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休假管理制度【优秀13篇】》
最近我们公司终于有年假了,然后就要给员工休年假了,但是年假该怎么计算呢?很多刚刚入行的人资都会懵逼,
2022年假的法律规定天数一览 1
年假天数规定
所有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都能享受到带薪年休假,其中,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年假其他规定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四条规定:“年休假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职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视同工作期间,应当计为累计工作时间。”
这里的“累计工作时间”,包括职工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从事全日制工作期间,以及依法服兵役和其他按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可以计算为工龄的期间。
职工的累计工作时间可以根据档案记载、单位缴纳社保费记录、劳动合同、离职证明或者其他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材料确定。
另外,如果单位因某原因不能安排员工休年假的情况下,在员工同意的基础上,需要按照该职工日工资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如果遇到员工离职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况,企业也需要根据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的年假天数来支付年假工资报酬。
年假折算计算方法:(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当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数(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
提醒,劳动法规定中,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1)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2)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3)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4)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5)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最后关于年假计算方法中,有不少企业并不落实带薪休假政策,让《劳动法》很受伤,其中以下情形就是常见的在年假计算方法中,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行为:
1、只计算职工在本单位的工龄
2、待岗时间不算进工作年限
3、用虚假考勤伪造休假记录
4、签订“无年假”条约
5、以旅游福利混淆休假事实
年假多少天要按照工作年限符合规定的,工作满12个月以上才能享受带薪年假,满1年不满10年带薪休假5天,满10年不满20年的休假10天,满20年的休假15天,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安排休年假的应在员工同意情况下按照日工资的300%支付报酬
年假是从入职日期算吗
1、年假是指给予员工的年假。本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有年休假。1月1日,《员工带薪年假规定》正式实施。条例还指出,带薪年假不包括国家法定假日和其他相关规定。
2、年假可以在一年内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因生产工作特点,本单位确需跨年度安排员工年假的,可跨年度安排。
3、法定年假由法律直接规定,是强制性的。这是企业必须执行的最低标准。与最低工资标准制度一样,它具有劳动标准法的性质。未休法定年假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法定标准给予补偿,但职工自愿放弃的除外。
年假的法律规定天数一览
带薪年假天数计算 2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一号部长令,发布了《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下称《办法》),并自9月18日起施行。为我国劳动者享受带薪年休假提供了制度保障。具体有什么新意,我们做如下专门解读:
年休假天数怎么算
对于老员工的规定:
根据国务院带薪年休假条例:所有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都能享受到带薪年休假(下称年休假)。其中,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办法》第四条进一步明确,年休假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职工在同一或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以及依法、行政法规或国务院规定视同工作期间,应合并为“累计工作”时间。
《办法》此项规定明确了年休假是劳动者的福利,保障的是全体劳动者的休息权,不是根据对某个企业的贡献来确定的。
对于新入职的规定:
《办法》还规定:劳动者新进用人单位,且连续工作不满12个月的,当年的年休假的天数,按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后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假如刘先生工作了7年,在今年8月1日跳到乙单位工作的,那么他今年在乙单位剩余的“日历天数”为153天。按累计工作时间算,他不足10年,年休假天数应为5天。那么今年他的年休假天数应为(153÷365)×5天=2.1天。由于0.1天不足1整天,不能享受年休假,因此他今年的年休假天数是2天。
哪些假不影响年休假
1、产假休了照休年假
《办法》规定,劳动者依法享受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以及因工伤停工留薪期间,都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2、四种情形不能再休年假
根据国务院规定,如果当年出现四种情形,职工就不能再休年休假了,这四种情形分别是: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加班工资报酬怎么算
1、加班工资不含超时劳动所得(加班工资)
根据《办法》,单位不安排年休假,或安排年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天数的,应在本年内对职工未休的天数,按日工资收入3倍支付报酬,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的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办法》明确:月工资指的是职工在单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前12个月剔除加班工资后的月平均工资。在本用人单位工作时间不满12个月的,按实际月份计算月平均工资。但月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
2、拒不付加班费单位要赔6倍工资----由行政途径处理
如果单位不安排劳动者年休假,又不支付应休假期间的3倍工资报酬,对此,《办法》第十五条规定,由县以上劳动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除责令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外,单位还应按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数额向职工加付赔偿金;对拒不执行劳动部门处理决定的,由劳动部门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案例:小刘在一家公司工作,平均日工资是200元,因公司安排工作,小刘的5天年休假没有休,那么他上班时每天应得600元,5天就是3000元。假如单位不发放,小刘可以要求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公司如不按劳动部门限定的时间内改正,那么单位就要按“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数额,向其加付赔偿金,那么小刘这时应该得到6000元。
合同解除或终止未休假折算报酬-可以仲裁
《办法》规定: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当年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应按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单位当年已安排年休假的,多于折算应休年休假的天数不扣回。
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当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数。
案例:小王在单位工作了3年,应为5天的年休假,单位跟他解除了合同关系,解除时小王在单位度过200个日历天数,但小王没有享受到1天的年休假,假如他的日工资是200元,那么他应得的未休假期间的报酬应是:(200÷365)×5=2.74天,0.74天不足1整天,不支付该报酬,故取2天,2×200元×《办法》明确:月工资指的是职工在单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前12个月剔除加班工资后的月平均工资。在本用人单位工作时间不满12个月的,按实际月份计算月平均工资。但月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
2、拒不付加班费单位要赔6倍工资----由行政途径处理
如果单位不安排劳动者年休假,又不支付应休假期间的3倍工资报酬,对此,《办法》第十五条规定,由县以上劳动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除责令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外,单位还应按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数额向职工加付赔偿金;对拒不执行劳动部门处理决定的,由劳动部门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案例:小刘在一家公司工作,平均日工资是200元,因公司安排工作,小刘的5天年休假没有休,那么他上班时每天应得600元,5天就是3000元。假如单位不发放,小刘可以要求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公司如不按劳动部门限定的时间内改正,那么单位就要按“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数额,向其加付赔偿金,那么小刘这时应该得到6000元。
合同解除或终止未休假折算报酬-可以仲裁
《办法》规定: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当年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应按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单位当年已安排年休假的,多于折算应休年休假的天数不扣回。
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当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数。
案例:小王在单位工作了3年,应为5天的年休假,单位跟他解除了合同关系,解除时小王在单位度过200个日历天数,但小王没有享受到1天的年休假,假如他的日工资是200元,那么他应得的未休假期间的报酬应是:(200÷365)×5=2.74天,0.74天不足1整天,不支付该报酬,故取2天,2×200元×3=2×600元=1200元。3=2×600元=1200元。
如果员工工作即将满10年或者20年该如何计算? 3
《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贯彻<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
四、参照《办法》第五条的规定,职工在当年度工作时间满10年或20年,年休假由5天变为10天或由10天变为15天的,则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下列公式计算:
(满10年或20年时当年已过的日历天数÷365天)×职工应休的5天或10天年休假+(满10年或20年后当年剩余的日历天数÷365天)×职工应休的10天或15天年休假
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案例1:
小A应届毕业生,2014年8月1日入职公司,2015年8月1日工作满一年,2015年可以休年假天数:
(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153÷365)*5≈2.1
可以休年假天数为2天,不足一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案例2:
小B在愿单位工作了3年,今年9月1日跳槽到现在单位,那么小B今年在现在单位剩余的“日历天数”为122天。按规定,他的年休假天数应为5天。那么今年小张的年休假天数应为(122÷365)×5天≈1.67天。
可以休年假天数为1天,不足一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没有四舍五入哦。
特例:如果小B在7月份从上一家公司离职,9月1号才入职本公司,可以不给予年假,工作中断超过一个月,没有达到连续工作一年的条件。
案例3:
小C在单位工作了9年多,,今年9月1日满十年,那么小B今年在现在单位剩余的“日历天数”为122天。按规定,他的年休假天数应分为两个部分计算,9月1日为5天,(243÷365)×5天≈3.3天,9月1日后为10天,(122÷365)×10天≈3.3天。
那么今年小张的年休假天数应为:3+3= 6天。
应休未休工资 4
按照新规定,职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视同工作期间,应当计为累计工作时间,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方可享受带薪年休假,
资料共享平台
《带薪年休假的计算方法》()。例如:李某先后在三家公司工作了5个月、4个月、6个月,其累计工作时间为15个月,按照已满1年不满10年的标准,本年度应享受5天带薪年休假。张某在三家公司先后工作时间为9年、3年和6个月,按照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标准,就可休假10天。
法定年假休息出游地方推荐 5
贵州
错过了旅游高峰,天气渐冷。但是秋天似乎不愿就这样轻易离开。而这个时候,去贵州欣赏绝美的风光,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别有一番情调。
在贵州旅游,总是被一些奇特的自然地貌和保护完好的植被而震惊眼球,更是被一路的欢歌笑语感染,特别是黔东南这个有多种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不同的服饰,不同的舞蹈,不同的语言以及歌声,但快乐都一样。有时可能会为当地人的生活状态而担忧,在大山深处密林之中,交通不便,与外界隔绝,歌唱只为游人准备?这就是杞人忧天了。
阳朔
“神奇景物疑三峡,烟云绕万峰。”这是郭沫若游漓江后写下的诗句。烟雨迷蒙中的漓江,是阳朔山水最 若不是在八月份的雨季,也不会看到漓江之上的烟雨迷茫,也无法真正领会到漓江是那样风姿绰约、动人心魄。
对于新入职的规定: 6
根据国务院带薪年休假条例:所有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都能享受到带薪年休假(下称年休假),
带薪年休假的计算方法
。其中,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办法》第四条进一步明确,年休假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职工在同一或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以及依法、行政法规或国务院规定视同工作期间,应合并为“累计工作”时间。
《办法》此项规定明确了年休假是劳动者的福利,保障的是全体劳动者的休息权,不是根据对某个企业的贡献来确定的。
工作时间计算 7
《办法》还规定:劳动者新进用人单位,且连续工作不满12个月的,当年的年休假的天数,按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后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假如刘先生工作了7年,在今年8月1日跳到乙单位工作的,那么他今年在乙单位剩余的“日历天数”为153天。按累计工作时间算,他不足10年,年休假天数应为5天。那么今年他的年休假天数应为(153÷365)×5天=2.1天。由于0.1天不足1整天,不能享受年休假,因此他今年的'年休假天数是2天。
工资计算方法: 8
计算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日工资收入按照职工本人的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天)进行折算。而月工资是指职工在用人单位支付其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前12个月剔除加班工资后的月平均工资。
在用人单位工作时间不满12个月的,按实际月份计算月平均工资。
“月工资不包括加班工资,但是包括奖金、工资性津贴等。”
不享受年假的情况: 9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其实法律里面都有很详细的规定,但是很多小伙伴就是不想看法律原文,还一直跟我争辩计算问题,这个是没有必要的,一切以法律为准。
法定年假不能休的补偿标准 10
目前,确有部分职工因工作需要不能休年休假。为了保障这部分职工的权益,条例规定职工因工作原因未能享受年休假的,单位除正常支付工资收入外,还要支付相应的补偿。对于补偿的标准,在征求意见过程中,有不少意见认为,应当符合劳动法关于“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的规定。据此,条例规定: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单位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本条例规定给予年休假工资报酬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或者劳动保障部门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正的,除责令该单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外,单位还应当按照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数额向职工加付赔偿金;对拒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赔偿金的,属于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所在单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属于其他单位的,由劳动保障部门、人事部门或者职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怎么判断“累计工作时间”? 11
《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贯彻<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
二、《办法》第三条中“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可以是在同一单位或者不同单位连续工作的时间,但其中在同一单位或者不同单位间的工作时间不得间断超过一个月以上。超过的,其连续工作时间重新计算。在同一或者不同单位连续工作满12个月,职工才有资格享受年休假。享受年休假的天数,按累计工作时间确定。
三、《办法》第四条“累计工作时间”的计算应提供如下有效证明作依据:
(一)档案有记载的累计工作时间;
(二)单位职工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年限;
(三)劳动合同书证明的有效工作年限;
(四)其它具有法律效力的材料证明的工作时间。
上述工作时间不得重复计算。
计算方法:职工新进用人单位且符合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前款规定的折算方法为: (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年假计算方法 12
年假的计算办法: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年休假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职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视同工作期间,应当计为累计工作时间。)
职工新进用人单位且新入职之前连续工作满十二个月的,在新用人单位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新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年假的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此外,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职工依法享受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以及因工伤停工留薪期间不计入年休假假期。
职工享受寒暑假天数多于其年休假天数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确因工作需要,职工享受的寒暑假天数少于其年休假天数的,用人单位应当安排补足年休假天数。
考勤管理规定 13
集团公司各部门:
因近期公司员工正常上下班做息时间存在纪律松散现象,对公司正常的工作秩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了确保正常的工作秩序,增强员工组织纪律观念,提高工作效率,树立企业良好形像,根据公司《考勤管理制度》,现将有关规定重申如下:
一、工作时间
1、每周实行五天工作制,即周一至周五,周六、日为正常休息。
2、夏季工作时间(5月1日—本年10月31日)
上午:08:30—12:00
下午:15:00—18:00
3、冬季工作时间(11月1日—次年4月30日)
上午:08:30—12:00
下午:14:30—17:30
4、如有特殊情况的部门可自行调整作息时间,经人力资源部审核,董事长批准后方可执行;
二、考勤执行范围
集团公司总部各部门及工程各项目部按照实际情况记录员工考勤。
三、监督与管理
各部门员工必须严格执行《考勤管理制度》,员工上、下班必须打卡,人力资源部将依据员工打卡情况及《请假单》计算员工出勤。若因故不能打卡的'需填写未打卡说明并由部门经理签字确认后送人力资源部备查。如因外出办事不能打卡的,需事先将情况告知部门经理及人力资源部考勤负责人,并回公司后填写外出登记表。
2、员工上、下班执行打卡制度,每天打卡四次,上班时间前30分钟内、下班后30分钟内打卡为有效打卡;无效打卡必须执行签卡程序,否则视为旷工。
3、有下列情形者,分别给以扣罚工资、警告、记过和辞退。
(1)在规定的上、下班时间内,迟到或早退每次处以扣薪10元;迟到或早退半小时以上的,按旷工处理。一个月内迟到、早退合计五次以上的,给予扣除当月全勤奖。
(2)无故缺勤30分钟以上,返回公司上班后当日内未补请假手续或补办手续未获批准的,视为旷工处理。
(3)代替他人打卡的,每发现一次,扣除双方当事人50元/次,并给与通报处理。
4、请(休)假。员工请(休)假须履行请(休)假手续,实行逐级申请、
复核、审批手续(所在部门—-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室)(三天以上的请(休)假须提前2天报总经理室审批)。
(1)请假:
a)员工到人力资源部领取《请假单》,注明休假日期及原因;b)部门经理根据员工需要给予审批意见;管理层人员由上一级领导签署意见;
c)不论请假是否批准,员工均需将《请假单》于休假日期前人力资源部;
d)《请假单》由人力资源部统一管理,经理随时可以抽查员工在岗情况;
e)请病假必须于上班时间前15分钟内,致电所在部门负责人及人力资源部,且应于病假后上班第一天内,向公司提供规定医务机构出具的有效证明。病假期间扣除当日福利补贴。
(2)批假权限:
a)员工请假1天以内由部门负责人审批;
b)员工请假2天以内(含2天)由部门负责人审批,人力资源部审核;
c)员工请假3天以上(含3天)由总经理室审批;
5、加班
(1)公司原则上要求员工必须在正常的工作时间内完成上级交办的工作,不提倡员工加班。员工若因工作需要,确须加班,则由本人提出加班申请,填制《加班申请单》,经部门经理批准后,报一联交人力资源部备案,以便人事专员查岗。如不能提前提交加班申请,则视为无效加班。
(2)员工加班,参照公司《考勤管理制度》执行,加班时应实行打卡制度,打卡时间按照公司规定或依照加班申请单注明的加班起止时间为准。
(3)员工平时加班及节、假日上班,其工资核算方法参照《薪酬管理制度》。
(4)因参加社会活动请假,需经领导批准给予公休,薪金照发。
(5)如赴外地出差,应填写出差单交人力资源部备案。
四、本通知自20xx年4月18日起执行,请各部门相互转告,严格执行。
特此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