用。后来,丰子恺慢慢“上手”了。慢慢,就学会钓了。

我以前也是一样,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叫安琪。以前在广州我们两家是邻居。我爸爸跟这家主人是很好的朋友。我有什么不懂的,安琪第一时间就“出手”,马上就来帮助我。

看来,最好的朋友一定能在你迷糊的时候,马上就能帮助你啊!

忆儿时丰子恺读后感 4

在《丰子恺散文》当中,一篇题为《忆儿时》的文章让我感触颇深。回忆童年的文章,无论是名家名篇还是学生习作,都可 以说数量相当庞大,但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能从这样看似平凡无奇的题材中写出深意。

丰子恺笔下,童年曾有三大记忆:养蚕、食蟹与钓鱼。这三件事看似都是大有奇趣的,作者也用灵动的笔法将其写得妙趣横生,但是文章却不止于此,每一小节行文末尾,作者都会感叹这其实是一种对生命的残害。“独钓寒江雪”与“渔樵度此身”都是风雅的名句,“游钓之地”的美名用以形容人的故乡,但是,作者却从中读出了更深一层的含义。太多时候,人类的悲天悯人其实显得是如此的`自私。人们会为无辜逝去的人而立下墓碑,却不会因为那些冤死的动物而流下一滴眼泪。

在《怪医黑杰克》中有一集名为《雪崩的挑战》,讲述的是一位科学家把自己童年的玩伴小鹿“雪崩”改� 最后,科学家不得不亲手打伤了“雪崩”。

在动画当中,有这样一句台词:人类有权利制裁人类,有权利制裁其它的生物吗?这也是作者想要提出的问题吧。

在现实当中,除了哲学家,也几乎没有人想过这样的问题了。或许也只有在丰子恺这样怀着悲悯之心的人笔下,这些童年的趣事才有了另外的含义,才会让作者对杀生取乐进行反思吧。作者说,“天地万物,没有一件逃得出荣枯,盛衰,生灭,有无之理。”但是,这却是天地之间的道理,有其自身仪律的平衡,绝非人类可以替天行道的。

忆儿时丰子恺读后感 5

一幅妙趣横生的漫画、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这似乎便是丰子恺生活的全部,简单而又清雅,如“一清二白”的小葱拌豆腐,是人间至味,忘不掉的清欢。

他的文字是如此的恬淡,像一条缓缓在山涧流淌的小溪,将人生哲理娓娓道来,以致于不觉得丝毫的枯糙,反而蕴含着无尽的意境于深情。在他所有的随笔之中,我最喜的还是《亿儿时》了。

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就像它的名字一样。作者回忆了童年三件难忘的事,养蚕、吃蟹和钓鱼。都是些再平常不过的事,但从丰子恺的笔端流淌出来,却仿佛有着一种特殊的魔力,让人欲罢不能。在干涸世道中粗粝的心灵都会被滋润如水,像久玩成玉的手串,细腻又令人心安。事情虽微小,可仍能从中窥见丰子恺的的善良之心、童趣之心。若无童趣,他的笔触绝不能如此活泼,读文之时便可见小时候的丰子恺在跳板上的行走,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赏月、吃蟹的那幅其乐融融的场景了。若无善良,那么文末三处的愧疚又从何谈起呢?

甚是不解为何丰子恺能写出这么令人温暖与感动的文字?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在国仇家恨面前,大多数人选择了以笔做枪、以墨做箭,痛斥外虏,讦骂国贼,可他却选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一条在当时并不能为人接受甚至遭到白眼与嘲笑的路,一条非大毅力、大智慧者不能为之的'路,可丰子恺却顺利地走完了,也走出了自己的光芒。他用并不华丽甚至于平淡的文字抚慰人们受伤的心灵,用并不夸张但温柔的漫画使创伤结疤。他将在战争中难得一见的美与自然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使他们忘了悲伤与愤恨,给他们最好的希望,向最纯正的美奔去。

在我眼中,丰子恺是最有儒者风度的作家,亦是人间不可多得的“活佛”,这一切都源于他内心的真、内心的纯。

四年级课文读后感 6

《那个黑色的下午》是杨红樱写得《笑猫日记》系列之一。我非常喜欢看,也很好看。

这本书描写了在一个黑的像夜晚的下午,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袭击了望龙山脚下的樱桃沟。顿时山崩地裂。樱桃沟,水,未成熟的樱桃大红大紫,都在一瞬间消失了。在这场大地震里,笑猫和他的妻儿失散了,于是在惨白的阳光下,笑猫踏上了艰难的寻找之路……

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在笑猫找到二丫之后,遇见了一只虚弱的母羊生出来一只小羊,笑猫帮小羊断了脐带。这时母羊断气了,可小羊“咩咩”直叫,怎么办呢?幸好灵巧的二丫发现了一只死了宝宝的狗妈妈。笑猫走上前去问:“狗妈妈,我这儿有一只小羊,您能喂他奶吗?”狗妈妈立刻就说:“行,我有奶水,我来喂小羊。”喂奶的时候,狗妈妈脸上重新出现了慈祥的笑容。看完这段,我都哭了。

在自然灾难面前,一切生灵都显得那么渺小。我们要保护大自然,尊重大自然。让一切自然灾害远离我们。

忆儿时丰子恺读后感 7

今天,我读了丰子凯先生的《忆儿时》,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丰子凯先生小时候与隔壁家的王囡囡一起度过的美好的童年时光。

文中,王囡囡的一举一动十分引我注目。他是一个十分友善的人,他对作者很友好,他比作者大,也比作者壮,生活经验也比作者要丰富,所以处处帮着作者。有一次,他找作者去钓鱼,作者见他拿着一盒捕杀的苍蝇,十分不解,他耐心地对作者说:“鱼儿十分喜欢吃苍蝇。”这次,他们一起捕了一桶鱼。到家的时候,王囡囡把一桶鱼全部给了作者。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家虽然不富裕,可是,他还是特别讲朋友义气,把鱼全给了作者。

中国人钓鱼,可以说是钓出了大名堂,如姜太公钓鱼,钓出来的是一个兴盛的王朝,可是作者钓鱼,钓出来的是纯真的。友谊和快乐。

童年的友谊是稚嫩的,它可能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慢慢地淡化了,但是,它仍然藏在心底的某个角落,时常勾起我对童年的回忆。

忆儿时丰子恺读后感 8

新年来了,儿时关于年的记忆重又变得清晰。小时候,父母一年到头土里刨食,拉扯我们兄妹四人,生活很是拮据。所以,我们小孩子特别盼望过年。

每年三十儿晚上,我和妹妹会提着父亲为我们制作的小灯笼出去玩,总是让小伙伴羡慕不已。初一早上,农村有起五更的习俗,凌晨4点左右就开始有人放炮。5点左右鞭炮声连成片,是村子里最热闹的时刻。小孩子也早早起床,穿上向往已久的新衣。男孩子随大人一起到长辈家拜年,可以挣到几块压岁钱或是几包鞭炮。女孩子聚在一起比较谁的新衣服最漂亮、衣兜又多又大,因为,那样串门时可以装更多好吃的`。拜完年男孩子最喜欢玩的是放炮,把一包鞭炮拆成一个一个的放,那样放得时间长。遇到哑炮他们也舍不得扔掉,把哑炮从中间掰断,然后拿点燃的香头儿引燃里面的火药,“呲——”地一声,放射出炫丽的火花,换来小小的喜悦。

刚过完年我就问父亲:“还有多少天再过年呀?”开始对下一个新年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