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工作报告 > 建筑工地施工实习报告(精选三篇)正文

《建筑工地施工实习报告(精选三篇)》

时间:

建筑工地施工实习报告(通用3篇)

建筑工地施工实习报告 篇1

实习生:

实习单位:环境监测工程有限公司

实习岗位:现场部

实习时间:.08.24—.09.14

一.实习目的

1.认识和了解环境工程领域相关规划、管理、监测、污染控制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2.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在实际工作中观察、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

3.增强从事专业工作的兴趣和信心;

4.建立专业知识落实于工程实践的意识,帮助学生步入环境保护相关专业工作的职业发展轨道;

5.获得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机会,检验、巩固和拓展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磨练意志,培养沟通能力,合作精神,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

二.实习任务

1.熟悉掌握水、气、固中常见指标的国标法原理、步骤及结果计算过程,会独立进行各种指标的测定;

2.仔细阅读与本专业相关设备的使用、保养说明书,了解各项参数指标,熟悉该设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3.了解本专业知识在实习单位的应用情况。熟悉所在岗位的业务流程、工作规范、处理方法;

4.熟悉采样前的准备工作,现场采样的过程,采样后样品的保存,会制定采样计划及掌握采样布点要求。

三.实习单位概况

环境监测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x年,是由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与浙江省信息中心共同出资组建的国有企业,隶属于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现有职工180余人,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80%,工程师以上职称70余人,通过计量认证的检测项目为4个大类129项,检测能力在省内各环境监测机构中处于先进行列,已获得省环境监理甲级推荐资质。

公司地址:

四.实习岗位情况

实习岗位:现场部

五.实习工作内容

1.国家网土壤环境质量检测分析土壤样品的加工处理的工作,其中包括了样品风干,磨碎与过筛,以及筛土器具的清洗等等;

2.水样的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测定;

3.水样总磷的测定;

4.水样氟化物的测定;

5.绘制磷的标准曲线;

6.国家土样的登记与整理;

7.水样总氮的测定;

8.土壤水分的测定;

9.水体中SS的测量;

10.各类实验仪器的清洗。

六.相关技术内容

(一)土壤样品的加工处理

首先是样品风干部分。将各地运来的样品从密封袋中取出倒于垫有牛皮纸的搪瓷盘上,将大块土样碾碎,挑拣出土样中混杂的大块石子和植物根须,最后将土样摊成2~3cm的薄层,置于风干架中。将土样编号(采样袋上二维码的编号)记录在磁力贴纸上,如土样为质控样,还需在编号下方写上“质”字样,并将磁力贴贴到相应的风干盘上。须仔细核对样品确保正确记录。风干过程中需经常翻动,半干状态时,用木棍或木铲将土块压碎。翻动不同土样的过程要更换工具和手套,避免交叉污染。风干室内置有抽湿机,因此,土样干的很快。

之后是样品研磨过程。在研磨台上从下到上分别铺上亚克力板、塑料薄膜和牛皮纸,研磨过程在牛皮纸上进行。采集到的样品应全部进行粗磨,在过2mm筛之前不应抛弃,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粗磨前后均应对样品进行称重,并在记录表中写下记录。将风干僵硬的土块反复碾碎,先过10目筛,混匀后贮于深色广口玻璃瓶中,剩余过筛土样过20目筛,混匀后用四分法分成两份,取其中一份分两袋贮存用于pH及水分、阳离子等测定,其余部分过60目筛,用同样方法分开,一部分贮存用于测定有机质,剩余部分过100目筛用于测定金属离子。各部分土样各自称重,贴好标签。

不同土样的样品分袋要求是不一样的。土壤样品分有普通土样、质控样、密码样和留样复测样几种。普通土样主要要求分装国家样品库样品、省级样品库样品、水分阳离子交换量、pH、有机质和金属测定共六份。质控样在普通样品的基础上增加过2mm筛的国家质控样和过0.15mm筛的国家质控样两袋。而密码样和留样复测则都需要增加金属测定样品。

为避免土壤交叉污染,每份土样都应使用各自对应的尼龙筛,所以筛土用具的清理也很重要,需彻底清洗后烘干。

(二)水样的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测定

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测定,使用的是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用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进行测量。

两者的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都适用于地下水、地表水、海水、饮用水、生活污水及工业用水的测定。测定前用标准溶液配制不同浓度的溶液绘制标准曲线。每次测定前,将反应瓶盖插入装有5ml水的清洗瓶中,通入载气,净化测量系统,调整仪器零点。测定后反应瓶和砂芯。

亚硝酸盐氮的测定原理主要是亚硝酸盐氮在酸性介质中,用乙醇作催化剂,将其转化成二氧化氮分子,用空气载入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的吸光管中,从而被仪器监测出来。其测量步骤为:取2.50ml水样(亚硝酸盐氮量≤5μg)于样品反应瓶中,用定量加液器加入5ml柠檬酸(0.3mol/L)及0.5ml乙醇,将反应瓶和反应瓶盖密闭,通入载气,测定其在213.9nm波长处的吸光度,与标准曲线比对得出浓度。

硝酸盐氮的测定也大体相同,在2.5mol/L盐酸介质中,与70℃±2℃温度下,三氯化钛将硝酸盐迅速还原分解,生成一氧化氮用空气载入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的吸光管中,在214.4nm波长处测得的吸光度与硝酸盐氮浓度遵守比尔定律。其测量步骤为:取2.50ml水样(硝酸盐氮量≤25μg)于样品反应瓶中,加入2滴氨基磺酸(10%水溶液)及2.5ml盐酸,于70℃±2℃水浴加热10min,趁热用定量加液器加入0.5ml三氯化钛,通入载气,依次测定样品吸光度,与标准曲线比对。

(三)水样总磷的测定

总磷包括颗粒的、溶解的、有机的和无机磷。测定时用过硫酸钾作氧化剂,将未经过滤的水样消解,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磷。

其原理为在中性条件下用过硫酸钾将试样消解,将所含磷全部转化为正磷酸盐。在酸性介质中,正磷酸盐与钼酸铵反应,在锑盐存在的条件下生成磷钼杂多酸后,立即被抗坏血酸还原,生成蓝色的络合物,在700nm波长光下有最大吸收峰,可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得出其浓度。

因为水样性质的不确定,正式测定前应对每个取样点位和某些呈现特殊性状的水样进行预测,由此初步确定测定时的稀释倍数。同时,为保障结果的准确性,样品测定时应设置平行样和质控样,还要进行加标测定。

其测量步骤为:向试样中加入4ml过硫酸钾,将具塞刻度管的盖盖紧后,用一小块布和线将玻璃塞扎紧,置于高温蒸汽消毒器中加热,扎紧的目的在于防止加热时塞子冲出,待压力达1.1kg/cm2,相应温度为120℃时,保持30min后停止加热,待压力表读数降至零后取出放冷,用水稀释至标线。之后向各份消解液中加入1ml抗坏血酸溶液混匀,30s后加2ml钼酸盐溶液充分混匀,室温下放置15min后,使用光程为30mm比色皿,在700nm波长下,以水做参比,测定吸光度,扣除空白试验的吸光度后,从工作曲线上读出磷含量。

(四)水样总氮的测定

我们所使用的水样总氮的测定方法为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总氮指的是水样中的溶解态氮及悬浮物中氮的总和。包括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无机铵盐、溶解态氮和大部分有机含氮化合物中的氮。

其原理在于120~124℃高温条件下,碱性过硫酸钾使样品中含氮化合物中的氮转化为硝酸盐,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20和275nm处,分别测得A220和A275,根据公式A=A220-2A275计算得出校正吸光度A,再根据标线得出相应浓度。

其测定方法为:量取10ml试样于25ml具塞磨口比色管中,加入5ml碱性过硫酸钾溶液,盖紧具塞刻度管,用一小块布和线将玻璃塞扎紧,置于高温蒸汽消毒器中加热至顶压阀吹气,关阀,继续加热至120℃开始计时,保持温度在120℃~124℃之间30min。自然冷却,开阀放气,移去外盖,取出比色管冷却至室温,按住管塞将比色管中的液体颠倒混匀2~3次。每个比色管中加入1.0ml盐酸溶液,用水稀释至25ml标线,盖塞混匀,使用10mm石英比色皿,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以水做参比,分别于波长220nm和275nm处测吸光度。

(五)土壤水分的测定

土壤含水量一般是指土壤绝对含水量,即100g烘干土中含有若干克水分,也称土壤含水率。测定土壤含水量可掌握作物对水的需要情况,对农业生产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土壤水分测定一般使用称重法。其原理为土壤样品在105±2℃烘至恒重时的失重,即为土壤样品所含水分的质量。

测定步骤:取小型铝盒在105℃恒温箱中烘烤约2h,移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重,准确至0.001g。用角勺将风干土样拌匀,舀取约5g,均匀地平铺在铝盒中,盖好,称重,准确至0.001g。将铝盒盖揭开,放在盒底下,置于已预热至105±2℃的烘箱中烘烤6h。取出,盖好,移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约需20min),立即称重。风干土样水分的测定应做两份平行测定。

(六)水体中SS的测量

水质中的悬浮物是指水样通过孔径为0.45μm的滤膜,截留在滤膜上并于103~105℃烘干至恒重的固体物质。

测定悬浮固体SS时,一般使用重量法。即采集一定体积的污水或混合液,用0.45m滤膜过滤截留悬浮固体,以滤膜截留悬浮固体前后的质量差作为悬浮固体的量。其测量步骤为:取微孔滤膜放于事先恒重的称量瓶里,移入烘箱中于103~105℃烘干半小时后取出至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其重量。反复烘干、冷却、称重,直至两次称重的重量差≤0.2mg。将恒重的微孔滤膜正确地放在滤膜过滤器的滤膜托盘上,加盖配套的漏斗,并用夹子固定好。以蒸馏水反复浸润滤膜,并不断吸滤。量取充分混匀的试样100ml抽吸过滤,使水分全部通过滤膜,再以每次10ml的蒸馏水连续洗涤三次,继续吸滤以除去痕量水分,停止吸滤后,仔细取出载有悬浮物的滤膜放在原恒重的称量瓶里,移入烘箱中于103~105℃烘干一小时后取出至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其重量。反复烘干、冷却、称重,直至两次称重的重量差≤0.4mg为止。

(七)质量控制和加标回收

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称为质量控制。这就是说,质量控制是为了通过监视质量形成过程,消除质量环上所有阶段引起不合格或不满意效果的因素。以达到质量要求,获取经济效益,而采用的各种质量作业技术和活动。

质控样即质量控制样品,主要用于检验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是环境监测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加标回收也是质量控制的一部分。在测定样品的同时,于同一样品的子样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物质进行测定,将其测定结果扣除样品的测定值,以计算回收率。

加标回收率的测定可以反映测试结果的准确度。当按照平行加标进行回收率测定时,所得结果既可以反映测试结果的准确度。也可以判断其精密度。

在实际测定过程中,将标准溶液加入经过处理后的待测水样中是不够合理的,尤其是在测定有机污染成分而试样须经净化处理时,或者其它需要蒸馏预处理的污染成分时,不能反映预处理过程中的玷污或损失情况。虽回收率较好,但不能完全说明数据准确。

进行加标回收率测定时,应注意:

1.加标物形态应与待测物相同。

2.加标量应尽量与样品中待测物含量相等或相近。

3.当样品中待测物含量接近方法检出限时,加标量应控制在校准曲线的低浓度范围。

4.加标量不得大于待测物含量的3倍。

5.加标后的测定值不应超出方法的测量上限的90%。

6.当样品中待测物浓度高于校准曲线的中间浓度时,加标量应控制在待测物浓度的半量。

七.实习心得体会

监测中心的工作与学校的实验室相似,都是在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实验。在这16个工作日里,我接触到了各式各样的工作,它们有的简单,有的困难。我也接触到了各式各样的检测分析实验,学习到了固体、液体监测的国标法原理,也尝试着操作过一些学校里不曾接触到的先进的仪器。

先说说土样研磨吧。这是土壤样品测定的预处理部分,它看似简单,只是普通的体力活,不需要很多的专业知识。但公司的所有土样都是由本专业的人员来完成的。只是需要体力的话,什么人都可以,但是只有了解环境监测相关知识的人,才懂得样品的代表性和重要性。每一次研磨都要更换所有的装备:锤子、擀面杖、铲子、牛皮纸、塑料薄膜和手套。这是为了避免交叉污染,保证土壤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代表性。土壤研磨后充分混匀,四分法过筛后分别装袋。在进行这个过程时,我们也记牢了每一项监测分析项目需要的土壤颗粒大小要求。总的来说,虽然是简单工作,也是在不断巩固大学课程中所学的知识,并且将它们融于实践中。

再说说实验,在公司做过的所有分析实验:总磷、总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等等,都需要作标准曲线。标准曲线的绘制在学校实验中我们也做过很多,当时我还觉得很奇怪,像这种操作大体相似的实验为什么要一遍又一遍的做。现在我明白了,在环境监测分析的国标法中,标准曲线的使用很频繁,并且很重要。用标准溶液配制不同浓度的溶液,处理后绘制曲线,很考验我们的实验操作和处理分析能力。公司实验室的标准曲线要求R值在0.999以上,但凡操作过程中出了一点点纰漏,出来的结果都会不合格。

在这边做实验我接触到的最特殊的事物就是质量控制的概念。在学校做的所有实验中,我们通常只会设置空白对照和平行样,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这边显然更为严格,要求除设置空白样外,按照样品数量,以一定比例设置平行样和质控样,并进行加标回收。四重控制,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还有部分样品进行留样复测。比我们之前做过的所有实验更为严格。非要说的话,在学校的实验只是一些接触性的小尝试,让我们了解实验知识,练习实验操作。而工作更像是真刀真枪的拼搏,容不得出差错。

在公司的实习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工作。工作和学习不一样,学习只是准备,工作才是真正的知识应用。经过此次实习,我对我未来要做的事情也有了新的想法,也学到了不少知识,感觉不虚此行。未来的日子也要更努力学习,不断前行。

建筑工地施工实习报告 篇2

在进行一年的理论知识积累之后,要有一个踏入工地进行实践的过程,也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特别是对与建筑这种实践性能非常强的一门学科更要强调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而且这门学科在很大程度上与书本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在这次实习中能使我们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得以升华,把理论与实践找到一个最好的切入点,为我所用。所以就要有一个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机会。在实习中可以得到一些只有实践中才能得到的技术,为我们以后参加紧工作打好基础,这就是这次实习的目的所在。

一、实习目的

通过接触和参加实际工作,充实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培养综合应用的能力,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二、实习的时间

三、实习单位

重庆攀华万达薄板二期工程项目部

四、实习地点

重庆市涪陵区李渡工业区重庆攀华码头

五、实习内容

参加测量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砌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操作实习,学习每个工种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管理方法,学习和应用有关工程施工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学习施工过程中对技术的处理方法。

六、实习概况

在实习期间遵守实习单位和学校的安全规章制度,出勤率高,积极向工人师傅请教善于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工地技术员的帮助下解决问题。对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等有了很具体的了解,同时对部分工程进行实践操作。

七、实习主要工作任务

我们这次实习的主要任务就是看懂实习工地的建筑类型,了解工程的性质,规模,建筑结构特点与施工条件等内容,了解不同机械设备的操作范围和规程,多多请教了解看到的不知道的知识。尽量争取参与并了解工程开工前和施工中的各项准备工作,参与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收集有关技术资料,整理施工实习日记,做好实习收尾工作。我们应该去了解或者熟悉工地上常用的机械设备的性能。带着各种各样的疑问,我们一边参观一边询问着,尝试了解常用的机械设备。

八、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不实践很多问题都考虑不到,实践后才知道什么情况都可能遇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像刚刚走出校门的实习生实践经验还很不丰富,但理论中的东西要是也什么都不会,那在实习过程中就吃不开了。到了施工现场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才体会到并不是课本中学的东西用不上,而是要看你会不会用,懂不懂得变通和举一反三的道理。本次实习中比较严重的问题有以下几个:

问题一:熟悉图纸的能力差,对平面的图形想象不出立体的样子。致使不能明确的判断出施工的对错。

问题二:对于最新的施工规范不知道,致使不能很快的判断出施工的对错。

问题三:对于一些施工顺序还不太明了,对每一个施工过程的操作不了解。

问题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差。对于建筑方面的一些出新了解太少。

九、实习感想

实习的中途,领导来看望我们,要我们好好学习,为以后祖国的建设打好基础。

各行各业都辛苦,可是我们在这里,不但看到了艰辛,也看到了伟大。民工们在烈日酷寒的天气里,仍然在为城市建设而努力着。

在建筑工地上看到的一些情况,让我感慨万千。

首先我想到的是安全问题。工人们可能是太熟悉他们的工作了,也认为没有什么大问题,于是就不注重那些器械操作规程,认为怎么好用就怎么用。他们在砌砖的时候,随意搭设脚手架,而且没有按照规定使用扣件,这样做是很危险的。扣件扣紧了钢管才不会乱滚,人站上去才会安全。安全兜网也没有按照规定架设,灰土石块掉下来砸到下面的人就不说了,如果是人掉下来,他的生命安全还能得到保证吗?我们还看到有人用塔吊将钢管或者圆原木运送到楼上,结果被监工骂了而且扣了工钱。是的,如果不小心,材料滚动下来,砸伤了人,后果将会不堪设想。为了生命安全,企业的负责人应该为他们买保险,应该给他们上安全教育课。

十、实习的经验及收获:

首先本此实习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适应环境。未去工地之前我从没想象过两个月的实习我能承下来。但是通过这次实习我适应了这种工地生活。虽说以后不一定去工地工作,但有了这段时间的锻炼,不论以后做什么工作心中都有了一种吃苦耐劳的毅力,也学会了适应环境。另外就是在工地上知道了一些与学校不同的问题,就是在工地上知道了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应该怎样去和工人交流等。

其次,通过这次实习使我对工程方面的有关知识在实际上有了更深一些的了解。应该说在学校学习再多的专业知识也只是理论上的,与实际还是有点差别的。这次实习对我的识图及作图能力都有一定的帮助,识图时知道哪些地方该注意、须细心计算。在结构上哪些地方须考虑施工时的安全问题,在绘图时哪些地方该考虑实际施工中的问题。到即能施工又符合规范要求,达到设计、施工标准化。没有这次实习也许绘图只是用书本上的照搬照画,不会考虑太多的问题,更不可能想到自己的设计是否能施工。

工地虽苦,但能学的是一些现实东西,锻炼的是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十一、总结

这次实习是我对建筑设备,建筑基础等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我们今后学习专业知识引开了一条

建筑工地施工实习报告 篇3

一、实习时间:20xx年10月28日至20xx年11月日

二、实习地点:安徽省亮亮纺织有限公司

三、实习内容:纺纱学生产技术实习

四、实习目的:

纺纱学是纺织工程专业学习的必修课,在校大学生只有亲身纺织厂各个车间进行实践才能掌握纺纱学的从清花到梳棉到并粗再到细纱最后到络筒的每一个流程、每一件机器、每一个工艺参数的实质以及掌握部分生产规律和操作技术水平,从而把理论和实际紧密的结合起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实践学习加强对设备的了解,加深对课本上基本概念的理解,同时了解一些纺织工程的产业前景,为以后的工作做好一些准备。

五、实习内容:

(一)开清棉:

1、开清棉的目的:

(1)开松将棉包中压紧的块状纤维开松成小棉块或小棉束。

(2)除杂去除原棉中的杂质。

(3)混和将各种原料按配棉比例充分混和。

(4)成卷制成一定重量、一定长度且均匀的棉卷,供下道工序使用。

2、开清棉的设备及工作原理:

(1)a002d圆盘抓棉机(共3台,1#2#,3#分别配套使用)目的:开松,均匀混合,再抓取。

工作原理:利用刀片式打手伸出内条2-3mm,抓棉时环形抓棉机自动下降,进行开松抓棉。机器自动运转率需达到80%,打手速度60转/min,

(2)a045凝棉器在这一道工序中,除了圆盘式抓棉机以外的每台设备上都配有a045凝棉器。

目的:产生风,通过管道将棉花吸入与之相连的机器,风机里装有尘笼,会除去一部分短绒。

(3)a035b型混开棉机(共两台)目的:对棉花进行再混合,开松、初步除杂。

(4)a036c豪猪式开棉机将原料进行开松除杂,打手类型为疏针打手进行开松,短绒,杂物,颗粒等会通过尘格从空隙排除,进而达到除杂。

(5)a076e单打手成卷机内置角钉罗拉(整形),洋琴、天平罗拉(控制棉卷厚度和重量),电子均棉器(感知棉卷厚度,通过控制电机速度控制棉卷厚度),综合打手(开松除杂混合),钢罗拉(剥取尘笼上的棉花),凹凸罗拉(整形过棉),压紧罗拉,棉卷罗拉,最后形成棉卷。

3、混棉配方:

(1)舒美特(安徽望江)1.67d两件

(2)舒美特(安徽望江)1.33d三件

(3)山东银鹰细旦b*38mm两件

(4)江苏阜宁1.33d*38mm一件

(5)玛纳斯(新疆)1.33d*38mm一件

(6)回花三件

4、棉卷要求棉卷要求棉卷要求棉卷要求:棉卷质量根据不同品种而定,若与规定的重量前后相差0.3kg则不合格,则需调整成卷速度,一般一个棉卷含钢重若为15.5kg到16kg。

5、车间机器分布图:

6、清花车间机器打开顺序:由成卷机到抓面机依次打开,先开凝棉器。

7、清花车间机器关闭顺序:由抓棉机到成卷机依次关闭,最后关凝棉器。

8、清花车间工艺流程:(1)由a002d型圆盘自动抓棉机抓取棉花,由于负压作用棉花被吸至凝棉器中。(2)凝棉器把原棉抽吸凝聚在尘笼表面,然后由打手从凝棉器下方剥落,并经尘笼排除部分尘杂和短绒。(3)通过凝棉器的抽吸,将上道处理过的纤维进入本机进行混合、开松和除杂。(4)再次经过凝棉器的作用进入豪猪开棉机,对原棉进一步开松除杂。(5)经过充分开松除杂后的原棉再次有凝棉器送入给棉机,在振动给棉机处理成均匀和筵棉喂给成卷机制成棉卷

(二)梳棉车间

1、车间机器:fa206b梳棉机12台

2、车间目的:梳棉是利用梳棉机,借助针面运动,把小棉束梳理为单纤维状态,进一步去除杂质和不可纺的短纤维,使纤维平行伸直,最后制成棉条盘入条筒中。

3、梳棉工序的任务是:

(1)分梳在尽可能少损伤纤维的前提下,对喂入棉层进行细致而彻底的分梳,使束纤维分离成单纤维状态。

(2)除杂在纤维充分分离的基础上,彻底清除残留的杂质疵点。

(3)均匀混和使纤维在单纤维状态下充分混和并分布均匀。

(4)成条制成一定规格和质量要求的匀均棉条并有规律地圈放在棉条筒中。

4、梳棉机各部件运转速度:

(1)出条速度:120m/min(2)道夫转速:32r/min(3)锡林转速:325r/min(4)刺辊转速:920r/min(5)盖板转速:1360mm/min

5、主要机构的作用

(1)尾架:放置棉棉卷;下部的斜槽是为了增大棉卷与棉卷罗拉的接触,以增大摩擦力。

(2)棉卷罗拉:喂入棉层;表面有沟槽,以增大与棉层的摩擦力。

(3)给棉罗拉:握持给棉;表面有沟槽,以增大与棉层的摩擦力。

(4)给棉板:与给棉罗拉一起形成握持钳口,前端工作面便于刺辊梳理。

(5)刺辊:刺辊的主要作用是对棉层进行梳理并除去部分杂质、短绒等。刺辊由滚筒和锯条组成。滚筒表面有螺旋沟槽,用以嵌入锯条。由于刺辊与给棉板、刺辊与锡林间隔距很小,且刺辊转速很高,所以对滚筒的圆整度、整个刺辊的动平衡以及滚筒与刺辊轴的同心度都有较严格的要求。

(6)小漏底:托持纤维,排除短绒。

(7)锡林:作用是完成梳理、剥取与转移,要求其动平衡、表面圓整度要好。

(8)盖板:结构100~110根,表面有针布,用链条联结成环状,沿圆弧状曲轨缓慢移动。40~46根盖板形成分梳区,其余为空程。为防止盖板弯曲变形,盖板铁骨的截面呈“t”形,其与锡林针面的隔距并非在盖板宽度的中点最小,而是入口大,出口小,使纤维进入逐渐收小的隔距间,使盖板针面的梳理作用逐渐增强而不要过分集中在入口处,同时也可减少盖板花。主要作用是配合锡林梳理,并除去杂质与短绒;要求盖板的变形要小,以防止隔距的变化。

(9)道夫:道夫针面抓取的纤维,前端受到锡林的梳理,形成棉网输出;输出棉后弯钩纤维较多。凝聚锡林上的纤维,并实现均匀与混合。道夫结构类似锡林,直径φ600~707mm。

(10)剥棉罗拉:有效地从道夫剥离出纤维网,转向与道夫相同。

(11)转移罗拉:剥取剥棉罗拉上的纤维网,其转向与剥棉罗拉相同

(12)上下扎辊:使转移罗拉上的棉网受到轧辊的摩擦粘附而剥离并输出。

6、梳理车间工艺流程:棉卷经过棉卷罗拉字转换后退卷,沿着给棉板从给棉罗拉与给棉板之间钳口随着给棉罗拉的转动喂入刺辊,被刺辊表面针齿强烈松解除杂侯转移到锡林上,在经过锡林与盖板之间的区域时,受到盖板与锡林两个两个针面反复细致的梳理和混合在道夫和锡林梳理区,锡林上部分纤维梳理后转移到道夫上,再由剥取罗拉将道夫上的纤维剥下形成棉网,最后从喇叭口集合成条经圈条器圈放到条筒中。

(三)并条粗纱车间

1、1.车间目的

a.并条:梳棉机生产的生条,纤维经过初步定向、伸直具备纱条的初步形态。但是梳棉生条不匀率很大,且生条内纤维排列紊乱,大部分纤维成弯钩状态,如果直接把这种生条纺成细纱,细纱质量差。因此,在进一步纺纱之前需将梳棉生条并合,改善条干均匀度及纤维状态,这道工序叫做并条。并条工序的主要任务是:

(1)并合:将6-8根棉条并合喂入并条机,制成一根棉条,由于各根棉条的粗段、细段有机会相互重合,改善条子长片段不匀率。生条的重量不匀率约为4.0%左右,经过并合后熟条的重量不匀率应降到1%以下。

(2)牵伸:即将条子抽长拉细到原来的程度,同时经过牵伸改善纤维的状态,使弯钩及卷曲纤维得以进一步伸直平行,使小棉束进一步分离为单纤维。经过改变牵伸倍数,有效的控制熟条的定量,以保证纺出细纱的重量偏差和重量不匀率符合国家标准。

(3)混合:用反复并合的方法进一步实现单纤维的混合,保证条子的混棉成分均匀,稳定成纱质量。由于各种纤维的染色性能不同,采用不同纤维制成的条子,在并条机上并合,可以使各种纤维充分混合,这是保证成纱横截面上纤维数量获得较均匀混合,防止染色后产生色差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在化纤与棉混纺时尤为重要。

(4)成条:将并条机制成的棉条有规则的圈放在棉条筒内,以便搬运存放,供下道工序使用。

b.粗纱:粗纱是纺织的一道工序,可把熟条加工成不同支数和不同捻度的粗纱,以供细纱工序使用。

2、车间机器:fa317a并条机:8台

出条速度311—700m/min

头并、二并各运行两到三台

y90s—2z三项异步电动机

功率:1.5kw

电流:3.8a

电压:380v

频率:50hz

jfo2—42b—4/16三相异步电动机

功率:4,5/0.9kw

电流:9.8/6.9a

电压:380v

频率:50hzfa471l粗纱机

sd—4100吸风机

电压220v

功率:3kw

粗纱机的粗纱捻度:2.665

牵伸倍数:7.37

锭翼转速:799r/min

前罗拉转速:355r/min

后罗拉转速:45.44r/min

3、并条过程:

(1)头并:6根生条经过头并工艺以后生成一根半熟条。

(2)二并:8根半熟条经过二并工艺侯生成一根熟条。

4、并条工艺流程:条子经导条板、导条罗拉、导条柱以后在导条台上并列向前输送,进入牵伸装置。牵伸后的纤维经集束器初步收拢后从集束罗拉输出,在经导条管喇叭头凝聚成条被禁呀罗拉压紧后输出到条筒中。

5、并条牵伸

(1)牵伸的作用:将须条抽长拉细,即使须条内各纤维沿轴向(长度方向)产生相互间的位移,从而使纤维排列在

(2)罗拉牵伸:利用不同转速的罗拉握持纤维条,使纤维条抽长拉细。

6、断头自停若断头出现不及时解决则会影响条子的质量指标,从而影响产量。所以机器有安装断头自停装置,在喂入棉条时,若出现断头则会感应,自动停车。

7、粗纱工序的任务

(1)牵伸:将棉条抽长拉细成为粗纱。

(2)加捻:给粗纱加上一定的捻度,提高粗纱强力。以避免卷绕和退绕时的意外伸长,并为细纱牵伸做准备。

(3)卷绕:将加捻后的粗纱卷绕在筒管上。制成一定形状和大小的卷装,以便储存、搬运和适应细纱机上的喂入。

8、粗纱工艺流程

(1)喂入机构:条筒、导条辊、喇叭口。

(2)牵伸装置:牵伸罗拉、牵伸皮辊、加压装置。

(3)加捻卷绕机构:锭冒、锭杆、锭翼、筒管。

9、各部件作用以及工作原理

(1)导条辊:作用是托持并引导棉条向前输送。由后罗拉通过链条依次积极传动。导条辊的表面速度略慢于后罗拉的表面速度,使棉条在输送中不致松垂。但在采用高架喂入时,因棉条经过的路线长,应尽量减少意外伸长,以保证粗纱质量。

(2)导条喇叭:作用是正确引导棉条进入牵伸装置,使棉条经过整理和压缩后,以均匀地喂入后钳口。

(3)牵伸罗拉:与皮辊、皮圈,上下销以及隔距块等形成一个三罗拉双短皮圈的牵伸区。

(4)加压装置:在满足握持力大于牵伸力的前提下,罗拉加压主要根据牵伸型式、罗拉速度、罗拉握持距及牵伸倍数、须条定量而定。

(5)锭杆:用于支撑筒管,有的没有锭杆。

(6)锭翼:由空心臂、实心臂、压掌等组成。锭杆从上部插入筒管内以稳定筒管的上部到下部带动筒管作升降运动。

(7)筒管:用于绕纱。

10、牵伸须条从喇叭口出来,即进入牵伸装置。

11、加捻在粗纱机上,纱条自前罗拉输出,并被前钳口握持,穿过锭翼顶孔,从侧孔引出,通过空心臂、压掌叶缠绕在筒管上。当锭翼回转时,侧孔以下的纱条只绕筒管做公转,不绕本身轴线自转,不起加捻作用,而顶孔至侧孔的一段纱条,则随着锭翼的回转绕本身轴线自转,锭翼回转一周便加上一个捻回,完成加捻作用。这段纱条加捻时产生的扭矩向上传递,使捻回分布到锭翼至前罗拉间的一段纱条上。前罗拉连续输出,锭翼不停地回转,因而纺出具有一定捻度和强力的粗纱。

12、卷绕粗纱通过锭翼压掌的引导卷绕到筒管上,筒管和锭翼具有一定的速度差,即筒管和锭翼有相对运动,故实现卷绕。

(1)卷绕的基本要求有适当的紧密度,增加卷装容量;纱圈排列整齐,层次分明,不脱圈,不塌边,使退绕顺利。

(2)管纱的形成

(中间是圆柱体,两端呈截头圆锥体)粗纱的卷绕首先是,第一层绕完后,改变轴向卷绕的方向,卷绕第二层,依次逐层卷绕,直到满纱,这样逐圈逐层卷绕便于在细纱机上退绕。卷绕过程中,粗纱沿着筒管轴向的卷绕高度逐层缩短,使两端绕成截头圆锥的形状,以免两端脱圈、冒纱,难于退绕而成为坏纱。

(四)细纱车间

1.车间目的细纱工序是纺纱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它是将粗纱纺成具有一定特数、符合质量标准或客户要求的细纱,供捻线、机织或针织等使用,细纱工序主要完成以下任务:

(1)牵伸:将喂入的粗纱或条子均匀地拉长抽细到细纱所要求的特数。(2)加捻:将牵伸后的须条加上适当的捻度,使成纱具有一定的强力、弹性、光泽和手感等物理机械性能。

(3)卷绕成形:将纺成的细纱按一定成形要求卷绕在筒管上,以便于运输、贮存和后道工序加工。

2.车间机器:

sxf1568b型细纱机:48

锭速:14395r/m

主轴:xx86r/m

前罗拉:198r/m

后罗拉:4.45r/m

机器各部件作用

(1)导纱杆作用:保证粗纱顺利退绕,稳定退绕时的牵引张力,防止意外牵伸。

(2)牵伸罗拉:和上皮辊组成罗拉钳

口,握持纱条进行牵伸

(3)集合器:作用在于收缩纱条的宽度,减少飞花和边纤维的散失,减少绕皮辊、绕罗拉现象,使须条在较紧密状态下加捻,使成纱紧密、光洁、毛羽少、强力高

(4)断头吸棉装置:断头后立即吸走前罗拉钳口吐出的须条;避免断头后飘头,影响邻近锭断头;减少绕罗拉和绕皮辊;减少车间空气含尘量

(5)锭子:带动筒管转动。是加捻卷绕的主要元件

(6)筒管:卷绕纱线;通过纱线带动钢丝圈转动

(7)钢领:是钢丝圈的跑道

(8)钢丝圈:完成加捻;调整气圈张力与形态

3、细纱车间工艺流程:粗纱从粗纱架吊锭上的粗纱管上退绕出来,经过导纱杆及缓慢往复运动的横动导纱喇叭口,喂入牵伸装置进行牵伸。牵伸后的须条由前罗拉输出并进行加捻,通过导纱钩穿过套在纲领上的钢丝圈,然后卷绕到锭子上的筒管。

4、加捻

纱条的加捻,其实质就是利用须条横截面间产生相对角位移,使原来伸直平行的纤维与纱轴发生倾斜来改变须条结构。纱条由扁平状形成近似的圆柱形

5、卷绕

(1)细纱的加捻与卷绕是同时进行的。由于钢丝圈在跑道上受到摩擦阻力与空气阻力,使钢圈速度滞后于锭子速度,两者的速度差便产生了卷绕,钢领板短动程升降一次,绕纱两层。

(2)对管纱成形要求:卷绕紧密,层次清楚,高速退绕时不纠缠,有利于后道工序高速退绕。应尽量增大容量,以减少细纱工序落纱和后道工序退绕时的换管次数,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五)络筒车间:

1、车间目的络筒是织前准备的第一道工序,它的任务是将来自纺部的管纱或绞纱在络筒机上加工成符合一定要求的筒子。络筒工序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

(1)将原纱做成容量圈套的筒子,提供给整经、卷纬、针织、无梭织机的供纬或漂染等工序。管纱容量上,大卷装的管纱也仅能容纳29.2tex(20英支)的中特棉纱约2500m左右。若将管纱直接用于整经或织机上供纬等工序,都将因频繁换管而使停车时间过长,这样即不符合工艺上的要求,也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而筒子的卷装容量则大大增加,一般中特纱的筒子其绕长度可达10万米左右。

(2)清除纱线上的某些疵点、杂技、改善纱线品质。由纺厂运来的原纱一般有较多的外观疵点,在通过络筒机上的清纱装置时,可以清除其上的绒毛,尘屑及弱纱、粗结等杂质疵点,这样,既可改善织物的外观质量,又因剔除了纱线上的薄弱环节而提高了它们的平均强度,从而减少了纱线的后道工序中的断头。2、络筒圆锥形状卷绕要求:

(1)卷子应尽量满足高速退绕的要求,并尽量减少线原有物理机械性能,如线密度,捻度,张力,弹性和伸长的影响;

(2)筒子表面纱线应分布均匀,在适当卷绕张力的下应具有的密度,并尽可能增加筒子容量;

(3)筒子成形良好,筒子表面平整,没有脱圈重叠等现象;

(4)常见的筒子不合格现象:珠网纱,菊花纱,重叠纱,腰节纱,葫芦纱等。这些纱络筒不合格,应重新处理,,进行倒疵。

3、对络筒工序要求:

(1)筒子卷装容量要大,以提高后道工序的生产效率;

(2)筒子卷绕应坚固结实,以便于贮存和运输;

(3)卷绕过程中应保持一定的纱线张力,以保证筒子成形良好;

(4)要便于筒子在后道工序中的退绕,防止出现脱圈上缠断头;

(5)筒子上纱线的结头要小而牢;

(6)不损伤纱线原有的物理机械性能

4、车间机器:gao14md槽式络筒机1台

jwg1001型自动络筒机5台

5、车间机器工作效率:在络筒车间实习的一天时间里,主要注意了老的槽式络筒机和新型自动络筒机的工作速度,老的槽式络筒机两个工人看一台机子,纱线断头严重而新式的自动络筒机一个工人可以看两台机子,车间工人的工作量相对于老式的槽式络筒机工作任务量小,在厂长答疑时告诉我们新型自动络筒机的价格是老式络筒机的几十倍,由此可知机器价格限制了纺织厂的发展速度。

六、实习心得:

在这段数10天的时间里,收获确实很大,学到了很多在学校怎么也学不会的东西。刚实习,大家被分成5组,大家必须同心协力才能圆满完成实习的各项任务,每到一个车间,大家有的测量、有的画图、有的研究机器运转原理、有的询问工人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很和谐的画面。有一些很抽象的内容终于看懂了,我知道什么是锡林,什么是抓棉小车,什么是罗拉,罗拉是怎么牵伸的,道夫是怎样梳棉的。在这数十天里,我们感受到了工厂里职工们的热情关照,认真地工作,知道了以后自己进入工作岗位要如何要求自己,要如何爱护自己的工作。通过这次实习

使我更直观地了解了纺纱的过程。虽然平日在课堂中学到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但仅仅有理论知识不足以让我清楚地了解这门课。